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早该这么读日本:3000年来剥得最彻底的日本史
450100000006

第6章 神话时代 (5)

这么做的原因,可能我们现在知道得还不是那么确切,但是如此处理后的历史必然在神武和崇神这两代天皇间平白产生近五百年的时间空白。我们现在可以约略知道的是,“记”、“纪”的指导者和撰写者为了填补这段空白,凭空又虚构出八代天皇,即:(左为汉文追号,右为和式谥号)绥靖天皇  神渟名川耳天皇 (前 58 年 月 8日—前 549年 5月 0日)安宁天皇  矶城津彦玉手看天皇(前 549年 7月 3日—前 5 年 2月 6日)懿德天皇  大日本彦耜友天皇(前5 0年2月4日—前477年9月8日)孝昭天皇 观松彦香殖稻天皇(前475年 月9日—前393年8月5日)孝安天皇  日本足彦国押人天皇(前 392年 月 7日—前 29 年

2 月 9日)孝灵天皇  大日本根子彦太琼天皇(前 290年 月 2日—前 2 5年2月 8日)孝元天皇  大日本根子彦国牵天皇(前 2 4年 月 4日—前 58年9月 2日)开化天皇  稚日本根子彦大日日天皇(前 58年 月 2日—前 98年 4月 9日)

这八代天皇所活动的年代在日本历史上也被称做“欠史八代”。虽然这八位天皇各有年表、谱系,却没有任何在任内治理政事的历史记载。根据传统史书说法:“绥靖,英断果敢,负荷大业。与母兄八井耳命,协谋立诛罪魁。天位以正,尚武之称,不亦宜乎。安宁、懿德、孝昭、孝安、孝灵、孝元、开化七帝,渊默冲静,诞敷至化。政令简朴,其民皥皥如也。太祖之隆绪,蕴列圣之耿光。垂拱天下,治,无一事可记。无为之德,不宰之切。人莫能得而名焉。垂衣裳而治者,其在斯时乎。 ”(引述自《日本国史略》)换言之,指称这八代天皇之时,天下太平,遂无事可记。这显然是对虚构出的天皇的一种说辞。

从第十代天皇——崇神开始,日本史书中才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资料,这哥们儿在《古事记》中叫做御间城入彦五十琼殖尊,而在《日本书纪》中的名字则又叫做御真木入日子印惠命,是开化天皇的次子,生于公元前 48年,十九岁时立为太子,公元前 97年即位,在位六十八年,传说活了一百一十九岁。这在传说中前十五代高寿天皇的年纪里,还算不上多么出类拔萃。根据史书的记载,崇神“识性聪敏,幼好雄略。既壮,宽博谨慎,崇重神祇,恒有经纶天业之心焉”。我们看到,这个评价其实很是名副其实。这哥们儿即位后主要做了以下两件事,从而使“皇国”对内、对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是对内,他把都城迁至奈良矶城,并坐镇瑞篱宫,统治天下,然而情况不利的是,据说他在位时,疫病流行,广大的日本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一民生问题使得聪慧的崇神伤透了脑筋,他朝思暮想着去解决。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里总是想着这个问题的崇神在一天斋戒祈祷的夜里突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梦见一个神出来指示他说:“其实这次的疫病是我的主意,但你只要找到一个叫做 ××的人来祭祀我,我就不会再降灾了。”醒来后的崇神相信了梦境中神的指示,并向四方派出驿使,去寻找那个神指示的叫做 ××的人,这些驿使跋山涉水啊,翻山越岭啊,好不容易把这个 ××找到了,并把他带到崇神的面前。经过崇神的询问,原来这个 ××叫做富意多多尼古(又被译为大田田根子),正是崇神所梦见的神的后裔,那个神叫做“大物主神”。

于是乎,崇神就按照“大物主神”梦中的指示,委派这个富意多多尼古来主管神的祭祀,果然如“大物主神”所说的,疫病消除,人民开始安居乐业。消除了疫病的崇神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政绩,为了平定叛乱,对外扩张,崇神开始聚集民众的力量,其中一项发明就是他开始对民众征收贡赋,很显然,内忧外患使得这哥们儿增长了经济头脑。据说他对男子征收弓端之调,意即打猎之类的赋税;而对女子则征收手末之调,也就是纺织的赋税。除此以外,他还作为一个总设计师来指导民众进行生产经济活动,例如,他组织民众修建灌溉用的水池,“以宽民也”,并在“农为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的指导原则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得其国迅速“富强”起来。

