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4014100000032

第32章 中外著名文学家(3)

12.吴敬梓:《儒林外史》寄愁思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安徽全椒县人,他出身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吴敬梓年幼聪颖,才识过人,少时曾随父宦游大江南北。二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他不善治生,又慷慨好施,挥霍无度,被族人看作败家子。三十三岁迁居南京,家境已很困难,但仍爱好宾客交游,“四方文酒之士,推为盟主”(金和《懦林外史跋》)。在这种“失计辞乡愁,论文乐友朋”的生活中,使他有可能从程廷祚、樊圣谟等朋友中,接触到清初进步的哲学思想。吴敬梓早年也热衷科举,曾考取秀才,但后来由于科举的不得意,同时在和那批官僚、绅士、名流、清客的长期周旋中,也逐渐看透了他们卑污的灵魂,特别是由富到贫的生活变化,使他饱尝了世态炎凉,对现实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从而厌弃功名富贵。三十六岁时,安徽巡抚赵国麟荐举他应博学鸿词考试,他以病辞,从此也不再应科举考试。

此后,吴敬梓的生计更加艰难,靠卖书和朋友的接济过活。在冬夜无火御寒时,往往邀朋友绕城堞数十里而归,谓之“暖足”。在经历了这段艰苦生活之后,他一面更加鄙视那形形色色名场中的人物,一面向往儒家的礼治,在他四十岁时,为了提倡捐资修复泰伯祠,甚至卖掉最后一点财产。吴敬梓怀着愤世嫉俗心情创作的《懦林外史》大约完成于五十岁以前。

吴敬梓晚年爱好治经,著有《诗说》七卷(已佚)。五十一岁时,乾隆南巡,别人夹道拜迎,他却“企脚高卧向栩床”,表示了一种鄙薄的态度。五十四岁时,在扬州结束了他穷愁潦倒的一生。作品还有《文木山房集》十二卷,今存四卷。

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随着清王朝在军事政治上的步步取得成功,它的文化统制的毒害也愈来愈深。文士们醉心举业,于八股文之外,百不经意。吴敬梓十分憎恶当时士子的热衷科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社会风气,把希望寄于落拓不得意的文士和自食其力的劳动人民。怀着这种心情,他写出了一部卓绝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13.曹雪芹: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红楼梦》的原作者曹雪芹(1715~1764)名露,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先世本汉人,但很早就成了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在康熙朝,已是煊赫一时的贵族世家。从曾祖父曹玺起,经祖父曹寅,父辈曹颞、曹烦,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祖父曹寅一代是曹家鼎盛时期,曹寅的两个女儿都被选作王妃。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都以曹家的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后四次是在曹寅任内,可见当时曹家权势的显赫以及和康熙关系之密切。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写诗、词、戏曲,又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一定的作用。曹寅死后,曹颞、曹烦相继承袭职位。其时清宫廷内部斗争异常激烈,雍正五年(1727)曹雪芹父亲曹烦因事被株连,获罪落职,家产抄没,次年全家北返,家道遂衰。到了乾隆初年,曹家似乎又遭另一次更大的祸变,从此就一败涂地了。

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他十三岁前曾在南京过了一段“锦衣纨绔”、“饫甘餍肥”的生活,十三岁迁居北京后,初在宗学工作了一个时期,这时他结识了敦敏、敦诚兄弟,晚年在西郊“蓬牖芭椽,绳床瓦灶”,生活更为困顿。曹雪芹从宫廷贵族下降到“举家食粥”(见敦诚赠诗)的不平常经历,使他对社会上种种黑暗和罪恶的认识比别人更全面、更深刻,对封建阶级没落命运的感受也比别人更深切,同时也使他有机会接触更广阔的社会现实,这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生活的困顿并没有消磨曹雪芹的志气,相反地更促使他嗜酒狂狷,对现实表现傲岸不屈的态度。

《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小说第一回说“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还不到五十岁,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死后,留下的只有琴剑在壁,“新妇飘零”,连他手稿也无人整理。几个好友草草地殡埋了这位伟大的作家。

《红楼梦》和《儒林外史》出现于同一时期的所谓“乾隆盛世”。这时期从表面看来,好像太平无事,但骨子里各种社会矛盾正在加剧发展,整个王朝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曹雪芹敏税地感到时代风雨的来临,在自己丰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作了这部不朽的巨著——《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红楼梦》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的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问的恋爱和婚姻悲剧。小说的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

14.蒲松龄:鬼神文学开山祖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可是祖上科名都不显,他父亲已被迫弃儒经商,到他就更为贫困。受当时社会风气和家庭影响,蒲松龄从小就热衷科名,并在十九岁时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振一时。但此后却屡试不第。三十一岁时,他迫于家贫,应聘为宝应县知县孙蕙的幕宾,整天和“无端而代人歌哭”(《戒应酬文》)的应酬文字打交道。大违素志,次年便辞幕回乡。此后主要是在“缙绅先生家”没帐教学,直到七十岁才“撤帐归来”(蒲箬《柳泉公行述》)。这四十年间,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终竟还是个穷秀才。他的《寄王如水》词说:“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正是这一段生活和心情的真实描述。七十一岁他才援例出贡,四年后便死去了。

