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5279800000013

第13章 唤起心中的巨人 安东尼·罗宾(美)(3)

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我们无不接受着世界所给予我们的一切恩赐,父母的养育、社会的温暖,还有芬芳的花草、灵动的虫鱼,以及一系列的灾难给我们的洗礼和锤炼。对于这所有的一切,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在公元前594年的7月,秦桓公派大将杜回出兵攻打晋国,晋国也派大军前来迎敌。两国军队后来在晋国的辅氏(现在的陕西大荔县)相遇了,双方发生了混战,晋将魏颗和秦将杜回厮杀在一起。正在两个人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魏颗忽然发现有一位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了杜回的马腿,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从马上摔了下来,并当场被魏颗俘虏,晋国军队因此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获得胜利之后,所有的人都很高兴。只是魏颗还是感到非常奇怪,那个老人怎么会出现在战场上,又怎么会帮助自己呢?对此,他百思不得其解。当天夜里,魏颗在梦里又见到了白天帮助自己的老人。魏颗赶紧向那位老人表示感谢,并请教老人的姓名,老人看了看魏颗,说:“我就是你没有让她给你父亲陪葬的女子的父亲。我今天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报答你对我女儿的大恩大德!”

这时,魏颗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魏颗是晋国大夫魏武子的儿子,当时,贵族都有很多妻子,在魏武子众多的妻子中,有一位没有生儿子的爱妾。在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他曾经嘱咐自己的儿子魏颗,说:“在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要让他和我一起陪葬。”过了不久,魏武子的病越来越重了,有一天,他又对魏颗说:“在我死之后,你不要让她改嫁了,还是让她为我殉葬吧。”魏武子死后,魏颗并没有听从父亲的话,把那位父亲的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当有人不解的时候,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总是会神志不清的,我之所以把这个女子改嫁出去,是根据父亲神志清醒时的吩咐做的。”

与故事中的老人相反,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懂得感恩。看着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无动于衷,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遇到同学、朋友帮忙,也一副不在乎的样子,认为“不就是一个小忙嘛,不值得记挂在心上”,当你对所有的事情都采取这样的态度的时候,其实已经是最危险的时候了。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你连感恩的意识都没有的话,又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社会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每个人联系在一起,没有人愿意与一个毫无感恩意识的人结交,即使有人愿意帮助你,久而久之,也会因为你认为别人为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而离你远去。

怀有感恩心,才能有一颗报恩心,才能在事情完成之时,把成就归功于大家,把失误归于自己;怀有感恩心,才有施与的愿望,你不但会更加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还会以他们为榜样,尽自己所能地去帮助别人:怀有感恩心,才有宽容的力量,才会对别人、对环境少一分挑剔,多一分欣赏。

莎士比亚说:“我痛恨人们的忘恩,比之痛恨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是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

要知道,世界的美丽和和谐的背后需要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怀有感恩之心,所以,不要沉湎于别人对你的无私帮助,你要伸出你的手,尤其在别人需要的时候。

是诱惑更是蛊惑

“来,抽一根!不抽烟算什么男子汉!”

“怎么,不敢抽?胆小鬼!哈哈”游戏厅里,受人怂恿,你忍不住抽了一根,之后再遇到这样的场合,你就很难拒绝了。

“不就是喝酒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在起哄声中,你虽然也有几分犹豫,但最后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你看他的样子真酷!”看着自己崇拜的偶像便想处处模仿,于是烟酒便不离左右了。

也许是受人怂恿,也许是充满好奇,想尝试一切新鲜的事物,但因为不具备防备心理,又缺乏对烟、酒及网络的正确认识,自控能力薄弱,最后很多青少年都一头栽进烟、酒和网络的泥潭,难以自拔。每个青少年都应该知道,你们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而吸烟酗酒恰恰是危害健康的重要敌人,另外也严重地影响了你们的学习和生活。王恒成绩一直很好,父母也很欣慰。为了让儿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王恒初中的时候,父母将他送到几百里以外的一所寄宿制学校就读。家境颇为富裕的王恒渐渐地成了一些高年级学生的“目标”,大家只要想抽烟喝酒,就叫上他,连学校旁边小饭馆的老板都知道王恒的“豪爽”。渐渐的,王恒的酒量越来越大,他的酒瘾也越来越大,每到同学聚会的时候,总是要喝得醉醺醺的。可想而知,他的成绩也迅速下滑。开始的时候,还能保持在前十名,可是后来,他的成绩越来越糟糕,到了高二的时候,他的成绩已经滑到了后十名。虽然父母也问过,但王恒一句话就搪塞了过去,一直忙于事业的父母就没有多想。

就这样,王恒的烟瘾、酒瘾已经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只要想抽烟喝酒,就没有人可以拦得住。老师再三劝解无效,只好找来家长,令其将这个“醉学生”领走。

父母从未想过儿子会变成这样,心痛之余,只得将儿子送进了戒烟戒酒的医院,让王恒强制戒烟戒酒。经过了半年的治疗,王恒这才慢慢地对烟酒减少了依赖性。在医院里,王恒对自己抽烟嗜酒的原因恍然大悟:“抽烟喝酒也是一种病。”

此后,王恒开始为戒烟戒酒做努力他改掉了过去那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会了每天早起跑步锻炼身体,逐渐把烟酒瘾消除了。每当遇到什么烦心事,王恒不再像过去那样拿起酒杯“一醉解千愁”了,而是通过正确的方式排解自己的烦恼。例如,找同学朋友谈心,或者和大家一起去打场篮球,他渐渐发现除了酒精还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就这样,王恒逐渐摆脱了酒精的控制,像许多正常高中生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学习着。

在后来的日子里,王恒还担当起了“戒烟戒酒宣传员”,他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原来的那些亲密酒友,并劝告大家一定要戒烟戒酒,不要让烟酒毁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那些酒友现在已经成为王恒的球友了……

烟酒对青少年百害无一益,让我们看一看烟酒的危害性:

一个每天吸15~20支香烟的人,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患食道癌致死的几率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几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几率也大两倍。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患高血压的危险。

喝酒的危害性同样让人咋舌:一次过量饮酒可对肝、肾造成损害,并影响脑细胞代谢。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脏器功能还不是很完善。此时饮酒对机体的损害尤为严重。有人做过试验,青少年即使饮少量的酒,其注意力、记忆力也会有所下降,思维速度将变得迟缓,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智力发育。除此,青少年对酒精的代谢解毒能力低,饮酒过量轻则会头痛,重则会造成昏迷甚至死亡。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抽烟酗酒对我们的成长绝对是个毒害,很多人以为自己青春年少,朝气蓬勃,认为疾病离自己很远,因此随心所欲,放纵自己,这样只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本着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赶紧远离烟酒的毒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