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纸上交响
4212000000008

第8章 别开生面的音乐评论——略谈傅雷佚文《乐曲说明》

一代译坛巨匠傅雷也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杰出音乐评论家,这早已有一册脍炙人口的《与傅聪谈音乐》为证。最近新发现的此书失收的《乐曲说明》是傅雷为1956年9月21日上海傅聪钢琴独奏音乐会所写的说明书,再次清晰地显示了傅雷在古典音乐鉴赏上的精湛造诣和音乐评论上的深刻见解。

1955年3月19日在中国当代音乐史上是个重要的充满光彩的日子。就在这一天,傅雷长子傅聪在波兰华沙举行的第五届国际肖邦钢琴比赛中荣获季军并演奏《玛祖卡舞曲》最优奖,这是中国演奏家首次在国际著名音乐比赛中获奖,意义自然非同一般。

翌年金秋,傅聪回国探亲,于9月21日在上海美琪电影院举行独奏音乐会,演奏从古典到现代七位名家,即斯卡拉蒂父子、巴赫、亨德尔、德彪西、肖邦和中国作曲家桑桐的钢琴曲,向故乡听众汇报。傅雷也满怀喜悦,亲自为这场音乐会撰写了《乐曲说明》。音乐会取得了圆满成功,著名音乐家丁善德称赞傅聪以“抒情的手法,诗意地完满表达肖邦乐曲中的丰富的感情”,而傅雷写的这份说明书同样热情洋溢,引人入胜,与傅聪的演奏可谓相得益彰。现把《乐曲说明》全文迻录如下:

1.意大利十七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家亚历山大·斯卡拉蒂(一六五九—一七二五),也是一个古钢琴曲的作家。这一首《托卡塔》的主题非常有力;处理的方式,运用的技巧,对每个变奏曲掌握,都别出心裁,有许多节奏与情绪的变化。

2.亚历山大的儿子,陶米尼谷·斯卡拉蒂(一六八五—一七五七)的古钢琴曲,一反当时法国乐派偏于华丽纤巧的风气,而重视对称;不但结构谨严,旋律也更活泼生动,他在键盘乐方面的写作技术完全是创新的,首先发挥键盘乐器独特的个性,发明许多新的演奏技巧,从而丰富了表现的内容,这里的六首“朔拿大”各有不同的面目:或是轻盈活泼,或是妩媚多姿,或是光华鲜艳;便是在同一乐曲之内,也常常从天真佻达的游戏一变而为富于戏剧意味的口吻,证明他受到歌剧的影响。

3.降B大调随想曲是巴哈(一六八五—一七五〇)的古钢琴曲中唯一的“标题音乐”。

第一段以恳挚婉转、絮絮叨叨的口吻,描写朋友的劝阻;第二段以比较严重的语气猜测旅中可能遭遇的不幸,作进一步的劝谏;劝谏无效,便进入第三段双方的哀泣——时而号恸,时而呜咽,有泣不成声的痛苦,有断断续续的对白与倾诉。最后在两人一致觉得无可奈何的、沉痛的叹息声中结束了第三段。当然,这些感情都是经过深自抑制而后流露的。

第四段是全曲情绪的转折点:先用一组和弦暗示双方的诀别,然后是上车与互道珍重的情境。接着听见马车夫的喇叭声(第五段)。他一边骑车一边拿乐器玩儿,有时好像吹走了音,有时好像吹不出音,调子始终轻快而诙谑:行人的悲欢离合,对他终日在旅途上过生活的人是完全不相干的。第六段是以模仿喇叭的曲调作成的“赋格曲”,仿佛描写登程以后路上的景色,掺杂着车子的颠簸和马蹄的声音。

送行惜别的情绪与马夫的快乐的情绪的对比,其实也是从两个角度看待人生的对比。愉快的终局还暗示作者希望征人归来,而且抱着必然会归来的信心。

4.“夏空”原是从墨西哥流入西班牙的一种犷野的舞曲,到了欧洲以后,却变成器乐乐曲的体裁,变奏曲的一种特殊形式:往往在低音部以一组连续进行的和弦为主题,作为全曲的骨干;高音部则绣出种种花色,形成一幅线条交错的画面。韩德尔(一六八五—一七五九)的这支“夏空”,兼有豪放、细腻、温婉、堂皇、轻盈等等的不同的意境。全曲气魄雄伟,一气呵成。

5.特布西(一八六四—一九一八)的序曲,写的是瞬息即逝的境界,与富有诗意的灵动画面;主要是用暗示的手法,给听众的想象力以一个自由舒展的天地。

《雾》——由音响构成的一片烟云,回旋缭绕,忽而在空中逗留了一会;几个不同的“调性”交融在一起,把旋律和幽灵式的幻境化为迷迷濛濛的景色。旋律还是想竭力挣扎出来。几道短促的闪光从雾中透出,好似灯塔的照射;闪光消逝了,整个气氛更显得飘忽不定。

