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看见秋冬的转移,
曾听见风歌唱着象一个牧者。
莫近前来看我吧,
这全身上的斑痕会为我上面的话作证,
你第一次已是来迟了,
如果这园里没有年轻的花草。
我的希冀也许是非分的:
愿阳光以外的温暖
或一个生人的眼光
或虫儿们所不了解的声音
使我忘记自己的过去现在。
【作者】南星(1910—)。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文学系,曾任教于孔德学校。1970年自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退休。着有诗集《石像辞》、《离火集》等。
【浅识】诗人的这首《石像辞》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时代孤独者形象。孤独,寂寞,痛苦,渴望理解,渴望群体,渴望感情,渴望参与,可以说,从人类产生意识,这种孤独感就与生俱来了诗人选择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抒情角度,借石像的口吻说出他的孤独感。《石像辞》是石像如是说的意思。由于石像反客为主,转向诗人诉说自己的离群索居,寂寞无奈,没有感情、没有开花与结果的生活,于是使这首诗变得曲折和玄妙。
第一节是石像说诗人已经来过几次园林了,它记得的,但是诗人是为观赏园林而来,所以每次它都低眉垂目想避开他。第二节菇对诗人对它视而不见的责备,含蓄地指出它是园中老客。第三节和第四节,进一步渲染它被孤独地搁置在这里的长久,并且说诗人所以来此是因为那园里年轻的花草,而诗人第一次来时已经来迟,因为那时石像业已苍老。最后一节,石像痛苦地乞求,希望给它一点刺激,让它打破这过去现在的孤寂。
踏着沙沙的落叶
踏着沙沙的落叶,
唉,又是一年了,秋风!独自背着手踏着沙沙的落叶,穿过疏林,和疏林的影,穿过黄昏。
黄昏静悄悄的,长的是林影。沙沙蛣踣着,踏着,是自己的梦,
枯干的。又一年秋风吹过了,自己的梦。
看枝头都已秃尽了,
今年好早啊,秋天!
年年在白的云上描自己的梦,描不团圆。描不,描不完全。
等秋风一吹?便随黄叶沙沙地碎落了。秋风早,
只好等叫年吧
看软风吹白了野草,
吹得凄凉,吹得老。
踏着沙沙的落叶,
唉,又老一年了,秋风独自怅惘着,在落叶上走;穿过疏林,和疏林淡淡的影,穿过黄昏。
【作者】孙毓棠(1910—)江苏无锡人。清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居本,归国后,先后任教于淸华大学、云南大学等。24岁时,出版第一部诗集。着有诗集《海盗船》、《还乡曲》等。
【浅识】时间,千载之逆旅;人生,须臾之过客。春去秋来,季陕的变化总给人以某种感触,尤其是对敏感的诗人来说。
于一个黄昏,踏着沙沙的落叶,反剪着手,漫无边际地走吧,一边走一边想自家的心事,这一切给人一种多么寂寥和凄凉的感觉呀诗人为什么而惆怅呢,感慨好景难以永驻,好梦难圆吗?或者感慨又老一年吗?诗人欲语又止,没有细说,我们也不便作无凭的猜测。在诗的结尾,诗人又渐渐将镜头摇远,让自己重新进入苍茫的秋色图,留给我们一个无限惆怅的后背。
那一晚天上有云彩没有星,你挽了我的手牵动我的心。天晓得我不敢说我爱你,为了我是那样年轻。
那一晚你同我在黑巷里走,
肩靠肩,你的手牵住我的手。天晓得我不敢说我爱你,把这句话压在心头。
那一晚天那样暗人那样静,只有我和你身偎身那样近,天晓得我不敢说我爱你,平不了这乱跳的心。
那一晚是一生难忘的错很,上帝偷取了年轻人的灵魂。如今我一万声说我爱你,却难再挨近你的身。
【作者】陈梦家(1911一1966)浙江上虞县人。从16岁起便开始了诗歌创作,于193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梦家诗集》,他的诗讲究格律,并富有唯美主义的色彩。是新月派后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诗人。着有《不开花的春》、《铁马集》等。
【浅识】《那一晚》是一首爱情小诗,它记录下抒情主人公由于怯懦而失去爱情幸福的?—次经历。那一晚一句我爱你也不敢说,如今我一万声说我爱你,夸张地表现主人公失恋后的痛苦心情。
当爱情成熟以后,需要勇敢地表白和追求,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作为对方,也许正等待着你的启齿。由于害羞,由于怯懦,你没有表白,于是,一次机缘失去了,她或许另有所属,或因你的怯懦而看不起你。总之,时过境迁,如今你纵然万次地说出我爱你,已经呼唤不来她了。
萧红
拜墓诗
—为鲁迅先生
跟着别人的脚迹,
我走进了墓地,
又奴着别人的禅迹,
来到了你的墓边。
那天是半阴的天气,
你死后我第一次来拜访你。
我就在你的莩边竖了一抹小小的花草,
但,并不是用以招吊你的亡魂,
只说一声久违。
我们踏着墓畔的小草,
听着附近的石匠钻着墓石的声音,
那一刻,
胸中的肺叶眺跃了起来,
我哭着你,
不是哭你,
而是哭着正义。
你的死,
总觉得是带走了正义,
虽然正义并不能被人带走。
我们走了墓门,
那送着我们的仍是铁钻击打着石头的声音,
我不敢去问郓石匠,
将来他为着你将刻成怎样的碑文?
