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学鉴赏
4158000000088

第88章 戏剧文学鉴赏(6)

(末、小旦上) (末)果然起来了,恭喜! 恭喜! (一揖,坐介) (末)昨晚催妆拙句[13] ,可还说的入情么?(生揖介)多谢!(笑介)妙是妙极了,只有一件。(末)那一件?(生)香君虽小,还该藏之金屋[14]。(看袖介)小生衫袖,如何着得下? (俱笑介) (末)夜来定情,必有佳作。(生)草草塞责,不敢请教。(末)诗在那里? (旦)诗在扇头。(旦向袖中取出扇介)(末接看介)是一柄白纱宫扇。(嗅介)香的有趣。(吟诗介)妙,妙! 只有香君不愧此诗[15]。(付旦介)还收好了。(旦收扇介)

【园林好】(末)正芬芳桃香李香,都题在宫纱扇上;怕遇着狂风吹荡,须紧紧袖中藏,须紧紧袖中藏。

(末看旦介)你看香君上头之后[16] ,更觉艳丽了。(向生介)世兄有福,消此尤物[17]。(生)香君天姿国色,今日插了几朵珠翠,穿了一套绮罗,十分花貌,又添二分,果然可爱。(小旦)这都亏了杨老爷帮衬哩!

【江儿水】送到缠头锦[18] ,百宝箱,珠围翠绕流苏帐[19] ,银烛笼纱通宵亮,金杯劝酒合席唱。今日又早早来看,恰似亲生自养,赔了妆奁,又早敲门来望。

(旦)俺看杨老爷,虽是马督抚至亲[20] ,却也拮据作客[21] ,为何轻掷金钱,来填烟花之窟[22] ? 在奴家受之有愧,在老爷施之无名;今日问个明白,以便图报。(生)香君问得有理,小弟与杨兄萍水相交[23] ,昨日承情太厚,也觉不安。(末)既蒙问及,小弟只得实告了。这些妆奁酒席,约费二百余金,皆出怀宁之手[24]。(生)那个怀宁? (末)曾做过光禄的阮圆海。(生)是那皖人阮大铖么?(末)正是。(生)他为何这样周旋?(末)不过欲纳交足下之意。

【五供养】(末)羡你风流雅望,东洛才名,西汉文章[25]。逢迎随处有,争看坐车郎[26]。秦淮妙处[27] ,暂寻个佳人相傍,也要些鸳鸯被,芙蓉妆。你道是谁的? 是那南邻大阮[28] ,嫁衣全忙。

(生)阮圆老原是敝年伯[29] ,小弟鄙其为人,绝之已久。他今日无故用情,令人不解。(末)

圆老有一段苦衷,欲见白于足下。(生)请教。(末)圆老当日曾游赵梦白之门[30] ,原是吾辈。后来结交魏党[31] ,只为救护东林。不料魏党一败,东林反与之水火[32]。近日复社诸生[33] ,倡论攻击,大肆殴辱,岂非操同室之戈乎[34] ? 圆老故交虽多,因其形迹可疑,亦无人代为分辩。每日向天大哭,说道:“同类相残,伤心惨目,非河南侯君,不能救我。”所以今日谆谆纳交[35]。(生)原来如此。俺看圆海情辞迫切,亦觉可怜。就便真是魏党,悔过来归,亦不可绝之太甚,况罪有可原乎。定生、次尾[36] ,皆我至交,明日相见,即为分解。(末)果然如此,吾党之幸也。(旦怒介)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

【川拨棹】不思想,把话儿轻易讲。要与他消释灾殃,要与他消释灾殃,也提防旁人短长[37]。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拔簪脱衣介)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38] ,名自香。

(末)阿呀! 香君气性,忒也刚烈[39]。(小旦)把好好东西,都丢一地,可惜! 可惜! (拾介) (生)好! 好! 好! 这等见识,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40]。(向末介)老兄休怪,弟非不领教,但恐为女子所笑耳。

【前腔】(生)平康巷,他能将名节讲;偏是咱学校朝堂,偏是咱学校朝堂,混贤奸不问青黄[41]。那些社友,平日重俺侯生者,也只为这点义气;我若依附奸邪,那时群起来攻,自救不暇,焉能救人乎? 节和名,非泛常;重和轻,须审详。

