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主人公杜如晦,就属于“觉醒”了的国民,他看出了现实真实的一面: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时候,慈禧太后携后宫“仓皇出走”,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臣们“狼狈逃命”,侵略者“野蛮暴掠”,民间“狼藉颠连”。并且,他对景“触绪伤怀”,颇有远见地看出:“你道甲午庚子两役,就算是中国第一大劫么?只怕后来还有更甚的哩!”剧中还描写了八国联军走后不久,京城里又是歌舞太平如昨,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的情景。描写了一些人,奴颜婢膝,“见鬼唱喏,见人磨牙”的嘴脸。这国格和人格都丢了,国家的前途也就岌岌可危了。对此,该怎么办呢?作品中是这样阐述的:“物耻可以振之,国耻可以雪之。若使我中国自今以后,上下一心,发愤为强,则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戏剧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具有易流传、传播快的特点。如果把它用来传播政治理想,无疑是一种最佳的途径。梁启超的意图恐怕就在于此。作品中举了一个例子,从前法国路易十四执政的时候,法国的人心风俗和现在的中国完全一样。他们是怎么做到让国家和人民接受政治改革,从而变得像今天这样强大的呢?原来是有一个读书人,名叫伏尔泰,他创作了许多小说戏本,结果把一国的人都从睡梦中唤醒了。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他的哲学和科学著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牛顿哲学原理》;戏剧有《凯撒之死》《穆罕默德》《放荡的儿子》《海罗普》;哲理小说有《查第格》等。伏尔泰的著作和思想对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梁启超通过伏尔泰的事迹,看出了文学对于政治的影响力。所以,针对戏剧最易流行和最具感染力的特点,他认为应该对它好好加以利用,使它成为传播救国救民的知识和政治改革的工具,进而成为改造社会的工具。这既是改良戏剧的目的,也是戏剧本身最大的现实功用。
需要提及的是,梁启超的《劫灰梦传奇》只见《楔子》,未见后文,属未完稿之作,颇让人遗憾。
其次,革新戏剧的形式,促进戏剧的传播。
戏剧的形式如何改良?简单来说就是平民化,那如何使其平民化呢?首先,就从戏剧语言入手。既然小说能“专用俚语”,那么戏剧的语言也应该通俗化。另外,在取材上,不必拘泥于中国,也可取他山之石。梁启超创作的《新罗马传奇》就带了一个好头,开了以中国戏演外国事的先例。该作品在题材、人物、情节和语言方面,与古代的戏剧相比,做了简化,使它更贴近现实层面,时代特色十分突出。
在《新罗马传奇》中,梁启超借大诗人但丁之口,表明了写作缘由:“老夫生当数百年前,抱此一腔热血,楚囚对泣,感事唏嘘,念及立国根本,在振国民精神。因此著了几部小说传奇,佐以许多诗词歌曲,庶几市衢传诵,妇孺知闻。将来民气可伸,或者国耻可雪。”他借但丁来起头,现实用意十分明显。历史上的罗马帝国解体后,也出现了群雄割据,强敌入侵,国家分崩离析,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情形。但是但丁著的几部小说传奇,使国民精神大振,以致后来“三杰齐生,一王崛起”,意大利也成了欧洲第一等完全自主的雄国了。
中国能出但丁和伏尔泰这样的人物吗?梁启超对此是抱着极大期待的,并且他还抱着极大的热忱和自信尝试着自己去做一些事。除了在内容上,他在形式上也进行了创新,一改古代语言的凝炼、晦涩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改句式上的诗赋格式为自由句式,这种改革就体现在《新罗马传奇》中。如第三出《党狱》中丑角说的话:“兄弟们,我们得做意大利第一次流血的人物。天公待我不薄,须是轰轰烈烈,不要垂头缩尾,堕丧了国民志气者。”这种语言,就是现代的白话文,日常用语。这种句式,再也没什么格式的拘束了。
