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5279800000018

第18章 向你挑战 廉·丹佛(美)(3)

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身体健康永远都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前提。在人生的路上,需要你每天都能以精力饱满的身体去应对一切。尤其是对一些重大的事情,更需要你付出你的全部力量才能成功。如果你发挥出你的一小部分能力进行学习或做事,那一定是干不好的。你应该用你旺盛的斗志以及健康的身体投入,但倘若你因生活不知谨慎而造成精疲力竭,那么再去学习和做事时,你的效率自然要大减。在这种情形之下,成功是难以得到的。

这就如同一架机器,在毫无故障的情况下,自然可以正常运行,但倘若出现破损或其他故障,便会严重地影响做事效率。

“我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我并不笨啊!” 你清楚地知道自己绝对有这个实力,于是你下定决心一定要考取第一名,并为之努力,甚至把休息的时间也用进去,可是你却发现这个目标对你而言还是难以达到,于是你为此感到非常困惑。

你认清了自己的实力,你也付出了努力,但结果却事与愿违,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人不是能力欠缺,也不是没有付出努力,也不是缺少机遇,他们的失败往往就集中在一点上,那就是体力不支。纵使意志再坚定,你糟糕的身体还是无法帮助你走向成功。事实证明,一个活力低微、精神衰弱、心理动摇、情绪波动的人,永远不能成就什么了不起的事业。这就像一匹有“千里之能”的骏马,倘若食不饱、力不足,那么在竞赛时恐怕也要败给最普通平常的马。

聪明的将军绝不会选择在军士疲乏、士气不振时,统率他们应付大敌。他一定要秣马厉兵,充足给养,然后才肯去参加大战。同样的道理,如果想在我们人生的这场战役中取得胜利,你能否保重身体,能否保持你的身体于“良好”的状态。因为,一个具有一分本领的体力旺盛的人,可以胜过一个体力衰弱有十分本领的人。

健康的体魄可以增强人们各部分机能的力量,而使其效率、成就较之体力衰弱的时候大大增加,也使人在学习和工作上处处取得成效、得到帮助。

所以,凡是有志成功、有志上进的人,都应该爱惜、保护体力与精力,而不使其有稍许浪费于不必要的地方,因为体力、精力的浪费,都将可能减少我们成功的可能性。

生活中有很多有志于成就大事的人,却因没有强健的体魄为后盾,而导致壮志未酬身先死。然而世间又另有大批的人,有着强壮的身体却不知珍惜,任意浪费在无意义、无益处的地方,而摧毁了珍贵的“成功资本”。

美国总是罗斯福曾说:“我从小就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但我后来要决意恢复我的健康,我立志要变得强健无病,并竭尽全力来做到这点。”倘若罗斯福不对身体加以注意与补救,他的一生,恐怕很难像现在如此辉煌了吧?

也许你会说即便拥有健康的身体也并不等于拥有所有,诚然,但是如果你失去了健康,那却意味着你失去了所有,因为健康始终是一个人最必需的,所以,从现在开始牢牢地守护你的健康,不要等到它溜走了你才追悔感伤。挑战,不仅仅要挑战智力、情商,还有健康。

换一种思维,换一片天空

多少人一头钻进了思维的死胡同,最后被思维牢牢地束缚。在为难事一筹莫展的时候,不妨换一种思维,这时你会发现眼前的困难会变得不值一提,心灵的天空也会瞬间变得明亮。曾经有两个同样生产皮鞋的公司,我们暂时称为A公司和B公司,为了寻找更多的市场,两个公司都往世界各地派了很多销售人员。这些销售人员不辞辛苦,千方百计地搜集人们对鞋的各种需求信息,并不断把这些信息反馈回公司。

有一天,A公司听说在赤道附近有一个岛,岛上住着许多居民。A公司想在那里开拓市场,于是派销售人员到岛上了解情况。很快,B公司也听说了这件事情,他们唯恐唯恐A公司独占市场,赶紧也把销售人员派到了岛上。

两位销售人员几乎同时登上海岛,他们发现海岛相当封闭,岛上的人与大陆没有来往,他们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他们还发现岛上的人衣着简朴,几乎全是赤脚,只有那些在礁石上采拾海蛎子的人为了避免礁石硌脚,才在脚上绑上海草。

两位销售人员一到海岛,立即引起了当地人的注意。他们注视着陌生的客人,议论纷纷。最让岛上人感到惊奇的就是客人脚上穿的鞋子。岛上人不知道鞋为何物,便把它叫做脚套。他们从心里感到纳闷:把一个“脚套”套在脚上,不难受吗?

A看到这种状况,心里凉了半截,他想,这里的人没有穿鞋的习惯,怎么可能建立鞋的市场?向不穿鞋的人销售鞋,不等于向盲人销售画册、向聋子销售收音机吗?他二话没说,立即乘船离开了海岛,返回了公司。他在写给公司的报告上说:“那里没有人穿鞋,根本不可能建立起鞋的市场。”

与A的态度相反,B看到这种状况时却心花怒放,他觉得这里是极好的市场,因为没有人穿鞋,所以鞋的销售潜力一定很大。他留在岛上,与岛上人交上了朋友。

B在岛上住了很多天,他挨家挨户做宣传,告诉岛上人穿鞋的好处,并亲自示范,努力改变岛上人赤脚的习惯。同时,他还把带去的样品送给了部分居民。这些居民穿上鞋后感到松软舒适,走在路上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扎脚了。这些首次穿上了鞋的人也向同伴们宣传穿鞋的好处。

