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5272700000062

第62章 红白喜事致辞概述

什么叫红白喜事

从古迄今,中国人对于“喜”十分向往与崇尚,认为喜便是福。因袭我国古代哲学“阴阳”的基本观念,在民间,人们习惯将喜事分为红、白两大类。将婚丧嫁娶、岁时节日生育祝寿、兴业开店、乔迁新居等闹热之事统称为“红白喜事”。

红色是一种吉祥、喜庆和热烈的象征,同时还是革命、胜利与成功的标志。在中国,长久以来就有推崇红色的民间习俗:红色的灯笼、红色的礼服、红色的兜肚、红色的对联,等等。人们认为红色即是吉祥美好、光明与希望,于是,我们通常将男婚女嫁、生日寿诞、新房上梁、金榜题名等红红火火、大吉大利的事,称为红喜事。

丧礼中,我们经常会见到白色的孝服、白色的挽联、白色的花圈等。人们用素净的白色来哀悼死去的故人。作为红色的对立色调,白色在丧事中亦是与死亡相关联的,但是,中国自古就有“灵魂不灭”之说,人死后其灵魂是不灭的,他会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被看做是喜事,于是就有了喜丧的说法,我们常说的红白喜事中的白喜事即指丧葬。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无论是红喜事还是白喜事都会操办一些仪式来表示庆贺。结婚生子要庆贺、生日寿诞要庆贺、乔迁建房要庆贺、百岁老人死去更是要敲锣打鼓的热闹一番,这便形成了许多红白喜事的民俗习惯。

如:

结婚。结婚代表着男人和女人的结合。它是两个彼此相爱的人,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爱护对方按照法律的程序和条件确定夫妻关系的行为。婚礼则是用来庆祝婚姻的开始,是继成人礼之后人生的第二个里程碑。

生儿育女。新生命的孕育是一个家庭继结婚后的又一喜事,亲朋好友纷纷送来衣服、玩具、红包等礼品表示庆贺,父母为了感谢和分享喜悦,亦会回赠礼品或大摆筵席款请客人。

生日祝寿。生日,顾名思义就是人出生的日子,这一天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值得纪念的,因为它昭示着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日子,而我们每年满周岁的那一天也叫生日。

开业庆典。无论是一家店铺还是一家公司,一个隆重而具特色的开业典礼是它在社会上起始的第一步,也是其给世人留下好的形象,提高知名度的大好机会。

建房乔迁。房子是避风的港湾,是休憩的场所,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旧时我们便有在建房开工前择吉日、看风水的习俗。现在的人们更是举办各种仪式或酒筵来庆贺建房或乔迁。

祭奠扫墓。扫墓的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人们通过祭扫的仪式,亲自来到死者的坟前,鸣鼓、奏乐、烧纸来表示对死去的人深深的怀念和敬意。

每天、每月、每年都有很多事情在发生,升学毕业、开工竣工、辞旧迎新等等。我们举办仪式来纪念或是提醒这些事情的存在,而这些被我们装扮起来的事情也就是红喜事和白喜事的结合——红白喜事。

红白喜事致辞的特征

无论是作为一个红白喜事主持人,还是参加红白喜事活动的嘉宾,首先一定要明白在整个红白喜事过程中,致辞起着关键,甚至是主导的作用,而听众始终处于接受地位。讲话、致辞、演讲或是主持,其实是一个个性化的活动,它体现了说话人的个人魅力,同时也是其性格、气质、形态、口才的综合反映。

1. 红白喜事是真实的活动,红白喜事致辞要有真情实感

一些人,他们站在讲台上时,虽然侃侃而谈,旁征博引,有时还能插入一些令人捧腹的俏皮话,说理透彻明白,但是如果没有体现出个人的特点,一样无法能激起听众热烈的反响。反之,如果一个上台致辞的人讲的都是具有乡土气息的朴实的语言。但是这些语言中,包含了它的真情实感,这就会成为一个感人的演讲。

2. 红白喜事致辞中可适当的加入一些艺术效果

致辞人有的时候为了达到感人肺腑的目的,需要借助一些艺术的表现手段创造艺术感染力。演讲的艺术性在于它使得演讲具有了文学特征、朗诵艺术色彩和富有感召力的体态语言,这样就形成了统一的整体感和协调感,

也就是说红白喜事致辞中的各种因素,例如语言、声音、表演、形象、时间、环境等,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美感。同时,红白喜事致辞还具备着戏剧、曲艺、舞蹈、雕塑等艺术门类的某些特点,演讲与这些因素融为一体,就形成了具有艺术感的讲话活动。

3. 红白喜事致辞具有鼓动人心的力量

我们知道,人们通过红白喜事的活动来表达自己喜悦、高兴、幸福、忧伤、哀悼等多种感情的活动,所以红白喜事致辞需要使得听取的人们,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没有鼓动性,就不成为红白喜事。在红白喜事活动中,致辞人者需要用自己的形象、语言、情感、体态以及演讲词的结构、节奏、情节等去引发听众的共鸣,以此来抓住听众的心。可以说,鼓动性是演讲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

