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幻由人生:蒲松龄传
4733000000064

第64章 暮年家居(5)

前人称《聊斋志异》为“稗史必读之书”(采薇子:《虫鸣漫录》),“小说家谈狐说鬼之书,以《聊斋》第一”(倪鸿:《桐阴清话》)。青柯亭刻本出现后,模仿聊斋者渐起:和邦额的《夜谭随录》、管世灏的《影谈》、冯起凤的《昔柳摭谈》、宣鼎的《夜雨秋灯录》、屠绅的《六合内外琐记》、俞樾的《左台仙馆笔记》等,大都模仿《聊斋志异》、记述鬼怪,而“孤愤”之旨和关注民生精神缺失。或识见弊陋,或文字拙劣,与《聊斋志异》相比,无异萤火之于皓月。《聊斋志异》从神鬼狐妖身上找生活的诗意,阐发人生真谛。聊斋仿作不过制造些茶余谈资,饭后笑料而已。沈起凤的《谐铎》、浩歌子的《萤窗异草》以及大诗人袁枚的《新齐谐》、大才子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颇有可观处,但无论思想境界,还是艺术水平,都难与《聊斋志异》抗衡。

同属志怪,《聊斋志异》何以鹤立鸡群?因为蒲松龄在艺术实践中另辟蹊径,永无自足,追求独创,这是《聊斋志异》艺术感染力所在,也是经时代变迁、岁月流逝,《聊斋志异》更加异彩四射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将《蒲松龄集》拿出来,翻一翻写于康熙十八年(1679)前后的文章,互相比一比:研究者几乎在用显微镜、放大镜看《聊斋自志》,以探求蒲松龄写作动机、取材来源、创作过程、寓意所在,但是有谁肯花力气钻研蒲松龄写于同时的以下这些文章?

——《拟上因经筵官进呈尚书讲义,遂谕礼部刊刻,群臣谢表》;

——《拟上谕儒臣纂修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世祖章皇帝实录告成群臣谢表》;

……

封建社会读书人趋之若鹜、苦心孤诣的举业:拟表、八股,而今,令世人掉头,叹学识虚掷;当年被当作歪门邪道、“雕虫小技”的《聊斋志异》现在不胫而走、名满天下。

不仅文言小说,清代白话小说也受《聊斋志异》影响,《红楼梦》“水做的女儿”、宝黛三世情和精神恋爱,与聊斋有精神联系;黛玉葬花与《绛妃》有明显传承。《儒林外史》在《聊斋志异》基础上对科举制度做更深入无情的批判。李汝珍《镜花缘》的才女故事和海外奇想,也有聊斋故事影子。

《聊斋志异》不仅鹤立鸡群,成为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大成者,且接纳诸流,使中国短篇小说艺术水平达到空前高度。不仅成为清代文坛的奇葩,且与《诗经》《楚辞》、李杜诗、东坡稼轩词、《红楼梦》一起,构成中国文学史绵延不断的艺术高峰。

《聊斋志异》是最受戏剧影视界欢迎的古代小说。早在清道光年间,黄燮清就将《曾友于》改成《脊令原》,将《西湖主》改成《绛绡记》,将《庚娘》改成《飞虹啸》。陈烺将《张诚》改成《负薪记》,将《姊妹易嫁》改成《错姻缘》。此后,全国许多剧种不断改编聊斋故事,仅《胭脂》就有京剧、越剧、评剧、川剧、秦腔、河北梆子、郿鄠戏、山东梆子、五音戏等剧种演出。据纪根垠《蒲松龄著作与地方戏曲》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前已有京剧、昆曲、越剧、评剧、川剧、秦腔、滇剧、华剧、婺剧、莆仙戏、河北梆子、山东梆子、吕剧、五音戏、柳琴戏、茂腔、柳腔、平调等近二十个剧种改编一百余出聊斋戏。其中,川剧有聊斋戏六十余出,京剧有聊斋戏四十余出。梅兰芳大师演过《牢狱鸳鸯》(《胭脂》);程砚秋与王瑶卿演过《夜叉国》《罗刹海市》;荀慧生演过《西湖主》《大男》;金少梅演过《婴宁》;汪笑侬、刘喜奎演过《珊瑚》;欧阳予倩演过《青梅》《章阿端》《仇大娘》,并与周信芳合演《嫦娥》《晚霞》……新中国成立后,聊斋改编热度不减,新凤霞与赵丽蓉演出《花为媒》(《寄生》);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吕剧《姊妹易嫁》、越剧《胭脂》获一等奖;淄博五音剧团演出《胭脂》《墙头记》《姊妹易嫁》《侠女》《窦女》《续黄粱》等;《画皮》《冤狱》《瑞云》《葛巾》《宦娘》《红玉》《连城》《王桂庵》等被京剧、越剧、评剧、河北梆子、柳腔、高密茂腔等搬上舞台。