梁启超的戏剧题材可归为两个方面:一是外国民族解放、独立运动的历史,一是中国古代兵强国强、四夷宾服的故事。无论哪一种题材,都非常明显地贯穿着一种共同精神——呼唤国家强盛、民族独立,让中国重现往昔的辉煌。这就是他所推崇的戏剧的现实功效。
伍
为什么要推崇少年
梁启超是较早接触和传播西方文化的学者之一。同一般的学者以纯学术研究为目的不同,他的学术研究有着明确的服务政治的动机。在那个国难当头的年代,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如何才能使中国走出贫穷落后的境地,不再人见人欺,成为屹立世界的强国呢?在研究诸多列强的政治变革过程中,他发现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他本人有过在日本生活的经历,对日本维新后社会出现的积极变化自然感触颇深。而日本实现强国之路走的就是改良之路。这应该说是他在政治上始终坚持通过改良走君主立宪之路的思想基柱。
可是,中国的现实是:“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
中国已是衰朽不堪,老大无能。梁启超对此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为此他还专门从人的素质上溯寻中国积弱的原因。他十分理性地意识到,想让那些浸淫着传统等级观念的官员,或者是深受旧学之害的儒士和长期受到专制统治者摧残的老百姓在一夜之间从思想认识上幡然醒悟,那是不可能的。那么,希望何在呢?梁启超认为,应把中国的出路寄托在少年身上。
自古英雄出少年。对此,梁启超比旁人有着更清醒的认识。为此,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非常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一文。从这篇文章中,就能直接感受到他为什么要推崇少年的原因。
他指出:一个国家的老少,就好比人的老少。老年人经常思考的是已经过去的事,而少年人经常思考的是将来的事。老年人只想着过去的事,就会产生留恋的心,人就会变得保守;少年人思考将来的情况,就会产生希望的心,人就会变得进取。所以,老年人思考过去,事事都是他们经历过的,做事时也就只会遵照旧规矩,不会再有创新;少年人思考将来,所面对的都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因此也就能够取得突破,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并且,老年人常多忧虑,产生灰心的念头,遇事时也自然会表现得怯懦,只求安稳,所以他们抱残守缺,没有一点积极的变化;少年人喜欢追求快乐,身上有着旺盛的活力,还有雄心壮志,面对未知的世界敢于冒险,因此也就能够改造世界。另外,老年人对任何事物都失去了兴致,经常觉得对一切事都无能为力了;少年人则对一切都充满着兴趣,经常觉得一切事都值得去做。
通过老少对比后,梁启超进而得出结论:“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老年人如僧,少年人如侠。老年人如字典,少年人如戏文。老年人如鸦片烟,少年人如白兰地酒。老年人如别行星之陨石,少年人如大洋海之珊瑚岛。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老年人与少年人之间的差异呢?梁启超举出了正反对比的例子。白居易创作的长诗《琵琶行》,诗中的琵琶女,年老色衰,只得下嫁给一位商人,成日辗转漂泊于江湖间,身心憔悴。那么,她少年时又是怎样的呢?十三岁她就学会了弹琵琶,在教坊中名列第一。每次弹完一首曲子,都能让那些弹琵琶的能手们叹服;每次化妆好后,都能引来那些有名的歌女们的嫉妒。当时,五陵一带的听众们都争着赠送礼物给她,每当她弹完一曲,收到的红绡不计其数。每天她都在欢笑中从容地打发着光阴。梁启超提到的另一位是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在1815年的滑铁卢之战失败后,被流放到了圣赫勒拿岛,几年后病死在了那里。那么,他少年时期又是怎样的情形呢?
