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法华经显应录
4046900000029

第29章

雉山寺僧

桂府城外江東五里有雉山寺。其始者。昔有一僧卓菴此地。日誦法華經。仍能講說。忽有一雉常來伏翼聽受。終第五卷。雉即不來。後八年。山下民家生一男子。年始八歲。不葷不戲。堅欲投其僧出家。父母聽之既去。一日僧浴。令兒淨背。堅不肯袒衣。僧問。答曰。某前身即雉也。因聽師講誦。故報為人。今腋下猶有雉毛。故不袒也。僧因授是經前五卷。覽同舊習。後二卷則不能也。從此山以雉名。因山置寺。寺猶存也(戒殺類)。

揚州聰法師

僧智聰。住揚州白馬寺。專習三論。尋渡江住安樂寺。值大隋國崩。思歸無計。隱江荻中誦法華經。七日不飢。恒有四虎馴遶。聰曰。吾已十日不食。命在呼吸間。卿可食之。虎作人言曰。造天立地。無有此理。忽見一老翁掖下挾一小船來曰。師欲渡江即上船。其四虎見而淚出。聰曰。持危拔難。正在今日。即同四虎利涉南岸。船及老人忽然不見。聰領四虎止西霞塔西。經行禪誦。誓不寢臥。安眾八十餘人。若有凶事。虎來大吼。由此警覺。至貞觀中。年九十九。於佛降生日熏鑪徧禮聖僧。還歸靜室。端坐而化(續高僧傳)。

棲霞嚮法師

法嚮。揚州人。身長八尺。骨狀魁岸。十六出家。即事勤苦。通誦法華以為德業。晚於西霞寺側立法華堂。行智者法華三昧。三七精進。大獲靈瑞。知而不言。一時大蟲侵害人民。日計數十。道俗設禳災大齋。虎忽入堂搏一人去。師隨後喚住曰。何故造次。今為設齋。可放此人。虎即放之。自後諸虎皆集。師以杖扣頭為說正法。自此不復為害(續高僧傳)。

終南誠法師

雍州僧法誠。弱齡頴異。依藍田寺出家。師事僧弘。弘亦神異之僧。誠奉師訓。誦法華經以為白業。又行持法華三昧。甞夢普賢勸書大教。即命書人書八部般若。又寫華嚴。感異色鳥舞下經案。手寫法華。正當露地因事而行。未及收舉。屬洪雨霶霔。及歸。經案儼然。餘竝漂溺。至貞觀中感疾。志願上生兜率。乃曰。今有童子相迎。吾即去矣。言已口出光明。異香充室。恬然坐化。師誦蓮經一夏五百徧。餘日兼持。猶得兩徧。縱值人客。非經部終。中不他語。略計十年。萬有餘徧(續高僧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