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036

第36章

毗罗三昧经佛说。食有四种。旦天食时。午法食时。暮畜生食时。夜鬼神食时。佛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日午时。是法食时也。过此已后。同于下趣。非上食时。故曰非时也。

处处经云。佛言。中后不食。其有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得安隐。亦不作病。

优婆塞戒经云。凡所食者。要先施于沙门梵志。然后自食。当作是念。初下一匙饭时。愿断一切恶尽。下第二匙时。愿修一切善满。下第三匙时。愿所修善根。回施众生。普共成佛。

四分律云。一切苦辛咸甘等。不任为食者。听非时。尽形作药服。

善见论云。一切树木。及果根茎枝叶等。不任为食者。并得作尽形药服。(黎字函第二卷)。

虽献一香一佛所  能遍无量无边方

三昧海经。佛告阿难。若礼一佛。当作是念。诸佛心智。无有限碍。我今礼一佛。即礼一切佛。若思惟一佛。即见一切佛。见一一佛前。有一行者。接足作礼。皆是己身。若以一华。供养佛时。即当作想。身诸毛孔。令一毛孔。出无数华云。运想拟意。供一切佛。一一佛上。化成华台。诸佛受之。于十方界。施作佛事。供养香等。亦复如是。当发是愿。愿此华香。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化佛并菩萨。无数声闻众。受此香华云。以为光明台。广于无边界。无量作佛事。礼佛若坐禅。起是供养心。常当发是愿。缯盖幢幡。音乐偈颂。亦作是愿。我今设此少分供具。愿此供具。遍供十方一切诸佛。诸佛受之。于幢幡中。化光明云。于伎乐中。偈颂之中。演好法音。(覆字函第十卷)。

五事不懈渐加功  十善圆成无上果

四十二章经云。众生以十事为善。十事为恶。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骂。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不信三尊。以邪为真。优婆塞。行五事。不懈退。至十事。必得道也(辞字函第七卷)。

华严经云。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有顶处受生因。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入声闻缘觉菩萨乘。又上上品。十善业道。成就菩提。(爱字函第五卷)。

佛尚贯针贪少福  人何厌善不勤修

增一阿含经云。阿那律尊者。以凡常之法。而缝衣裳。便作是念。得道阿罗汉。谁与我贯针。世尊至而告曰。汝持针来。吾为汝贯。阿那律曰。向所称说者。谓世间欲求福者。与我贯针。世尊告曰。世间求福之人。无有厌足。无复过我。(如字函第一卷)。

滴善寄佛祝藏之  经劫还渠终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