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5279800000017

第17章 向你挑战 廉·丹佛(美)(2)

很多时候,成功的机会往往与风险并存,要想抓住成功的机会,就得学会冒险,否则,就会丧失许多可能是人生重大转折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一生平淡无奇,毫无建树。当然,敢于冒险的人并不一定个个成功,但成功者当中,很多是因为他们敢于冒险。有一次,摩根旅行来到新奥尔良,在人声嘈杂的码头,突然有一个陌生人从后面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问:“先生,想买咖啡吗?”

陌生人自我介绍说,他是一艘咖啡货船的船长,前不久从巴西运回了一船咖啡,准备交给美国的买主。谁知美国的买主却破了产,不得已,只好自己推销。他看出摩根穿戴考究,一副有钱人的派头,于是决定和他谈这笔生意。为了早日脱手,这位船长说,他愿意以半价出售这批咖啡。

摩根看了货。经过仔细考虑,他决定买下这批咖啡。当他带着咖啡样品到新奥尔良的客户那里进行推销的时候,大家都劝他要谨慎行事,因为价格虽说低得令人心动,但船里的咖啡是否与样品一致却还很难说。但摩根觉得,这位船长是个可信的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愿意为此而冒一回险,便毅然将咖啡全部买下。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船里装的全都是好咖啡。摩根成功了。

就在摩根买下这批货不久,巴西遭受寒流袭击,咖啡因减产而价格猛涨了2~3倍。摩根因此而大赚了一笔。

同样的情况下,相同的机遇,只有敢于冒险的人才善于把握,最后获得成功。很多人在机遇面前过于谨慎,虽然小心谨慎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过于谨慎往往让你很容易错失机遇,这就像一个笑话里所说的:有天晚上,机会来敲某人的门,当这个人赶忙关上报警器,打开保险锁,拉开防盗门时,它已经走了。

如果不展翅,你将永远失去了飞翔的可能,所以,为了一览无余,不妨多一点冒险精神!

学以致用才能让知识不断升值

蜜蜂采花粉是要酿蜜,燕子衔泥是要筑巢,人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如果一个人读书万卷,却不懂得如何运用,那么这些知识也就等于是死的知识。死的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学了又有何用?所以,每一个人不仅要懂得学习,还要懂得学以致用,唯有如此,才能使知识更富有意义。

我们应结合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的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我们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

我们还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和作用。

曾有这样一个事例,讲的是近代化学家、兵工学家、翻译家徐寿与华蘅芳研制“黄鹄”号的事情,历来被作为学习致用的范例。徐寿在做这项工作采取了十分慎重的循序渐进的科学态度。他首先试制了一个船用汽机模型,成功后又试制了一艘小型木质轮船。在此基础上,为精益求精,继续进行研究改进,最后成功制造了我国造船史上的第一艘实用性蒸汽轮船。取得了成熟的经验后,徐寿又主持研制了“惠吉”、“操江”、“测海”、“澄庆”、“驭远”等多艘轮船,为我国近代早期的造船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只是死读书、读死书,这样很容易产生一个结果,那就是完全地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到理论与实际当中去,从而受到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因此很难有所创新。

如《三国演义》里的马谡,他自称“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在街亭之战中,只背得“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几句教条,而不听王平的再三相劝以及诸葛亮的叮咛告诫,将军营安扎在一个前无屏蔽、后无退路的山头之上,最后落得兵败失利、狼狈而逃、斩首示众的下场。

所以,想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学以致用,否则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知识,必然会给你所从事的事业带来损失。

19世纪末,制造飞机的热潮在全世界范围内一浪高过一浪。但一些知识丰富的大科学家却纷纷表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抵制飞机的制造。比如,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勒让认为,要制造一种比空气重的机械装置到天上去飞行是根本不可能的;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也发表了相似的见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著名的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又从物理学的角度,论证了机械装置是不可能飞上天的;美国天文学家做了大量计算,证明飞机根本不可能离开地面。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1903年,连大学校门都没进过的美国人莱特兄弟凭着勇于创新的精神,将飞机送上了天,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

“尽信书,不如无书”;会学,更要会用。学习到的知识只有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才会发挥其效用,否则就是一些死的、没有用的东西。

德国教育家第斯泰维克说:“学问不在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充分地理解和熟练地运用你所知道的一切。”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把在学校里、在社会上所学到的全部知识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想要做到学以致用,其实并不困难,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将你的学习内容与目前和今后的生活、工作加以对比,以便清楚自己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才能提高能力、学习什么知识才有利于全面发展。