一九二二年商务印书馆影戏部将《珊瑚》改为《孝妇羹》拍成电影,是第一部聊斋电影。至一九四七年,又有八部聊斋电影在七家电影制片厂问世。新中国成立到一九九二年拍了十六部聊斋故事片,如谢铁骊导演的《古墓荒斋》。港台也拍多部聊斋电影,如张国荣、王祖贤主演的《倩女幽魂》(《聂小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建电视台录制聊斋系列电视剧四十七部,较尊重原著,惜编、导、演水平一般。进入二十一世纪,聊斋改编热再度兴起。大陆港台拍摄多部聊斋电视剧,大陆电影《画皮》创造数亿票房,编剧导演都是借“聊斋”金字招牌招揽市场,人物和故事面目全非。

《聊斋志异》不仅是中国文学的骄傲,且是世界文库的东方瑰宝。美国传教士卫三畏于一八四八在《中国总论》发表《种梨》和《骂鸭》的译文,这是《聊斋志异》最早的外文译文。青柯亭本《聊斋志异》问世第二年,一七六八年传入日本,一八八七年出现第一部《聊斋志异》日文译本《艳情异史》。到二十世纪结束,《聊斋志异》已有英、法、德、日、俄、意大利、西班牙、挪威、瑞典、捷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越南等二十余种外文译本,有朝鲜、维吾尔、蒙古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译本。

世界各大百科全书都郑重介绍奇书《聊斋志异》:

《大英百科全书》称它“继承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传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法兰西大百科全书》称“《聊斋志异》的文学语言是卓越的,有力的,达到了中国古典散文的高峰”。

《日本大百科事典》称它“描绘幻境冥界与人间社会的错综,鬼怪与世人感情的交流,它的文字简洁、清新,是中国志怪文学的杰作”。

《聊斋志异》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清明上河图”,被推崇为汉语世界的“十日谈”、“天方夜谭”,甚至泽及他邦,影响他国文学发展。日本明治十六年(1883)出版菊地三溪的《本朝虞初新志》即模仿《聊斋志异》。近代日本著名小说家芥川龙之介曾创作四篇取材于《聊斋志异》的小说。日本作家太宰治、安冈章太郎、栗田氏、涩流龙彦、霜川远志等创作的幽鬼与生者交往的故事,直接受《莲香》《连琐》《陆判》等小说影响。二十一世纪日本最走红的魔幻作家梦枕貘,其名作《阴阳师》销量达四百万,改编成电视、电影、舞台剧数十部,这部书的包装或者说宣传策略就是故意号称“日本聊斋”。

在新时期对中国作家起重要影响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是《聊斋志异》忠实读者。他说:

《聊斋》在中国的地位,犹如《一千零一夜》之在西方……蒲松龄并不以其所叙述的神奇而令人叫绝。他更让人想起斯威夫特,这不仅由于其寓言故事的怪诞,更由于其叙述风格的简洁、客观和他的讽刺意图。蒲松龄笔下的地狱使我们想起克维多笔下的同类境域。它们是昏暗的、受行政管辖的。那里的法庭、侍从、法官、书记在受贿与官僚主义方面比人间任何年代、任何地方的原型都不逊色……(《聊斋志异》)有幽默与讽刺的泼辣以及强大的想象力……毫不费力地编织情节,其跌宕起伏如流水,千姿百态如行云。这是梦幻的王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梦魇的画廊和迷宫……一个国家的特征在其想象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像博尔赫斯这样的世界级大作家受到聊斋影响,不在少数。至于欧美、前苏联、日本……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学者以《聊斋志异》为题撰写并获得博士学位者更不可胜数。

当然,最能理解和欣赏《聊斋志异》的,是聊斋先生的同胞。《聊斋志异》虽为文言,却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街头巷尾、男女老幼常拿《画皮》《崂山道士》说事。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聊斋志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每一分钟都有人在听贝多芬的《命运》,全世界每一分钟也都有人通过《聊斋志异》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二〇一二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在斯德哥尔摩致词《讲故事的人》说:他故乡的蒲松龄最会讲故事,他是蒲松龄的传人。

康熙十八年(1679),在子夜荧荧、灯昏欲蕊中萧萧瑟瑟地写《聊斋自志》的蒲松龄曾感叹他的写作生涯如吊月秋虫、经霜寒雀,世上似乎没有多少人能理解他。杜甫《梦李白》“魂来枫林青,魂去关塞黑”,世上哪个是我的知音?“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现在可以回答了:

《聊斋志异》的知音世代不绝;

《聊斋志异》知音在五洲四海。

“他日勋名上麟阁,风规雅似郭汾阳。”封建时代读书人出将入相的理想,在穷秀才蒲松龄终成泡影。以灿烂的中华文化哺育起来,并成为神州文化的杰出代表的文学家蒲松龄光芒四射。

历史是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