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课堂教学策略与艺术
4155600000049

第49章 艺术篇(13)

一位教师在讲枟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枠教学时,有位学生不小心碰翻了讲台边上的一摞本子。学生急忙弯腰拾起散落的本子,坐在前排的学生也抢前去帮忙。学生抱歉地对教师说:“老师,对不起,把您的本子碰翻了。”教师笑笑说:“没事,以后当心点。”教学本可以按预设继续进行。可教师灵机一动,放弃原先的教学计划,抓住这一“课堂插曲”大做文章:“刚才我们学习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技巧,现在请同学们运用掌握的知识,写一段文字,把刚才发生的事情记叙下来,要具体、细腻、生动。”本来是破坏教学结构的意外变故,被教师点石成金,妙手回春,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学以致用,使课堂平添几分亮色和灵气,教学掀起一个本节课的高潮。(张超,2009 )

拓展时空,增加高潮内涵

拓展,是在文本所包含的内容的基础上开拓与发展。这种开拓可以向课堂之外的内容拓展,可以向过去学习的相关内容拓展,可以向社会拓展,也可以向生活拓展。通过拓展和合理的延伸,加深理解认识;通过联想想象,纵横驰骋课堂教学在拓展的作用下,发展成高潮。

一位教师在教学史铁生的枟我与地坛枠时,在体味了字字是泪、句句含血的文句后,引领学生走出地坛,走近各自的母亲,让他们回忆平时忽略的一些细节。由于有了前面较好的铺垫,学生情动于衷,言溢于表,掀起了一个高潮。在这里教师留给学生的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心的发现、情的碰撞。对以情见长的文章就要在“情”上做足文章,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课堂的高潮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谢国华,2011 )

教学高潮的设计艺术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高潮,可以推动教学过程的发展,并使之跌宕多姿;可以让学生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并感到愉悦。强力推动课堂教学趋向高潮,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共建和谐课堂;增加课堂教学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步步紧逼:趋向高潮推进艺术

课堂教学的高潮推进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的高潮来临是教师的主要方面逐步被学生所替代,学生的主体性逐步增强,在教学高潮与结局阶段得到了充分体现。

抓住关键,寻找思维兴奋点。在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有个别的环节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跳跃性,而这些地方则有可能是解决整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将问题“层层剥壳”,以至最终凸显出整个问题的“核”。让学生紧紧围绕这个“核”展开讨论,进行分析、猜测、验证。这种时候,往往就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也是创造性思维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时候,因而经常表现为课堂教学的高潮状态。抓问题的关键,有时候还表现为相关问题的比较分析,同中求异,异中寻同,或者从分析所得的结果出发,去思考它们在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所占的地位,以此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周密性,在学生的互相补充、热烈讨论中走向课堂教学的高潮。

营造气氛,形成情感共鸣。强烈而深刻的情感体验是课堂教学高潮的一个重要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主要来自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课堂教学的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受制于教师本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如果教师对学生充满了关爱,学生在他心里是可爱的,当他踏进教室,面对几十张天真的面孔时,他的情绪一定是快乐的、明朗的,他所进行的课堂活动也就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激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是教师语言传情,教师语言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风趣、高雅、幽默都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营造还可以采取各种手段如影像、音乐等来营造,考虑光线、音响、温度、通风等影响因素。

巧设铺垫,逐步引向深入。课堂教学高潮要求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从现象中看到本质,从个别中看到一般,从偶然中发现规律;从一般的情绪激动上升到理智感、道德感等高层次的情感状态。为了形成课堂教学高潮,引导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走向深入,则需要设置一定的铺垫。通常可以采用设问:( l)正向设问,即如果按已知问题的思路继续发展下去,将会发生什么现象?(2)反向探究,即如果不存在现有的某个条件,整个问题将会有什么样的面貌?(3)类比联想。与给定问题相比较,另一现象之所以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或者现象相同的两个问题,是否具有相同的本质?

讲求实效,解决重点问题。每一堂课总有一两个教学重点,课堂教学的全部活动都应该围绕重点和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活跃性和活动效率上是有着起伏变化的,必须考虑如何使学生最活跃、效率最高的时刻成为解决重点问题的关键点。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活动,对于节外生枝的问题,要么简洁地总结了断,要么引导学生从与正题相关联的角度展开思路。而对于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则可以从各种角度,以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演练,使学生的大脑和感官同时调动起来,活跃起来,在兴奋、紧张、愉悦的氛围中掌握重点知识,形成相应能力。

面向全体,关注每个学生。课堂教学高潮是群体心理活动的和谐共振,离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是不可能产生的:一方面,真正的教学高潮状态中,个体的心理活动都不是封闭的、内向的,而是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辐射性,诸多个体的活动形成一种心理“场”,处于这个场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感应;另一方面,如果有一部分学生游离于共同的活动之外,势必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活动状态,特别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进而影响到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就应该考虑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较好的做法是把重点难点问题分成若干环节,然后让全体学生共同解决每个环节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发表意见,表达感情,形成合力,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潮。(蒋成峰,2003 )

精彩纷呈:艺术设计教学高潮

决定课堂教学高潮的因素除了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认知和情感反应、师生双边互动等因素外,还要求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巧用各种艺术方法促进师生情感对撞,迸溅思维火花。

出其不意法。一些看似普通的教学内容,经过教师的处理之后,就可以产生出其不意的效果,并以此推动教学趋向于高潮。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讲授枟中国石拱桥枠时,先出其不意地向学生展示一幅教学挂图,画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石拱桥赵州桥,这座桥身上总共有一个大拱和四个小拱。钱老师指着挂图要学生用最简单的话把大拱与小拱的位置关系说明白。生1:拱的两边有两个小拱。生2:大拱的两边有两个小拱。生3:大拱之上有四个小拱。生4:在大拱的顶部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学生每回答一种,钱老师就根据他们的回答画出大拱与小拱的位置关系图,但总是与原挂图形状有些不合。畅所欲言七八分钟后,钱老师才宣布:今天上枟中国石拱桥枠一课,关于大拱与小拱的位置关系,书上有准确的说明。于是同学们终于读到了原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这‘肩’字用得太妙了,多么准确!”“唉,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个字!”

