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唐鬼才:李贺传
4737800000060

第60章 附录一 李贺年表

德宗贞元七年辛未(791) 生

高祖大郑王李亮;父李晋肃,曾边上从事;母郑氏。

韩愈二十三岁。皇甫湜十四岁。

德宗贞元八年壬申(792) 二岁

父李晋肃任陕县令。为方便来往,照顾家小,由东都迁居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今宜阳县三乡乡)。

德宗贞元九年癸酉(793) 三岁

李晋肃在陕县任上,虔奉新政,恭惟昔贤,征集召公史料,请崔教作碑记,宣扬召公德政,教化当地百姓。

德宗贞元十年甲戌(794) 四岁

元稹十五岁,明经擢第。

德宗贞元十一年乙亥(795) 五岁

弟李犹生。

德宗贞元十三年丁丑(797) 七岁

能辞章。有韩愈、皇甫湜连骑造访之说。时李贺在父亲李晋肃的带领下,总角荷衣而出,应二公面试一篇之命,欣然操觚染翰,旁若无人,作《高轩过》。

德宗贞元十四年戊寅(798) 八岁

昌谷生活、读书。

德宗贞元十五年己卯(799) 九岁

李贺诗中不乏“昌谷诗”,充分抒发了他对昌谷的喜爱之情。南园、北园、竹、新笋、鬼灯松花等昌谷风物,在他的诗中别有风情。

德宗贞元十六年庚辰(800) 十岁

白居易进士及第。

德宗贞元十七年辛巳(801) 十一岁

姐嫁王氏。

德宗贞元十八年壬午(802) 十二岁

恒从小奚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其母郑氏让使婢将囊中所书取出,见甚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德宗贞元十九年癸未(803) 十三岁

东都求学,居仁和里老宅。

杜牧生。贺死十五年,牧为作歌诗叙。

白居易与元稹同科拔萃选及第,二人同授校书郎。

德宗贞元二十年甲申(804) 十四岁

父李晋肃亡故。

顺宗永贞元年乙酉(805) 十五岁

手笔敏疾,尤长于歌篇。以乐府歌诗名于时,与宗人李益名相埒。李益时年五十九岁。

八月五日,只坐了七个月皇帝宝座的顺宗,退位为太上皇,迁居兴庆宫。九日,太子李纯继位,史称“宪宗”。永贞革新核心人物王叔文、王伾等八人先后被贬为司马,史称“八司马”。

宪宗元和元年丙戌(806) 十六岁

宪宗改元“元和”。正月十八日,突然下诏“太上皇旧疾衍和”。第二天,顺宗驾崩,遂成千古宫掖秘事。对此,柳宗元《晋文公问守原议》、李谅《续玄怪录》等均点出永贞时代臣弑君、子弑父的现实。

皇甫湜进士及第,任陆浑尉。十一月二十一日,国子祭酒郑余庆任河南尹。

宪宗元和二年丁亥(807) 十七岁

闰年。参加河南府试,作《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并闰月》,获得举进士资格。因父名之“晋”与进士之“进”谐音犯讳,举进士受阻。

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作《讳辩》为李贺争辩。使李贺获得解状,如期赴京参加进士试。

是年,王参元、杨敬之、权璩登进士第。柳宗元有《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镇海节度使李锜叛乱被平,李锜被押至长安,宪宗斩之。李贺作《上之回》。

宪宗元和三年戊子(808) 十八岁

举进士,因父讳被拒春关,失去由进士入仕资格。无印堪悲,啼鸟弹归,张又新、李汉为其送别,作《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回到昌谷,并于当年九十月份前往东都,谋求出路。作《自昌谷到洛后问》。

皇甫湜参加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试,因直陈时政得失,无所避忌,遭到贬斥,并连累其舅父翰林学士王涯被贬虢州为司马。

宪宗元和四年己丑(809) 十九岁

春至河阳幕府,作《河阳歌》、《贵主征行乐》。

张彻登进士第。

皇甫湜迁殿中侍御史内供奉职,从七品下,着绿衣。

宪宗元和五年庚寅(810) 二十岁

离开河阳,前往潞州。七月一日入太行山,经长平,过高平,抵达潞州。有《七月一日入太行山》、《长平箭头歌》、《高平县东私路》等诗记其行。

时河朔藩镇父死子代,不由朝廷。为除积弊,宪宗派兵讨伐叛军。李贺作《雁门太守行》、《吕将军》、《猛虎行》、《古邺成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等篇。