这位有心的销售人员还了解到,岛上居民由于长年不穿鞋的缘故,与普通人的脚型有一些区别,他还了解了他们生产和生活的特点,然后向公司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公司根据这些报告,制作了一大批适合岛上人穿的皮鞋,这些皮鞋很快便销售一空。不久,公司又制作了第二批、第三批……B公司终于在岛上建立了皮鞋市场,狠狠赚了一笔。

同样面对赤脚的岛民,A公司的销售员认为没有市场,而B公司的销售员认为大有市场,两种不同的观点表明了两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简单地看问题,的确会得出第一种结论。而后一位销售人员却能够及时换一种思维角度,从而从“不穿鞋”的现实中看到潜在市场,并通过努力获得了成功。面对同一个市场,只要换一种思维角度就会看到不同的前景,只要换一种思维,不利的因素也会转换成有利的条件。两个秀才去赶考,路上遇到一口棺材。一个想:今年的赶考又完蛋了,遇到棺材多不吉利。另外一个却想:今年我时来运转了,路上遇到棺材,棺材棺材升官发财。整个考试过程中,两个人的头脑中都在想着棺材的事情。考试结束后,两个秀才都对自己的家人说:“那口棺材真灵。”

仅仅因为换一种思维方式,把问题倒过来看,就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只要留心,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类似的例子。在遇到难题时,换一种思维,往往就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所以,当思维僵化时,给思维寻找另外一个方向吧! 这是对自己的一个大挑战。

享受社交,赶走恐惧

对于很多人而言,社交简单我是“恐惧”的代名词,但倘若你克服了社交恐怖,即意味你成功地挑战了自己。“小菊,过来!这是你张阿姨!”圣诞晚会上,妈妈拉着羞答答的小菊向同事问候。

“我不太喜欢这类活动,所以就不去了,你去吧!”虽然你很想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但一想到那么人,你就不由得害怕起来,于是,当好朋友拉着你去时,你不得不违心地说不喜欢。

以上都是社交一个人社交恐惧的表现。

在人际交往中,社交恐惧是最大的障碍。也许你是担心自己有缺点,不够有才华,也许你是担心与你交往的人不友善……所有的这些都让你产生焦虑,于是,你认为自己很难迅速地适应环境,很难与人和谐相处,你甚至担心你是否会因此而遭到排斥……

其实,这些都是杞人忧天。

要知道,即使是灾难降临,事情也绝不会因为你害怕和恐惧就可以改变。而恐惧只能无限地消耗你的心力,让你身心俱疲,无力再面对。这时世界在你的眼里也会因此忽然变得黯淡。怀着恐惧心理,又如何与人正常的交往?恐惧只能妨碍你,将你与别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

“那怎么克服恐惧心理呢?”

首先要克服的就是自卑感。哲人说:“自卑就像受了潮的火柴,再怎么使劲,也很难点燃。”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得犹犹豫豫,缩手缩脚,别人自然也认为他真的很无能,不愿和他交往。

自卑不仅会使一个人陷于孤独、胆怯之中,而且会造成心理压抑。受这种心理的支配,人们就会越来越不敢主动去和陌生人交往,在社会上越来越封闭。

那么,该如何克服自卑感呢?

其实方法有很多,最有效的就是“心理暗示”法。比如,在和陌生人交往感到恐惧时,你可以这样想:我的社交能力虽然还不够好,但别人开始时也是这样的;不管做什么事,开始时都不见得能做好,多做几次就会更好了,其实大家都是这样的。

你要清楚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必须敢于走出与陌生人交往的第一步。

实践出真知,练习多了,你就会不再感到害怕、胆怯、腼腆、羞涩了。这样就会使自己的社交能力大大提高。

其实与陌生人交往的最大障碍,就是自己的“心理障碍”,除此之外别无障碍。只要你回忆一下别人主动与你交谈时内心的激动,就会明白认识别人与被人认识都是令人愉快的事情。

也许你会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个相互都不熟悉的聚会上,90%以上的人都在等待别人与自己打招呼,他们也许认为这样做是最容易也是最稳妥的。但其他不到10%的人则不然,他们通常会走到陌生人面前,一边主动伸出手来,一边作自我介绍。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就是这样做的。

在被选为总统之前,有一次在宴会上,罗斯福看见席间坐着许多不认识的人。如何使这些陌生人都成为自己的朋友呢?他稍加思索,便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罗斯福找到了一位自己熟悉的记者,从那里把自己想认识的人的姓名,情况打听清楚,然后主动走上前去叫出他们的名字,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

这一举动让罗斯福大获成功。此后,他运用这个方法为自己后来竞选总统赢得了众多的有力支持者。

懂得怎样与人结识,其实是我们必备的一个社会生存技能。这能使我们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子,并使生活变得更丰富。而罗斯福所用的那种主动与陌生人打招呼并保持联系的办法,正是许多大人物都普遍采用的做法。

有人说,大人物与小人物最主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大人物认识的人比小人物多得多。而大人物之所以能够认识更多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总是乐于和陌生人交往。从这一点上看,做一个大人物并不难,只要你能主动地把手伸给陌生人就可以了。当你尝试着向陌生人伸过手去,并主动介绍自己时,你就会发现这比被动站在那里要轻松、自在多了。一旦这种做法成为习惯,你就会变得更加洒脱自然,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学习和生活也会越来越顺畅。而你的“社交恐惧症”也会在潜移默化间“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