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塞万提斯:用语言敲打灵魂的文学巨匠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1547~1616)是西班牙的著名小说家、剧作家。生于马德里附近乡镇的破落贵族家庭。其父为外科医生。因家贫,仅上过中学,后靠自学成才。1569年,曾以红衣主教随从身份前往意大利,受人文主义思想熏陶。
1570年从军,在抗击土耳其入侵者的海战中,英勇杀敌,左臂残废。1575年获准退役。回国途中,被海盗俘获,在阿尔及利亚,曾多次组织难友越狱,均遭失败。后由亲友赎身回国。因生计无着,遂以创作为生。1582~1587年问,共写有剧本20余部,但仅有《努曼西亚》、《阿尔及尔的交易》两剧传世。前者取材于西班牙古谣曲,写努曼西亚人民抗击罗马入侵者的史迹,后者以自己被俘经历写成。但稿酬微薄,只得另谋生路,先后任军需官、税吏等职。其间,多次被诬入狱,严酷现实与不幸遭遇使其对社会黑暗与人民疾苦有切身感受,并将此熔铸于创作中,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为其代表作。自称在狱中开始构思。第一部于1605年出版后获得巨大成功。10年后,第二部出版。此作模拟骑士小说,描写堂吉诃德三次游侠的故事,借以嘲讽封建制度和骑士文学。后期重要著作还有短篇小说集《训诫小说》、长诗《巴纳斯游记》、戏剧《八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等,所作广泛描写西班牙社会生活,抨击封建权贵和教会,同情人民疾苦,揭露性、讽刺性极强,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重要作家。
5.易卜生:戏剧史的又一座高峰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是挪威的戏剧家。生于挪威南部希思镇。父为木材商,后破产。16岁起做药店学徒,自学语言、文学。1850年至奥斯陆,参加进步的工人运动,写诗和剧本宣扬反抗斗争。第一个剧本是历史剧《卡提利那》(1850),塑造了一个反抗罗马暴政的叛逆形象。他在1875年2版序中说,该剧处理了他将经常涉及的主题:“能力与抱负、意志与机遇的矛盾,这既是全人类和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喜剧。”1850年上演了他的另一个历史剧《勇士之墓》,不很成功,次年秋出任卑尔根剧院编剧兼导演。1857年转任首都剧院编导。这前后创作的《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海尔格兰的海盗》、《爱的喜剧》、《觊觎王位的人》,达到了新的创作高度。同时,执导了大批剧目演出。获得了丰富的戏剧实践经验,1864年普鲁士入侵盟国丹麦,挪威竞视而不救,他愤而离开祖国,从此长期寄寓国外。1866年发表由其叙事诗改写成的诗剧《布朗德》和翌年创作的《彼尔·英特》,用象征主义等手法鞭挞了挪威市侩的狭隘、庸俗习气,表现“个人精神反抗”的主题,形成后来“易卜生主义”的精髓。1871年发表《诗集》,1873年发表大型历史剧《皇帝与加利利人》,提出沟通精神与情欲的“第三境界”概念。70年代西欧社会各种矛盾深化,其目光转向复杂的社会、政治、宗教、家庭、伦理问题。创作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问题剧”,如《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8)、《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等。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与批判,鲜明地表现出其个性自由的叛逆思想:将“讨论”引入戏剧冲突,使戏剧与生活结合得更密切,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论战性。晚年思想矛盾加深,注意力由社会矛盾转入内心世界,艺术上更多使用象征与心理分析,作品常带有梦幻色彩。其中,《当我们死而复生时》(1899)成为其临终前的自我剖析与遗言。易卜生开辟了现实主义戏剧的宽广道路,其生活化的戏剧题材、集中化的结构技巧、深刻的心理分析与弥漫于剧中的诗意,及在表演和剧场艺术上的革新,使他成为戏剧史上又一座高峰,对世界话剧运动产生巨大的推力。
6.卡夫卡:表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
弗朗茨·卡夫卡(1883~1924)是奥地利小说家,生于一犹太商人家庭,“专横有如暴君”的父亲和精神抑郁、耽于幻想的母亲在他心理上留下深深创痕。1906年在布拉格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存在主义先驱哲学家克尔凯戈尔、尼采和中国的老庄哲学对他影响巨大,自1907年起一直在保险公司任职,但因肺病几乎有一半时在休养,41岁即病逝。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变形记》、《地洞》、《中国长城的建造》、《判决》等;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和《城堡》(三书均术完成)。《变形记》写一廿J怜的旅行推销员一夜之间忽然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被社会与家庭所遗弃,最后孤独地死去。《地洞》描述一个人化的动物为保自安深挖地洞,储存食物,惶惶不可终日的可悲处境。《城堡》(1922)写一贫穷的知识分子来到贵族城堡外的领地,欲求生活与工作的机会,但多方奔走,终未获城堡主人的允准,甚至城堡就在眼前,却永远无法进去,该作辛辣地暴露了奥匈帝国的反动统治及其官僚制度的罪恶,表现了下层知识分子的绝望心态,他的作品多以现代社会的压迫、人的异化与孤立,特别是小人物的悲惨命运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性质。喜采用“记录式”手法,并运用荒诞、夸张的情节与形象、大胆的构思,将现实与幻觉、合理与荒诞、人与非人、情节因素与非情节因素等相结合,表现现实的本质特征,使他成为表现主义小说的奠基人。
7.歌德:用诗歌呼唤人性的大师
歌德(1749~1832)的全名叫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德国伟大诗人。他在青年时代是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代表。哲理诗剧《普罗米修斯》(1773,未完成)歌颂了为人类幸福而献身和蔑视权威、反抗强暴的精神,历史剧《葛兹》(1773)描写了一个骑士反抗封建制度的悲剧故事,“向一个叛逆者表示哀悼和敬意”。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通过一个市民青年因事业和爱情均遭挫折、对生活绝望而自杀的悲剧,对黑暗腐朽、令人窒息的封建社会进行批判。这一时期的创作都充满了狂飙突进运动的叛逆精神。
自1775年起,歌德在魏玛公国从政10年,但最后因失望而转向古代艺术的研究,在创作上进入“古典”主义时期,剧本《伊菲格尼亚》(1787)、《哀格蒙特》(1788年)、《塔索》(1789年)等都表现出古典艺术中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宁静、和谐风格。
