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5279800000028

第28章 伟大的励志书 奥里森·马登(美)(1)

《伟大的励志书》第一版一上市立即受到了大众的认同,被公认为振奋人心最有力的书,并且被翻译成25种语言,销量高达数百万册。

——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

对于时代青年所经验的烦闷、消极等滋味,我亦未曾错过,自读马登的原著后,精神为之大振,人之观念为之一变。谨将马登的书介绍给同病的青年,希望他们从马登的书中,能获得同样的兴奋影响。

——中国文学大师:林语堂

马登的书对所有具有高尚和远大抱负的年轻读者都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比马登的书更值得推荐给每一个美国的青年人。

——美国第25任总统:麦金莱

我带着极大的兴趣读完了《伟大的励志书》。这部非凡的著作对所有准备独立生活的年轻人都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英国银行家:约翰·卢伯克爵士

培养你的专长

“嗨!你能帮我一个忙吗?他们都说你是电脑高手,我的电脑正好出了点问题,你帮我看看好吗?”

“这周老师布置了一幅画,就我这水平,作业交上去肯定不及格,你帮我出出主意呗!”

“我的作文又得了那么低的分,我是不是没救啦,你作文那么好,你帮我看看我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好吗?”

在市场经济中,存在这样的一种游戏规则,那就是每一个人依靠为他人提供服务与商品而生存。当有很多人需要你提供的服务,而你又变得不可替代时,你往往就成为一个重要人物。

大至市场经济,小至班级学校或是居住的小区,想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那就需要你培养自己的专长。

你的专长就是你与众不同之处。

这种专长可以是一种手艺、一种技能、一门学问、一种特殊的能力,比如思维,或者只是直觉。你可以是小小修理专家,你可以设计软件,你可以写出生动的文章,你可以画出美丽的图画,你还可以弹出动听的曲子,成为篮球场上最受瞩目的人......因为具有出色的专长,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成为不可缺少的人物。

比如福特的专长是制造汽车,爱迪生的专长是发明各种令人激动的“小玩意”,皮尔·卡丹的专长是服装的设计与制作,曾宪梓的专长是做质量最好的领带,阿迪·达斯的专长是制鞋,迪斯尼的专长是画动画,盖茨的专长是编写软件与管理,巴菲特的专长是对华尔街的历史与现状了如指掌。上面所提到的这些人一开始都不能算是重要人物,但由于他们专长的不断发展,加上其他条件的配合,他们获得了成功。

如果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培养起自己的专长,那么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往往会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如果在进入社会之前我们能培养起自己的专长,那将是我们与别人竞争的有力砝码。

有人也许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想象一下,如果你没有任何专长,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打个比方:你制作一张桌子,需要3天时间,而木匠只需要3小时;你设计并制作一套服装需要一周时间,而裁缝只要一天;你制作一份商务合同要查阅各种资料,而一个律师在一个小时内就能起草完毕;你由于不了解谈判的技巧、不知道相关领域的知识,你推销产品总是不顺利,而你的同事干一天的销售量就相当于你干半个月;如果你的上司要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工资管理程序,你还要从头学起。那么你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呢?你的竞争优势在哪里?为什么别人要找你,而不是找他呢?凭什么你要求你的上司提拔你而不是提拔他呢?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专长,从现在开始,你就要确定方向,花费时间、精力与汗水,持之以恒,努力使自己成为这一领域出色的人;如果你已经有了一种技能但还不能说精于此道,那么你也同样要进行专业方面的投资。要全力以赴,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通过对许多成功者的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成功者一开始都只是在某个方面有所专长,后来由于其他条件的配合,这些人才从某一领域的专业人员成为成功人士。在白手起家的成功者中,这种情况尤为多见。

所以,我们没有理由慵懒地站在原地,开始培养你的专长吧!

把优势转化为劣势

“我个子那么矮以后只能穿高跟鞋了!”

“就像放风筝,家境好的人一出生就等于站在了楼顶,而我只能站在楼底,这样他们的风筝一开始就飞得比我高!”