4. 红白喜事致辞是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工具

现在人们的沟通、交流、社交等多种社交活动都是在红白喜事中实现的,红白喜事致辞是最经济、最实用、最方便的传播工具。

5. 红白喜事致辞可以针对明确的目标

红白喜事致辞是一种社会活动,这样的活动它所面对的听众也是社会的成员。因此,红白喜事致辞应具有社会现实的针对性,能够针对特定的人群、问题展开演讲,取得公众的认同。

红白喜事致辞的观点来源于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归纳和提炼,只有这样,才有说服力、感召力,才能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6. 红白喜事致辞能够适应任何环境

红白喜事致辞是人们通过讲话人为了传达自己某些观点或者某些活动而准备,所以它能包括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社会生活事无巨细,古今中外纵横千里,它适合于男女老幼,不同背景、文化层次、职业、身份、种族、阅历的所有人;同时,它不受时空、设备等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红白喜事致辞的作用

红白喜事致辞虽然也是讲话的一种,是和日常讲话是有所不同的。日常讲话是人们为了交流思想、联络感情、协调行动而说的。这样的讲话,都是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的。并且日常讲话对于逻辑性的要求并没有很大,人们的交谈,是相互的,交织进行,所以交谈,是散漫的随意的。

但是红白喜事致辞,有逻辑性和目的性。需要讲话人的精心准备。

1.红白喜事致辞在致辞人和听众之间建起联系

致辞人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系统的统合到一起,有计划、有组织的传达给听众,有的时候还需要听众插话,炒热现场的气氛。在这样的特殊的模式中,致辞者和听众、听众和听众、听众和致辞者之间就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联系,这是传播的必然发展。

这些多种多样的联系,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现在了听众和讲话人的面前。听众可以在这些表现之中找到感情的共鸣,同时便于听众融入到活动中来。致辞人在台上滔滔不绝地发表演说时,他的思想感情,举止神态都直接作用于听众,听众接收到这些信息,或欣然赞许,开怀大笑;或心存疑义,无动于衷;或惊或喜,或悲或叹,都会在现场流露出来。

而对于致辞人而言,这样的联系,可以使他随时确认致辞的效果,对于听众对红白喜事主持词的情绪反映和态度评价,会自然地反馈给致辞人,为其所察觉。所以在一段成功的红白喜事致辞能够协调致辞者与听众的关系,使他的讲话具有吸引力,红白喜事活动也就可望更为精彩。

2. 红白喜事主持词是一种典型的传播活动

传播源通过一定的介质将所要传递的消息,传递给他的目标受众,而受众在得到消息后再将他的想法感情通过一定的渠道反馈给传播者,这样传播者就知道了,他是否达到了他的预期效果。

所以说红白喜事致辞是一个典型的传播过程,是信息循环流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讲话人通过声音、体态、形象的特殊的媒介,将信息传达给听众,听众在得到这些信息之后,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反应,高兴、悲伤或者漠不关心等等。

所以,很显然的,一段精彩的红白喜事致辞,需要尊重红白喜事的传播性,尊重听众,也需要各方面联系和各个环节有效地连接,密切配合。

3. 红白喜事致辞独白的语言要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

我们知道,红白喜事致辞是一种靠独白来打动听众感染听众的传播方式。就像教师讲课一样,是要将全新的内容使得学生了解、掌握。这就要求演讲者必须通过自身的有声语言材料和相应的体态语言来逐条逐款层层展开。要讲清思想观点的来龙去脉,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奏效的。

因此,讲话者的语言必须经过认真组织、仔细斟酌、要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

开头要精彩,引人入胜,结尾要恰到好处,耐人寻味。而中间部分要求层次清楚,论点明确,完美地将自己和听众的情绪推向高潮;同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叙事、抒情、说理、等将自己的论证做到天衣无缝。如何以其深刻的的思想性和精巧的文采美来吸引听众、感染听众,拨动听众的心弦,弹奏出最动听的乐曲,这一切都要求演讲者苦心构思,巧妙结合。

红白喜事主持词要求语言、声音、眼光、动作、姿态有机地结合,浑然一体,做到吐词准确、语调动听、表情丰富、动作适度、仪态大方、感情充沛,使人产生一种“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的美感。因此,它必须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讲究音韵、修辞、气度等等,具有一定的艺术色彩。总之,一次成功的演讲,其语言必须具备以下要素:措辞准确,声调清晰,体态得当,感情真挚,结构完美。

4. 红白喜事致辞是一种具有很强使用的常用工具

在我们的生活中,红白喜事是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红白喜事致辞不像文字和书籍,要求受众具有一定文字和文学功底,不论是老、中、青、少,还是工、农、兵、学、商,只要具有听讲能力,都能成为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