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5279800000022

第22章 鼓舞人心的剪贴本 阿尔伯特·哈伯德(美)(2)

世界上因而取得成功的人有很多,美国实业家罗宾·维勒就是一例,他的成功秘诀是“永远做一个不向现实妥协的叛逆者。” 维勒经营着一家小规模的皮鞋场,只有十几个雇工。他很清楚自己的工场规模小,要挣到大钱是很困难的。资本少,规模小,人力资源又不够,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不能和强大的同行相抗衡。那么,怎样改变这种局面呢?

维勒在皮鞋款式上下了许多功夫。他想只要自己能够翻出新花亲、新款式,不断变换、不断创新,就可以为自己打开一条新的出路。

他召集工场的十几个工人开了个皮鞋款式改革会议,并要求他们各尽所能设计新款鞋样。

维勒还特设了一个奖励办法:凡设计出的样式被公司采用者,可得到1000美元的奖励;若是通过改良被采用的,奖励500美元;即使没被采用,但别具匠心的仍可获得100美元。

维勒的这一想法果然奏效,没过多久被采用的3款鞋样便试行生产了,当然这3名设计者也分别得到了应得的1000美元的奖励。

第一批生产出的产品,被送往各大城市进行推销,顾客都很欣赏这些款式新颖的皮鞋,这些皮鞋在很短时间内便被抢购一空。

两个星期后,维勒的工场便收到了2700多份订单,这使得工人们必须加班加点。维勒的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已在原来的规模上,扩充成18间规模庞大的工场了。

然而,这又促使了新的危机的产生,当皮鞋工场一多起来,做皮鞋的技工便显得供不应求了。其他的工场都出重资挽留住自己的工人,即使维勒提高工资也难以把工人从其他工场拉过来。不有工人,工场将难以维持,这是最令维勒头疼的事了。他接了不少订单,但若在规定的期限内交不上货,那么他将赔偿巨额的违约金。维勒为此煞费脑筋。他召集18家皮鞋工场的工人开了一次会议。他坚信,众人协力,定能把问题解决。

维勒把没有工人的难题告知大家,并宣布了创新有奖的办法。会场陷入了寂静,人们都在埋头苦想。过了片刻,一个不起眼的毛头小伙举起了右手,在维勒应允后,他站起来发言:“罗宾先生,没有工人,我们可以用机器来造皮鞋。”维勒还未表态,底下就有人嘲讽说:“小子,用什么机器造鞋呀?你能给我们造台这样的机器吗?”那小工听了,怯生生地坐回了原位。

这时维勒却走到了他的身旁,然后挽着他的手把他拉到了主席台上,朗声向大家宣布:“诸位,这个孩子说得很对,虽然他还造不出这种机器,但这个想法很重要,很有用处。只要我们沿着这个思路想下去,问题肯定会很快解决的。我们永远不能安于现状,不能把思维局限于一定的框架之中,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创新。现在,我宣布这个孩子可获得500美元奖金。”

通过4个多月的研究和实验,维勒的皮鞋工场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已经被机器取代了。

最后,罗宾·维勒成为美国商业界的一大奇才。

只有那些独具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能真正抵达成功的彼岸。如果你拒绝创新,就只有等待被淘汰的命运了。

未来就在你自己的手中

“这个人好厉害!”在观看比赛的时候,你为运动员们的精彩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他是怎么取得那么多的成就的呢?”不管是看人物传记,还是看作品展示,这个问题都成了你心头的一个疑团。

“我能像他们那样吗?”你充满了憧憬,但似乎对自己又有些怀疑。

也许你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对成功你有着期待,对未来你充满幻想,但是一旦回到现实,你又犹豫退缩,你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其实,未来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你要相信你完全可以创造自己的未来!而现实中,很多人最缺少的就是多给心灵一些鼓舞。

美国著名学者丹尼斯·威特勒教授通过对奥林匹克运动员、商业界总经理、宇航员、政府领导人等的多年研究,发现他们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创造自己的未来。