“我的声音一点都不像女孩子的声音,别人的声音都是柔柔的,而我的声音很沙哑,像是风吹过树叶的声音,沙沙的。”

也许你为相貌、身高抱怨过,为家庭条件、学习环境发过牢骚,但只要你乐观、积极、充满智慧地去面对,就能扭转自己的人生劣势,出奇制胜。

当日本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现代化强国之时,在这个岛国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却几乎与世隔绝,十分落后,生活极为困苦。

一天,村里一位智者召集全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今,都是什么年代了,咱村的人还过着和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我深感内疚和痛心!不过,大都市里的人过着现代化生活的时间长了,一定会感到乏味。咱不妨走点回头路,干脆过原始人的生活,利用咱的‘落后’出卖‘落后’,也许会招徕很多城里人。咱们呢,也可以借此机会做生意赚钱。”

这一计谋博得全村人的喝彩。从此,全村人开始模仿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在树上搭房,穿树叶做的衣服……

不久,日本新闻媒介惊奇地发现并报道了这个过着“原始人生活”的小山村。此后,成千上万的人慕名而至,参观者络绎不绝,众多的游客为山村带来了可观的财富。有经营头脑的人也来了,他们来这里修路,造宾馆,开商店,将这里开辟为旅游点。小山村的人趁机做各种生意,终于富裕起来了。过了若干年,这里的居民白天上树成为一种职业,晚上回到地面,脱掉兽皮树叶做的衣服,穿上现代时髦服装,住进建筑在景点外围的水泥结构的宿舍里,过上了现代化生活。

其实,有时劣势和缺点不一定是件坏事,如果引导得好,就会转化为优点。把自己弱的部分转化为优势,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李小龙曾在海外华人中声誉很高,但很少有人知道李小龙练武本来是有先天缺陷的。

他是近视眼,必须戴着隐形眼镜。

对此,李小龙坦诚地说:“从小我就近视,所以我从咏春拳学起,因为它最适合进行贴身格斗。”

美国总统罗斯福天生长了一张难看的大嘴,嘴唇又厚又黑,牙齿也极不整齐。后来有人精心为其制作了一个大烟斗,每次讲演时,他都将那个大烟斗轻轻托于嘴旁,这不仅遮掩了他那张大嘴的难堪,而且使他那别具一格的演讲家气质显得更加动人潇洒。

周总理也是一位很会利用缺陷的人。战争年代,他的右臂不幸负了伤,伤愈后难以伸直。以后他顺其自然,每每出入于社交场合,他总是把右臂轻轻放在胸前,形成他一种特有的不失风雅的习惯姿势。

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启发,从他们那里我们可以学到如何,化不利为有利,走向成功。格兰恩·卡宁汉自小双腿因烧伤无法走路,但是他却成为奥运会历史上长跑最快的选手之一。

他认为,一个运动员的成功,85%靠的是信心及积极的思想。换句话说,你要坚信自己可以达到目标。他说:“你必须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去努力,即生理、心理与精神。其中精神层次最能帮助你,我不相信天下有办不到的事。”

所以,我们要拥有积极的心态,这样就能使一个人将自己的弱点转化为优势。你可以根据下列步骤,把自己的弱点转化为优点。

1.孤立弱点,将它研究透彻,然后设计一个计划加以克服。

2.详细列出你期望达到的目标。

3.想象将你自己的弱势变成强势的景象。

4.立即开始,努力成为你希望成为的强人。

5.在你的最弱之处,采取最强的步骤。

6.请求他人的帮助。

不要在拖延中蹉跎

“明天再说吧!”这句话似乎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很多人的骨子里都有个坏毛病,就是搁着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待明天做。其实,在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实际上已经足够将那件事做好。

俗话说:“命运无常,良缘难再。”在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会,然而如果你有着拖延的坏习惯,自然地就很容易错失良机。

拖延是人生的大敌,拖延甚至会形成悲惨的结局。

恺撒因为接到了报告没有立刻展读,以致一到议会,就丧失了生命。

驻扎在特伦顿的雇佣军总指挥拉尔总督也是如此丧命的。一次他正在玩纸牌,忽然有人递来一个报告,说华盛顿的军队已经挺进到提拉瓦尔,情报的内容是说华盛顿的军队正在穿越德勒华,要向这里进攻。他将报告塞入衣袋中,牌局完毕,他才展开阅读,虽然他立刻调集部下,出发应战,但时间已经太迟了,结果是全军被俘,自己也因此而战死。仅仅是几分钟的延迟,使他丧失了尊荣、自由与生命。

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把事情拖延到明天去做呢?

