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受伤的美国
4778100000008

第8章 非常时刻飞往美国(5)

在中国人看来,几乎不可想象的是,美国机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向来是由私营保安公司经营的!

在讨论加强航空安全议案时美国众议院仍建议由私人公司负责机场的行李检查,而参议院则要求由联邦政府人员接管这一工作。

最后通过的法案,决定扩大联邦政府在机场安全保卫工作中的责任和权力,联邦政府将在未来一年内雇用2.8万人,负责机场安全检查和行李扫描工作,以取代目前由私营安保公司负责的检查。

法案还规定,对旅客的行李进行百分之百的严格检查,尽最大可能杜绝劫机危险。搭乘美国民航班机的乘客将在购买机票时,为改善安全的新措施付出一小笔额外的费用。

法案规定,空中执法人员有权拦截可疑分子,飞机驾驶舱的舱门应该进一步加固。飞机驾驶员有权携带武器上驾驶舱。

布什总统指出:“我们采取永久性和积极的步骤,改善我们航空公司的安全。9月11日的恐怖攻击事件是要求我们采取行动的一个信号,国会现在已有所回应。”

正是美国作出了加强航空安全检查的规定,中国机场对飞往美国的航班也相应执行。

那长长的队伍,慢慢开始蠕动。特别是昨日又发生“11·12空难”,今日浦东机场的安全检查更严格了。不仅所有随身携带的手提行李要打开细查,就连托运的箱子也必须打开检查。

开包检查手提行李,反正只是一个小包、小箱,倒也不算麻烦。只是让人打开检查,心中有股不舒服的滋味。不过想到机场安全检查人员也是为了广大旅客的安全,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消失了。

我和妻总共托运三只大箱。每只箱子,都用箱绑带呈“十”字扎好。如今逐一解开带子,逐一打开,深感麻烦,却又不能不这么做。所幸我事先已经知道到机场要开箱检查,所以每只箱子都没有塞得满满的,以免检查时上下一翻,箱子就合不上。

当我打开了第一只箱子,让安检人员检查时,出现了“意外”:箱子里放着几本我写的书,是打算去美国时送文友的,书的封面上印着我的照片。年轻的安检员一看,认出我来了,居然一挥手:“叶先生,放行!”于是,我的另外两只准备托运的大箱,也就不必打开了!

后来,我到了美国,见到美国机场的安全检查虽然非常严格,但是对托运的行李只用X光扫描,并不开箱检查。这表明上海浦东机场的安检制度比美国更加严格。

我推着小车来到办理登机手续的窗口,发现那里既写着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航班号,也同时标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班号:“NW5985,CA98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CA)的航班号,只比美国西北航空公司(NW)的航班号少了一个“5”字。

原来,美国西北航空公司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签订了合作协定。如果谁的航班旅客不多,两家公司可以合并为一个航班飞行。这一回,我便遇上美国西北航空公司把自己的航班,并入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班。这样,我所乘坐的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NW5985”航班,也就变成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A985”航班。

我顺利地托运了大箱子,并且换好了登机牌。这时,我回头一看,等待安全检查的队伍变成了长蛇阵!

后来,我到了美国,才知道在“9·11”事件之后,美国不仅加强了对于旅客的安全检查,而且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颁布了条令,规定所有的航空公司需对自己的航班进行彻底的检查,仔细监督那些能接近飞机的工作人员。

每天早晨,在乘客还没有登机前,航空公司的人员必须检查舱顶上的箱子、储蓄室、机上厨房、垃圾容器、储藏箱、座位背部、座位口袋、座位下方和坐垫以及乘客舱和飞行甲板的其他隔间。座位下的每个救生背心都得取出来进行检查,看看是否有被人摆弄填充的迹象。

如果发现飞机上有任何威胁安全的蛛丝马迹的话,那么,就必须进行重复搜查。这种例行检查还要求每一架前往美国的商业飞行的飞机履行这类安检手续。据悉,这些安检手续还规定每天至少一次应对民航班机里外进行彻底的搜查。

与此同时,航空公司必须严格检查货舱和所有的服务门以及机身外面的舱口盖。航空公司必须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监视服务人员,诸如食物配送职员,检查他们的身份,检查他们的工具箱和个人的物品。

