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4722600000059

第59章 附录一 郑板桥年表

康熙三十二年癸酉(1693) 一岁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 四岁

母汪夫人卒,育于乳母费氏。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1697) 五岁

约于本年,父立庵续娶郝夫人。

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 六岁

祖父郑湜去世,寿五十三岁。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1699) 七岁

乳母费氏为生活所迫,不告而去。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1702) 十岁

乳母费氏重返板桥家中。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1703) 十一岁

乳母费氏之子俊为操江提塘官,欲迎养其母,费氏不肯离去。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 十四岁

继母郝夫人卒。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1709) 十七岁

随父亲读书于真州之毛家桥。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 二十岁

回兴化,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1715) 二十三岁

是年徐夫人来归。书欧阳修《秋声赋》。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1717) 二十五岁

堂弟墨出生。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1718) 二十六岁

设塾于真州之江村,有《村塾示诸徒》诗。

康熙六十一年壬寅(1722) 三十岁

父立庵病故。作《七歌》自述遭遇。是年已有二女一子。

雍正元年癸卯(1723) 三十一岁

友人顾万峰赴山东常使君幕,先生作《贺新郎》三阕赠之。

雍正二年甲辰(1724) 三十二岁

出游江西,登庐山,结识家居长安之无方上人。

雍正三年乙巳(1725) 三十三岁

出游北京。作《燕京杂诗》三首,《花品跋》,《画盆兰送大中丞孙丈予告归乡》。

雍正五年丁未(1727) 三十五岁

客于通州。

雍正六年戊申(1728) 三十六岁

住兴化天宁寺读书,手抄《四书》。

雍正七年己酉(1729) 三十七岁

完成《道情》十首初稿。

雍正九年辛亥(1731) 三十九岁

客于扬州,有《客扬州不得之西村》诗。是年徐夫人病殁。有《除夕前一日上中尊汪夫子》诗。

雍正十年壬子 (1732) 四十岁

游杭州,读书于杭州韬光庵,观潮于钱塘江上。作《韬光》诗、《观潮行》诗、《沁园春·西湖夜月有怀扬州旧游》词、《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家书。赴南京乡试,中举人。作《得南闱捷音》诗、《念奴娇·金陵怀古》词十二首。

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 四十一岁

叔省庵公卒。客海陵,有《赠梅鉴和尚》诗。

雍正十二年甲寅(1734) 四十二岁

作《怀舍弟墨》诗、《为顾世永代弟买妾事手书》七律一首。

雍正十三年乙卯(1735) 四十三岁

读书焦山,在镇江别峰庵和双峰阁读书。作《焦山读书寄四弟墨》《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焦山双峰阁寄舍弟墨》家书四封。

乾隆元年丙辰(1736) 四十四岁

赴北京应礼部试,中进士。作《秋葵石笋图》并纪以诗,喻自己功名恨晚。作《赠瓮山无方上人》《瓮山示无方上人》《赠图牧山》《酬中书舍人方超然弟》《读昌黎上宰相书因呈执政》《游香山卧佛寺访青崖和尚和壁间晴岚学士虚亭侍读原韵》《寄青崖和尚》《山中夜坐再陪起林上人作》诗。

乾隆二年丁巳(1737) 四十五岁

作《乳母诗》。南归扬州,复与友人顾万峰相遇。顾有《赠板桥郑大进士》诗。

乾隆三年戊午(1738) 四十六岁

江南大旱,作《上江南大方伯晏老夫子》七律四首。

乾隆四年己未(1739) 四十七岁

为卢雅雨书七言律诗轴,复题《画盆兰送大中丞孙丈予告归乡》。

乾隆五年庚申(1740) 四十八岁

为董伟业耻夫《扬州竹枝词》作序,作《兰竹图轴》(饮牛四长兄)。

乾隆六年辛酉(1741) 四十九岁

作《逢客舟中寄勖宗上人口号》,入京途中,又《淮安舟中寄弟墨》书,在京结识雍正弟慎郡王允禧。

乾隆七年壬戌(1742) 五十岁

是年春,出任山东范县令。定诗集、词集并手写付梓。将之任,与慎郡王允禧相唱和,写《将之范县拜辞紫琼崖主人》诗,允禧亦有《送板桥郑燮为范县令》诗相赠。为紫琼崖主人写刻之《随猎诗草》《花间堂诗草》完成,并为撰跋,又有《与紫琼崖主人书》。