少年时期的拿破仑,就成为一名驰骋疆场、南征北战的出色军事家。26岁时,他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在意大利,他统率的军队多次击退了奥地利帝国与撒丁王国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还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兰西共和国的停战条约。1802年,在他35岁时,通过自己的影响,成为了法兰西的皇帝。1805年8月,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亲自率领军队与之进行对战。该年10月12日法军占领慕尼黑,17日法军和奥地利军队在乌尔姆激战后,一部分反法同盟军投降。12月2日,法军以7万的弱势兵力打败了9万俄奥联军的强势兵力,取得胜利,使反法同盟再度瓦解,并且迫使奥地利帝国取消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称号。拿破仑随后联合了德国境内各诸侯国组成“莱茵邦联”,把它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
1806年秋天,贡国、俄国、普鲁士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4日,拿破仑率军攻打普鲁士军队,在法国的达武元帅的指挥下,法军以少胜多,普军几乎全军覆没,普王和王后仓皇逃命,拿破仑因此取得了德国大部分地区。1807年6月法军又在波兰大败俄国军队,拿破仑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会面,双方签订了和平条约。自此,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拿破仑本人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邦联的保护者、瑞士联邦的仲裁者,并分封他的兄弟们为那不勒斯、荷兰、威斯特伐利亚的国王。
另外,除了军事方面,拿破仑还进行了多项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方面的重大改革,比方说其中的《拿破仑法典》,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的影响。该法典在1804年正式实施,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都是法国的现行法律。并且该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也起到重要影响。至于拿破仑确立的国民教育制度和法国荣誉军团制度,保留至今还在实行。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拿破仑所创的丰功伟绩,都是在他青春年少之时建立的。可是在他老的时候,在战场上是一败再败,最终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为此,梁启超曾这样感慨道:“道当年短刀匹马驰骋中原,席卷欧洲,血战海楼,一声叱咤,万国震恐之丰功伟烈,初而拍案,继而抚髀,终而揽镜。呜呼,面皴齿尽,白发盈把,颓然老矣!”
所以,在梁启超看来,无论是琵琶女还是拿破仑,他们成为美人和豪杰的时期,都是在少年时期。过了这个时期,人就会身老心老,就会“舍幽郁之外无心事,舍悲惨之外无天地;舍颓唐之外无日月,舍叹息之外无音声;舍待死之外无事业”,每日只知道得过且过。如果让这些人来管理国家,国家能不落后进而招致挨打吗?要想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那就只能是大胆启用和委任少年们。
所以管梁启超把强国的希望寄托在少年身上,本身并没过错,但是,他把国家和社会的衰颓、落后的根源归因于老年人,并把老年人看得一无是处,就显得十分偏激了。从古到今,有多少老年人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来。姜子牙八十多岁出山,辅佐周文王开创帝业,诸葛亮四十多岁辅佐刘禅创蜀汉鼎足之业,黄忠六十多岁还横刀立马、驰骋沙场……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多少老年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所以说,有些事根本原本不在于人的年长与年少,而在于这个社会给人们提供了怎样的施展舞台。
当然,针对梁启超如此推崇少年的用意,应该放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去评价。从当时举国暮气沉沉、缺乏进取精神的情况来看,他推崇少年,是有积极的时代意义的。
陆
为什么说少年强则国强
梁启超十分爱读龚自珍写的诗歌《能令公少年行》。这首诗创作于1821年(道光元年),当时龚自珍任内阁中书。在此之前,他考授军机章京没成功,感到非常失意,对黯淡污浊的官场也感到非常厌恶。于是,为排遣胸中的郁闷,他写下这首让自己过上了“隐逸”生涯的诗。诗中把自己想象成了少年才俊:“名惊四海如云龙,攫拏不定光影同。征文考献陈礼容,饮酒结客横才锋。”在取得功名后,又与佳人由相遇到相知:“美人十五如花秾,湖波如镜能照容,山痕宛宛能助长眉丰。一索钿盒知心同,再索班管知才工。珠明玉暖春朦胧,吴歈楚词兼国风。深吟浅吟态不同,千篇背尽灯玲珑。有时言寻缥缈之孤踪,春山不妒春裙红。”
虽然,龚自珍的《能令公少年行》的思想还是归于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才子佳人”的老套。但梁启超所欣赏它的原因是“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即把人生的精彩阶段归到少年时期,这也就符合他推崇少年的主张了,所以这首诗对他也就有趣味了。
梁启超推崇少年的用意,不是从人生的角度出发,让人生能够在少年时期就出彩,而是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让少年勃发的青春用来为强国服务——进而让国家具有少年那样的蓬勃朝气。而他的理论支柱就是少年强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