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家庭第一:创建完美和谐的两性世界
5276600000026

第26章 幸福守则之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把握现在(2)

匆忙的生活使我们忽略了许多美好的、值得欣赏的东西,只有当你找到寄托你心灵的处所之后,你才能有余情去欣赏这世界可爱的一面,才有机会去享受真正属于你自己的人生。为了使自己能经常保持一种宁静泰然的心境,一点精神上的寄托是很需要的。精神上的寄托,完全是属于你私人灵魂深处的东西。它不一定有很大的意义,不一定有什么积极的目的,它只是你精神上的一片私人的园地,是你灵魂的一个小小的避风港,是你躲避世俗牵绊的堡垒,是一个你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和自己心灵恳谈的秘密花园。会处理生活的人,一定懂得怎样给自己安排一片不受干扰的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在这里,你可以想你所要想的,做你所要做的,躲开一切你所要躲开的,逃避一切你所要逃避的。这片小天地就是你寄托灵魂或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地方。给自己的灵魂找一个寄托,那并不是消极的逃避,那正是一种积极的养精蓄锐。正如有位名人说的“我休息是为了工作。”我们也是一,让灵魂去休息一下,养一养它在尘间奔波所受的伤,然后好再去奔波。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人,能够成天只做他自己喜欢的事,过他自己所愿意过的生活。每个人都必须被动的做些他并不想做的事,扮演一些他并不喜欢扮演的角色,过一种他所不愿过的生活。所以,我们发现,有些人一有时间就吸烟,有些人一有时间就看小说,有些人一有时间就写文章。这些一有时间就想做的事,才真正是他所喜欢做的事。但是,因为他必须应付许许多多生活中的琐事,他没有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去只管做他所喜欢做的。因此,这些小小的嗜好,就成为他生活中的一点寄托。他从这里面找到他自己,得到生活的真味,暂时忘

掉了世界的烦嚣。假如你懂得生活,同时你也懂得自己,那么,你一定会在生活中找到那么一点使你安心,使你忘忧,使你沉醉的所谓的寄托。九二一大地震在台湾造成了惨重的伤亡,使许多人在一夕之间家破人亡。有一个妇人大难不死,被救难人员从瓦砾堆中救了出来。然而当她得知先生和一对就读小学的儿女都已遇难,全家只有她一人获救时,几乎痛不欲生,屡次要自杀,根本不想再活下去了。有好长一段时间,她不敢出门上街,因为一看到街上嬉闹的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家人的照片更是看不得,一看就会泪流不停。尤其想到两个乖巧的小孩,更让她万般不舍。后来,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她每天写一封信给在天堂的儿女和先生,倾诉她的思念和不舍。两个月来,通过写信把她和日夜思念的家人又重新连结起来了。惭渐地,她的心情从思念转为祝福,一封封投寄到天堂的信,改变了她的心情。写到最后几封,她已经可以平静地问候子女在那边过得好不好,给先生的信也会叮咛他要照顾子女。她说,自己的思念已化为祝福,紧绷的心也已渐渐地放下。在写下最后一封信后,她真正告别了死去的家人。现在这个妇人除了计划找工作重新生活外,也到处忙着做义工。她说,走过这场巨变,相信

人生没有更大的挫折可以打倒她。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悲痛是永远无法抚平的。如果不及时找一点精神上的寄托,不及时为自己的思念找一个出口,让自己的心灵也有一条出路,这些可怕的情绪将会吞吃我们的生命,造成人生的重大破坏和损失。因此有人每星期都上山,到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有人天天写信,抒发心中的思念;有人成立基金会,积极实现前人的梦想;有人热心去帮助和他一样遭遇的人……方式不同,目的则一致,借着不同的思念方式,带来更长久的想念。怨天尤人,暗自垂泪,很容易成为戒不掉的“毒瘾”,甚至成为一种惩罚,不断荼毒自己的心灵。有人期望能借此消解内疚和不安,但是这些关起门来的自虐,只会拉长悲痛和苦情,对死者无益,对活人无助。用一个有意义的方式去纪念过世的人,是健康的,也是医治自己心灵的良方。你永远可以找到一个比你还悲惨的人,在我们生活的四周随时都有人需要我们扶一把,因此当你将哀痛转

