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瞬间操纵术:掌控你身边人的113种经验
5278000000041

第41章 商战中的心理操纵术(2)

小小的卖报、卖粥生意,却有这么多技巧和学问。与之类似,如果你掌握这些小技巧,注意这些小细节,就会在平凡之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

点石成金:

商战中切勿好高骛远,要踏实前进,不管你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只有善于从细节中揣摩,才能发掘出对手忽略的那些超额利润。

以逸待劳,后发也能制人

商战中,如能有效地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军事策略,即使后发,也可以克敌制胜。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孙子兵法》中讲:“以近代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也就是说,双方交战时,不一定要用进攻的方法才能将对方置于困难的局面,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养精蓄锐,等疲劳的敌人来犯时,给予敌人迎头痛击,同样能达到制胜的目的。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制动往往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以逸待劳”是现代商场中经常遇到的一计。你不需要直接采取进攻的行动,只要积极防御,以盈养亏,以亏促盈,待竞争对手出现漏洞时,再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很容易在竞争中取胜。

市场变幻莫测,行业间摩擦此起彼伏,机会稍纵即逝,在这个时刻充满着竞争、风险的环境中,任何一个公司哪怕是稳坐“庄家”的“老大哥”都不可能一直独占鳌头。可能今天你还是一支“绩优股”,明天或许将会变成一支不折不扣的“垃圾股”。

既然我们不可能在竞争中永远胜利,就要学会进守兼备,适时转移或者步。当时不利己时,退回来休养生息,不和对手硬碰硬,等待时机,瞅准机会反过来推翻对手。在和对手进行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要耐得住时间,耐得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小恩小惠,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才能取得自己真正的需求。

英国友尼利福公司的经营之道就是“以退为进”、“以静制动”。他们有一个基本的信条,即“不拘束于体面,而以相互利益为前提。”只要最终能赢得利益,即使暂时要妥协、退让或不够体面也没有关系。因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只有甘愿妥协、退步,才能赢得时机,发展自己。退一步,有可能会获得进两步的空间和机会,结果还是自身获益。所以,在这一信条的引领下,英国友尼利福公司在企业经营和生意谈判中常常采用退让策略。

非洲东海岸是一块非常适合栽培食用油原料落花生的地方,那里不仅土壤肥沃,温度和气候也恰到好处,落花生每年的产量都很高。友尼利福公司看好这一点,所以在那里设有大规模的友那蒂特非洲子公司。这里是友尼利福公司的一块宝地,也是其主要财源之一。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友尼利福这些肥沃的落花生栽培地一块块地被非洲国家没收,这使得该公司面临极大的危机。

怎么办呢?跟非洲政府和人民抗争到底,还是妥协退让?面对这种形势,公司内部经过长时间的激烈讨论之后,经理柯尔对非洲子公司发出了6条指令:

第一,非洲各地所有友那蒂特公司系统的首席经理人员迅速启用非洲人;

第二,取消黑人与白人的工资差异,实行同工同酬;

第三,在尼日利亚设立经营干部养成所,培养非洲人干部;

第四,采取互相受益的政策;

第五,以逐步寻求生存之道;

第六,不可拘束体面问题,应以创造最大利益为要务。

不仅如此,柯尔在与加纳政府的交涉中,为了进一步获得对方的信任,还主动将自己的栽培地提供给加纳政府,从而获得了加纳政府的好感。“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果然,不久,加纳政府为了报答他,指定友尼利福公司为加纳政府食用油原料买卖的代理人,使得柯尔在加纳独占专利权。同样,在同几内亚政府的交涉中,柯尔使用了同样的“伎俩”,表示愿意自行撤走公司。他的这种坦诚的态度又赢得了几内亚政府的信任,因而允许柯尔的公司留在几内亚。于是,柯尔在同其他几个国家的交涉中,也都坚持采用退让政策。结果,在“迂回战术”的连连使用下,柯尔的公司不仅没有真的退下来,反而光明正大地站稳了脚跟。公司就这样平安地渡过了难关。

做生意要像做人那样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必要的退让可以换来更大的利益,一味地咄咄逼人只会使你陷入死胡同。学会“以逸待劳”、“以静制动”,才能更好地后发制人,克敌制胜。但是,退让策略的运用,既要适时,又要得体,一定要充分掌握对方的心理活动,再“对症下药”地安排策略,这样才能万无一失地取得成功。

