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450100000011

第11章 大和时代 (3)

两罪并罚的圆大臣请求以自己的五处豪宅并亲生女儿——韩女为自己赎死,胜券在握的大泊濑幼武尊又一次展现了其枭雄的本色,他佯装答应圆大臣,接收了五处豪宅,并将韩女收入宫闱,但最后仍是处死了眉轮、境黑彦和圆大臣等一干政敌。这次政变,据后来的日本史学家研究,认为眉轮七岁杀人,颇有疑问,凶手很可能就是政变中杀人的大泊濑幼武尊,他把弑君之罪栽在七岁的眉轮身上,并在事后杀人灭口,借着事变杀掉了可能的王位继承者——八钓白彦和境黑彦,除去政敌圆大臣。尽管这是猜测,但事实是,经过了这次大杀戮,允恭儿子中有资格继承王位的只剩下大泊濑幼武尊一个人了。自以为即将胜利的大泊濑幼武尊以为众臣会推选自己为下一代倭王,然而百密一疏,没想到的是竟还有一个可以和自己争驰的堂兄押羽皇子。

大泊濑幼武尊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时节,约了这位堂兄,出去狩猎,跨马弯弓正在起兴之际,只听大泊濑幼武尊突然大声喊道:“野猪来了!野猪来了!”就在押羽皇子还没缓过神来之际,但听弓弦响处,竟被大泊濑幼武尊从身后一箭穿心,射于马下,当场毙命。再无他忧的大泊濑幼武尊踩着兄弟们的尸体,一步步地最终登上了他梦寐以求的王位,继承大统,成为日本第二十一代雄略天皇,从他这个汉谥之中便能感受得到这哥们儿的强势不只是针对内部,对外他也深怀野心。当然,这时倭王的野心也仅仅敢于面向朝鲜半岛而已,而对大海彼岸强大的中华帝国的觊觎则要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才算真正开始。到大中国去!——倭五王时代的中日交流根据史书的记载,这时的倭王继承其先祖神功皇后的侵略遗志,大力开发朝鲜半岛,而一分为三的朝鲜半岛却处在强大中华帝国的保护之下,所以倭人想要获得在半岛的利益,必然绕不开与华的关系。

事实证明,五代倭王都十分重视和中国搞好关系,以获取当时中国统治政权对其在朝鲜半岛利益的承认,所以他们先后十三次遣使来华,向当时的中国朝贡,要求册封。十分典型的一次发生在倭王珍在位的时候,时当中国南北朝刘宋元嘉十五年(438),反正王第五次遣使来华。他此次使华的目的在于十八年前,宋武帝曾册封百济王为镇东大将军,爵位在倭王上,这令他的心里非常不痛快,所以他这次遣使来是想请求宋帝封他做“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其目的就是想把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利益通过中国的政权合法化。然而时任的宋文帝也并非那么容易就能蒙混过关的,他对于倭人的意图也十分清楚,所以并未同意,而是仍封珍为“安东将军,倭国王”。

虽然倭王对于中国对其的态度心知肚明,可这些并没有刹住他们侵略的步伐,在樽俎折冲中失败的倭王决意撕破伪善的面具,于之后悍然使用武力夺取了朝鲜半岛最南端,离日本最近的一个桥头堡——任那,并通过任那,将自己的势力一点点地渗透到半岛上。等到雄略王即位,他仍旧像他的祖父辈一样,于刘宋升明二年(478)第十一次遣使来华,锲而不舍地请求赐封“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的职位,企图使中国承认其在朝鲜半岛上的既得利益,然而宋顺帝仍未同意。五代倭王妄图侵略朝鲜的最后一次努力也告失败。雄略王求封未遂,心中越发地不自在,于是乎他也就越发地想造就既成事实,来逼迫中国的承认。

因此,他派了一个国中最能征善战的武士——吉备田狭,前往任那去做国司,一来守住倭人在半岛上的既得利益,二来更准备以任那为跳板,进一步侵略新罗和更北边的高句丽。田狭世代为将,骁勇无匹,派他前去自然得意,然而事情却并没像雄略想的那样容易,就在田狭即将跨海出征之际,他却接到了田狭的一封请愿书,原来田狭新婚燕尔,不愿与娇妻分离,请求倭王,希望能够携眷上任。雄略本身就十分好色,当他听说了田狭妻稚姬的美貌之后,早就动了歪主意,严词拒绝田狭请愿,并且催他立刻起程。

可怜的田狭不知是计,无奈之下,只得驾船赴任,他这一走倒好,便宜了雄略,雄略立刻临幸田府,就像大家都能猜到下面的故事一样,那位娇滴滴的稚姬从此变成了雄略的宠妃。田狭到任之后,惊闻事变,心想“君不君,臣不臣”,立即学着黄飞虎和吴三桂的样子倒戈与敌国新罗结成同盟,同时占住任那,独立起来,意与雄略分庭抗礼。雄略接到田狭在任那独立的消息,自然大怒,但他遍观朝臣,眼下竟无一人能是名将田狭的对手,只有田狭的前妻之子弟君,深通韬略,或许能与其父一战。事到临头,雄略也管不着什么纲常伦理,索性拜弟君为车骑将军,奉命讨伐其父田狭。弟君为人子,被君王命令去杀自己的父亲,心中着实纠结,而远在任那的田狭听说自己儿子前来讨伐,自然也不忍手刃爱子,于是乎单骑走入爱子军门,束手就擒。弟君见父如此,哪能下得毒手,索性独归日本,将自己的首级献于雄略阙下,也算是尽了忠。雄略目睹弟君首级,也自灰心,从此再也不提讨伐任那之事。

