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4014100000033

第33章 中外著名文学家(4)

鲁迅还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拓者。从1918至1936年去世前这段时期,他共写了17本杂文集,其中《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友邦惊诧”论》等都是十分著名的篇章。鲁迅把它们作为剖析社会的手术刀,打击敌人的匕首和矛枪。它们使反动派胆战心惊,使青年人认清前进的路途,使带有污垢的人自新。鲁迅在对自己杂文的写法上,曾总结了两句话:“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鲁迅的杂文是诗和政论的结合,战斗性艺术性都很强。文中鲜明的形象,从日常小事开拓出的深广的主题,严密的逻辑分析,使读者得到深刻的教益。

此外,鲁迅还有散文诗一部,散文一部,译著250多万字,学术著作400万字,校勘古籍100多万字,以及大量的书信和日记。

鲁迅的思想和作品是中华民族一份丰厚的宝藏,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18.郭沫若:现代文学巨匠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留日。先后在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冈山第六高等学校、九州帝国大学学习,阅读了泰戈尔、歌德、席勒等人著作,并且受到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的影响。

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运动的爆发使身居异邦的郭沫若深受鼓舞。1919年~1921年是他新诗创作的暴发期。1921年出版诗集《女神》。1923年回国,参加《创造周报》、《创造日报》的编辑工作,并出版诗集《星空》。1926年任广东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这一时期,提出过资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张。不久参加北伐。1928年旅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工作和古文字学研究工作,抗战爆发后回国,和夏衍等人主编《救亡日报》,并出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开展抗日文化宣传工作。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现代自由诗的奠基之作。继《女神》之后,1923年又出版第二本诗集《星空》。1928年出版诗集《前茅》。1925年写爱情组诗《瓶》。史剧创作也开始于五四时期,《卓文君》和《王昭君》等剧本,歌颂了具有叛逆精神的女性形象,有强烈的反封建主义意识。皖南事件后,又继续创作《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部历史剧剧本,以古喻今,富有战斗性。建国后创作《蔡文姬》等剧本。

19.茅盾:社会剖析小说的开创者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人。现代作家,社会活动家。幼年时受过中国传统文学的滋养。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1916年毕业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1920年11月,茅盾接编并全面革新《小说月报》。

1921年1月,与友人联系,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从1921年到1927年,茅盾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大革命失败后,他以茅盾为笔名,开始创作和其他文学活动。

1927年至1937年是茅盾创作的成熟和丰收阶段。这期间完成的有三部曲《蚀》(《幻灭》、《动摇》、《追求》),中篇《路》、《三人行》和长篇《子夜》。同时还完成优秀短篇小说《林家浦子》、《春蚕》、《秋收》、《残冬》的创作。此外还写了大量的杂文、短评和作家作品论。抗战初期,茅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并在广州主编《文艺阵地》。1939年赴新疆讲学。1940年到延安讲学。

从延安回到重庆期间,陆续完成了优秀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的创作。“皖南事变”后到香港,并在《大众生活》上连载长篇小说《腐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到达桂林,写下了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1945年,完成第一个剧本《清明前后》的创作,并于10月在重庆上演。1946年底,应邀访苏,著有《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两部书。1948年主编在香港复刊的《文汇报·文艺周刊》,发表长篇小说《锻炼》。1940年2月到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解方后,担任文化界的领导工作。1981年3月27日,病逝于北京。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极具代表性的作家。他一改五四时期文学的张扬个性、宣泄主观的文学特质,开创了“社会剖析小说”新的文学范式,试图对社会生活进行分析。茅盾独特的小说艺术探索,首先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与主题的开掘上。他的小说注重题材与主题的时代性与重大性,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如果把茅盾的作品按其反映的历史时代先后排列,“五四”运动前后到40年代末近半个世纪内现代中国社会风貌及其变化、各个阶层的生活动向及彼此间的冲突,都得到了充分的艺术反映。可以说茅盾为我们提供了一部20世纪上半时期中国社会的编年史。写于1927~1928年的三部曲《蚀》,以广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迅速真实地反映了刚刚过去的大革命的历史,以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态来反映大革命,具有独特的角度。《子夜》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瞿秋白《子夜与国货》)茅盾对小说结构的极大注意,也是他小说艺术的显著特点。他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作品总是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而又严密完整。在小说艺术表现上,茅盾特别注重于细腻的心理刻画,他追求着社会历史的剖析与社会人的心理剖析的统一,注意调动一切心理描写的手段,加以综合地运用,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20.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徐志摩(1897~1931)浙江省海宁县人。现代涛人、散文家。青年时期,赴美英留学。1921年开始新诗创作。1923年由他提名成立“新月社”,1924年,与胡适等人创办《现代评论》周刊。曾主编过《晨报副刊》、《诗镌》、《新月》等。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在世时出版过三本诗集:《志摩的诗》(1925)、《翡冷翠的一夜》(1927)、《猛虎集》(1931),第四本诗集《云游集》由陈梦家编辑出版。

