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4014100000015

第15章 中外文学理论及流派(8)

21.悲观厌世的存在主义文学

存在主义文学是20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文艺思潮。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有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和无神论存在主义文学之分。前者以法国剧作家布里埃尔·马塞尔为代表,所作具有神秘主义的宗教色彩,影响较小。后者以法国作家萨特、加缪为代表,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40年代末期至50年代达到高潮。此派作家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存在”即是“自我”,“自我”与世界处于敌对状态;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虚无的,“他人就是我的地狱”,但人可以通过“自由选择”,摆脱世界加之于人的荒谬和黑暗。其作品常以描写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及恐惧的阴暗心理为主要内容,它既对资本主义反感与厌恶现实,又对人生存在的价值表示否定,充满浓厚的悲观厌世情绪。艺术上强调忠实叙述情节和描写人物,排除理性观念,注重描写确定性“环境”,给人物提供自我创造和表现的舞台,萨特的创作虽带有上述思想烙印,但与现实社会斗争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进步思想内容。主要作家及作品有法国萨特的长篇小说《恶心》、哲理剧《禁闭》,加缪的长篇小说《局外人》、《鼠疫》等。此外,英国爱丽斯·默多克,美国诺曼·海勒等人的一些作品亦表现出存在主义的某些特征。

22.光怪陆离的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先兴起于法国、后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戏剧流派。它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对于西方社会现实的不合理性有所认识,但将世界、人的存在、人与人和人与世界的关系都看作“荒诞”的,并以此作为戏剧的主题。它打破传统戏剧对情节冲突、人物性格、语言对白和舞台规范的种种程式,往往设置象;正性的人物,安排打破时空界限和正常逻辑关系的剧情,运用夸张怪诞的舞台形象和支离破碎、语无伦次的对白等,使荒诞的内容和荒诞的形式相统一,借以表现世界和人生的“荒诞”主题。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有爱尔兰的贝克特、法国的尤奈斯库、英国的品特、美国的阿尔比等。

23.乖僻可笑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得名于弗里德曼编选的小说集《黑色幽默》。它受到存在主义关于世界荒诞性的观念影响,并对人的力量和前途抱悲观的看法,从而怀着无可奈何的情绪和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对待生活。其作品以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既有对荒谬现实的讽刺,又有自我解嘲的病态幽默。它打破传统小说的创作方法,往往采用“反小说”的形式,描写荒诞离奇的寓言性情节,刻画乖僻可笑的“非英雄”人物,借以表现世界的违背理性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压迫。“黑色幽默”的重要代表有美国作家海勒、贝娄、品钦、小冯尼古特等。

24.神奇怪诞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是20世纪中期流行于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其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拉美各国政局变幻、社会动荡,在独裁统治下文学趋于采用幻想和隐喻的形式;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神话传说以及欧州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它取材于拉丁美洲各国的社会现实,但又借助于古老的神话传说、巫术、幻象等,把现实和幻想熔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具有魔幻效果的“现代神话”。其作品往往神奇怪诞,时序颠倒,现实与梦幻交织,人与鬼魂混淆,大量运用象征、寓意、暗示手法,通过魔幻境界折射出现实的黑暗、严酷和荒诞。主要代表有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阿根廷的博尔赫斯、智利的多诺索、古巴的卡彭铁尔等。

25.别出新裁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是1934年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正式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它要求作家、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必须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去教育劳动人民,并且保证艺术创作能表现创造的主动性,能选择多种形式、风格和体裁。高尔基190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母亲》被公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26.鼓动革命的罗斯塔之窗

“罗斯塔”是俄罗斯通讯社的简称,“罗斯塔之窗”即俄罗斯通讯社主办的以诗配画的政治宣传快报。1919~1922年问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和画家切列姆内赫合作出版“罗斯塔之窗”,创作了一千多幅宣传画和几千首政治鼓动诗,密切配合政治任务,及时反映社会重大问题和革命斗争,发挥了揭露和打击敌人、宣传教育人民的巨大作用。

27.雅俗共赏的物语文学

日语中“物语”一词,意为“故事”或“杂谈”,原指口头文学,日本“平安时代”(公元794~1191)开始形成为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是早期的小说。

“物语文学”最初有两种形式:具有神话传说特色的“传奇物语”和在叙述中插入和歌,把散文和韵文结合起来的“歌物语”。后来在它们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近似长篇小说的“新物语”。日本平安时代“物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是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它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统一的长篇写实小说。

28.含蓄隽永的俳句

俳句是日本古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短诗体。每首以5、7、5共17个假名(即17个音节)组成,在极简短的字句中表达作者刹那间的感受,因此要求语言高度凝炼,意蕴含蓄隽永,并常运用象征、暗示手法。传统俳句还要求每首俳句必须有一个表现季节特征的词语,称为“季语”。近代俳坛曾兴起过“新倾向俳句”等改革运动,主张废除季语,打破定型。在俳句发展史上,松尾芭蕉(1644~1694)曾作出过很大贡献,将早期以滑稽取胜的俳句提高到追求意境美的抒情诗高度。

29.个性心理的私小说

私小说是20世纪初期日本大正年间出现的一种小说形式,又称“自我小说”或“心境小说”。它主张以作家自己身边的生活琐事为题材,以直接表现作家的自我心境为内容,在写作手法上类似于随笔性小说。它一方面继承了自然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又试图克服自然主义罗列现象的弊病,力求在描写日常生活对象的同时展示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个性心理。私小说的重要代表是当时称为“奇迹派”的作家如玄津和郎、葛西善藏、久米正雄、志贺直哉等。

30.和谐人生的白桦派

白桦派是20世纪初期在日本形成的一种文学流派,由团结在《白桦》杂志周围的一批青年作家组成。它与当时流行于日本文学界的自然主义思潮相对立,反对醉心于描写社会黑暗面,提倡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因此又被称为“新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文学。它肯定积极的人生,崇尚个性自由和自我发展,强调伦理和道德,追求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和谐人生,曾对当时的日本文学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白桦派的重要代表有(1885~1976)、志贺直哉、有岛武郎等。

31.理智心理的新思潮派

新思潮派是20世纪20年代继白桦派后兴起于日本的一种文学流派,由以《新思潮》杂志为中心的作家组成。它一方面反对自然主义的客观琐细描写;另一方面也对白桦派的人道主义文学持怀疑态度,主张以冷静的目光观察社会和人生,描绘被自己捕捉到的现实的一个片断,并作出主观的解释。它强调艺术技巧,注重理智的、心理的描写,带有怀疑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色彩,因此也被称为“新技巧派”。重要代表有芥川龙之介、菊池宽以及山本有三、久米正雄等。

32.精细微妙的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日本的一种文学流派,主要由围绕《文艺时代》杂志的一批作家组成。它受到当时欧洲达达主义、表现主义等流派的影响,否定传统的写实手法,强调以主观感觉来揭示客观事物的内部真实性,着重对心理的细致描写,刻画瞬息问精细微妙的感觉,在艺术形式上力求打破旧的模式,革新文体和表现技巧。新感觉派的重要代表有川端康成、横光利一、川冈铁兵、石浜金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