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吐莲花:幽默自我训练50法
4716800000050

第50章 随机套用法

先有了幽默故事,然后再创造一个话头,使二者天衣无缝地结合幽默的谈吐大都是在人际交往间自然诱发出来的,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诙谐的心理素质和迅速的反应能力,而这些往往得自于先天遗传,自我养成和后天有目的的训练。如果没有足够的训练而刻意为之,往往弄巧成拙。要增强幽默感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理论上作系统的训练,而是在实践中勤于应用,在应用中提高自己的心灵素质和反应能力。

在实践中应用幽默的最好方法,是预先熟练地掌握一些与本人工作生活有关的幽默范型,然后加以灵活的套用,最好能根据自己所处环境特点即兴加以发挥。

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套用这些范型的能力和自由转换这些范型的能力,套用的唯一的要求是天衣无缝。

例如,你已经知道了以下几个幽默格言和故事。

“人类是上帝在周末已感疲倦之时创造出来。”

——马克·吐温

乔治·马歇尔将军带着如何加强陆军的计划去找罗斯福总统,然而每次都遭到曾在海军中服务过的总统的反对。最后,马歇尔说:“总统先生,您起码不要再把海军说成‘我们’,而把陆军说成是‘他们’吧!”

老师面对全班同学说:“记住,你们不可能永远当第一,即使伟人在时也要当第二的。”

坐在后面一位自命不凡者高声嚷道:“那乔治·华盛顿呢?他是第一位总统和第一位陆军司令,这样,他就成了战争中的第一,和平时期的第一,以及人民心目中的第一。”

“确实如此,”老师说,“但是别忘了——他是跟一位寡妇结婚的。”

如果你光是从报纸上把这些轶事收集起来,抄录下来,你的幽默才能并未因此而提高多少。如果你能在某种场合原封不动地复述出来,就算有了一点儿进步。即使这样,也只能增加你幽默的知识,而还没有达到提高能力的程度。这些知识还没有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性格的一部分。

只有你能把这些材料和知识天衣无缝地放在自己的思想和框架中,这些知识材料才会有希望活起来。

美国的尤金·埃里克和吉恩·霍斯在他们合著的《说服人的讲话》中把上述几则幽默例语用到特定场合的演说词中。作为一种可能性,介绍如下:

时间已经不早了,每个重要人物都已发过言。像这样把我安排在最后也许是个错误。我已感到疲倦,而且,每当疲倦之时,我都发挥不出水平。当然不止一个人是这样。正像马克·吐温曾指出的:“人是在上帝已经感到疲倦的周末制造出来的。”

作者把这则幽默语言用在自我调侃上。运用现成的幽默语言只要一个前提,那是创造一种话头,恰恰与现成幽默语言相通。在这里,作者以“疲倦感”作为话头正是为了自然而然地把马克·吐温所说的“上帝疲倦”引入自己的思想。

创造话头,自然引入,是自由灵活套用的关键。我们再来看运用马歇尔与罗斯福争执的现成幽默故事的例子:

谢谢你善意的介绍,当然,当你开始听我讲我必须讲的内容时,也许你就会觉得不那么友好了。

我再强调一次,我还没有真正充满敌意的听众,现在你带着乔治·马歇尔将军去罗斯福总统那里,要求加强陆军中的地面部队……这位将军每次都遭到总统的竭力阻挠。总统从孩提时代起就酷爱海军,并且曾担任过国家海军部的秘书。

最后,这位将军说:“至少,总统先生,你不要把海军说成‘我们’而把陆军说成‘他们’了吧。”这里话头是“没有真正充满敌意的听众”,而所引用的幽默故事并不能使听众一目了然地感到罗斯福的“敌意”,或者消失了的“敌意”,因而有牵强之感。

牵强是套用幽默故事之大敌,因为它不但不能有助你观点的表达,而且引起听众注意力的分散,以至造成对你表达观点的干扰。

下面我们再来看对于华盛顿也不是永远第一的那一则故事的引用:

我不愿重温今晚在这里已经说过的事情,既然你们已听过了今晚的主要问题,再听我的演讲一定觉得无聊。如果我随心所欲,我干脆就站起来讲讲我的观点,然后你们继续开会。

这使我想起了一位老师跟他班上学生讲的一个故事:你们不可能总当第一。

当然,任何群体中都有自作聪明的人,我们班的一个小丑般的学生说:“但乔治·华盛顿呢?他是战争中的第一,和平时期的第一,和人民心目中的第一。”

老师赞扬地说:“确实是这样,但他是跟一个寡妇结婚的。”

这是一个更不成功的引用。作者几乎没有创造了与故事本身相切合的话题。作者只是说,我可以随心随欲地讲讲我的观点,并没有什么东西与“不可能永远是第一”可以挂得上钩的。

这就变成了为引用而引用,无目的的引用,不是作者驾驭材料,而是作者被材料拖着鼻子跑。

此乃学习幽默者所忌中之最大者。

掌握一些现成的幽默的语言、轶事、故事以后,不但要做到不为所制,而且更重要的是灵活地自由地套用它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解决自己面临的困境,这时,要有一种大加发挥的气魄,切忌拘谨。

有这样一则现代幽默轶事。

正在举行决战前的高层军事会议,统帅和将军们在全神贯注地研究作战方案。然而此时会议桌旁却传来了鼾声,原来有人居然呼呼入睡了。

这时统帅站起来对发言者打招呼:“轻点儿,轻点儿,那边有人睡着了。”

于是一阵哄堂大笑把那位酣睡者惊醒了。有一位大学教授正在讲课时发现课堂上有学生睡着了,于是他中断了讲课,即兴引用这段轶事说:

“现在有人睡着了,这是对我最委婉的批评。”学生们活跃起来。

于是他把那次军事会议上的轶事讲了一遍,有些学生们抿着嘴笑起来,接着这位老师把这个故事继续发挥下去。

“老师讲课,学生睡觉,无非是两个原因,一个是老师讲得实在无味,这自然怪不得学生。二是学生实在太困了。这是一种生理反应,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与其勉强睁着眼,装着听得入迷的样子,不如干脆小睡片刻,等精神振作起来再听合算。小睡片刻只损失了片刻的时间,而勉强熬着倒把全部时间都浪费了,既没有听进去,也没有休息好。对于老师来说,学生睡觉,与其说是对他威信的一个打击,不如说是对他幽默感的一种考验。只有毫无幽默感的最无能的教师才把昏昏欲睡的学生斥责一顿。其实学生可能是冤枉的,谁能断定他是打扑克,还是学**做好事帮老乡走后门到夜里三点才回家呢?”

教室里哄堂大笑起来,扭头看那位酣睡的学生。这时他不但睡意全消,而且神采飞扬地和大家一起分享教授的幽默。他不但没有对教授的讽喻产生任何抵触怀疑,反而对教授更加敬爱。

这位教授的成功,不仅是灵活套用的成功而且是大加发挥的成功。

而在发挥时,就不仅是套用了,而是创造幽默了。在这里自我调侃与讽喻对方,真话傻说与傻话傻说,将谬就谬与引人就范等等幽默方法可以交替运用。

只有到了可以大加发挥,而且发挥很幽默的程度才能说你的幽默感已经有了提高,你所掌握的幽默知识已经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而幽默已经开始渗透到你的心理气质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