元稹因触犯宦官权贵,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

宪宗元和六年辛卯(811) 二十一岁

河南尹郗士美任昭义军节度使、潞州长史。

张彻初效潞幕,任掌书记,向李贺索诗,李贺赠之。

秋病张彻宅,遇江使寄诗十四兄。

离开潞州,回到东都。仁和里杂叙皇甫湜,再次赴京,于冬至日到达长安。

十一月,李藩死,年五十八。生前喜李贺诗,曾收集李贺诗篇。王参元受武宁军节度使兼徐州刺史李愿之聘,任掌书记。

宪宗元和七年壬辰(812) 二十二岁

始任奉礼,居于崇义里,有诗《始任奉礼忆昌谷山居》、《崇义里滞雨》等。

李汉登进士第。

沈亚之下第,归吴江,作《送沈亚之歌》以送。

宪宗元和八年癸巳(813) 二十三岁

四月,与朔客李氏饮酒,作《申胡子觱篥歌》。

六月,天下大水,出宫女二百车。

李商隐生,后为李贺作《李长吉小传》。

韩愈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撰,完成《顺宗实录》编写。李贺作《汉唐姬饮酒歌》,钱仲联先生在《李贺年谱会笺》中说:“此诗是借东汉少帝刘辩被董卓废立而死之事,影射永贞宫廷政变。”

宪宗元和九年甲午(814) 二十四岁

陈商进士及第,李贺有诗《赠陈商》。

张又新在连获宏词敕头、府试解头之后,又获进士状头,时人称其为“张三头”。李贺有诗《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八月,岐阳公主嫁杜悰。

京师三年,咏京人、京事、京物诗有《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歌》、《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春坊正字剑子歌》、《伤心行》、《宫娃歌》、《送秦光禄北征》、《酬答》、《嘲谢秀才》、《难忘曲》、《夜饮朝眠曲》、《秦王饮酒》、《五粒小松歌》、《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答赠》、《花游曲》、《沙路曲》、《题归梦》等。

宪宗元和十年乙未(815) 二十五岁

春归昌谷。时权璩任京兆府渭南尉,杨敬之任右卫胄参军。有《出城寄权璩杨敬之》、《示弟》、《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送韦仁实兄弟入关》等诗。

六月初三,发生宰相武元衡被刺杀、裴度受伤事件。

南下和州,投奔十四兄。

宪宗元和十一年丙申(816) 二十六岁

从和州一路南下,游金陵、湖州、钱塘、会稽等地,取道岭南北上。经博罗山、端州、长沙、洞庭湖,抵达襄阳。

咏江南诗多用乐府旧题,如《梁台古愁》、《公无出门》、《追和柳恽》、《大堤曲》、《蜀国弦》、《苏小小墓》、《湘妃》、《黄头郞》、《湖中曲》、《罗浮山父与葛篇》、《画甬东城》、《钓鱼诗》、《安乐宫》、《石城晓》、《巫山高》、《江南弄》、《贝宫夫人》、《江楼曲》、《莫愁曲》、《七夕》等。

黄洞蛮乱。裴行立欲邀功,首请发兵平叛,宪宗许之。

十二月,曾在元和三年四月受外甥皇甫湜连累被贬为虢州司马的王涯,历经周折,被召回京,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宪宗元和十二年丁酉(817) 二十七岁

皇甫湜被山南东道节度使李愬召为幕僚,任职襄阳。

在襄阳稍作停留,因战乱,李贺取道巫峡,过巫山、蓝田,回到长安。时京城求仙问道之风愈烈,宪宗服食丹药恶果渐现。作《天上谣》、《仙人》、《拂舞歌辞》、《苦昼短》等揭露抨击迷信神仙、追求长生不老的愚妄行径。

是年,裴行立任桂管观察使,征讨黄洞蛮,因轻敌,战败,妄奏斩获二万,以塞宪宗问责。裴所斩获多为当地百姓。作《黄家洞》“官军自杀容州槎”揭露真相。

杜悰与岐阳公主之子唐儿三岁,作《唐儿歌》。

八月,韩愈随裴度讨伐淮西吴元济。李贺病情愈重,回到昌谷,整理诗稿,作《秋来》。

十一月,淮西叛乱始平,宪宗斩吴元济于独柳树下,作《白门前》。

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