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法华经显应录
4046900000028

第28章

蘇州旻法師

師諱慧旻。河東人也。九歲出塵。服勤白業。誦蓮華經。期月便過。十五請法於新羅光法師。英偉秀發。宿士稱之。十五還海鹽尸光興寺。講法華經。異香彈指屢結空中。聽眾雲翔。咸言善瑞。後遷通玄寺。結徒行道者一十七年。足不逾閫。隋末崩離。吳中饑饉。四眾逃難。唯旻守死禪誦。大唐開化。止南澗寺。兩兔一彪相親同止。未終前三日。異香滿室。舉眾問師。師曰。吾後日當去。生死人之常也。寄世若行雲。各念無常。早求自度。至期果順化(續高僧傳)。

驪山達法師

貞觀中有僧慧達。居驪山津梁寺。挺志誦法華經。生來計六千徧。行坐威儀其聲不絕。至於存惜生命。直視低目。地有蟲豸迴身而過。有問。答曰。斯之與吾。生死不定。將不先成正覺。安可輕之。後加趺而卒。人謂入定。停于五宵。既已長往。又不腐臭。乃合牀窆石窟中(續高僧傳)。

雍州俗上人

唐運初開。雍州醴泉縣有僧遺俗。自少誦蓮經數滿千徧。一日染疾將終。乃囑友人慧廓曰。比雖讀誦。意悕靈瑞。以生俗信。吾死後埋之。過十年可為發出。舌根若爛。知誦無功。若猶存者。當告道俗為起一塔。以表靈相。言已而卒。後依言出之。血肉都盡。唯舌不朽。乃函骨舌塔於甘谷南崖(續高僧傳)。

古高寂師

僧高寂。與建初寺忍法師為友。通誦法華而不精戒律。一日病將終。忍謂之曰。君死受生之處。願相報。寂曰。從來常慨此事。若冥因善惡。決當相報。後亡。乃二載杳無消息。至三年。忍正朝往寂家。家人俱上山。忍獨坐恍惚間。見寂告曰。臨終有契。久欲報知。事緣不展。故來之晚。余今作泰山小吏。亦無大苦。忍曰。汝平生誦經聽法。那得此報。寂曰。賴得此耳。不然又不如矣。言訖而隱。忍由此而加精進云(見古印本法華經後)。

悟真寺僧

貞觀中。王順山悟真寺僧沿幹。夜過藍溪。忽聞誦法華經。其聲纖遠。是時星月逈臨。四望數十里無人。僧側耳肅然急迴。拉友往尋之。其經聲乃自地出。即標其所。明旦前掘之。於積壤中得一顱骨。其色槁然。獨脣舌鮮潤。即持歸以石函藏於殿側。自是每夕常聞法華經聲。長安士女接踵來觀。至開元中忽被新羅國僧連函竊去。寺僧追之。已還海國矣(太平廣記)。

玄法寺僧

長安安邑坊有玄法寺者。本里人張頻宅也。頻甞供養一僧。僧專念法華經。積十餘年。頻門人忽譖僧通其侍婢。因以他事殺之。既而其家當聞誦法華之聲。晝夜不絕。張知其冤。慚悔不及。因捨宅為是寺焉(太平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