(末)圆老一段好意,也还不可激烈。(生)我虽至愚,亦不肯从井救人[42]。(末)既然如此,小弟告辞了。(生)这些箱笼,原是阮家之物,香君不用,留之无益,还求取去罢。(末)正是“多情反被无情恼[43] ,乘兴而来兴尽还[44]。”(下) (旦恼介) (生看旦介)俺看香君天姿国色,摘了几朵珠翠,脱去一套绮罗,十分容貌,又添十分,更觉可爱。(小旦)虽如此说,舍了许多东西,倒底可惜。

【尾声】金珠到手轻轻放,惯成了娇痴模样,辜负俺辛勤做老娘。

(生)些须东西[45] ,何足挂念,小生照样赔来。(小旦)这等才好。

(小旦)花钱粉钞费商量[46] ,(旦)裙布钗荆也不妨。

(生)只有湘君能解佩[47] ,(旦)风标不学世时妆[48]。

(选自徐季子.中国古代文学(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

【注释】

[1]《桃花扇》全剧四十出,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写出了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本篇是《桃花扇》第七出《却奁》,写阮大铖利用杨文骢去巴结笼络侯方域,为李香君置办妆奁,李香君识破这个阴谋,毅然退掉妆奁。却奁:拒绝接受别人的妆奁(嫁妆)。

[2] 平康:唐代长安里名,为妓女聚居之处,后多泛指妓院。

[3] 花郎:指卖花人。

[4] 杨文骢:字龙友,贵州贵阳人。南明弘光朝任常、镇二府巡抚,后随唐王抗清,兵败被杀。剧中交代,他此时是罢职的县令,是马士英的妹夫,阮大铖的盟弟,与复社诸友也很熟识。因此,他在剧中是联络两边的人物。

[5] 侯兄:侯方域(1618—1650年),字朝宗,河南商丘人。父亲做过户部尚书,是东林党人,他本人是复社重要人物,与冒辟疆、陈贞慧、吴应箕合称“四公子”,以文名著称当世。入清后曾应河南乡试,中副榜。《桃花扇》写其入清后出家不仕,与史实有出入,是作者根据全剧的主题和人物性格进行的艺术再创造。

[6] 保儿:即鸨儿,指妓女的养母。鸨:鸟名,似雁而大,无后趾,虎纹,喜淫而无厌,后因此称妓女为鸨。

[7] 小旦:传奇角色名。本剧此角色扮演妓女的假母李贞丽。李贞丽是明末南京名妓。

[8] 黑甜共一乡:意为熟睡。俗以熟睡为黑甜乡,即甜蜜的梦乡。

[9] 丁香,花名。即打成丁香结的纽扣。

[10] 菱花:指镜子。古时多用铜磨光制镜,并且在背面镂铸图案,以菱花最为普遍,故常用“菱花”指代铜镜。

[11] 扶头卯酒:早晨卯时前后为清醒头脑,振奋精神所饮的第一次酒。卯:卯时,早晨五点至七点。

[12] 云情雨况:指男女交欢时的情景。

[13] 催装拙句:事见上一出《眠香》,杨龙友在侯、李新婚之夜送的贺诗:“生小倾城是李香,怀中婀娜袖中藏。缘何十二巫峰女,梦里偏来见楚王。”侯方域见诗,笑对李香君连赞“妙绝”。一个清客打趣道:“‘怀中婀娜袖中藏’,说的香君一搦身材,竟是个香扇坠儿。”李香君诨名小扇坠,此诗语意双关。旧俗新婚之夜,赋诗催新妇梳妆,叫催妆诗。

[14] 金屋:指精致华丽的房屋。典出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故事。

[15] 只有香君不愧此诗:事见上一出《眠香》,侯方域题宫扇一诗,赠与李香君为订盟之物,诗云:“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清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

[16] 上头:指结婚。女子婚后发饰须作成人装束,故曰上头。妓女第一次接客也称上头。

[17] 尤物:本指特出众的人物,一般用以称绝色美人。

[18] 缠头锦:古时歌舞的人把锦帛缠在头上作妆饰叫缠头。也指赠送给歌舞者的锦帛和财物。这里指杨文骢给李香君送来的妆奁。

[19] 流苏帐:以流苏为垂饰的帐子。流苏,彩色丝线或羽毛所作的垂饰。

[20] 马督抚:即马士英,当时任凤阳督抚。弘光朝独揽朝政,后清兵攻陷南京时被杀。

[21] 拮据:手头不宽裕,钱不够用。

[22] 烟花之窟:指妓院。烟花,宋元以来妓女的通称。

[23] 萍水相交:以浮萍在水面漂流,比喻偶然相遇,无深厚交情的朋友。

[24] 怀宁:即安徽怀宁人阮大铖,号圆海,安徽怀宁人。他先是东林党人,后投靠魏忠贤,任光禄寺卿。明亡后与马士英拥立福王,任兵部尚书,南京沦陷后降清。他是明末著名传奇作家,但因人品低劣,为人所不齿。

