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4158200000017

第17章 园林建筑之艺(建筑 花竹树木 山石 水瀑 禽鸟)(2)

又如李纨所居的稻香村,有几百枝杏花,数楹茅屋,各色树木,编就两溜青篱。还有土井,桔槔辘轳,以及菜花田等,是一派田园风光,表现李纨幽居独处的怀抱。探春的秋爽斋,种着芭蕉、梨花,题写“桐剪秋风”之匾额,与她爽朗大方的性格吻合。

又有紫菱洲、藕香榭、芦雪庭、梨香院、荇叶渚等,都借配花景。如藕香榭盖在池中,四面有窗,左右有回廊,也是跨水接峰,又有桂花树与曲折竹桥。孤洁的女尼妙玉所住的栊翠庵中有十数枝红梅如胭脂一般,映着雪色,分外显得精神。赏雪的芦雪庭盖在一个傍山临水河滩之上,一带几间茅檐土壁,横篱竹牖,推窗便可垂钓,四面皆是芦苇掩覆。赏月的建筑在山之高处,就叫凸碧堂;山之低洼近水处,就叫凹晶馆。一处处亭榭楼轩建筑与四季花树、雪、月相衬,山岩、水脉、禽鸟齐备。大观园中的诸多主人公在其中活动,体现着诗意的性情。书中描写他们在这些园景中联句咏红梅、咏雪、咏月等,真是脍炙人口。

又如黛玉在花林中葬花,吟《葬花词》;《桃花行》诗中写她穿着花色般的茜裙咏叹桃花千株;宝玉在紫菱洲叹息迎春离去时作的诗:“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也都是动人的描写。

清代画家改琦、孙温等,为《红楼梦》作插图,以画笔再现了大观园的美景。如今,大观园还由园林学者依据书中描写真的建造出来,供人们游赏。

清代小说随缘下士的《林兰香》、庾岭劳人的《蜃楼志》、魏子安《花月痕》、天虚我生《泪珠缘》等写才子佳人或闺中家庭故事的小说,也有对园林景致的描写。《红楼梦》的一系列续书,如逍遥子《后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琅山樵《补红楼梦》、花月痴人的《红楼幻梦》、郭则禨《红楼真梦》等就更不用说了。

《红楼复梦》第十一回写道:“一同弯弯曲曲走过几处幽轩画阁,见了些修竹盆兰;顺着一带回廊,又转过紫藤花架。细草茸茸,落花满地;过了假山石畔,只见半亩方池,清流荡漾,池中绿藻朱鱼,在那荷花深处左旋右转,任意悠游。池中间有船房三间,小桥为渡,柏夫人站在船头相候,宝钗、珍珠过桥忙忙相见。彼此让进船房,里面悬着一块小匾,上写着‘自在天’三字。匾下是碧纱厨隔着房舱,中间设着小炕,纱上挂着一副隶书对子。看那左边是‘花连书带春风里’,又看那右边是‘人在芙蓉秋水间’”。写出了池沼园景颇美。

郭则禨《红楼真梦》第三十三回写到幻云精舍,春时赏玉兰花之用,养着孔雀,彩翎与花相映,色彩丰富:“那园子全是曲折高下的游廊,把许多亭台楼阁连成一片。那些花树山石也点缀的疏密有致,虽不如会真园之大,却更见精巧。贾母和贾夫人走到五间小厅,一切梁柱门窗都用紫檀雅刻,看那横匾是幻云精舍四字,庭外两棵大玉兰,开得花攒蕊簇,光照一庭,仿佛白玉伞似的。花下养着一对孔雀。”

《红楼真梦》第三十四回写梅花林和房舍的布置,用绿色松竹与瓦舍相衬梅花的香影,方才不俗:“将近梅花林里,先闻见一阵幽香,那梅花也有浅红的,也有淡白的,也有朱茎和绿萼的,都是枝干横斜入画。地上落了许多花瓣,如同铺着细毯一般。慢慢走上山坡,又见迎面一座青壁,壁上松桧撑倚,那下面几间瓦舍,窗隔栏都画的绿色竹文。大家知是归月到了。凤姐、鸳鸯忙上前搀扶贾母、贾夫人下轿,走进月亮门。门内一棵虬枝老梅正在半开,颜色娇红可爱。……黛玉瞧那窗子上全是一片梅影,靠窗长案供着粉定小瓶,插了两枝红绿梅花。砚池笔架布置幽雅,那一面书架上摆列许多道书。”

蒲松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有《婴宁》一篇,描写不受礼教拘束的狐狸女孩婴宁,居住在清新环境中:“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见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坠阶上,曲折而西,又启一关,豆棚花架满庭中。肃客入舍,粉壁光如明镜,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蘞藉几榻,罔不洁泽。”这是令人难忘的景色,衬托着爱花爱笑的淳朴的狐女性情。

又有《王桂庵》一篇,写男主人公梦中来到一个山村,正巧遇见意中人:“夜梦至江村,过数门,见一家柴扉南向,门内疏竹为篱,意是亭园,径入。有夜合一株,红丝满树。隐念:诗中‘门前一树马缨花’,此其是矣。过数武,苇笆光洁。又入之,见北舍三楹,双扉阖焉。南有小舍,红蕉蔽窗。”景色幽雅,居于其中的女子自是佳人,也只有这样的梦中景色才能发生那么动人的痴心爱情。

