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087

第87章

般若经云。佛告善现。弃舍般若经典。求学余经。当知是为菩萨魔事。何以故。弃舍一切智智根本甚深般若。而攀枝叶诸余经典。终不得佛菩提。善现白佛。何等余经。佛答。若说二乘相应之法。谓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三解脱门。四谛智等。于中修学。但得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不得无上正等菩提。是名余经。犹如枝叶。不能引发一切智智。甚深般若。能引智智有大势用。犹如树根。(巨字函第九卷)。

无一般若力为护  则五波罗魔所侵

般若经云。如有女人。端正巨富。若无强夫所守护者。易为恶人之所凌辱。布施等五波罗蜜多。亦复如是。若无般若力所摄护。易为魔坏(出字函第十卷)。

施等如盲前莫达  般若为目以导之

般若经云。譬如百千盲众。无净目者导之。犹尚不能近趣正道。况能远达丰乐大城。施等盲众若无般若净目者导。尚不能趣菩萨正道。况能得入一切智城。皆由般若。方到彼岸。(来字函第二卷)。

修般若何惰何勤  由因地或进或退

复次善现白佛。菩萨闻说般若。深生信解。书写受持。思惟修习。是菩萨从何处没。来生此间。佛言。若菩萨闻此般若。不怯不惑。受持读诵。究竟通利。当知是菩萨。先世乐听般若。闻已受持。精勤修习。由此善根从人趣没。还生人中。善现复白佛言。颇有菩萨。成就如是殊胜功德。供养承事他方诸佛。没彼生此。闻是般若。复能读习。无懈倦不。佛言。此菩萨无有懈倦。所以者何。先从他方佛所。闻是般若。彼乘如是善根力故。复有菩萨。虽于先世得闻般若。亦曾请问深义。而不能经一日三四五日。随顺修行。今生人中。闻说般若。设经一日。乃至五日。其心坚固。无能坏者。若离所闻。寻便退失。何以故。由于先世。虽闻复问。而不修行。故于今生。或时坚固。或时退失。复有菩萨。虽于先世。得闻六波罗蜜。而不请问深义。今生人中。闻说是深般若。其心迷闷。犹豫怯弱。或生异解。(阳字函第一卷)。

持之者获报殊胜  谤之者堕罪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