点石成金:

以逸待劳,此计强调放敌方处于困难局面,不一定只用进攻之法。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待机而动,以不变应万变,以静对动,积极调动敌人,创造战机,不让敌人调动自己,而要努力牵着敌人的鼻子走。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劳的“待”字理解为消极被动的等待。

他推陈出新,你就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是商战中的一条妙计,指利用、支配那些看上去没有作为的势力、无什么用途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目的的策略。如果对手喜欢创新,那你用这条计策再合适不过了。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借尸还魂,原意是说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当然,这里并非讲这些命理性的东西。用在商场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看上去没有作为的势力、无什么用途的东西,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就像你欲“还魂”必须借助看似无用的“尸体”一样。我们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甚至是看上去无什用处的东西,努力争取主动,壮大自己,即时利用,转不利为有利,转败为胜。

这条计谋要求我们借助死去的人(也就是看上去无用的东西)与活着的人(也就是看上去有用的东西)较劲,似乎有悖常理。但这正是他的精髓所在,意在告诉人们要不走寻常路,独辟捷径。例如,当对手纷纷抛弃老模式、旧思维和老技术,大力创新时,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重新揣摩旧的思维、模式和技术,通过另辟捷径以反常方式来取得成功。

这种竞争手法最关键的是不按常理出牌,当对手都已经抛弃时,只有你在使用。当对手们蜂拥向独木桥时,你却乘着小舟;当对手们彼此你追我赶,向所谓的最新潮流追逐的时候,你却反方向而行……你的“唯一”往往是你战胜敌手的“利器”,因为对手下的很多工夫都是无用功。

在美国,电报业最兴盛之时,老范德比经营的西联电报公司处于垄断地位。老范德比去世后,古尔德花100万美元开了一条新电报线路,成立了太平大西洋电报公司。小范德比意识到了古尔德对自己的威胁,决定收购太平大西洋电报公司,如此,就能使自己仍处于垄断地位。他马上派人与古尔德谈判,结果他以500万美元买下了太平大西洋电报公司,太平大西洋公司人员设备全部转入西联。艾克特是古尔德的挚交好友,因为有技术,进西联后,担任该公司的总工程师。小范德比对这一次成功的收购十分满意,他不仅扩大了实力,还引进了一员虎将。

过了一段时间,爱迪生又发明了四重发报机,使用这种发报机,效率要比原来提高一倍以上,如此一来,西联小范德比决定买下这项专利。他派艾克特与爱迪生谈判,让艾克特以低于5万美元的价格收买。他认为这次他同样会稳操胜券,因为电报市场是他一人垄断着。然而,艾克特虽在西联担任总工程师,却是古尔德的内线,他及时地将进展告诉古尔德。有一天,古尔德请爱迪生来到他的家里,想以高薪聘请爱迪生去自己刚刚成立的美联电报公司。

爱迪生本是个科学家,根本不懂生意经,觉得美联比西联的条件优厚得多,也就答应了。现在,古尔德决定向小范德比摊牌,要挟小范德比说要撤走艾克特。失去了爱迪生的四重发报机,又失去艾克特,西联将会一片黑暗。无奈之下,小范德比只好同意美联与西联合并,由古尔德任总经理。

古尔德为了得到西联可谓费尽心机,直到老范德比去世,才能稍稍有所动作,成立太平大西洋公司。当然,当时电报公司是赚钱的,而古尔德却绝非想从电报的营业中赚钱。他得将西联电报公司赚到手,太平大西洋电报公司不过是他抛下的一个诱饵,小范德比果然上当。

此外,古尔德的另一个妙笔是将艾克特打进西联高层,从而使高级情报可以及时地传到古尔德的手里。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时古尔德对小范德比的作为一目了然,而小范德比却对古尔德一无所知,未加丝毫防范,本来唾手可得的四重发报机专利,却从眼皮底下被古尔德夺去。

古尔德得到了四重发报机的专利,此后便可以实施他赚取西联公司的最后攻势了。要么撤走总工程师,要么合并,在此条件之下,小范德比只好俯首就范。合并公司,古尔德得到了他垂涎已久的西联。