[25] 东洛才名二句:指晋代文学家左思,他琢磨十年,写成《三都赋》,时人争相传抄,致使洛阳纸贵。西汉文章:指司马相如等人,以辞赋名世。这两句是赞扬侯方域的文学才名。

[26] 争看坐车郎:相传晋代潘岳貌美,每坐车出游,妇女争相看他,并掷果盈车。此借以夸誉侯方域的美貌。

[27] 秦淮:即秦淮河,流经南京,城南河两侧古时多为歌妓住所,为声乐繁华之地。

[28] 南邻大阮:晋阮籍、阮咸叔侄,并有文名,时称大小阮。此处借指阮大铖。

[29] 年伯:父亲的同年,称年伯。阮大铖与侯方域的父亲侯恂同年,因而侯方域称阮为年伯。另年伯亦是对父亲同榜登科的人的尊称。明代以后,泛称父辈,不问是否同年,都称年伯。

[30] 赵梦白:即赵南星,明末高邑人,东林党的领袖人物之一。熹宗时官吏部尚书,为魏忠贤所忌,贬到代州(今山西代县)而死。

[31] 魏党:明末宦官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魏忠贤于熹宗朝专擅朝政,遍植党羽,并极力搜刮财富,纵其爪牙残害人民,排斥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东林党人。马士英、阮大铖之流,皆魏党余孽。

[32] 水火:比喻彼此不相容。

[33] 复社:明天启年间成立的代表中小地主利益的政治、文化团体。张溥为其领袖。该社继承东林党精神,除讲学外,对魏阉余党祸国殃民的罪行屡加抨击,为阉党所忌。南明弘光时,复社受到马士英等权奸的打击。顺治九年( 1652年) ,复社被清政府取缔。剧中提到的陈贞慧(字定生)、吴应箕(字次尾)及侯方域都是复社的重要成员。

[34] 操同室之戈:同室操戈本指兄弟间自相残杀,这里指一家人自相倾轧。

[35] 谆谆:殷勤。纳交:以财物礼品相结交。

[36] 定生:陈贞慧字,江苏宜兴人,明亡隐居不仕。次尾:吴英箕字,安徽贵池人,明亡后曾在家乡率众抗清,兵败被执,不屈而死。陈、吴二人均为复社后期著名人物。《桃花扇》一开始,曾写他们联名一百四十多人写了《留都防乱揭帖》,公开揭露阮大铖的罪恶。

[37] 旁人短长:指他人道长论短的评论。

[38] 布荆人:布荆,指布裙、荆钗。穿布衣,戴荆钗,是古代贫穷妇女的打扮。

[39] 忒:太,过于。

[40] 畏友:方正刚直、敢于当面批评规劝人的朋友。因令人敬畏,故称畏友。

[41] 不问青黄:即不管是非黑白。

[42] 从井救人:跳下深井救人,不能救起别人,自己也会同归于尽,比喻帮不了别人又害了自己。这里指不顾自己的名节去救助别人。

[43] 多情反被无情恼:借用苏轼(蝶恋花)词句。多情,指阮大铖想结交侯方域。无情,指李香君却奁。

[44] 乘兴而来兴尽还:东晋王子猷雪夜乘船去拜访好友戴安道,到了戴家后却不入门而折回,并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晋书·王羲之传》)

[45] 些须:微少。

[46] 花钱粉钞:用于买花粉装饰的钱,此指置办妆奁之资。

[47] 解佩:指香君却奁。屈原《楚辞·九歌·湘君》篇:“遗余佩兮澧浦。”佩,衣带上的佩饰。

[48] 风标:风度、品格。

【作者简介】

孔尚任( 1648—1718年) ,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世孙。少年时曾应试中秀才,后长期隐居于曲阜石门山中,过着闭门读书的生活。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康熙南巡北归,到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得康熙的褒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赴京就任。次年,又被派往扬淮一带参加治河工程,在江淮间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搜集了大量明末掌故。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吏治的腐败。回京后,在任官之余,主要以读书写作和搜求古物自娱。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 ,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定稿,上演后轰动一时。次年因事罢官,两年后回乡,在郁愤和困顿中度过了晚年。作品除了《桃花扇》之外,还有和顾采合著的《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稿》《长留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