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瞬间操纵术:掌控你身边人的113种经验
5278000000045

第45章 谈判中的心理操纵术(2)

无论事先做过多么周密的准备,一旦到了谈判桌上,仍然会察觉到要有某种反对意见出现。这时,你可以把它处理为临来之前曾经听到公司里有人提出过这种意见。这样,当你发觉这种反对意见即将提出的时候,就抢先说道:“在公司里谈论这个方案的时候,有个家伙竟然这样说……”这么一来,不管持这种意见的人有没有,都会产生敲山镇虎的效果。说完以后,你还要征求对方有什么感想。听你这么一说,只要不是相当自信的人就很难说出“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句话。即使摩拳擦掌准备提出这种反面意见的人,也不愿落得与“这个家伙”相同的下场,所以只得应付说:“是嘛,这么说可就太奇怪了。”

用这个办法,将对方的反面意见压制住,哪怕只有一次,在以后的谈判过程中对方就不会轻易反驳了。你方大致预料到反面意见的内容时,抢先说:“谈到这里,肯定会有个别糊涂虫提出这么一种反对意见……”于是对方唯恐提出不恰当的反对意见,以后被人耻笑为“个别糊涂虫”。

还有一个办法:抢先说出对方从他们自己的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不安和所要承担的风险。如说:“我如果是经理的话,这种事情太可怕了,恐怕不敢瞎说。”或者说:“也有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所以我如果站在经理的立场上,也许会想办法回避。”把自己所预料出现风险的可能性间接地表达出来。在达成协议还是谈判破裂的岔口上,语气再稍微强硬一些也未尝不可:“如果站在经理的立场上,我会认为,造成谈判破裂要比被迫接受对方的条件可怕得多。”

无论怎么说,反正不能让对方把反对意见先说出口,这与你方的意见让对方说出令对方感到满足是一样的道理。对方的反对意见从你方嘴里说出来,这样做给人留下了对方反驳的观点你方已经研究透了的印象,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将其扼制住。

点石成金:

提前说出对方可能有的反对意见,不仅能让对方认为你对他的思路已了如指掌,同时又可避免现在听到对方提反驳意见时发生的骚动。

多用“所以”,使他与你统一战线

谈判中,多用“所以”,少说“但是”,会让对方觉得与你在同一条战线上。那样,你们谈判也会更加顺利。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为了使讲话的内容充分展开,首先要给对方留下这样的印象,即谈判的对手和自己谈论的是同一个内容。双方在发言中多少有点矛盾时,也应这样对人家说:“我和部长之间只是表达方式和所处的地位不同: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把话引导到双方共同的目标上来,共同努力寻找到达这一目的的最短路线。

相反,彼此耿耿于怀,各朝各的方向发表议论,双方在心情上都会有一种蒙受了损失的感觉,于是相互抱怨自己损失的那一部分让对方赚去了。我们并不希望这样,因此必须给对方留下双方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坐在一起的印象,本着“我赚,你也赚”的精神进行商谈。

故此,对话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转折连词。使用过多,无论怎么解释也会形成一种相互对立的氛围。即使对方反驳自己,也不能用“但是”来接受。不管人家说些什么,一定要用“所以”、“正因为如此”等顺接连词来对付。

人际关系的发展不见得那么规范,那么完善。有些表达写进文章里显得文理不通,但在口头对话中往往没有什么异样的感觉。比如有两个女高中生在谈话,你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听起来有些驴唇不对马嘴,可她们在那么一种特定的气氛里就能一直聊下去。两者之间的谈话不必100%吻合,其中有30%对不上,关系也能够融洽起来。所以,在理论上应当使用转折连词的地方,即使你用了顺接连词,谈话仍然可以继续,内容也没有意外地发生变化。比如对方在指出缺点时问道:“这种场合,你们应当如何处理?”这时可以回答:“没什么,正在考虑对策。”也可以回答:“所以,正在考虑对策。”两者的意思都讲得通,但以后者为好,因为它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我们双方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经过各种考验并能够从跌倒的地方很快地站起来的人,往往善于使用顺接连词。不想心甘情愿地接受对方的意见时也用“所以”开头把自己的意见坚持讲下去的人,应该说是强者。如果讲话过程中,无论受到怎样的攻击也不改变自己的论点,用转折连词来迎接对方的挑战,那么,谈判就在不知不觉之中误入了歧途。

点石成金:

谈判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谈判双方走向双赢,谈判就像分“蛋糕”,自己分得一定利益,同时要让对方知道他也能分得“一块”,这样“蛋糕”才能越做越大,谈判方向上你才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150》

《把话说到点子上》

布下“最后通牒”,逼服对方

在谈判中,有些谈判者支出架子准备进行艰难的拉锯战,而且他们也完全抛开了谈判的截止期。此时,你的最佳防守兼进攻策略就是出其不意,发出最后通牒并提出时间限制。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最后通牒”策略的主要内容是,在谈判桌上给对方一个突然袭击,改变态度,使对手在毫无准备且无法预料的形势下不知所措。对方本来认为时间挺宽裕,但突然听到一个要终止谈判的最后期限,而这个谈判成功与否又与自己关系重大,不可能不感到手足无措。由于他们很可能在资料、条件、精力、思想、时间上都没有充分准备,在经济利益和时间限制的双重驱动下,会不得不屈服,在协议上签字。

