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5279800000029

第29章 伟大的励志书 奥里森·马登(美)(2)

除此之外,一些看似很平常的小事也可以成为我们合理利用时间的切入点。例如:每天要早起,这样坚持下去就可以节约许多时间;午餐要适量,午餐不可吃得太多、太饱,否则到下午容易打瞌睡,学习、工作效率会降低。而学习、工作效率的降低,本身就是浪费时间;要学会浏览报纸,不能事无巨细全部看完,这样会浪费时间;要掌握快速读书的方法,从而获得书中最主要观点和内容的满足;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在电视机上,只要看一看有关新闻和关于学习、业务方面的节目即可。

最后,别空等时间。

假如必须花费时间进行等待,如等车、等电话等,应当把等待当做是构想下一步学习、工作计划的良机,或者用它来看书看报;经常装着一些空白卡片,以便随时记下各种有价值的资料,以备使用,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的翻阅报刊的时间;在每月制订计划时要有弹性,最好在计划中留出空余时间,以便应付紧急情况;在完成重要事情、项目以后,要进行适当的休息,以求得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平衡;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智取,不要蛮干;一次最好只专心致力于一件事;对自己的每一项事情都要确定完成的期限,要尽可能在期限内把它完成,绝不可超过期限……

如果能做到这些,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出一番成就来。

集中精力成大事

当爱迪生取得伟大的成就后,许多媒体的眼光都对准了他。

一次,有位记者在采访爱迪生时,问道:“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他回答道:“如果你有一种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同一个问题上而且不知疲倦、锲而不舍的能力,你离成功就不远了。我们每个人拥有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时间差不多,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睡觉。之所以我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会在这些时间里做许多许多的事情,而我只做一件,这就是区别。倘若他们将时间和精力放到同一个方向上,他们也能成功。”

19世纪的苏格兰著名作家托马斯·卡莱尔说,一旦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一个目标上也会有所成就;而最强大的生命如果把精力分散开来,最后也将一事无成。水珠不断地滴下来,可以把最坚固的岩石滴透;湍急的河流一路滔滔地流淌过去,身后却没有流下任何的痕迹。

精通某件事情的人在这件事情上可以比其他任何人都做得出色,即使这件事只不过是种萝卜。如果他花了所有的心血来精心培植出最好的萝卜,那么,他就是“萝卜学”的宗师,并将得到人们的认可。

成功向来都属于精力集中,目标专一的人,而不会属于见异思迁、摇摆不定的人。

如果一个人集中所有的精力和心志去坚持不懈地追求一种值得追求的事业,那么,他的生命就绝不可能失败。把子弹扔出去,它穿不透一个帐篷;但如果把它射出去,它可以穿透橡木板。加上足够的力,子弹可以从四个人身上穿过。把阳光聚焦在一点,在冬天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燃起一团火焰。

最伟大的人是那些全力以赴、锲而不舍的人,他们一锤又一锤地敲打着同一个地方,直到实现自己的愿望。我们这个时代的成功者是那些在自己的领域无所不知,对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做事专心致志、精益求精的人。

一个人如果全身心地追求某一目标,很少有不成功的。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成功者之所以能超越,就在于他们能够坚定不移地认准某个目标,并为之全力以赴,矢志不移,他们的成就与其精力的集中程度往往是成正比的。

英国油画家贺加斯会将他的视线和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某一张脸上,直到这张脸如照片般留存在他的脑海中,他可以随时随地将其复制出来为止。他在研究和观察任何物体时都做到了一丝不苟、谨慎细致,仿佛他永远都没有机会再看到它们一样,这种仔细观察的习惯使得他的研究工作充满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描述。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流派都受到了他的著作的影响。他既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也不是那种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人物,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那勤勤恳恳、埋头苦干的精神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

无数的历史事实向我们证明;只有集中精力才能成就大事业。所以,以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吧!

