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5272700000006

第6章 酒桌文化知多少

一、酒桌饮酒七忌讳

(一)注意酒仪

饮酒时应正确举杯,不必矫揉造作地在举杯时翘起小手指,以显示自己的优雅举止。尤其喝红酒,在饮酒前应有礼貌地品一下酒。可以先欣赏一下酒的色彩,闻一闻酒香,继而轻啜一口,慢慢品味。千万不要为显示自己酒量大,看也不看杯里的酒便一饮而尽。此外,也不可喝得太急,使酒顺着嘴角往下流。这都是有失风度的行为,在国际场合则有失国格。

(二)讲究次序

第一次上酒,作为东道主的你可以亲自为所有客人倒酒,不过请记住,依逆时针方向进行,从坐在自己右侧的客人开始,最后才轮到自己。客人喝完一杯后,可以请坐在你对面的人帮忙为他附近的人添酒。如果你同时准备了红酒和白酒,请把两种酒瓶分放在桌子两端。如果有领导在场,最好从领导位置开始倒酒,然后按照逆时针方向一一倒酒。如果领导较多,坐的位置又无次序,这种情况下,可以请酒店的招待人员帮忙倒酒,这样做既不失礼仪,又能显示出自己的身份。

(三)倒酒方式

在正式场合倒酒时,啤酒和葡萄酒都是不能手持酒杯的。而在轻松的场合,啤酒则可以手拿酒杯,但要注意右手拿瓶,左手拿杯,并且右手要倾斜着倒才美观。另外,注意啤酒泡沫要与杯口齐平,不能溢出。

倒酒时注意将商标向着客人,不宜把瓶口对着客人,如果倒含汽的酒可用右手持杯略斜,将酒沿杯壁缓缓倒入,以免酒中的二氧化碳迅速散失。倒完一杯酒后,应将瓶口迅速转半圈,并向上倾斜,以免瓶口的酒滴至杯外。

(四)礼貌回应

祝酒者并非一次喝完杯中酒,每次喝一小口足矣。有时你不必碰包括葡萄酒在内的各种酒精饮料,但是当别人向你祝酒时,无论怎样你都应该站起来,加入到这项活动中,至少不应该极端失礼地坐在座位上。

(五)表示谢意

当别人向你祝酒时一定要说 “谢谢”,同时要向对方祝酒。在宴会活动中,女性可以非常自由地面对别人的敬酒,而且回应敬酒者只要微微一笑,或向祝酒者点头示意就足够了。在祝酒结束后,还可以朝祝酒者举起杯子,作出姿势表示“谢谢你,也祝你”!

(六)言行文雅

有人想以猜拳行令方式烘托气氛,结果吵闹喧嚣,粗野放肆,令人心烦。在公共场合不宜划拳,纵使主人许可,行些酒令,划些文拳聊以助兴即可。

在宴会进行过程中,切记一边饮酒,一边吸烟。

(七)饮酒适度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虽然非常注意自己的打扮和言谈举止,唯恐给别人留下不良印象,但在觥筹交错的宴席上,常常忘记保持一份文雅的酒态,往往是酒过三巡后摇头晃脑、吆三喝四、词不达意,不但脸被酒精刺激得变了形,而且走起路来也是手舞足蹈,非常不雅观。 酒德即人品,很多人往往通过饮酒来考察一个人的自制力和素质高低。我们有“君子饮酒,三杯为度”的古训,即饮第一杯,表情要严肃恭敬;饮第二杯,要显得温文尔雅;饮第三杯,要神情自然,而知道进退。酒过三巡仍无节制,就叫失态。现代人虽然并非一定要做到酒饮三杯而止,但适可而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把饮酒作为目的,而应当把它作为调节气氛、增进感情交流的一种手段。

二、五大敬酒原则

一般而言,敬酒有以下方式:

(一)文敬

即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酒席开始,主人在讲完祝酒词后,便开始第一次敬酒。这时,主客都要站起来,主人先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说明自己已经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客人一般也要喝完。席间,主人还应到各桌去敬酒。

(二)回敬

这是客人向主人敬酒。当主人领完第一轮酒,客人要回敬主人,和他再干一杯。回敬的时候,要右手拿着杯子,左手托底,和对方同时喝。干杯时,可以象征性地和对方轻碰一下酒杯,不要用力过猛,非听到响声不可。出于敬重,可以使自己的酒杯较低于对方酒杯。如果和双方相距较远,可以以酒杯杯底轻碰桌面,表示碰杯。