威特勒教授告诉我们如果想和这些成功人士一样相信自己能够创造未来,其实也不难,只要遵照以下三方面去做就可以了。

首先,要敢于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定听过一句话,叫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事实上,我们所得的报酬取决于我们所作的贡献。你也许会因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或者荣获赞誉或者蒙受耻辱。有责任心的人关注的是那些束缚自己的枷锁,在关键时刻,宣告自己的独立。乔·索雷蒂诺在市中心的居民区长大,是一伙小流氓的头,并在少年教养院待过一段时间。但是,他一直记着一位中学教师对他在学术方面能力的信任。他觉得他成功的唯一希望就是抛开他那可怜的中学历史,完成学业。于是,他在20岁的时候重返夜校,继续在大学就读,并在那里以优异成绩毕业。接着,他又全修了哈佛法学院的课程,成了洛杉矶少年法庭的一位出色法官。假如乔·索雷蒂诺没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命运,那么,这一切都是不会发生的。

其次,发现自己的才能,不屈服于任何人。

在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大臣波洛涅斯告诉他的儿子:“至关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波洛涅斯劝告儿子要根据自身最坚定的信念和能力去生活——去正视不同的世界,但是,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

然而,大多数人总发现自己在犹豫之中。怎样做才能不虚度一生?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选择了恰当的目标呢?威特勒教授的研究结果和经历证实,与其让双亲、老师、朋友或经济学家为我们制定长远规划,还不如自己来了解一下我们“擅长”做什么。由于中学时一直取得优等成绩,威特勒被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专科学院录取。当时,他发现在那里毕业将会是一场战斗。为了取悦父亲,他上了这个定向于工程学的专科学校。但是却不知不觉地远离了他天生喜爱的专业——通讯和人类交往。后来的海军生活使他懂得了约束自己,调整目标和协调工作。但是,找到他真正喜爱的能够显示自己才能的职业却花费了将近30年。

最后,要适应而不是逃避现实。

一个人的能力与一个人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素质紧密相关。处于重压之下,许多人会变得沮丧,失去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沉溺于游戏、武侠小说等。虽然游戏和小说可以暂时地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减少我们对失败和痛苦的畏惧心理,但也阻碍了我们去学会承受这些压力。

适应压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简单地把它们作为正常的东西加以接受。生活中的逆境和失败,如果我们把它们作为正常的反馈来看待,就会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防御那些有害的反应。

未来在你自己的手里,你要知道,只有失败者才会乞求机遇降临,而成功者的永远致力于创造未来、寻找机遇。

成功,是因为志在成功

拿破仑曾说:“我成功,是因为我志在成功。”俄国著名的文学家高尔基也曾说:“人最凶恶的敌人,就是意志的薄弱和信心的缺乏。”信心的缺乏会限制一个人的潜能,束缚一个人的发展。一个人倘若没有信心,那么即使他有再强的能力他也未必可以施展,既有有再好的机遇他也未必能够把握,人人都想成功,但成功却只会垂青充满自信的人。

很多成功人士在回忆的时候说,在奋斗之初,他们就相信他们总有一天会成功,于是便抱着“我就要登上巅峰”的积极态度来进行学习和工作,最终凭着坚强的信心达到了目标。

信心不仅能使一个白手起家的人成为巨富,还能使一个演员在风云变幻的政坛上大获成功,美国第四十届总统——罗纳德·里根就是深谙此诀窍的人。里根早年是一个演员,但他却立志要当总统。从22岁到54岁,里根从电台体育播音员到好莱坞电影明星,整个青年和中年的岁月都活跃在文艺圈,对于政治他是完全陌生的,于是就更谈不上什么经验了。这一现实,几乎成为里根涉足政坛的一大拦路虎。然而,当机会来临,共和党内、保守派、一些富豪们竭力怂恿他竞选加州州长时,里根毅然决定放弃大半辈子赖以为生的影视职业,决心开辟人生的新领域。

里根为什么会突然间改变自己的生活道路?他的自信又是源于何处?

有人分析,里根的突然转变绝不是突发奇想,他的自信与他的知识、能力、经历、胆识分不开的。尤其是有两件事让里根角逐政界的信心更加坚定。

一是当他受聘通用电气公司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后,为办好这个遍布全美各地的大型联合企业的电视节目,通过电视宣传、改变普遍存在的生产情绪低落的状况,里根不得不用心良苦,花大量时间巡回在各个分厂,同工人和管理人员广泛接触。这使得他有大量机会认识社会各界人士,全面了解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人们什么话都对他说,从工厂生产、职工收入、社会福利到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税收政策等等。