热忱点燃奇迹

美国政治家亨利·克莱曾经说过:“遇到重要的事情,我不知道别人会有什么反应,但我每次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根本不会注意身外的世界。那一时刻,时间、环境、周围的人,我都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

一位著名的金融家也有一句名言:“一个银行要想赢得巨大的成功,唯一的可能就是,它雇了一个做梦都想把银行经营好的人作总裁。”原来是枯燥无味、毫无乐趣的职业,一旦投入了热情,立刻会呈现出新的意义。

一个受热忱支配的年轻人,他的感觉也会因之变得敏锐,可以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发现动人的美丽,这样,即使再乏味的工作、再艰难的挑战,都可以坚韧地承受下来。

狄更斯曾经说过,每次他构思小说情节时,几乎都寝食不安,他的心完全被他的故事所萦绕、所占据,这种情形一直要持续到他把故事都写在纸上才算结束。为了描写一个场景,他曾经一个月闭门不出;最后再来到户外时,他看起来形容憔悴,简直像一个重病人一样。

无独有偶,莫扎特也是一个满是热忱的人。有一个年龄只有12岁的小男孩钢琴弹得非常熟练。

一次,他问伟大的作曲家莫扎特:“先生,我想自己写曲子,该怎么开始呢?”

莫扎特说道:“哦,孩子,你还应该再等一等。”

“可是,您作曲的时候比我现在的年龄还小啊?”小孩不甘心地继续问。

“是啊是啊,”莫扎特回答说,“可我从来不问这类问题。你一旦到了那种境界,自然而然就会写出东西来的。”

有人认为“成功”、“潜能”这些充满诱惑力的字眼都是属于那些资质好的人,事实证明,每一个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将来可以成就大器的潜质,不仅那些反应敏捷、聪明伶俐的孩子是这样,那些相对木讷、甚至看起来有些愚钝的孩子也有这样的潜质。他们一旦产生了热忱,凭借这种热忱的力量,原先人们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愚钝”也会慢慢消失。盖斯特原本只是一个无名小辈,但她第一次在舞台上露面时,立刻就让人感觉到她的前途不可限量。她演唱时所投入的热忱,使听众几乎都像被催眠了一样。结果,她登台演出不到一星期,就成为众人喜爱的明星,开始了独立的发展。她有一种提高演唱技艺的强烈渴望,于是,她把自己全部的心志都用在了这一方面。

爱默生曾说:“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伟大而不同凡响的时刻,都可以说是热忱造就的奇迹。穆罕默德就是一个例子:他带领阿拉伯人,在短短的几年内,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一个比罗马帝国的疆域还要辽阔的帝国。虽然他们的战士没有什么盔甲,却有一种崇高的理念在背后支撑着,所以其战斗力丝毫不亚于正规的骑兵部队;他们的妇女也和男子一样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杀得罗马人溃不成军。他们武器虽然落后,粮草严重不足,但军纪严明,从来不去抢夺什么酒肉,而是靠着小米大麦最后征服了亚洲、非洲和欧洲的西班牙。他们的首领用手杖敲一敲地,人们简直比看到一个人拿着刀枪还要害怕。”

每个人都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只要我们运用自身的热忱,就能将此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并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勇于承担责任

“不是让你在家照看妹妹吗?说说看,妹妹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

“她不听话,偏要玩,结果自己摔倒的!”

“雯雯,厨房怎么满地的草莓酱啊?”

“我看见隔壁的大花猫跳进来了,见我来了,一下子就跑了,酱就掉到了地上。”

“豆豆,咱们不是分工好了吗,我带水果,你带快餐的吗,你怎么两手空空的啊?”

“我叮嘱我妈帮我买的,可是她忘了,临时又来不及了,所以......”