(三)互敬

这是客人与客人之间的“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的理由,若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就得喝酒。在这种双方寻找论据的同时,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得到升华。

(四)代饮

这是一种既不失风度,又不使宾主扫兴的躲避敬酒的方式。如果你不会饮酒,或已饮酒太多,这时他人再次向你敬酒,你就可请人代饮。代饮酒的人一般与自己有特殊的关系。在婚礼上,男方和女方的伴郎和伴娘往往是代饮的首选人物,故他们的酒量必须大。

(五)罚酒

这是中国人“敬酒”的一种独特方式。“罚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最为常见的是对酒席迟到者的“罚酒三杯”。

三、回应祝酒两原则

原则一:不宜太具体

有的人在致谢时,常常犹如语不尽意,在必要信息已基本传达完以后,仍然不放心地添上几句,或出于习惯,无意地多言几句,从而造成偏离原有谈话方向、破坏原有致谢意图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一个刚上任的副厂长的生日宴会上,该副厂长的哥哥出于礼貌,站起来一边向弟弟工厂的同仁以及上司敬酒,一边说:“多谢各位同仁和上司多年来对我弟的关照,使他当上了副厂长。”这句话说完,弟弟就向哥哥瞪了一眼,宴会结束后,兄弟俩就为这句话的后半句争吵起来。

显然,哥哥的后半句话说得不得当,因为感谢的内容过于具体,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认为当上副厂长只是同仁和上司关照的结果,而不是他本人具备实力,所以要特别为此表示感谢。这句话造成的负面效果是:既缩小了谢意的范围——似乎只为提携一事而谢,又贬抑了弟弟——似乎他无能,只能靠提携。事实上,当上副厂长有诸多因素:个人努力、天时地利、同事的信任、上司的提携,等等。其实,哥哥只需谢谢各位同仁和上司的各方面关照即可,无须说出关照的具体内容,让人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原则二:宜风趣幽默

幽默是快乐的分子,在回应祝酒时幽默一些往往能营造出轻松欢快的气氛,令人身心愉悦。

1930年2月9日,蔡元培70岁生日,上海各界人士在国际饭店为他设宴祝寿,他在答谢时风趣洒脱地说:“诸位来为我祝寿,总不外要我多做几年事。我活到了70岁,就觉得过去69年都做错了。要我再活几年,无非要我再做几年错事喽。”宾客一听,哄堂大笑,整个宴会充满了欢声笑语。

试想,如果一个人摆出一副严肃相,一本正经地致答谢辞,那么整个宴会就不会产生如此活跃快乐的效果了。

四、不可不知的酒桌规矩

与同事交心,与领导沟通,与客户谈判……很多时候,这些事情就在酒桌上完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酒场,了解一些酒桌上的规矩,必定事半功倍,一路绿灯。

1.主人在为客人斟酒时,常说“满上满上”,这个“满”不是指满到杯口几乎溢出来,而是指斟满八成就恰到好处。

2.主人斟酒时,客人可行“叩指礼”,表示感谢主人斟酒。行“叩指礼”时,客人把拇指、中指捏在一块,轻轻在桌上叩几下。

3.祝酒时要表示祝愿、祝福等。

4.席上喝酒讲究碰杯,碰杯则意味着把杯中的酒喝干,而且是一口气喝下去,之后把杯子倒过来让旁人看看杯子是空的。在酒席上还常常有“无三不成礼”的说法,意思是喝酒一次高潮必须是三杯以上。所谓“酒过三巡”也是这个意思。

5.如果你准备喝酒或者本身酒量很大,就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以免留给人虚伪的印象。能不能喝酒,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6.掌握节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

7.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

8.如果自己职位卑微,就不要给领导代酒。即使代酒,也应制造假象,即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非给领导代酒。

9.有些领导由于平时应酬较多并且已经对这种杯来盏往的形式出现厌烦的情绪,那么你就不要敬酒过多,只要懂得适时为领导添加酒水即可。

10.领导给你敬酒时,不管领导要你喝多少,自己都要先干为敬,并且双手端杯,杯口低于领导的酒杯。

11.领导夹菜时,转动酒桌中间的圆盘是酒桌上的大忌。

12.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说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13.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握杯,左手垫杯底,自己的杯子要永远低于别人。但是如果自己就是领导,那就不能放得太低。

14.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15.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情况而定,可以看对方的酒量和喝酒态度来决定自己的酒量,但是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因为这是你在敬别人。

16.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逆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17.要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18.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做得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19.如果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