机场每个雇员必须接受浑身上下的金属探测仪检查。雇员们的个人物品也必须由安检人员一一检查。机组人员也必须由航空公司的代表进行验证检查。

联邦航空管理局局长简·加维还下令对航空公司和机场的100万雇员的背景进行调查,以尽快清除这些雇员中的可疑分子。

毕生难忘的风险飞行

这一回从上海浦东飞往美国旧金山,是我毕生难忘、风险极大的飞行。

我从登机口走过空桥,进入机舱。在机舱进口处,放着一大堆当天的报纸。我是一个喜欢看报的人,随手把六七种报纸各拿了一份。

站在机舱口欢迎旅客的空姐,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珠,表明这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班。然而,在我前面、后面的旅客,都是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珠的美国人。这是“9·11”事件之后的“特殊现象”:美国人往返中国,特意选择乘坐中国航空公司的客机。因为美国人知道,乘坐中国飞机要比美国飞机安全得多——在“9·11”事件中,恐怖分子所劫持的全部都是美国客机。由于中国对世界各国都持友好态度,所以没有谁袭击中国客机。正因为这样,美国人以为中国客机安全。

这一回,我所乘坐的是“波音747”大型客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这一航班,是从北京飞往旧金山,途经上海。我进机舱的时候,只能坐后舱第三十四排,前舱、中舱的座位差不多都已经被在北京登机的乘客坐满。

坐定之后,我发现周围的乘客的表情都很严肃。机舱里一片雅静,听不见高声谈论,更听不见笑声。

很多人埋头于看报纸。

我也打开了报纸,醒目的大字标题闯入我的眼帘:

“纽约市区上演坠机惨剧,机上二百多人可能全部丧生”“目击者称,坠机像炸弹爆炸一样”

“客机坠落在闹市,燃起一片大火”

“纽约空难,震惊联合国”

“纽约再度蒙尘,自由女神又一次落泪”

“难道是‘9·11’事件重演?”

……

每一份报纸都刊登了好多幅昨日在纽约坠落的美国客机照片,有的照片上那架美国客机烈焰腾腾地燃烧,有的照片上则是满目疮痍的残骸碎片。

不言而喻,看着报纸上这样的空难照片,旅客们的脸怎么不个个绷紧呢?!

飞机在一片暮色中离开上海浦东机场。不久,进入一万多米高空。屏幕上显示,机舱外的气温剧降至零下五十三摄氏度。机舱内暖气开放,我脱去外衣,只穿一件衬衫外套一件马甲。

虽然我坐在紧靠窗口的座位,但是窗外一片浓墨色彩,无景可赏。我揿下椅子把手上的开关,点亮阅读灯,逐份细读当日各报。

我手上的一份报纸,不仅详细记述昨日纽约空难,而且刊登昨天失事的空中客车A-300照片。报纸对空中客车A-300进行了介绍:

空中客车A-300是欧洲“空中客车”公司生产,于1974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

A-300型飞机有250至280个座位,长54.1米、机舱宽5.28米、高16.54米,翼长44.84米,机舱面积260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为165吨,最大航程7500公里,有两个发动机。这种飞机噪音小、耗油也少。在中、短距离客机中,它是波音飞机的主要对手。

这份报纸还历数最近几年空中客车型飞机的空难记录:

2000年8月23日,海湾航空公司的一架A320客机在巴林附近海域坠毁,机上143人全部遇难;

2000年1月30日,肯尼亚航空公司一架A310客机从科特迪瓦的阿比让起飞后不久坠入大海,机上179人中有169人遇难;

1998年12月11日,泰国航空公司一架A310200客机坠毁在泰国南部一个被洪水淹没的橡胶农场,机上146人中有101人遇难;

1998年2月16日,中国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一架空中客车在台北国际机场坠毁,机上196人和地面上7人遇难;

1997年9月26日,印度尼西亚航空公司一架A-300B4在从雅加达飞往棉兰途中在棉兰附近撞山,12名机组人员和222名乘客罹难;

1994年4月26日,中国台湾中华航空一架A-300600在日本名古屋降落时由于操作失误坠毁,机上271人中有264人遇难。

……

在飞行中看着这么一连串的空难记录,心中真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