蒲松龄穷愁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科举制度的腐朽、封建仕途的黑暗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他的《与韩刺史樾依书》说:“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真令人愤气填胸,欲望望然哭向南山而去!”同时,由于生活的贫困,有时还直接感受到封建剥削的压力,他在《答王瑞亭》信中说:“粜谷卖丝,以办太平之税,按限比销,惧逢官怒。”从而比较能体会民间疾苦,甚至还激发了他为民请命的精神,所谓“感于民情,则怆恻欲泣,利与害非所计及也”(《与韩刺史樾依书》)。

蒲松龄除一度游幕苏北外,一生大部分活动不出于淄邑和济南之间。但他接触和交游的人物却非常广泛。他的秀才出身以及游幕、“坐馆”的生活,既使他接触了大量的统治阶级人物;他的长期居住农村和家境的贫困又使他与下层人民保持密切的联系。因此,他对封建社会的种种人物——上自官僚缙绅,举子名士,下至农夫村妇,婢妾倡妓,以及蠹役悍仆,恶棍无赖,赌徒酒鬼,僧道术士等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和命运遭际,无不具有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了解。这种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上述的进步思想为他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蒲松龄是一个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一生著作丰富。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文、词、赋、戏曲、俚曲和一些杂著,其中都有一些好作品。特别是俚曲的创作表明了作者对通俗文学的重视。《磨难曲》根据《聊斋志异》的《张鸿渐》改编而更广泛地描写了社会生活,表现了广大人民的悲惨命运,是俚曲中最有成就的一篇。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四十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是作者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的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

《聊斋志异》中的优秀作品,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提出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态度。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15.梁启超:改良文学的力倡者

梁启超(1873~1929),宁卓如,字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另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自三十自述》),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宣传家。戊戌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者《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晚年历任东南大学、清华研究院教授。曾先后主编《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

梁启超是改良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从戊戌变法前一两年开始,梁启超与夏曾佑、谭嗣同等便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的进步诗歌理论,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他提出的“小说界革命”,亦然。他在前期提倡一种文条清晰、平易畅达,笔锋犀利,感情奔放的“新文体”,为晚清文体解放和“五四”白话文运动开辟了道路。

梁启超的散文或揭露批判黑暗丑恶的现实,或为祖国的现状忧心忡忡,或引进西方先进的思想与科技,积极呼吁变法自强,将散文作为其变法思想的宣传工具。在形式上,他的散文议论纵横、气势磅礴,笔端常带感情,极富鼓动性,对于读者,别具一种魔力,语言半文半白,务为平易畅达,归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拘束。代表作有《少年中国说》等。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新文体是对桐城派以来散文的一次解放,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广白话文起到桥梁作用。著有《饮冰室合集》。

16.胡适:“新红学”的开创者

胡适(1891~1962),原名洪驿,后改名适,字适之。现代诗人、文史学家胡适生于安徽绩溪县一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1910年先后人美国康奈尔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从师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获哲学博士学位。191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并参加编辑《新青年》,撰写了倡导新文化和文学革命运动的《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他提倡文学改革,最先发表白话诗,所作《尝试集》(1920)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其中的《上山》、《威权》、《乐观》、《一颗遭劫的星》等,句式自由,格调清楚,具有反封建意识和追求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倾向。另有话剧《终身大事》(1919),表现了反封建婚姻制度和主张妇女解放的主题。

此外还有《白话文学史(上卷)》、《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多种学术著作,并成为“新红学”学派的开创者。“五四”运动后逐渐走向反动,最终投入国民党的怀抱,1949年去美国,后去台湾。曾任国民党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生平著作曾结集为《胡适文存》、《胡适手稿》、《胡适选集》、《胡适讲演集》、《胡适言论集》等。

17.鲁迅:铁屋中的呐喊者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父亲是个秀才,母亲也知书达理。鲁迅从小受过传统的封建教育,阅读过许多野史、笔记。1893年家庭的变故,使鲁迅幼小的心灵受到打击,使他“看见世人的真面目”。鲁迅的母亲是乡下人,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农村生活。这些经历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发展和小说创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98年鲁迅考入江南水师学堂,次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鲁迅在这期间阅读了大量西方的近代科学、文学和社会学著作,还接受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1902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弦文学院,1904年人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在这里接识藤野严九郎先生,受到他的教诲与关怀。鲁迅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期间的一个事件使他的思想发生了改变。

他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人的麻木,先前准备学好医学报效国家的念头改变,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以文学救祖国。

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指出中国的历史是一部人吃人的历史,从此开始了他以文学为武器向社会恶势力进攻的战斗历程。鲁迅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3部短篇小说集。在前两部小说集里,他较集中地写了两类人物:农民和知识分子。他们的愚昧和奋进、苦闷和反抗,构成了中国社会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部历史画卷。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小说《阿Q正传》,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描写了阿Q短暂而滑稽的一生,刻画了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与此同时,折射出辛亥革命的影子,针砭了国民性的弱点。作品带有鲜明的民族性,从而也带有普遍的世界性,在世界文坛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