《聊斋志异》中《晚霞》《西湖主》等篇,则描写神奇的龙宫、天宫等景色点染故事。

清末魏子安的小说《花月痕》,写园林景致也很精致,如第十回写船厅的一段:“由外花厅到了一个楠木冰梅八角月亮门,进内,四面游廊,中间朝东一座船室,四面通是明窗,四角蕉叶形四座门,系楠木退光漆绿的。室内系将十二个书架叠接横陈,隔作前后三层。第三层中间挂着一个白地洒蓝篆字的小横额,是‘小琅’三字。北窗外,一堆危石在成假山,沿山高高下下遍种数百竿凤尾竹,映着纱窗,都成浓绿,上接水榭。遥见池水粼粼,荷钱叠叠。荷生此时只觉得芙香扑鼻,竹影沁心,林风荡漾,水石清寒,飘飘乎有凌云之想。”第十一回写到水阁:“那船就咿咿哑哑的,从莲萍菱芡中荡出,穿过石桥,不上一箭中,便是芙蓉洲水阁。这水阁造在水中,后面桥亭接上秋华堂,前三面俱是楠木雕成竹节漆绿的栏干。”

文字上的园林,也有画家们绘画出来的。历代仕女画中表现女郎们在园中游玩的,数不胜数。如唐代画家周窻的《簪花仕女图》,就描绘了仕女们的园中有山石、紫色辛夷花,还有仙鹤、小宠物犬活动。宋代佚名《女孝经图》,绘庭院中花树芳菲,点缀山石、芭蕉等。苏汉臣《靓妆仕女图》,绘仕女晨妆的所在,是在院中,雕栏曲折,古梅一树,缀满花朵,下是屏风、梳妆桌与坐榻,还有条几上放着老树盆景。这景色,颇与秦淮女子李十娘之居处相似。宋画中尚有类似的仕女梳妆之图。又如苏汉臣《蕉荫击球图》,绘芭蕉、花丛、山石边,女子在观看童子们的击球游戏。

明代画家仇英画的仕女画,如《四季仕女图》《翠竹仕女图》《人物故事图册》《汉宫春晓图》等,都可见美丽的闺人与园景:亭榭殿堂,湖石假山、孔雀仙鹤、花树、芭蕉竹林、池塘、白石花坛等。《四季仕女图》反映了春夏秋冬之境,巧妙地用山石树木予以分隔,又连为一体。春季一段,表现玲珑山石,烟柳花树,红秋千栏架,一仕女在荡秋千,周围女子们在观看。夏季画莲池边芭蕉成丛,几名女子下水池采撷莲蓬。秋季有红叶、桐阴,女子们在树下饮宴。冬天时是梅花树与绿叶树,还有蹴鞠的女伴们。

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册》,绘有十二月的花树庭院;佚名《深柳读书堂十二仕女图》也是,二者反映的是宫禁之园林,更透着富贵气。如《深柳读书堂十二仕女图》“倚门观竹”一幅,绘庭院中山石、绿竹,摆放着月季、丛兰等花卉盆栽。“立持如意”一幅,绘山石、竹丛、红栏杆,各色牡丹花争奇斗艳。竹编篱笆上缀着蔷薇,叫作花障、花屏。

又如佚名《燕寝怡情图》中的花树园景与家居相衬。南京博物院藏有一套园林仕女图六曲大屏风,更是珍贵,屏风共十二扇,用软螺钿加金银片在黑漆地上镶嵌出一片园林景色:殿堂楼阁高耸,游廊环绕,池边布置水榭、拱桥、雕栏、假山,乔木芳树,莲花芭蕉,是一座壮丽的皇家院落,所以也叫汉宫春晓图。仕女们在其中游戏,作种种艺术,如观赏乐舞、斗草、投壶、蹴鞠、读书、作画、下棋、裁剪衣裙,或逗鹦鹉、观鱼、泛舟、骑马、荡秋千、浇花、挑花篮折花枝等,情态各异。这是女子园林艺术的实录。

目前尚存的女子园林,有绣楼之类。如苏州的名园拙政园,有一座浮翠阁就是园主的千金小姐所居。这是一座八角攒尖顶的二层楼房,玻璃门窗,红漆涂饰。楼上是卧室,楼下布置书画、绣架等,为书房兼绣房。楼四边山石、花木环绕,还种有香樟树,这是苏州一带的风习,家中诞女,就种上香樟树。十余年后香樟长成媒人就会来提亲了。出嫁时把香樟树砍下制作成装嫁妆的箱子。浮翠阁对面建有楼,楼前有池塘,不种任何水生植物。据说是为了让小姐能看看媒人领来的未来的郎君,但礼法所限,只好躲在楼上偷偷地看水中的倒影。

又如苏州耦园,“耦”“偶”相通,是园主夫妇配偶一起偕老的住宅园林。在住宅东西两侧各配一园,也有对偶之意。园中山水花木幽雅,点缀楼厅、小院、书楼,景色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