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极恶嫡妇
512900000531

第531章

终于,小麦晾晒完毕,村民们开始种下一季庄稼。

福娘松了一口气,皇上应该走了吧?

皇上明显的黑了很多,但身体反倒比以前更好,那双眼睛,格外的威严。

这天,吃过午饭,福娘洗了碗,坐在后院休息,前后院种了很多菜,现在已经长了很高,如果他们继续住下去,一定可以吃到亲手种的菜。

福娘对昭云公主说道:“云姐姐,如果把御花园的花草都拔掉,种上蔬菜,我看宫里都不用另买菜了。”

“福娘,这算是一个好主意,种菜也是不错的,很有乐趣。”皇上何时走到他们身后的,福娘恍然不知,福娘把蒲团递给皇上,皇上也不客气,坐在了上面。

因为麦秆到处都是,左相的邻居编了几个蒲团送给他们,福娘决定,等回去的时候,让人拿走几个,送到福州去,坐起来很舒服,她喜欢。

三个人坐下,皇上说道:“以前只是做做样子,今日才知道,这世上最苦最累的就是农人,福娘,你说得对,朕有了新的想法。”

皇上站了起来,“我们回去说。”

三个人回到房中,皇上这才说道:“福娘,朕记得你曾经跟朕提过,移民的事情,朕想,这件事,可行。”

大晋的百姓,分布不均,比如说他们住的南石县,土地肥沃,所以,一个小小的小南庄,就有八九百户村民,几千口人,也正因如此,土地更显着少了,人均耕地数量的减少,大大制约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福娘治下的小琉求,从前百姓也很少,大片的土地,都没有种植庄稼,自从福娘让那些退伍士兵携带家眷住下以后,开荒种田,肥沃的土地,已经让小琉求成为粮仓,一年两熟或者三熟的稻谷,完全可以供给福州等地,人人都已经知道,小琉求的好处,所以,相对而言,小琉求岛上的任何官职,都已经成了肥差,福娘也会让人把小琉求的特产送往京城。

“朕想,把小琉求的经验推广到全国,三年之内,自愿开荒者,免税赋三年,朝廷还会出一部分钱,作为他们搬家的费用。”

“皇上,有的时候,您的旨意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执行的时候,各州县的态度就不一样了,若是真想让百姓自动迁移,去开荒种田,首先要确定他们是出于本意,而且,不能层层盘剥,这是百姓最害怕的,皇上,咱们这一路走来,想必您已经听过不少民间俚语,有句话,不知皇上可曾听过?”

“你说。”

“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这次若真是迁移百姓,那就更加要慎之又慎,微臣到有一个办法,不知皇上想不想听?”

皇上笑着斥责福娘,“你这丫头,何时来这么多话,快说。”

福娘道:“若是朝廷补贴银两,难免不会层层盘剥,到了百姓手里,还不知道能剩多少,倒不如由商人自愿出这笔钱,百姓迁移,商人肯定也要迁移,皇上可以免去农人的税赋,也可以免去一部分商人的税赋,这样一来,官府就能省去一大笔费用,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皇上大笑,“福娘,此计甚合朕心,具体的,我会让户部去操作,明天我们就走。”

“明天就走?”福娘有些惊讶。

“是啊,明天就走,明天我们向东走,朕想去海边看看。”

福娘心中了然。

翌日天未亮,众人骑马上路,福娘后知后觉,原来鹰卫早就备好了马匹,来的时候的静悄悄,走的时候,依然无声无息,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皇上,曾经在这个村子住了一个月的时间。

众人骑马而行,逢城进城,若有官员违规行为,皇上便会让鹰卫快马传书,交由京城处理。

他们这一路走来,并无大的动静,或许,各地官员都已经知道昭云公主和甘泉公主微服私访的事情,故而有所收敛。

这两个奇女子,在大晋缔造了一个传奇。

这里是海边的一个小渔村,皇上说,先在附近走一走,然后再到码头上船,他们不必急于一时。

海边的风景是美的,尤其是在盛夏时节,清凉的海风,吹走了心中的燥热。

福娘和昭云公主在海边捡贝壳,潮涨潮落,很多贝壳散落到海滩上,福娘想起以前和同事度假,海边的贝壳,哪里有这么多,到了福州,一直忙于政务,更没有这种闲心捡贝壳。

拿着大贝壳放在耳畔,海螺里传来大海的呼啸,福娘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也不知道现在他们在做什么,其实,她不算是一个称职的好母亲。

昭云公主比她觉得新鲜,捡了很多,还想带回京城。

福娘四下张望,发现皇上正在和织网的妇人聊天。

皇上被日头晒得皮肤黝黑,加上语调温和,怎么看,也不像是万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

福娘和昭云公主并没有凑上去,不知道皇上再在他们谈什么,那些个妇人笑的很是开心,后来,还有一个妇人从海边的竹竿架子上取下一条晒干的咸鱼送给皇上,皇上道谢之后,走向福娘他们这边。

这个渔村是没有客栈的,他们必须赶回城里才有住的地方。

皇上倒背着双手,背影高大威严,他面朝大海,没有人知道他在看什么,远处,一片茫茫,偶尔有几只海鸥飞过,发出轻厉的叫声。

突然,一阵动静,惊扰了皇上。

皇上转头看过去,脸色遽变。

看那一身皂衣,就已经明白了,他们是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