没过几年,稚姬便给雄略生下一名皇子,雄略对其爱如珍宝,并取名为星川,决意千秋之后传位于他,后来雄略果然跨过几位年长的儿子,传位于星川。星川年幼即位,凡事不知如何处理,他的母亲稚姬就教导他说:“你第一件事儿,就是把仓库看好了,只有这样,你的王位才能保得住。”这虽然是至理名言,然而当小星川真正来到仓库看时,立即就被国库中琳琅满目的阖库珍宝吸引住了,再也不想离开。星川寸步不离仓库,外政一概不管,不久他的哥哥们儿、母亲稚姬都来劝他,他仍不听,结果看见大臣们也来了,吓得躲进仓库,这时忽然火起,星川和他的母亲吉备稚姬一起葬身火海,以身殉财。而那位驻守任那的田狭,此刻已为一方之主,当他听说雄略死后,立即率领楼船四十艘,决意迎回自己的爱人,岂料船未到而人已死,田狭只得黯然而返,回到任那,遣散了自己的部署,从此也不知所终。

且说这好好的御所、御殿怎么会突然着火呢?其实这把火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日本的商纣王——武烈天皇就在吉备稚姬和星川皇子正浑浑噩噩之际,其实还有一对母子盯住了王位,那就是圆大臣的女儿,出身名门葛城氏的韩女,又称韩姬、韩媛,和她的孩子大倭根子。据说,这位大倭根子生来一头白发,所以也被称做“白发大倭根子”,他和他的母亲葛城氏韩媛策划烧死了吉备稚姬和星川皇子之后,这位满头白发的大倭根子即位为王,是为日本第二十二代清宁天皇。清宁虽然终结了星川的天命,但他在位五年,也没有生出儿子,这大概也算作报应吧,临终时只得遗命市边押磐皇子的儿子亿计即位。亿计还有一个亲弟弟名叫弘计,亿计、弘计这哥俩可跟星川、清宁这哥俩大不相同,不但没有互相仇杀,而且上演了一出异国伯夷、叔齐的故事。亿计、弘计这哥俩谁也不愿意当倭王,他们的姐姐倒是一个武则天似的角色,一看国家无主,索性自己掌起权来,垂帘听政,不料想天不假命,不过几月即一命呜呼了。

最后王位还是到了弘计、亿计皇子的手中,这哥俩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了,只好勉为其难,先后君临了一把,是为日本第二十三代显宗天皇和第二十四代仁贤天皇。这哥俩在位的这十几年里,日本还算太平无事。仁贤去世后,仁贤之子继承王位,这就是日本历史大名鼎鼎的暴君,日本第二十五代武烈天皇。他九岁即位,十八岁死去,还好寿不算长,不然小小的日本可真有他祸害的。武烈是仁德自相残杀的子孙中唯一幸存者,然而这哥们儿却不懂自爱,断绝了仁德一系。因此,后世普遍将他塑造成一个暴君的形象。虽然如此,但这哥们儿却和纣王有点儿像,年轻的时候天分奇高,那怎么说也得算个神童吧。史书评价,他“长好刑理,法令分明,日晏坐朝,幽枉必达,断狱得情”,应该是个蛮醒目的孩子。而且当他还在做太子的时候,曾经和一个掌握大权的中贵之子争女人,虽然没有争赢,但他却果断地联络了一个掌握军权的大臣,发兵把这家人给灭了,从而被拥立登基,而拥立他的人正是那个为他出兵的大臣:大伴金村。也可以说,从此日本落入了他和大伴氏的手中。

有这位枪杆子硬的大伴金村为辅,武烈这哥们儿便像秦二世依赖赵高一样,自觉高枕无忧,开始尽情地发挥他“行为艺术”的天分,从此走上了暴君这条不归路。开始的时候,他还只是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效法谁呢?不用说,自然是大大有名的夏桀和商纣,走的还是原来这两个前辈的老路线,比如敲骨吸髓啊、剖腹验胎啊什么的,到后来玩多了,这哥们儿就开始独立创作,有一点儿自己的风格了。比如,武烈在位三年冬天的 10月,他突发奇想,揭掉人的指甲,还命这个人用没有指甲的十指去挖白薯,这还只是其一。隔年的夏天,这哥们儿又一阵儿心血来潮,把人从头发上绑住、悬挂在高高的树上,并命人割断头发,看着那人从树上掉下来摔死来取乐。

后来史官在追悼他的时候,笔锋一转,写了个“又”字,然后继续写道:“频造诸恶,不修一善。凡诸酷刑,无不亲览。国内居人,咸皆震怖。”人要是能坏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