“富强”后的得益者首先是民众,但是当时的分配制度也会使一些生活在上层建筑中的贵族感觉到不公平,崇神的叔父武殖安彦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不知道是由于他对现有的分配制度感到不公平,还是他本身贪婪的欲望吞噬了他自己,总之这样的结果往往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武装叛乱。武殖安彦当时就选择了拿起枪杆,开展武装斗争,然而促使他这样做的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事前周密的计划,以及崇神一个重要的决定而带来的千载难逢的易世机遇,那就是崇神为了完成大和的统一事业,于崇神十年毅然决然地分兵四路出征而造成的畿内兵力真空,武殖安彦正是看中了这样的机会,才不顾一切地举兵叛乱。

不幸的是,棋高一筹的崇神似乎早就识破了叔父的野望,并且把握了叔父的脉搏,他果断地下令奉命出征北陆(日本的一个地理概念,又称为“北陆道”,古代五畿七道之一,通常用来概括地指越前、越中、越后、加贺、能登、佐渡、若狭七州,在后文会经常出现)的伯父大彦命掉转马头,回师平叛,结果十分流畅而娴熟地、在史料上几乎看不到任何滞碍和瑕疵地平定了叛乱,过程是那么的完美。这一次显示了崇神作为倭国王者卓越的政治、军事手腕。

弭平兵乱的崇神命令四路将军再度挂帅出征:大彦命征北陆,儿子武渟川别征东海(日本地理概念,又称为“东海道”,古代五畿七道之一,通常用来概括地指伊贺、伊势、志摩、尾张、三河、远江、骏河、伊豆、甲斐、相模、武藏、安房、上总、下总、常陆十五州,在后面也会经常出现),大伯父吉备津彦征西道(日本地理概念,又称为“西国”,与“东国”、“关东”、“坂东”等概念相对立,一般主要包括西海道的九州、南海道的四国以及本州的纪伊、淡路,山阴道、山阳道等国,与之相反,“东国”则主要指北陆道、东山道以及东海道等国,可以说日本很多次内战,都是在这“西国”和“东国”两大集团间展开的冲突,例如源平、南北、战国时代的关原合战等),外甥丹波道主命征丹波,很快地镇服了四方,建立起坚固的大和天下,达到了他诏书中所说的“异俗同化,海外归心”。正因为此,崇神被后人尊称为“御肇国天皇”。正因为这个谥号,才诞生了所谓的“崇神说”。

那是因为“御肇国天皇”这个谥号和第一代神武的谥号“始驭天下之天皇”不仅在语义上,便连日文的读音上都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有的日本学者就推测,神武和崇神这两位天皇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只不过前者为虚,后者则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据说,崇神这哥们儿活了一百一十九岁,死后被埋在奈良盆地东南三轮山附近,现坐落于樱井茶臼山的古坟被认为是崇神陵,此陵依山而建,俯视平原,坟形前方后圆,长 240米,气势雄伟,历经沧桑,雄踞于彼,除了象征着开启了日本历史上的古坟时代以外,还向后人默默地昭示着作为当时的一个统治者的权力和威严。崇神挂后,他的儿子活目入彦五十狭茅继承王位,这哥们儿就是日本第十一代天皇,后世追谥“垂仁”。垂仁也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人,他在位时,他的第一任皇后狭穗和她自己的哥哥狭穗彦私通,两人为了能够长相厮守,便决定发动政变,杀死垂仁,谋权篡位,不幸的是机密事前泄露,提前得知阴谋的垂仁果断地调动军队,迅速将叛乱扼杀在萌芽期,并且杀死了狭穗彦,皇后狭穗也随同殉葬而死。经历了丧妻之痛的垂仁很久都没有从这场结发的背叛中恢复过来,然而幸运的是,他却学会了仁慈。