乾隆八年癸亥(1743) 五十一岁

返扬州,应马日琯宴。暮春,与金冬心、杭士骏等燕于马氏之小玲珑山馆。《道情》十首付梓。作《止足》诗,有《跋临兰亭序》。

乾隆九年甲子(1744) 五十二岁

妾饶氏生子。作《范县诗》《送陈坤秀才入都》《赠二生》《登范县东城楼》《音布》诸诗。作《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家书四封。

乾隆十年乙丑(1745) 五十三岁

作《范县呈姚太守光滇》《怀扬州旧居》《怀江七姜七》《姑恶》《怀李三鱓》《署中示舍弟墨》诸诗。先生从祖福国和尚至范县见访,为作《扬州福国和尚至范赋二诗赠行》作《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五书》。购李萌《岁朝图》,并装裱题记。

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 五十四岁

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饥民出关觅食,有感而作《逃荒行》。

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 五十五岁

是年饥荒未已,随高斌放赈,有《和高相公给赈山东道中并五日自寿之作》。德保主试山东,先生同在试院,相与唱和,有《济南试院奉和宫詹德大主师枉赠之作》,德保亦有《赠郑大尹板桥》诗。作《玉女摇仙佩、寄呈慎郡王》词。作《和学使者于殿元敏中枉赠之作》《御史沈椒园先生新修南池建少陵书院并作杂剧侑神令岁时歌舞以祀》诸诗。作《兰竹石轴》(春风莫漫)。

乾隆十三年戊辰(1748) 五十六岁

重修潍县城,召四乡饥民就食赴工。撰《乾隆修城记》。饥民由关外陆续返乡。为撰《还家行》以纪其事。乾隆东巡,先生为书画史,治顿所,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作《与江宾谷江禹九书》论文。

乾隆十四年己巳(1749) 五十七岁

子入塾就师,旋于兴化病殁。有《潍县与舍弟墨家书》五通。重订家书十六通、诗钞、词钞并手写付梓。撰《板桥自叙》。与御史沈廷芳椒园同游郭氏园,沈有《过潍县郑令板桥招同朱天门孝廉家房仲兄纳凉郭氏园》诗相赠。扎《潍县永禁烟行经纪》碑文,作《兰石图》(泰山高绝)。

乾隆十五年庚午(1750) 五十八岁

修县文昌阁、魁星楼,撰《文昌祠记》。于《板桥自叙》后又缀附记数十言。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 五十九岁

服官十年,对官场黑暗多致不满,乃有归田之意,撰诗《思归行》、词《满江红·思家》《唐多令·思归》等述志。书《难

得糊涂》匾额。作《菊图》(晚香图)。

乾隆十七年壬申(1752) 六十岁

是年去官。潍县诸绅修城隍庙,先生主其事,撰《城隍庙碑记》。作《兰竹石图》(世间盆盎)。书长联自寿。有《赠钟启明并留别》诗。

乾隆十八年癸酉(1753) 六十一岁

板桥于乾隆十七年去职后,仍留潍县郭伟 (字芸亭)家之郭家园度岁,是年春始南归。板桥有墨迹《怀潍县送郭伦昇归里》诗,后附跋云:“乾隆二十八年,岁在癸未夏四月,板桥郑燮去官十载,寿七十又一。”据此,则郑氏自云去官之日在乾隆十八年,我意实际去官之时乃在去年年未耳。作《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画《兰竹石图》(昔李涉)。