里根把这些话题吸收消化后,并通过节目主持人身份反映出来。立刻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为此,该公司一位董事长曾意味深长地对里根说:“认真总结一下这方面的经验体会,为自己立下几条哲理,然后身体力行的去做,将来必有收获。”这番话无疑为里根产生弃影从政的信心埋下了种子。

另一件事发生在他加入共和党后,为帮助保守派头目竞选议员,募集资金,他利用演员身份在电视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可供选择的时代”的演讲。因其出色的表演才能,大获成功,演说后立即募集了一百万美元,以后又陆续收到不少捐款,总数达六百万美元。

这篇演讲美国竞选史上筹款最多的一篇演说。里根一夜之间成为共和党保守派心目中的代言人,引起了操纵政坛的幕后人物的注意。

就在里根如愿以偿当上州长问鼎白宫之时,曾与竞争对手卡特举行过长达几十分钟的电视辩论。面对摄像机,里根发挥出淋漓尽致的表演效果,时而微笑,时而妙语连珠,在亿万选民面前完全凭着当演员的本领,占尽上风。相比之下,从政时间虽长,但缺少表演经历的卡特却显得相形见绌。

自信为里根赢得了成功。

萧伯纳曾说:信心使一个人得以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东西。通过里根的经历,我们可以感觉到:信心的力量在成功者的足迹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拥有无坚不摧的信心。每个人都需要从《鼓舞人心的剪贴本》中多吸取力量。

让贵人助你一臂之力

“我自己就可以了,不需要其他人的帮助!”

这可以理解为一种自信,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逞能。

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社会日新月异,它对人们的要求也不会仅仅局限于单人作战,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合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取长补短,则很容易使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于个体而言,也有助于你迅速实现目标。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良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能够提携、帮助我们的人,这种人一般就是贵人、伯乐。一个真心帮助你的贵人能够给你指点迷津,给你的一生带来好运。“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之所以能够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就是因为得到贵人萧何的帮助。

汉相萧何非常赏识韩信,并多次向汉王刘邦举荐他。但刘邦却看不起韩信,不想重用他。韩信因此决定趁夜离开刘邦,投奔别处。

在得知韩信逃走,萧何来不及报告刘邦,便亲自快马加鞭地追赶。但是有人不知详情,向刘邦报告萧何逃跑。

刘邦大惊失色,因为萧何是他的得力助手。连找几天始终不见人影,急得刘邦坐卧不安。正要打算另派精干人员去追寻时,有人报告:

“萧丞相回来了。”

萧、刘二人见了面,刘邦问道:“你怎么背着我逃走了呢?”

萧何说:“不是我逃跑,而是追赶逃走的人。”

“你追谁?”刘邦问道。

“追韩信。”萧何回答说。

刘邦道:“逃跑的将军有数十人,你却偏偏去追韩信,该不是拿这话骗我吧!”

萧何说:“其他将军极容易求得,而像韩信这样杰出的人才,却是独一无二的。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长期做王,那自然用不着韩信这种奇才。但是如果您决心夺取天下,我想除了韩信以外,就再也找不到能与您共商大事的人了,现在就请您做出最后决断。”

刘邦叹息道:“我怎会不想向东发展,谁愿长期守在这里。”

萧何又说:“如果大王决定向东发展,就要重用韩信。您能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否则,他最终还是会离开的。”

刘邦说:“那我就看在你的面子上,任命他为将军。”

萧何说:“仅让他做将军,是留不住他的。”

刘邦说:“那让他做大将军如何?”

萧何说:“这就留得住他了!”

于是,汉王刘邦欲传唤韩信予以任命。

萧何劝阻道:“大王向来傲慢待人,不讲礼节。现在任命一员大将军,也如同呼唤小孩一般,这就是韩信要离开您的原因。如果大王是真心任用他,就要选一个吉日,亲自斋戒,建一个拜将台,举行隆重的拜将大典才行。”刘邦最终应允了。

将领们得知汉王欲任命大将军,皆大欢喜,人人都以为自己将荣升大将军。谁知等到任命大将军时,此大将军竟是韩信,全军均感到惊讶。

经过萧何的极力推荐,韩信最后终于得到了刘邦的重用,也得以显示他的才华。

淮阴侯韩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名将,和萧何的鼎力相助是分不开的。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伯乐对于千里马的重要性。

我们也不难理解,很多人颇有能力和才华,却始终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因为,要想成功,仅有旷世的才华还远远不够,还要有贵人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