据说垂仁的皇弟夭折之时,按照日本当时的习俗,那些生前曾经侍奉过他皇弟的奴婢都要被活埋在死者的坟旁殉葬。这大概没什么稀奇,因为古时的中国也曾经存在过这种生殉制度,并且备受历代仁者的非议和谴责,没过多久即被废止。然而这里值得说明的是,日本的生殉跟我们中国的截然不同,它并不是直接将“殉葬者”活埋就完,而是将其半立半埋地竖立在死者的坟旁,经受阿傩山盟海誓中所谓的“三苦”:日晒、风吹、雨打,当然还有兽噬鸟啄,但是这些“殉葬者”等待的却不是爱人的走过,而是恐怖的死亡。

在他们死去前,这些可怜的“殉葬者”日夜哀号,恸于天地,那些悲惨凄厉的叫声传到了时任倭王垂仁的耳中,令他不寒而栗,于是他产生了悲悯之心,下令废止了这种野蛮的习俗,并命人制作木偶、泥俑等代替真人来殉葬,成为了日本的“始作俑者”。正是这种德政,才为他赢得了“垂仁”的谥号。后来他又从丹波娶来第二任皇后——日叶,并在日叶死时,躬践了自己的诺言,使用木偶、泥俑来为皇后陪葬。有了日叶陪伴的垂仁慢慢从失落中恢复过来,致力于国政,并第一次和大海对岸的朝鲜进行了友好往来,最后,这位传说中活了一百三十九岁的哥们儿终于闭上了双眼,将一个国家托付给了已届八十四岁高龄的三子,是为景行天皇。

这哥们儿当太子的时间估计比康熙的太子胤礽都长,不过别看这哥们儿即位时已经八十四岁了,但人家身子骨特别健朗,牙好、胃口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虽然八十四岁高龄,可是老当益壮,精力不减当年。他在一百二十五代天皇中有两大特色:一个是好色,另一个是长寿,活了一百四十三岁。说这哥们儿好色,那没什么稀奇,历代天皇中好色者不乏其人,但是能以八十四岁的高龄而好色,而又拥有御女不倦的身体资本的,数遍日本历史,怕也只有景行一人。景行即位后,册封了大群的后妃,一生留下八十名子女(比起文王百子,估计景行还要自愧不如),这在日本史上堪称一个纪录。早时,他的皇后稻日大郎姬为他生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起名叫“大碓尊”,弟弟起名叫“小碓尊”(《古事记》中又作“大碓命”、“小碓命”),

其中“大碓尊”被立为皇太子,被立为皇太子后的大碓尊便作好了子承父业、等待接班的准备。从他老爸的经验来看,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但是大碓尊不怕,他作好了心理准备,然而不幸还是发生了……正像中国春秋时代的动乱一样,大碓尊和他老爸景行的父子矛盾也诞生在宫闱之间。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四海承平、君臣丰乐的太平之世,好色的统治者和强亢的皇太子间往往会诞生出一个妖艳的美女来引发动乱,这种女人在中国有一个词语来形容,叫“红颜祸水”,这种事情在中国也被传统的史学家称之为“女祸”。当然,日本也概莫能外,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当年齐桓公好紫服,齐国举国衣紫;楚灵王好细腰,楚国多有饿死之人。就在景行好色成风的年代里,美女也成了一种十分宝贵的稀缺资源。当时,景行风闻在东海道的尾张国住着一位绝世美女,人称“弟媛”,好色成性的景行立刻屈驾往求之(孔老夫子又要感叹:“吾未见有好德如好色者! ”)。然而,上天却开了个很大的玩笑,叫“弟媛”的这个美女虽然生得国色天香,可惜妖冶却不善淫,用现在的医学术语定性,可以叫“性冷淡”,她对景行厉害的床上功夫并不感冒,反而十分厌烦。

于是有一次在和景行泳宫云雨之后,弟媛向景行提出:一来自己相貌丑陋,二来不善男女交接之道,难以长久侍奉君王,不过倒是有个姐姐,不但人长得好,而且技术也很好,可以长久地留在你身边。景行听罢,就像是看到自己手持的股票升值一样,异常地高兴,几乎是以毫不犹豫的速度便将弟媛的姐姐招纳到了自己的身边。几年光景,便诞下了七男六女。生孩子本来是一件喜庆的事,但是在天皇家,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需要有自己应得的地位的,景行将与弟媛的姐姐所生的七个男孩中的一个立为了皇太子,很自然地,大碓尊的皇太子就被废掉了,景行从他儿子那里夺走了本属于他儿子的一切,仇恨的种子自然而然地在大碓尊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只不过它还在等待一个恰当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