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037

第37章

泥洹经云。佛告阿难。若有众生。于诸佛所。一发信心。如是善根。终不败亡。何况复作诸余善根。譬如有人。毛端沾一滴水。持至我所。而作是言。我以此水寄付瞿昙。莫令风日飘暴干竭。不令鸟兽饮之令尽。勿使异水而有和杂。如来即受彼寄。置恒河中。随流而去。使不入洄。复无遮碍。诸鸟兽等。不能饮尽。如是水滴。共大水聚。渐入大海。毗岚风起。坏世界时。而来我所言。所寄水今有无耶。如来知我水滴住处。不杂余水。不增不减。平等如故。持还彼人。如是如来。应正遍知。大智多能。于受寄人中最尊最胜。经于久远。而不亏损。此义应知。毛端者。喻心意识。恒河者。喻生死流。一滴水者。喻一发微少善根。大海者。喻佛如来。所寄人者。喻彼长者居士等。久远不亏者。喻善根不失。(归字函第三卷)。

畜生念佛皆成道  蛤儿闻法也生天

般泥洹经云。若复有人但心念佛。一生敬信。我说是人。当得涅槃果尽涅槃际。且置人中念佛功德。若有畜生。于佛世尊。能生念者。我亦说其善根福报。当得涅槃。(归字函第二卷)。

经律异相云。迦罗池中。有一蛤儿。闻佛说法。即从池出。入草根下。是时一牧牛人。见众围绕。听佛说法。前诣佛所。欲闻法故。以杖刺地。误着蛤头。蛤即命终。生忉利天。寻即思惟。我先为畜。何因缘故。生此天宫。观见因于听法。得此果报。时蛤天人。即乘宫殿。往至佛所礼谢。佛为说法。得须阤洹果。(启字函第八卷)。

布施品

给孤谋略才营寺  天界宫成先待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