美国汽车王亚科卡在接管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公司后,觉得第一步必须先压低工人工资。他首先降低了高级职员的工资10%,自己也从年薪36万美元减为10万美元。随后他对工会领导人讲:“17元一小时的活有的是,20元一小时的活一件也没有。”

这种强制威吓且毫无策略的话语当然不会奏效,工会当即拒绝了他的要求。双方僵持了一年,始终没有进展。后来亚科卡心生一计,一日他突然对工会代表们说:“你们这种间断性罢工,使公司无法正常运转。我已跟劳工输出中心通过电话,如果明天上午8点你们还未开工的话,将会有一批人顶替你们的工作。”

工会谈判代表一下傻眼了,他们本想通过再次谈判,从而在工薪问题上取得新的进展,因此他们也只在这方面做了资料和思想上的准备。没曾料到,亚科卡竟会来这么一招!被解聘,意味着他们将失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工会经过短暂的讨论之后,基本上完全接受了亚科卡的要求。

亚科卡经过一年旷日持久的拖延战都未打赢工会,而出其不意的一招竟然奏效了,而且解决得干净利落。

所谓“最后通牒”,常常是在谈判双方争执不下、陷入僵持阶段,对方不愿做出让步以接受交易条件时所采用的一种策略。实践证明,如果一方根据谈判内容限定了时间,发出了最后通牒,另一方就必须考虑是否准备放弃机会,牺牲前面已投入的巨大谈判成本。

在某些关键时刻,最后通牒法还是大有裨益的。不过,该方法并非屡试不爽,一旦被对方识破机关,最后通牒的威力可能会反作用到自己身上来。

所以,发“通牒”一定要注意一些语言上的技巧,要把话说到点子上。

1.出其不意,提出最后期限,要求谈判者时必须语气坚定,不容通融。

运用此道,在谈判中首先要语气舒缓,不露声色,在提出最后通牒时要语气坚定,不可使用模棱两可的话语,使对方存有希望,以致不愿签约。因为谈判者一旦对未来存有希望,想像将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时,就不肯最后签约。故而,坚定有力、不容通融的语气会替他们下定最后的决心。

2.提出时间限制时,时间一定要明确、具体。

在关键时刻,不可说:“明天上午”或“后天下午”之类的话,而应是“明天上午8点钟”或“后天晚上9点钟”等更具体的时间。这样的话会使对方有一种时间逼近的感觉,使之没有心存侥幸的余地。

3.发出最后通牒言辞要委婉。

必须尽可能委婉地发出最后通牒。最后通牒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如果谈判者再言辞激烈,极度伤害了对方的感情,对方很可能由于一时冲动铤而走险,一下子退出谈判,这对双方均不利。

点石成金:

向对方发出“最后通牒”一定要注意技巧,而且在提出期限和要求的时,一定要注意语气。最好语气坚定且时间紧迫,使对方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打破僵局,靠的是心机

谈判进入实际的磋商阶段以后.谈判各方往往由于某种原因而相持不下,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即我们常说的“僵局”。想打破这种局面,就要费一些心机了。

经验等级:智慧指数 ★★★★★ 法力指数 ★★★★★ 受欢迎指数 ★★★★★

谈判的内容通常牵涉到很多项目,所做的准备必须要充分,才能够应付各种谈判的僵局。常见的用以打破僵局的策略与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从客观的角度来关注利益。在谈判中,要尽量照顾到双方的共同利益。如果处理不当,谈判双方都固执己见不肯让步,就会由此引发矛盾陷入僵局。此时,就需要找到一项平衡双方利益的方案,建立一套客观的办事原则、程序或衡量事物的标准,来打破这种僵局,将谈判进行下去。

2.对原则问题要寸步不让,据理力争。如果业务洽谈陷入僵局完全是由于对方提出的不合理要求造成的,特别是在一些原则问题上表现得蛮横无理时,要做出明确而又坚决的反应。因为这时任何其他替代性方案都将意味着无原则的妥协,而一味地让步往往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只会增加对方更多的欲望和要求。因此,要据理力争,让对方自知观点难立,能够更为清醒地权衡得失,做出相应的让步,从而打破僵局。

3.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实践证明,如果善于用对方思考问题的方式进行分析,会获得更多打破僵局的思路。当谈判陷入僵局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设计使得对方站到己方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就能够多一些彼此之间的理解,消除误解与分歧,找到更多的共同点,积极地推动谈判的进程。

4.抓住对方的漏洞借题发挥。如果谈判中对方某些人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或试图恃强欺弱的做法,运用从对方的漏洞中借题发挥的方法做出反击,往往可以有效地使对方有所收敛。

5.换一种双方更容易接受的方案。不论是国际业务洽谈,还是国内业务磋商,双方之间磕磕碰碰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时,谁能够创造性地提出可供选择的方案,谁就能掌握谈判中的主动。当然这种替代方案一定既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利益,又能兼顾对方的利益要求。对于谈判,双方都做出努力,已经进行的谈判也耗费了很多人的精力和心血,任何一方都不愿轻易放弃,因此,暗示对方谈判已经进行了大部分,借助已经协商好的事项作为跳板同样可以打破僵局。

点石成金:

有时,在谈判后期双方虽达成协议的阶段后,虽然双方的总体利益及其各自的划分已经通过谈判确认,但只要正式的合同尚未签订,总会留有未尽的权利、责任、义务、利益和一些细节要确认与划分。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要一方表现得大度一些,稍微让步也未尝不可,以免在谈判快要结束时陷入僵局。

《瞬间读懂和掌控你周围的人精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