《灌木林》——密林中间,地下发出浓烈的香味,赤红的泥土光彩夺目,蛱蝶在林中飞舞……这是一首亲切的田园诗。

《帆》——一条条的小船,泊在阳光照耀的港湾里。帆轻轻的在漂动……微风过处,小舟往天际浮去。夕阳西下,片片白帆在水波不惊的海面上翱翔。

《水中仙子》——要是你能看到她,她会像出水芙蓉般露出腰来,滴着水珠,那么迷人……要是你能在记忆中回想到她,她是那么温柔,那么娇媚,她会用喁语般的声音,说出水晶宫中的宝藏和她甜蜜的爱情。

6.这五首乐曲都以东蒙民歌为主题,但有些主题是经过作者加入变化处理的。其中有几首是以一个民歌构成,有些是以两个民歌构成的。

《悼歌》——采用东蒙民族《丁克尔扎布》的音调及体裁,运用独白与合唱相呼应的方式写成。

《思乡》——是一首对位化处理的抒情小曲。

《草原情歌》——描写草原上一对恋人的絮语。

《哀思》——对于遥远的爱人的怀念。

《舞曲》——有愉快的气氛,由慢而快;中段描写单独的舞蹈,与主要的集体舞蹈形象形成显明的对照。

7.B大调夜曲是肖邦(一八一〇—一八四九)最后写的两首夜曲之一,与早期同类作品的感伤情调完全不同;富于沉思默想的意味,亲切而温柔,但中间也有悲壮的段落;结尾时一声声的长叹。

8.“玛茹加”所以成为肖邦最独特的创造,是因为它把民间的舞曲提炼为极精致的艺术品,以短小的体裁作为一种抒情写景、变化无穷的曲体。我们不妨说玛茹加是“诗中有舞,舞中有诗”:肖邦把诗的意境寄托于舞蹈,把舞蹈的节奏化成了诗的节奏。作品五十之三,是肖邦少数大型玛茹加中的一首,主要表现对祖国的怀念;通篇都散放着玛茹加舞曲所特有的波兰的泥土味。濒于绝望的心境和悲愤的呼号,成为全曲的最高潮。

肖邦十五岁时制作的降B大调玛茹加,乡村舞蹈的气息特别浓厚,写出波兰农民的欢乐与奔放的热情。

9.在肖邦所作的三大波兰舞曲中,这一首是变化最多、情绪起伏最大的一首。虽然从头至尾都有波兰舞曲那种雄壮的节奏,但还是幻想曲的成分居多。他用了近乎“主导主题”的手法,和“半音阶进行”,以时而悲欢、时而温柔、时而激昂慷慨的口吻,说出波兰民族数百年来多难的命运,顽强的斗争,善良的天性,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也有波兰风光的写照。整个作品是一首伟大的史诗。悲壮的胜利的结局,说明了肖邦坚信波兰民族是不朽的,必然有一天会获得解放的。因此,某些批评家以为这首乐曲表现出肖邦的双重面目:他一方面是个忧郁、痛苦、悲愤的人,一方面是波兰民族的先知。

有必要说明的是,文中之六所说的五首乐曲即出自桑桐之手,之八所说的《降B大调玛茹加》是当时波兰肖邦学会刚刚发掘出来的。笔者之所以推崇这篇乐评,不仅因为它是首次披露,更因为它是如此生动形象又深入浅出,非优游出入于音乐和文学之间的高手无法为之。傅雷长期浸淫于博大精深的西方古典音乐天地,反复聆赏和领悟历代作曲大师的杰作,因此他的乐评处处闪烁着艺术的真知灼见和灵光华彩。如他对特布西四首序曲的解说,音乐感受多么细腻敏锐,又多么幽远畅适。傅雷以自由舒展的想象力,将德彪西充满诗情画意的音乐境界幻化成飞扬灵动的画面,转换成诗一般的文学语言,简直是一种再创造。对肖邦和巴哈的品评,也莫不如此,独具慧眼,时有神来之笔。这样优美的音乐评论,可以直追舒曼、罗曼·罗兰、萧伯纳等大手笔了。

三十年前,1966年9月3日,傅雷不堪红卫兵的凌辱,与夫人朱梅馥一起在其上海寓所自尽身亡。这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用生命对文化大革命发出的最强烈惨痛的抗议。三十年后的今天,笔者向海内外读者推介傅雷这篇佚文,作为对这位人格高尚忠于知识和良心的译坛巨匠的一个纪念,同时提醒善良的人们,千万不要忘记文化大革命这次人类20世纪的大浩劫。

(原载1996年9月4日台北《联合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