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 六十二岁

是年春,游杭州。又应乌程知县孙扩图邀至湖州匝月。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亭,往来山阴道上,自云为平生快举。五月,返兴化。有《与墨弟书》《赠济宁乌程知县孙扩图》二首。秋,与汪仲升堂、药根上人等集百尺楼,分韵赋诗。作《竹石图》(昔东坡居士)。作《墨兰图轴》(予作兰有年)。是年马日琯卒(年六十八)。

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 六十三岁

与李复堂、李方膺合作《岁寒三友图》,先生并题诗。作《柱石图》(世人作柱石图)。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 六十四岁

秋日,会饮三老五少于扬州竹西亭,合作《九畹芳兰图》以纪其盛。跋兴化王李四贤手卷。为李约社师诗集作序。作《竹石图》(昔人画华封三祝)。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1757) 六十五岁

乾隆乙亥,卢雅雨再为两淮运使。是年红桥修禊甚盛,先生亦予其会,有《和雅雨山人红桥修禊》诗四首、《再和卢雅雨》四首。游高邮,作《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截句》。作《竹图》(小苑茅堂)。

乾隆二十三年戊寅(1758) 六十六岁

作词《西村感旧·调寄贺新郎》。有《真州杂诗八首并及左右江县》《真州八首属和纷纷皆可喜不辞老丑再叠前韵》诸诗。作《旧枝新篁图》,题为“两枝旧竹,两干新篁,旧枝方茂,新竿已长,子子孙孙,继续无疆。乾隆戊寅春日板桥郑燮画并题”。作《兰竹图》(满目黄沙)。作《兰竹图轴》(官罢囊空)。作《山顶妙香图轴》(身在千山)。作《双松图轴》(一作《画松赠肃公》)。作《竹石图》(四十年来)。又作《竹石图》(无多竹叶)。书李壶庵《道情》十首。

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 六十七岁

是年从拙公和尚议,自定书画润格。撰《兴化城北平望铺自在庵记》。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 六十八岁

撰《板桥自序》及《刘柳村册子》于扬州汪氏之文园。作《兰图》(画兰之法)。作《兰竹石图》(文与可、梅道人)。跋《黄慎画丁有煜像卷》。

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 六十九岁

作《芝兰全性图》(昔人云)。作《竹石图》 (一块峰峦)。作《兰图》(板桥道人),又:(唯君心地),又:(乌衣子弟)。作《竹图》(竹里秋风)。作《竹图》(神龙见首)。作《兰竹石图》(老去仍然)。作《墨竹轴》(欲为乾坤)。作《墨竹册页十二帖》。题《高凤翰画册》。方婉仪是年三十,板桥作《石壁丛兰》为寿。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 七十岁

作《兰竹石图》《竹石图》(写来三祝)《竹图》《墨竹图轴》《墨竹四条屏》《松菊兰石四条屏》。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1763) 七十一岁

卢雅雨官两淮都转,清明日招先生及诸名人泛舟红桥,各纪以诗,与袁枚相晤于席上,袁枚有诗《投板桥明府》,作《兰竹轴》(挥毫已写)。作《竹石图》(七十老人)。作《竹图》(山僧爱我),又:(曲曲溶溶)。书《怀潍县二首轴》(相思不尽)。书《七言行书联》(操存正固)。

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 七十二岁

作《兰竹图》(九畹兰花),又:(掀天揭地)。作《竹图》(竹称为君),又:(绕膝龙孙),又:(画有在纸),又:(画竹之法)。临《怀素自序帖》(其述形似)。为人题画册,有萱猫、八哥、鹌鹑、鹭鸶、菊花、芙蓉等六诗。

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 七十三岁

作《竹图》(宦海归来),又:(两枝修竹)。书《行书扇面》(雾裹山疑)。书《行书长联》(百尺高梧)。是年十二月十二日卒于兴化拥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