1937.3.8
【作者】萧红(1911—1942)女。黑龙江省呼兰县尺,原名张荣华,笔名悄吟、玲玲等。1934年夏,曾与萧军一起流亡青岛1938年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任文艺指导。着有《萧红自选诗集稿》共60首。
【浅识】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逝世。萧红是在1937年1月12日从东京回到上海的她去看望了许广平,随后拜谒了鲁迅墓。鲁迅生前,曾对萧红的成长给过许多关照和保护,他们结下了深深的友情。萧红对鲁迅先生是十分感激和敬重的。先师逝去,对于萧红来说,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时逾数月,当时那种痛不欲生的情绪已经逐渐冷却和升华为理性思考,因此这首诗写的凝重和理智。
一块墓地,—株小花,—声声压抑的哭泣以及石匠钻刻墓孖的声音》将我们带进一处哀伤与庄严的氛围中。
这一个心跳的日子终于来临。
你夜的叹息似的渐近的足音。
我听得清不是林叶和夜风私语,
麋鹿驰过苔径的细碎的蹄声。
告诉我,用你银铃的歌声告诉我,
你是不是预言中的年轻的神?
你一定来自那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馨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请停下,停下你长途的奔波,进来,
这儿有虎皮的褥你坐!
让我烧起每一秋天拾来的落叶,
听我低低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声将火光一样沉郁又高扬,
火光样将落叶的一生诉说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文,
半生半死的藤蟒蛇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足知道每条平安的路径,
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
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
当夜的浓墨遮断了我们,
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象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的足音……
呵,你终于如预言中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的神?
1937年秋天、北平
【作者】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解放后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现代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着有诗集《夜歌和白天的歌》
【浅识】《预言》作于1931年秋,时诗人19岁,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诗中悄然而至又悄然而去的年轻的冲,是爱神的象征。其时,诗人也许曾经经历一次爱情风暴的袭击。两年以后,即1933年,诗人在一篇短剧《夏夜》中曾通过男主人公的口说这是很久以前的一场梦。在该剧中,男主人公朗诵了《预言》的前两节,问道:这就是你那时的梦吧?然后是下面一段有趣的对话。
齐:(被感动的声音)那也是一个黄昏,我在夏夜的树林里散步,偶然想写那样一首诗。那时我才19岁。19岁,真是一个可笑的年龄。
狄:你为什么要让那年轻的神无语走过,不被歌声留住呢?
齐:我是想使他成为一个年轻的神。
狄:年轻的神不失悔吗?
齐:失悔是美丽的,更温柔的,比较被留下。
狄:假若被留下呢?
齐:被留下就会感到被留下的悲哀,
狄:你装扮过一个年轻的神吗?
齐:装扮过,但完全失败。
以上一段话,透露出诗人写《预言》一诗的起因。历经三年后,诗人对爱愔的认识较以前更为深刻、实际和悲观,他也揣摸出了自己最初写作时让女神无语走过的缘故所在,即:他想让她永远年轻,即使留下.幻想中的人成为实际中的人,梦想变成现实,也许会是一场悲哀。他宁愿在自我欺骗和自我憧憬中生活。
我那云,那疚忽的云……我自以为是波德莱尔散文诗中那个忧郁地偏起颈子望着天空的远方人。
我走到乡下。
农民们因为诚实而失掉了土地。他们的家缩小为一东农具白天泡们到田野间去寻找零活,夜间以干塥的石桥为床榻。
我走到海边的都市。
在冬天的柏油街上一排一排的别墅站立着象站立在街头的现代妓女,
等待着夏天的欢笑和大膑贾的荒淫,无耻。
从此我要叽叽喳喳发议论:
我情愿有一个茅草的屋顶?
不爱云,不爱月,
也不爱星星。
【浅识】距写《预亩》时隔6年之后,诗人在有一天忽然大梦初醒。严酷的现实冲击着他的象牙之塔,让种种罗曼蒂克结束吧,我要带着自己的歌去投入现实人生,比歌成为诅咒、抗议与鞭棰。
《云》正表现了诗人的这一段感情转化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