向时,你将看到希望和价值。

品味生活中的幸福

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说:“幸福是世界节奏的一瞬间,是生命振子摆动的两极之一。要停止那个摆,除了破坏它,没有其他办法。”其实罗曼·罗兰要告诉我们的就是:幸福是一种心态,过分追逐财富是幸福的杀手。有一位富翁,每天让他劳神费心的事情同他拥有的财富一样多。他每天眉头紧锁,难得有个笑脸。富翁的隔壁住着一对磨豆腐的小两口。这小两口一天到晚歌声、笑声、逗乐声不断,这些声音不断地传到富翁的家里。富翁的夫人就说:“我们这么多钱,可还不如隔壁磨豆腐的小两口快乐。”富翁说:“这有什么,我让他们明天就笑不出来。”晚上,富翁隔着墙扔过去一块金元宝。第二天,磨豆腐的小两口果然鸦雀无声。小两口合计,天上掉下了金元宝,发财了,磨豆腐这种又苦又累的活儿以后是不能再做了。做生意吧,赔了怎么办;不做生意吧,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这时候,他们谁也没有心思说笑了。富翁对夫人说:“你看,事情就这么简单!”金钱可能给我们快乐和幸福,但有了金钱却不一定会有快乐和幸福。同样的道理,相同的生活境遇和生活条件,以不同的心态去衡量,有的人会觉得不幸,有的人却会觉得幸福。你觉得乌云密布,他却会觉得云淡风轻,这只是因为彼此有着不同的心态。有一位爸爸问他的女儿:“你幸福吗?”女儿答:“幸福。”爸爸让女儿试着举例,女儿说:“比如现在呀。”当时的情况是刚吃完晚饭,他陪女儿一起登上楼顶,仰望天上的星星。这只是一件平常的小事,我们差不多每个人小时候都有类似的经历,都有这样的无数幸福时刻。爸爸让女儿再举例,女儿说比如妈妈爱用茶叶水洗枕头,每每睡觉时都有淡淡的茶叶香味。还有妈妈在刚刷完油漆的屋子里放些菠萝,风儿一吹整个屋子就充满了芳香的菠萝味。这些本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谁也无心去在意那些,但只要细心的去品味,你便会发觉其中的幸福。生活中本就时时刻刻充满了幸福,这幸福来自于生活的细枝末节,只要用心去品味,幸福同样有色香味,同样可观可闻可吃可品。一个欲离婚的女子厌烦了现有的琐屑生活但她一直对其外祖母的幸福和谐生活充满好奇。有一天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外祖母的日记,原来里面记录着外公为她洗了多少衣服,吻过她多少次,帮她洗过多少次脚……

有个人在路上行走,迎面而来的花贩请他买一束花。

“不要。”

“难道你不想为你心爱的人买一束吗?”

“算了吧!我已经结婚了。”

公交车驶过乡间,车上的乘客看见农庄前院有一大群鹅,正兴奋地抬着头张望。公交车风驰电掣地驶过,司机按了三下喇叭,这时鹅群纷纷扑翼嘎嘎叫,表示热烈的欢迎。有人好奇地问司机:“这些鹅是在等你吗?”“是的,”他说,“每天早上它们都在那儿,我对它们按喇叭,它们向我叫。这样,我整天都会很开心。”其实,生活是由一件件的琐碎之事连缀而成的,在这根线上的点点滴滴都融汇着幸福的纽扣。细品着细琐的每一点每一滴,你都会觉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品味生活要多想些美好之处。因为生活毕竟不是只有鲜花,也不会时时充满阳光。我们要想成功地走出郁闷和哀愁,就要多想想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从中品味幸福。比如下班了,妻子做好了可口的饭菜,这就是一种幸福,不要因为她时常埋怨而自悔自恼,也不要因为她的心

胸偏狭而自怨自艾。再如,生病了,丈夫领着孩子拿着礼物来看望你,你应该感到他们对你的关心。一滴水珠可以照见太阳的光辉。品味生活的幸福是从小处着眼,不要因为事情小而忽略了别人对你的关爱。你早晨上班之前,爱人帮你准备好了一些早点;下雨了,爱人撑着伞守候在你单位的门外;你晚上看书时,爱人将一杯清茶送到你的手中。所有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值得我们深深地怀恋,让我们感动。收获与付出往往成正比。我们在品味家人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想到去给予。其实,给予家人快乐也是一种幸福。给予幸福,你就会收获幸福,因为你为自己创造了幸福。要记住:“生活是被幸福包裹着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品味,我们就会时时感受到幸福时光。”

悉心享受生活中的每一次小小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