投石击水法。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思维平平,没有波动时,就投出一颗“石子”,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引出课堂高潮。使用这种方法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密切关注课堂教学的趋向,二是要选好可以“投石击水”之处。一位教师在教学枟祝福枠时,投出了一颗“石子”:本文采用了倒叙法,从祥林嫂惨死在雪地里写起,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如果改为顺叙,会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呢?问题一提出,就像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学生思维开始波动起来了;“这篇课文非倒叙不可。”教师追问:“为什么非采用倒叙不可?你们能说说理由吗?”学生积极思维,纷纷发言:采用倒叙能造成悬念,祥林嫂为什么死?怎么死的?令读者往下搜寻。如用顺叙,尽管线索清晰,但就没有了这种起伏跌宕,读来会平淡无奇。“文似看山不喜平。”这体现了鲁迅先生的艺术匠心

星火燎原法。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下面学生的意见,随时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留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的思维的火花,并因其机而诱导之,使之形成燎原之势,从而引出课堂高潮。一位教师在教学枟守奴财枠时,当讲到葛朗台抓到金梳妆匣后身子一纵,像一头老虎扑向一个睡着的婴儿这个细节时,下面有学生窃窃私语起来。教师了解到有个学生小声地说:“这里怎么能用‘纵’用‘扑’呢?”教师立即叫这个学生大声讲出自己的看法。他说:“老师在前面讲了,葛朗台已将近八十岁了,八十岁的老人能‘纵’能‘扑’吗?这恐怕不真实吧?”这是一个牵涉对葛朗台性格定性的问题,问题提得很好,教师表扬了这个学生爱动脑筋,抓住这个问题,鼓励学生紧扣课文展开争辩,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开始分成两派意见,最后达成共识,认为还是用“纵”字“扑”字好,因为这很好地突出了葛朗台要钱不要命的贪婪性格。星火燎原法激活了学生思维。

风趣幽默法。把幽默引入课堂,往往能激活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特别是当学生紧张疲劳、昏昏欲睡时,来点幽默往往能起到柳暗花明、起死回生的效果。一位教师在教学枟坚强意志品质枠时讲述了一则故事:一位游泳运动员参加横渡英吉利海峡的比赛,当他游到三分之二路程的时候,觉得太累了,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于是他又原路返回。讲完后教师问学生:“这位运动员是坚持游下去的路程远还是返回的路程远?我们在学习中是否犯过同样的错误?”学生通过分析,在笑声中领悟到: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锲而不舍的精神。(赵元俊,2011 )

话题搁置法。话题搁置的方法也被称为“克里夫兰绝招”,克里夫兰是美国第二十二、二十四任总统。他在竞选第二十四任总统时,华盛顿州当时的热点是给西北的一座大山命名为雷尼尔山还是塔科马山的问题。这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他首先用大量的篇幅、华丽的辞藻来形容这座美丽的大山。最后,在表明立场的关键时,他说:“我要让人们都知道,我是坚决支持将这座大山命名为”,“呜”列车出站的汽笛声把克里夫兰后面的话给淹没了。他这一绝招回避了一个强烈的悬念。选民们会想,总统竞选人到底是什么态度呢?克里夫兰当选总统后,还有不少好奇的人写信专门问他对这座山命名的态度。克里夫兰这一绝招,对课堂教学中的高潮设置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位教师在教学枟项链枠时,就采用了他这个绝招。玛蒂尔德和她的丈夫苦苦奋斗了十年,好不容易偿还了因丢失的一挂钻石项链而欠下的十万法郎。有一天,玛蒂尔德与佛莱思夫人偶尔相遇,当玛蒂尔德述说完了自己的遭遇,并为自己偿还了欠债而“带着天真的神情笑了”的时候,佛莱思夫人却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小说写到这里,戛然而止,没写了。教师讲到这个节骨眼上,也刚好打了下课铃。这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玛蒂尔德听了佛莱思夫人这句话后,会有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行动,什么样的心理呢?(何泗忠,1998 )情境体验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

高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情绪,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下,师生之间智慧的火花在碰撞,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课堂教学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学生在具体、实际的情境下学习,可以使他们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探索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一位在教学枟甲午中日战争枠时,运用课件虚拟一个“甲午战争展览馆”,把这节课的内容分解在五个展厅内,故意采用倒叙法,带着学生从展厅5开始参观,展厅5(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图片、地图);展厅4(马关条约的相关图片);展厅3(甲午战争的相关图片、影像及地图);展厅2 (甲午战争的背景知识网络);展厅1(简介)。让学生一边参观,一边思考讨论两个问题:(1)甲午中日战争为什么会爆发?(2)地大物博的中国为什么输给了一个小小的日本?参观完后,请各位同学写一篇观后感或评价李鸿章的文章。模拟展览馆的设计,使课堂走向开放,学生在一幅幅真实的图片和一幕幕生动真实的影像的刺激下,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血腥的历史深深地震撼着学生,学生的讨论变得激烈而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