我们自己欺骗自己,要自己相信以后还有更多的时间。

我们拖延工作是因为它们似乎是令人不愉快的、困难的或冗长的。不幸的是我们越拖延,就越令人不快。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有几时?请君听我《明日歌》。”这是明朝诗人对喜欢拖延时间的人的忠告。

很多人喜欢拖延,其实是因为他们还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许多事情在心情愉快或热情高涨时是可以轻松完成的,但若被推迟几天或几个星期之后,就会变成苦不堪言的负担。这就像如果在收到信件时没有马上回复,以后再拣起来回信就不那么容易了。

因此,我们要迅速地处理事情,由此也可以避免做事情的乏味和无趣。不要拖延,因为拖延通常意味着逃避,其结果往往就是不了了之。

做事情就像春天播种一样,如果没有在适当的季节行动,以后就不可能有所收获。无论夏天有多长,也无法将春天被耽搁的事情加以完成。某颗星的运转即使仅仅晚了一秒,也会使整个宇宙陷入混乱,后果不可想象。

恪守时间是工作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同时它也代表了明智与信用。

在著名商人阿蒙斯·劳伦斯从事商业生涯的最初七年里,他从不允许任何一张单据到星期天还没有处理。因为,商业界的人士都懂得,商业活动中某些重大时刻会决定以后几年的业务发展状况。如果你到银行晚了几个小时,票据就可能被拒收,而你借贷的信用就会荡然无存。

做事不拖延还会让人对你产生信任,给你带来美好的名声。它就像在表明,你的学习和生活是有条不紊的,使别人可以相信你能出色地完成手中的事情。遵守时间的人,一般都不会失言或违约,都是可靠和值得信赖的。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去寸金尚可买,失去光阴何处寻?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所以千万不要再拖延,最后让自己在拖延中蹉跎一生。这也是《伟大的励志书》给我们的赠言。

要学会合理利用时间

“世界上,什么东西是最长而又是最短的;最快的而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哲人伏尔泰曾经这样问。

智者查帝格回答:

“世界上最长的东西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最短的东西也莫过于时间,因为人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在等待着的人看来,时间是最慢的;在作乐的人看来,时间是最快的;时间可以扩展到无穷大,也可以分割到无穷小;当时谁都不重视,过后谁都表示惋惜;没有时间,什么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后世纪念的,时间会把它冲走,而凡属伟大的,时间则把它们凝固起来,永垂不朽。”

生命有限,你是否仔细地想过如何充分地利用时间去充实你有限的生命呢?

有的人总是说:“时间还多着呢!”于是等到生命将近时才追悔叹息。

有的人紧紧地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无限地充实自己的生命,由此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他注定是无怨无悔的。

同样是对待时间,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

智者会告诉你: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吧!从合理利用时间开始。

首先,不管什么事情,都要分清轻重缓急。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力、精神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将每件事都不分轻重、大小、缓急统统做完,特别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既耗费精力又费时间的事情。因此,人置身于纷繁芜杂的世间万象中,就要排除其他干扰,专心致志地有所为。

其次,要科学分配时间。

据一位著名学者多次对人脑进行脑功能的测试后发现,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2时思考能力最敏捷,而下午8时却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但逻辑推理能力在白天的20小时内却是逐步减弱的。

基于以上测试结果,早晨处理比较严谨、周密的工作,下午做那些需要快速完成的工作,晚上可做一些需要加深记忆的事,对于这些做某项工作效率最佳的时间,更要加倍“珍惜”,是一点也“耗费”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