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5279800000027

第27章 人生光明面 诺曼·文森特·皮尔(美)(2)

最后,精彩结尾,将理想变现实。千里行船,离码头虽仅一箭之遥,仍不算到达目的地;万言雄文,在结尾若有一句冗词,也称不上精彩文章。办事也是如此,如果前紧后松,草草收场,很可能胜券在握之事竟流于失败结局。我们办事必须像飞行员远航归来一样,只有完成最后一个制动动作,将飞机安然停在停机坪的预定位置上,才能算是完成一个精彩的起落。人们只有精神饱满、严肃认真地使事情精彩结尾,才算是真正将理想变为现实。

失败没什么,正确地,积极地看待失败,大方勇敢地过过招,做起事来并不难。

转换困难才能战胜困难

一场大火突然熊熊而起,它烧光了爱迪生的设备和成果,但爱迪生却说:“大火把我们的错误全都烧光了,现在我们可以重新开始了。” 一名记者问美国总统威尔逊“贫穷是什么滋味”时,这位总统向我们讲述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我10岁时就离开了家,当了11年的学徒工,每年可以接受一个月的学校教育。在经过11年的艰辛工作之后,我得到了1头牛和6只绵羊作为报酬。我把它们换成了84美元。从出生一直到21岁那年为止,我从来没有在娱乐上花过一美元,每个美分都是经过精心算计的。在我21岁生日之后的第一个月,我带着一对人马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大森林,去采伐那里的圆木。每天,我都是在天际的第一曙光出现之前起床,然后就一直辛勤工作到星星探出头来为止。在一个月夜以继日的辛劳努力之后,我获得了6美元作为报酬,当时在我看来,这可真是一个大数目啊!每个美元在我眼里都跟今天晚上那又大又圆、银光四溢的月亮一样”。

在如此艰难的境况下,威尔逊下决心,不让任何一个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溜走。很少有人能像他一样深刻地理解闲暇时光的价值。他像抓住黄金一样紧紧地抓住了零星的时间,不让一分一秒无所作为地从指缝间溜走。在他21岁之前,他已经设法读了1000本好书!试想一下,对于一个农场里的孩子,这是多么艰巨的任务啊!

一定不曾想到威尔逊的艰辛,事实上,很多成功人士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都写满了辛劳、痛苦与危难。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上,我们必须要对苦难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们要知道,人生路上,困难和挫折都是难免的,人生起起落落也无法预料,但是有一点我们一定要牢牢记住:永不绝望。当我们遇到逆境时,千万不要忧郁沮丧,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你有多么痛苦,都不要整天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不要让痛苦占据你的心灵,要尽量摆脱困境,让快乐永远陪伴着你。困难来临时,我们要有勇气直面困难、打倒困难,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一个目标明确的人能排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阻碍,勇敢地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以坚定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去排除一个又一个困难去争取胜利。

你会也许遇到的困难难以解决,使自己的心情非常地抑郁,难以摆脱。事实上,无论是谁遇上困难,情绪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这就需要你一定要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面对无法改变的不幸和无能为力的事,就抬起头来,对天大喊:“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它不可能打败我。”或者耸耸肩,默默地告诉自己:“忘掉它吧,这一切都会过去!”紧接着,就要往头脑里补充新东西,因为头脑每时每刻都需要东西补充,这种补充就能使情绪“转换器”发生积极作用。最好的办法是用繁忙的学习去补充,去转换,也可以通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去补充,去转换。如果这时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识突发出来,那就是最佳的补充和最佳的转换。

物理学家普朗克在研究量子理论的时候;两个女儿先后死于难产,妻子去世,儿子又不幸死于战争。普朗克不愿在怨悔中度过余生,便用加倍努力工作来转移自己内心巨大的悲痛,情绪的转换不但使他减少了痛苦,还促使他发现了基本量子,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如果你懂得及时“转换”困难,那么你就将会战胜困难。这是《人生的光明面》这本书对你的又一个启示。

学松树抖落积雪的智慧,给自己减压 有一年冬天,一对婚姻濒临破裂而又不乏浪漫情调的加拿大夫妇准备做一次长途旅行,以期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两人约定:如能找回爱情就继续在一起生活,否则就分手。当他们来到一个长满雪松的山谷时,下起了大雪,他们只好躲在帐篷里,看着大雪漫天飞舞。不经意间,他们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山麓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下得大而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然而,每当雪落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弹性的枝杈就会弯曲,使雪滑落下来。就这样,反复地积雪,反复地弯曲,反复地滑落。无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其他的树则由于不能弯曲,很快就被压断了。

妻子似有所悟,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其他的树,只不过由于不会弯曲而被大雪摧毁了。”丈夫点头。就在这时两人似乎同时恍然大悟,旋即以前的一切恩怨都成了过眼云烟。丈夫兴奋地说:“我们揭开了一个谜——对于外界的压力,要尽可能适应;在适应不了的时候,要像雪松一样弯曲一下。这样就不会被压垮。”一对浪漫的夫妇,通过一次特殊的旅行,不仅揭开了一个自然之谜,而且找到了一个人生的真谛。

我们就如同故事中的树木,懂得给自己减压的人就是松树,而不懂得减压的人自然就像其他树木一样难逃折断的厄运。

“我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你一面给自己打气,一面又觉得倍感压抑,你的心里像敲起了战鼓,鼓点像暴雨中的雨点一样急促而有力,但是每一滴都狠狠地砸下来,让你有些承受不了了。

你给自己制订了学习计划,你每天严格地按照计划执行,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心里的那种压力越来越大,有时你甚至觉得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渐渐地,你吃不下饭,晚上总是很难入睡,即使入睡了也很容易被惊醒,你觉得浑身无力,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样。不管是上课还是自习,你的精力都无法集中。

心里那种无形的压力愈加膨胀,像块巨石牢牢地控制住了你。

这样的事情想来大家都会太不陌生。这里说的其实就是压力。

压力是人的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体验,一定的压力会让人奋起,成为人行动的动力,但如果压力过大,那么对一个人的影响就非常严重了,用塞利教授的话说就是:压力的杀伤力比我们周遭环境中产生的任何事物都还要强大。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压力,而且即使是最有智慧的人也无法将压力消灭。倘若我们不不懂得如何给自己减压,那么终有一天终被压力压垮的。

所以,当压力不可避免时,如果你想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下求得生存,并尽可能地保持轻松愉悦的心境,就需要拥有松树的智慧了。随着压力的增大,不断地给自己减压,最后逃离压力的暗影。

不要埋怨压力,重要的是改变你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的境况,而这给自己减压。“光明”一直在你的心中,只要你愿望见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