徐志摩的诗大都是抒情诗,飘逸潇洒,轻灵是其基本风格。他的诗中也有一些反映现实的作品,基本上保持了三条积极的主线: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

但是诗集中最能打动渎者的还是一些爱情诗,诗意细腻轻盈,浯言清丽流畅,音韵柔美委婉,想像丰富妥贴,有着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最能体现徐诗的独特魅力。如:“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沙扬娜拉!”(《沙扬娜拉》)把日本女郎温存、妩媚、柔弱、深情的形象刻划得十分传神。《偶然》诗用云影和海波的相遇来体现爱情虚幻迷离,以轻盈、柔美而飘逸的笔调感染了许多读者。《再别康桥》一诗,表现了诗人对母校爱恋、陶醉的情致。诗的形式单纯统一,韵律柔美自然,语言流畅与飘逸动人的艺术形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轻柔、优美、流动的艺术境界,让人神往。

21.老舍:笔耕不辍,终生为文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中国现代小说家,剧作家。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少年时生活在北京的大杂院中。父亲早死,全家人仅靠母亲为人缝洗衣服和充当杂役的收入度日。所以,大杂院中艰难、贫苦的生活和那里居住的车夫、小商贩、下等艺人及娼妓的喜怒哀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刻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小学毕业后,先在普通中学读了半年书,14岁时考入学杂膳宿费用均由国家供给的北京师范学校,这是当时穷孩子大多选择的一条入学求职之路。毕业后,任北京公立第17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校长,这一年他刚满19岁。1924年,老舍赴英国任伦敦大学的汉语讲师,1930年回国后,在山东等地大学教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分会主席。1966年8月24日,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不堪忍受屈辱而投湖自尽。

老舍从1926年写成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起,就一直笔耕不辍。一生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1936)、《四世同堂》(1947);话剧《龙须沟》(1951)、《茶馆》(1957)等。一个作家从20年代开始创作,到60年代还保持着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并不断取得优秀成果,这在现代文学史上是罕见的。他的作品大多取自城市下层市民生活,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有的作品带有英国小说的痕迹,行文幽默风趣,用语机智俏皮。

22.冰心:洒满人间全是爱

冰心(1910~1999)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家。冰心属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为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1919年9月,以“冰心”为笔名发表了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又发表了《斯人独憔悴》、《法国》等揭示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1923年,结集出版了自由体小诗集《繁星》、《春水》,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发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味隽永。很多人认为,冰心的散文实比她的问题小说和小诗成就更高。1920年,《小说月报》发表了她的散文《笑》,是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美文。

她的《往事》(二篇)、《山中杂记》、《寄小读者》,在青年读者之中,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这些“冰心体”的散文,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蕴含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冰心“心中要说的话”,即是“爱的哲学”,宣扬自然之爱、母爱、儿童爱。冰心散文的主题以有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亲人、大海的眷恋为主。《往事(一)·七》细腻地描写了两缸荷花在雨中的变化及作者的心情,当看到红莲在大雨中受大荷叶的庇护时,自然升华到母爱的主题。冰心的作品多抒写自己霎时间涌现的感触与自然风景,传达的是一段挚情,或一缕幽思,空灵而缠绵、纤细而澄澈。冰心散文的语言仍浸有旧文学的汁水,经过她的处理,已经完全没有陈腐气息,而别具一种清婉的音韵味。既有文言文的典雅、凝炼,又适当地欧化,使句子更能灵活、婉转、流动、有自然跳跃的韵律感。郁达夫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这样评价冰心的散文:“意在言外、文必己出、哀而不伤,是女士的生平,亦即是女士的文章之极致。”

23.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京派作家

沈从文(1902~1988),苗族人,是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02年12月28日生于湖南苗族自治州。小学毕业后参加当地部队,辗转于湘川一带。1923年到北京谋生,因生活困难,力图求学深造的理想破灭,于是开始自学并从事文学创作。他一边在图书馆工作,一边辛苦地写作,并向文学前辈求教。他的较有特色的作品是那些反映湘黔边境少数民族风情的作品。发表于1936年的中篇小说《边城》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于1984年被搬上银幕。那湘西边城的山光水色,宁静的村落和淳朴的民风,足以给文明社会的人们带来思考。1945年后沈从文到北京大学任教,并与北平一批作家共同组织文学创作活动,当时有“京派作家”之称。此后的作品仍有一些以湘西边城少数民族生活为内容,更增强了抒情性。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一批揭露都市中“绅士阶层”虚伪面目的作品和表现农民被污辱被压迫的作品。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集等70余种。从总体上看,他的散文、小说中无不渗透乡土气息,创造了一种田园牧歌的意境,使后来一些作家在艺术风格上深受影响。

1957年后沈从文离开文坛,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从事出土文物、工艺美术图案的研究工作。1978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有《中国丝绸图案》、《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专著。1988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