《三十六计》中说:“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要在竞争中取胜,首先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要发挥优势就要求另辟蹊径。竞争之法无准则,取胜才是根本目的,使用反常方式,对手更易陷入措手不及的状态。

点石成金:

借尸还魂,在军事上的运用是指借助某种已经无用之物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从商战运用中来看,“物”无所谓有用无用,要害是如何运用,精明商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利用那些可以节约成本的“旧物”,控制它、支配它来实现既定目标。

切断对手后援,陷其于死地

商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有时候你有必要置对手于死地。那么,不妨采取“上屋抽梯”的计策,通过切断对手后援达到目的。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孙子兵法》中讲:“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意思是说:借给敌人一些方便,以诱导敌人深入我方,乘机切断他的后援和前应,最终陷他于死地。

战国时期,天下群雄并立,诸侯争霸。在中原的鬼谷,有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懂兵法战阵的奇人——鬼谷子。鬼谷子手下有两个得意弟子,一个是孙膑,另一个是庞涓。庞涓应魏国之邀,出山当了魏国的元帅,助魏王争霸天下。当他们一同率军进攻楚国时,在方城与楚国军队一直相持不下,情况对魏国十分不利。

庞涓只好派谋士公孙阅请老师鬼谷子为其出一良策,鬼谷子将此事推于孙膑。孙膑便引用《孙子兵法》,向公孙阅献“上屋抽梯”之计:先引诱城内楚军出击,然后截断后路,消灭了楚军。庞涓用了此计,楚国果然大败,并割城赔地……

“上屋抽梯”制胜的关键点就在成功的运用了先“甜”后“苦”的心理战术,诱使敌人进入自己控制的局域;然后封锁撤退路线,使敌人陷入不利局面,一举歼灭。梯子是预先设计好的圈套,为了方便敌方“上屋”而精心准备的通道,一旦敌人“上屋”,立即撤走梯子,断其后路,关门捉贼,使之陷入我方控制范围内。

在处理债务关系时,运用此计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经营活动中我们常常遇到债务人因为各种原因拖欠债权人的债迟迟不还,就像小品中演的那样,“黄世仁”和“杨白劳”的身份颠倒了,借钱的是“杨白劳”,给钱的却是“黄世仁”,借钱的以各种理由拖欠还款,给钱的打官司吗?实在有碍情面和以后合作,所以只能暗暗叫苦,后悔借给个没信用的人。此时运用“上屋抽梯”,债权人中断同债务人的经济往来,断其财源,调取证据,卡住他的脖子,迫使债务人投诚于你,自觉偿还债务。

运用此计时,一定要注意法律界限的约束。现代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不违反相应法律规定为界限;否则,即使是出于维护自身权益,不当的行为也会给自己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例如,因为没注意到外部环境的变化或限制,债权人反而会被债务人追讨违约金或赔偿经济损失,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

不过,会使“上屋抽梯”之计,还要留心别人给自己设“上屋抽梯”的陷阱,例如,现代购房陷阱,为了促销,开发商常常吹嘘自己的楼盘环境是如何小桥流水,配套是如何齐备完善,优惠是如何让人流连忘返,不是“购房送豪华装修”,就是“购房送高级家具”,反正开发商绝对不会脸红心跳。然而,现实果真如此吗?你相信天上会掉下个“林妹妹”吗?在开发商“连哄带骗”下,你赶忙高兴地签下购房合同。但是等到交楼时,你却不由得感慨:“一桥通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祖国建设速度真是快,昨日的田园山居,今日的“牢房厚墙”,世事之无常,承诺之缥缈。原本的“诱惑条件”并没有写在合同里面,没有法律效力。所以,既然你“娶”了这栋房子,就不准跟他“离婚”,好媳妇、赖媳妇还是回家认栽吧!

点石成金:

上屋抽梯的结果往往是将对手彻底击败。所以在商战中,你一方面可以用此招彻底除掉某些对手,另一方面还要防止别人“抽”你的“梯子”。面对诱惑,千万不要轻易迈出步子,可能陷阱就在你脚下,不要贪图小便宜而使自己吃大亏,不要只念登高却忘了退路。

《心理学的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