他晚年完成了一系列重要作品,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和《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1829)描写了一个资产阶级先进青年漫长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对于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探索,提出了一套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诗剧《浮士德》(1773~1831)是歌德的代表作。它取材于欧洲16世纪的传说,通过浮士德这一虚构的象征性形象,批判性地回顾了文艺复兴以来300年间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揭露了德国腐朽鄙陋的社会现实,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进步人士积极进取、探求真理的精神面貌和人道主义思想。
歌德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既体现了当时资产阶级进步人士关心现实、变革社会、追求崇高理想的精神面貌,也具有庸俗鄙陋和软弱妥协的一面。歌德思想和创作中的矛盾是资产阶级局限性和德国现实状况的反映。
8.席勒:穿透真理间隙的诗人哲学家
席勒(1759~1805)的全名叫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席勒。18世纪德国著名作家。青年时一弋参加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创作了剧本《强盗》(1780)和《阴谋与爱情》(1783),前者描写一个向封建贵族社会挑战的青年,表现了反对专制暴政的思想,后者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和等级制度的罪恶,表达了德国进步青年对平等、自由的强烈要求。这些作品鲜明的政治倾向和强烈的叛逆精神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狂飙突进运动结束后,曾从事一段时期的历史研究并撰写了一些美学著作。他和歌德亲密交往,逐渐形成他们的“古典”主义文艺思想,即用古典艺术中的人道主义理想来培养完整、和谐的人。在晚年,席勒创作了历史剧《华伦斯坦》(1799)、《奥尔良的姑娘》(1801)、《威廉·退尔》(1804)等优秀作品。《威廉·退尔》是席勒后期的代表作,取材于14世纪瑞士人民反抗奥地利的史实和传谠,描写了一个正直勇敢的射手不堪忍受压迫而奋起反抗,射死总督,并参加人民起义争取解放的故事,表现了反对专制暴政、争取民族解放的主题思想。席勒和歌德一样,其创作代表了当时的先进思想和德国文学的伟大成就,也反映出德匡资产阶级的矛盾性和软弱性。
9.海涅:“吹响生命芦笛的人”
海因里希·海涅(1797~1856)是德国19世纪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和政论家,出生在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破落的犹太商人家庭。19世纪上半叶,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已基本完成,但德国仍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全国分裂为许多邦国,这种分裂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德国所面临的仍然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海涅的创作,猛烈地抨击了反动的封建制度,歌颂了民主革命,有些作品还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他的作品在德国人民为祖国解放和统一而进行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819年至1823年,海涅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他听过浪漫主义作者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和黑格尔的讲课。海涅早在20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文学创作,他的早期诗作《青春的苦恼》、《抒情插曲》、《还乡集》、《北海集》等组诗,多以个人遭遇与爱情苦恼为主题,反映了封建专制个性受到的压抑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我跟一些人一样,在德国感到同样的痛苦;说出那些最坏的苦痛,也就说出我的痛苦。”这些诗句中所抒发的个人感受,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些诗作于1827年收集出版时,题名为《诗歌集》。它们表现了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感情纯朴真挚,民歌色彩浓郁,受到广大读者欢迎。其中不少诗歌被作曲家谱上乐曲,在德国广为流传,是德国抒情诗中的上乘之作。
从1824年到1828年间,海涅游历了德国的许多地方,并到英国、意大利等国旅行。由于他广泛接触社会,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写了四部散文旅行札论。
1830年8月初,海涅在黑尔哥兰听到法国七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的消息,兴奋地写道:“我是革命的儿子,……递给我琴,我唱一首战歌。”海涅充满革命激情,还写了著名的革命的《颂歌》。这次革命极大地鼓舞了海涅的革命精神,坚定了海涅的革命信念。
40年代初期,德国同整个欧洲一样进入了1848年的革命酝酿时期,国内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特别是德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公开地尖锐化了。
这一时期海涅又写成了一系列政治诗,其中最著名的是《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1844),恩格斯称之为“所知道的最有力的诗歌之一。”并说:“德国当代最杰出的人亨利希·海涅也参加了我们的队伍。”
海涅最重要的代表作是政治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这是他流亡国外十三年后回国探亲的经历和感受的结晶。全诗27章,以幻想的形式对德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做了多方面的揭露。诗人以寒冷的冬天象征当时的德国。在这部诗中,封建贵族,喊着空洞激进口号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伪善的教会、无耻的市侩,都受到诗人无情抨击。海涅自称《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是一部诗体的旅行记,它将显示出一种比那些最著名的政治鼓动诗更为高级的政治”。
1856年2月27日,海涅逝世。他是一个“吹响生命芦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