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028

第28章

贪瞋愚痴三不善  报业烦恼三障因

般若经云。恶不善者。谓贪瞋痴。贪复有三。谓上中下。上品贪者。闻欲境名。举心踊跃。深心欢喜不观欲过。非理追求。心心相续。曾无暂舍。唯见妙好。不知过患。此类命终。当堕恶趣。中品贪者。离欲境时。欲心不起。下品贪者。但共笑言。欲情便歇。瞋亦有三。上品瞋者。愤恚若发。心惛目乱。或造无间。或谤正法。或复造余诸重罪业。中品瞋者。以瞋恚故。虽造诸恶。寻即生悔。下品瞋者。心无嫌恨。但口诃毁。即便追悔。痴亦三品。如理应知。虽作是观。而知诸法。皆如幻梦。虚妄不实。颠倒故见。灭外境界。内心寂静。不见能行及所行法。无二无别。自性离故。(果字函第六卷)。

阿毗昙心论云。有三种障。所谓业障。烦恼障报障。障碍圣道。及圣道方便。故名为障。业障者五无间业。所谓杀母。杀父。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作此业已。必定次生无间地狱。杀母杀父。弃背恩义故。其余三种。坏福田故。烦恼障者。谓勤烦恼。及利烦恼。勤烦恼者。数行烦恼。利烦恼者。增上烦恼现行烦恼。名之为障。报障者。随所住报。非圣道器。报过恶故。(都字函第二卷)。

三毒三漏至七漏  五盖五欲并七慢

毗婆沙论云。三毒者三不善根。起十恶业。堕十恶处。答曰。杀生有三种。或从贪生。或从瞋生。或从痴生。乃至邪见。亦复如是。(箴字函第六卷)。

阿毗达磨论云。三漏者。欲漏。有漏。无明漏。令心连注流散不绝。故名为漏。(宝字函第七卷)。

涅槃经云。欲漏者。一切内恶觉观。因于外缘。名之为欲。是名欲漏。有漏者。色无色界。内诸恶法。外诸因缘。是名有漏。无明漏者。不能了知我及我所。不别内外。名无明漏。(率字函第七卷)。

华严论。七漏者。谓一见。二诸根。三忘。四恶。五亲近。六爱。七念。(六十卷)。

杂阿含经云。五盖者。谓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盛字函第八卷)。

中阿含经云。五欲者。谓眼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兴字函第五卷)。

华严论云。七慢者。谓憍慢。慢慢。过慢。卑慢。我慢。增上慢。邪慢。(五十七卷)。

三结五结仍九结  十使十缠并五见

显扬圣教论云。三结者。谓萨迦耶见。戒禁取。及疑。(壁字函第六卷)。

杂阿含经云。五下分结者。谓身见。禁取。疑。贪欲。瞋恚。(盛字函第八卷)。

长阿含经云。五上分结者。谓色爱。无色爱。无明。掉。慢。(深字函第二卷)。

毗婆沙论云。九结者。爱结。恚结。慢结。无明结。见结。取结。疑结。嫉结。悭结。(规字函第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