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网上创业(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4156900000030

第30章 网上创业者素质(6)

许多创业家都认为应该提倡创业者为他人着想。利他主义在商界同样是行得通的,这并不与追求利润相矛盾。事实上,利他的行为也是在利己。我国首善陈光标就认为,没有哪个企业家会因为做善事把企业做垮。他谈道:“表面上,做善事花了钱好像亏了,其实我认为不但不亏,反而赚了。一个企业家做了善事,并且长期行善,合作伙伴、政府和社会大众都会提高对这个企业家的认可度,合作会更加愉快。”“一个人活着如果能影响更多的人,并能使更多的人活得更好,这样的生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生命。”松下幸之助也曾说过:“经商是否只需注重人们的物质需求,而将人类的精神留给宗教或道德规范来管理?我认为不是,商人同样应该在创造一个物质充足、精神丰富的社会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许多企业家后来成了慈善家,或非营利机构的赞助者,为不同领域的研究开发作出自己的贡献。因为他们相信,只有在生意中融入人情味,将他人的利益考虑进去,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益处。回报社会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

本章小结

个人的德行是由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主导的,通常表现为个人思想和其行动是否有益于社会和他人及其有益于他人的程度。作为创业者,我们在成就自我的同时,还应该兼顾社会和他人;创业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在开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完善自己。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创业者所必备的几项品质与能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培养自己,通过不断地积累来提高自身的素质。

案例 创业的奇迹和教训——“巨人”集团的兴衰

曾创造“一年百万富翁,两年千万富翁,三年亿万富翁”这一神话,被称之为当代中国比尔· 盖茨的“巨人”总裁史玉柱,靠4 000元起家,勇敢地背水一战,创立了巨人品牌,创造了巨人奇迹。

史玉柱,1962年生,安徽怀远人。史玉柱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分配到安徽省统计局工作。1989年1月,史玉柱毕业于深圳大学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与此同时,他在安徽省统计局的工作岗位上研制开发的统计系统软件包让他的前途一片辉煌。但他却出人意外地决定辞职经商。当时他对朋友们说:“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一种创业的豪情使人感到无限悲壮。

史玉柱对其创业有着大胆的设想,他要开发中国计算机文字处理市场。经过9个月的艰苦努力,史玉柱研制出了M唱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1989年8月,他和3个伙伴以自己的产品和仅有的4 000元钱承包了天津大学深圳科工贸公司电脑部,开始了巨人的创业。

在M唱6401汉卡销售宣传中,史玉柱巧妙地赌了一次:

利用《计算机》杂志广告登出和付款期限的时间差,史玉柱作了8 400元的广告,在15天的付款期限内,他收到了15 820元的定金并及时交付了广告费。自此,史玉柱艰难而又成功地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之后,他继续采用高广告投入策略,让人们不断了解巨人汉卡的卓越性能,扩大了市场范围,不到4 个月时间,就实现利润近400万元。

史玉柱坚信高科技带来高技术和高效益,他通过不断地研发使产品更新换代,M唱6402、M唱6403相继推出, M唱6403 汉卡销售量居全国同类产品销量之首。到1992 年底,销售额近2亿元,纯利润达3 500万元,企业年发展速度达500%,成为中国电脑业和高科技行业的一颗耀眼的新星。1992年,巨人总部从深圳迁移至珠海。“史玉柱效应”和“巨人形象”在全国引起轰动。1993年,巨人推出M唱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就达3.6亿元。巨人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成为当年珠海第二批重奖的知识分子。至1993年底,史玉柱已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实现销售额3 .6亿元,利税4 600万元。至此,巨人集团发展顺利,史玉柱也被视为高科技行业成功创业家的典型。

应该说,在当时,巨人集团在电脑及软件业的发展态势和前景非常光明。1994年,史玉柱当选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但此时史玉柱却以激情和狂想作出一个重大决定:跨越当家产品桌面排版印刷软件系统,把生物工程这个利润很高的行业作为巨人集团新的支柱产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巨人集团的多元化同时涉足保健品、房地产、药品、化妆品、服装等多个新的产业,甚至开发中央空调。

在保健品方面,1994年8月,史玉柱注册了“康元公司”将“脑黄金”投入市场,“脑黄金”一炮打响,效益显著。“脑黄金”的成功使史玉柱激动起来,竟一举向市场推出12种新的保健品产品,一年内在生物工程上投入的广告费猛增到1个亿,并在全国设立了8个营销中心,下辖180个营销公司。网络商铺开业后,康元公司的管理却成了问题。在市场没摸清的情况下,公司一下子生产了价值上亿元的新产品,成本又控制得不好,结果产品大量积压;同时,财务管理混乱,扣除债权还剩余5 000万元左右的债务。康元公司的巨额亏损,明显暴露出巨人集团管理人才缺乏、管理不善等问题。

在房地产方面,史玉柱从流动资金和卖楼花收入中共筹集2亿元的资金,拟建18层“巨人大厦”,未向银行贷一分钱。由于主观和外界的各种因素,巨人大厦不做任何可行性分析论证,贸然将大厦由最初设计的18层追加到54层,最后竟然追加到70层,成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以2亿元的资金兴建需要投资12亿元的巨人大厦,巨人集团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和巨大风险。1994年初,巨人大厦动工,计划三年完成。1995年,巨人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费用1亿元。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巨人大厦在打地基过程中遇上了地层断裂带,珠海发大水又两淹巨人基地。由于工期拖长,巨人大厦的建设资金面临枯竭,史玉柱面临巨大的财务危机。而此时,史玉柱仍将巨人大厦看得过重。从开工到1996年6月,史玉柱没有因为资金问题让大厦停工一天,主要靠生物工程提供的6 000万元资金来支撑,巨人集团危机四伏。管理不善加上过度抽血,生物工程一下子被搞得半死不活,这一新兴产业开始萎缩,以致后来不能造血,使巨人集团的流动资金完全枯竭。就在同一时期,巨人集团还投资4 .8亿元在黄山兴建旅游工程;投资5 400万元购买、装修上海巨人集团总部;投资5个亿上新的保健品……其结果,新产业非但没发展起来,却导致本业病入膏肓。

此后,连续出现巨人公司内部员工贪污、挪用巨额资金;软件开发人员将技术私自卖给其他公司,子公司私自贷款,下属私自侵占公司财产等一系列事件,使巨人的市场占有率一落千丈。1997年初,巨人大厦到期未完工,酿成全国有名的巨人风波。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的财务危机。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陷入财政危机的巨人因为1 000万元的资金缺口而轰然崩塌。2004年8月,史玉柱出任香港四通控股集团CEO ,年薪仅一元。上海一家媒体把他列入中国悲剧企业家之“英雄末路企业家”10人榜。

案例分析与讨论题

从巨人集团的兴衰中我们得出了怎样的教训?作为创业者如何才能准确把握投资“度”的问题?

复习思考题

1.创业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

2.创业者应该具备哪些技能?

3.创业者应该具备哪些思维能力?

4.创业者如何提高决策能力?

5.企业是否应该回报社会?慈善事业是否会影响企业发展?

注 释

[1].轶男.俞敏洪创业思维[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2].习小林,郭启金.创业者所需要的特殊思维与特殊素质初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3].孙文素.网络创业者创业决策研究浅析[J].商业现代化,2011(3).

[4].刘光明.诚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