其次,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可以用实际操作的方式加以验证。比如,学了物理电学后,可以去安装电灯、安装或维修半导体或电子管收音机;依据压力的定义,通过实际操作去测定某一重物对支持物所产生的压力,等等。

最后,把所学得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综合地利用各门学科的知识。例如,学过化学后,参加化工厂的实际操作;或者运用物理学的力学原理去进行某种工具的改革,等等。

不要犹豫不决,当断不断

挑战自己,有时意味着要改变,尤其是在不好的习惯上。“你能不能快点做决定啊,老是考虑来考虑去,到底在犹豫什么呢?真急人!”朋友等着你做决定,可是你却迟迟给不了答复,这让他焦躁不安。

“到底选哪个答案呢?”考场上,犹豫间,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等到交卷子的时候,你才惊呼:“我还没做完!”

“这两个都好看,我都喜欢,可是到底哪个更好呢?”仅仅为了两件相同款式,不同颜色的衣服,你就能站着盯上半天,本来计划好的事情也全都泡了汤。

……

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日常生活中,他永远都是一幅不紧不慢的模样,用他的话就是:“我还要考虑一下”,他一直都在犹豫。

兵家常说:“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也。”实际上,日常做事也是如此。犹豫不决,当断不断的祸害,不仅仅表现在战场上,现代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处处展现着。

比如在学习上,你很可能因为犹豫而浪费了时间,最后交上一份不完整的答卷,而与梦寐以求的学校擦肩而过;比如在与人交往时,你与一个好朋友发生了误会,而你一直犹豫着是否要和对方重归于好,你的犹豫最后很可能是你们之间的友谊出现破裂;比如在商场上,你很可能因为犹豫就错过了绝好的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犹豫不决,当断不断,最后在商场上你将注定只会一败涂地,无立身之处。

因此,不管什么时候,一定要斩钉截铁、坚决果断。当然,这里的坚决果断并不等同于武断,而是要在认真分析判断,认准形势、深思熟虑下所作出的决定,这也绝不是心血来潮或凭意气用事。

宋人张泳说:“临事三难:能见,为一;见能行,为二;行必果决,为三。”当机立断的另一方面,并非仅仅指进攻和发展。有时,按兵不动或必要的撤退也是一种果敢的行为,该等待观望时就应按兵不动,该撤退时就要撤退,这也是一种当机立断的行为。

你一定知道“夜长梦多”这一俗语吧。它指的是做某些事,如果历时太长,或拖得太久,就容易出问题。“夜长”了,“噩梦”就多,睡觉的人会受到意外的惊吓,反而降低了睡眠的效果。同样的道理,做事犹犹豫豫,久不决断,也会错失良机。

《史记》中有“兵为凶器”的说法。意思是说,不在万不得已时,不得出兵;但是,一旦出兵就得速战速决。“劳师远征”或“长期用兵”,注定结局都会是失败。

拿破仑穷兵黩武,征战欧洲,不可一世,于是后来有了“滑铁卢”之悲剧;希特勒疯狂侵略他国,得到的是国破身亡,主权不保。这都是由于:他们没有认清战争的害处;他们不懂得“夜长梦多”的真正外延。

中国人向来讲究从容自若,慢条斯理的做事态度。即便是大难临头,“刀架脖子上”也能泰然处之。能够做到如此者,才算得上气宇大度的君子。但是,这并不是表明中国人做事就喜欢拖拉,或不善于抓住战机。事实上,中国人在追求和谐、宁静、优雅的同时,无时不在潜心于捕捉机遇。

有一种“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从表面上看,它似乎也是优哉游哉的处世信条,但就其内涵,远非字面那么浅显。所谓“无为”并不是单纯的“不为”,而是“阴谋诡计”之极为,它无时不在宁静的外表下进行频繁的权谋术数的操作。打个比方,一个车轮,以无限的速度旋转,似乎就看不到它在旋转了,抑或看到的是倒转,“无为”就是这种状态,“无为”才能“无不为”。

因此,做事不能太犹豫不决,而应快速决断;不要再徘徊、踌躇,做事快而敏捷者才能够成就大事业。

不要等到健康溜走了才后悔 “宁宁,该休息了!”妈妈对正在熬夜学习的女儿说。

“好的,我一会就好了!”

半小时后,妈妈再看,时间已经指向了12点。

“喂!是王孟吗?一起出去打篮球吧!”

“我就不去了!我在家看会书。”

“你怎么老是窝在家里,出去锻炼锻炼身体不是挺好的嘛!”

“我就不去了,你们玩得开心!”

很少有人能够彻底明白健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于是在身体健康的时候不停地挥霍健康,而等到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才追悔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