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法华经显应录
4046900000027

第27章

齊州生法師

齊州釋僧生。孤雲之性。初無定姿。但是伽藍。不問有無僧眾。於中止住。乞食自資。誦法華經滿一千部。即便移錫。開皇中至靈巖寺持誦。一夜忽見神人數十俯伏聽受。生曰汝是何者。神曰。弟子是山神。住此已七百年。今聞法師誦經之聲。特來聽受。請師為誦。良久乃去。自是常來。師續詣相州法藏寺建大藏。於眼中然燈供養大乘。旋誦不息。後終於彼(靈瑞集)。

蘇州亮法師

大業中。虎丘有僧亮。十二出家稟學。唯誦法華。未滿四旬一部通利。南游會稽。於剡縣三生像前。鄮山舍利塔前。各然一指。以表慧燈供養。尋返故鄉。止北禪寺。一日忽索湯盥沐。與檀越作別。正坐而化。感異香滿室(靈瑞集)。

伯濟顯禪師

伯濟國沙門慧顯。少出家。有大志。唯誦法華經。或有祈福請願。無不如意。聞講三論。便往聽受。法一染神。彌增慧解。初住本國修德寺。有眾則講。無則清誦。四遠聞風咸來參侍。師厭於迎接。朅往南方達拏山。山極深險。顯坐其中。專業如故。遂終於彼。同學舁屍置石室中。虎噉身分俱盡。唯髑髏與舌存焉。經于三年。其舌紅赤柔輭勝初。後變為紫色。鞭之如石。道俗仰止無窮。累塔標識。唐貞觀初也(續高僧傳)。

荊州喜法師

僧法喜。生於襄陽李氏。七歲出家荊州清溪寺。寺眾四十餘人。喜為沙彌。頭陀給事。晝則炊爨。夜即誦習。山居無油。然柴取明。每夕課經一帋。雖學諸經。唯以法華為宗骨。隋文帝勑住禪定寺。晚年欲被通感。誓誦蓮經千徧。因不止舊房。巡遶塔寺。二儀之中。誓填本願數萬八百。寺僧忽見一白馬駕寶車入喜房。追之不見。其感通矣。後歸老盧陵。貞觀六年染疾。召門人曰。無常已至。勿事嚻擾。三界虗妄。但是一心。大眾忽聞林北有音樂車震之聲。因以報喜。喜曰。世間果報已捨。如何更生樂處。須臾異香充室。端坐而化(續高僧傳)。

終南通法師

僧會通。雍州人也。少忻道撿。剛勁高節。隱終南豹林谷。綜業讀法華經。因見藥王捨身。便欲仰傚。私積柴木誓欲行之。以貞觀末年於靜夜中誦菩薩本事。以火焚燎。煙焰熾盛。卓爾加趺誦聲如故。眾於是時。忽見西方有大白光流入火聚。燒已收聚餘骸。即樹勝塔。勒石山中。以傳不朽(續高僧傳)。

牛頭通法師

梓州沙門智通。俗姓陳。八歲出家。為正道法師弟子。專誦法華。并以講授。住牛頭山。威儀奉戒。降伏黃老。常有雙鵝來聽說法。講百餘徧。兩度放光。貞觀中別眾而卒。合寺房堂。悉皆震動。變作白色。經一食頃(續高僧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