生活中,很多人总是习惯为自己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其实这是没有责任心的体现。

责任心体现在诸多方面,如把用完的玩具归置好、把看完的书本放回书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和交给的任务等,一个具有强烈责任心的人更容易为他人为自己为社会负责,他是一个对他人热情关怀、对朋友忠诚守信、对学习和工作认真负责,而且还是一个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人。

事实证明,只有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成就事业,社会也需要有责任的心来营造和谐。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有责任心的典范: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人之幸福安康为己任;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以国家之安定团结为己任;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社稷之安宁为己任。

古人用自己的方式承担着自己的责任,我们也需要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作为父母的孩子,我们要用爱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是我们对父母的责任;作为地球儿女,我们要用仁爱对待每一个生命,这是我们对大自然的责任……

责任无大小轻重之分,所有的责任都同样有意义,同样需要人们去承担。只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我们才能扮演好各种各样的角色;也只有勇敢地承担责任,生命才有了和谐美好的精神意义。

许多人都在为我们做着表率,告诉我们责任的意义。晋文公的法官李离,他的下属错误判断,枉杀好人,他就伏剑而死,他说“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面对珍贵的生命,他选择了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虽然他魂归普陀,但他的责任心,与日月齐辉,与天地共存。责任,高于生命而存在!

面对大厦前飘扬的各国国旗的一个小姑娘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来到会议责任人面前缓缓地说:“为什么没有中国的国旗?一定要升起中国的国旗,因为我在这儿!”她用极其舒缓的语调表达着中国人最炽热的爱国心、责任感!因为她知道爱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每个炎黄子孙应尽的责任,国家荣辱,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高震东老师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我们要肩负起祖国荣辱,祖国强盛的责任,首先就必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行孝重贤从扫屋起于点点滴滴中铸灵魂,让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可是,生活中,人们往往对于承认错误和担负责任怀有恐惧感。因为承认错误、担负责任往往会与接受惩罚相联系。所以,很多人找出各式各样的理由和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殊不知,这样并不能掩盖并弥补已经出现的问题,也不会减轻要承担的责任,更不会让你把责任推掉。

美国西点军校认为: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优秀的员工,没有责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缺乏责任感难免会受到惩罚,但与其为自己的错误找寻借口,倒不如坦率地承认。敷衍塞责,找借口为自己开脱,只会让人觉得你不但缺乏责任感,而且还不愿意承担责任。

没有谁能做得尽善尽美,但是,一个主动承认错误的人至少是勇敢的,如何对待已经出现的问题,能看出一个人是否能够勇于承担责任。

绝不逃避自己

马登曾讲述过一个发生在他童年时代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翅儿”的女孩——一帮男孩的首领。她自强自立,虽身有残疾,却从不逃避自己。生长在纽约市的乱街小巷中,我的朋友和我自己,都知道品尝那一带喧嚷的热闹而避免过度拥挤产生的危险。篷车和马车隆隆地在那些狭窄的住宅街道上奔驰;我们拔腿飞奔,经常在巨大的车轮之间穿梭,避免受伤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那些车子对我们而言的确是非常危险。我们把闪避那些车轮当作一种富有男子气的运动,但一个叫玛丽的女孩却硬要加入我们的队伍。这是在我们承认她是我们帮中一员之前的事;那时,我们都尽量避免和她碰在一起。

一天,玛丽正在闪避一辆马拉的啤酒车,一只凶恶的狗忽然奔了过来,吓得那匹马一直向后急退。车轮的速度因而加快,并将玛丽撞倒在街上,她的右臂被夹在一辆篷车的两条轮轴之间。最后,她的胳膊虽然没有被扯裂——但自此以后,她的这只胳膊却被固定而成一种可笑的V字形。它从肩头向外突出,小臂向内弯曲,指向她的腰部,正好构成一个V字。这个V字可以前后摆动,指头也略可以屈伸,但就是不能展臂。当她奔跑时,她的胳膊就像飞鸟的翅膀一般的扑动。因此,从那以后,我们都叫她“翅儿”。

“翅儿”很孤单,因为我们帮里的男孩都很残忍——都耻于与她为伍。这样的一种不幸,要是落在其他人身上,多半会一蹶不振,但她却并不因此气馁。她仍是一个顽皮的姑娘;仍然穿着那种不成体统的顽皮姑娘所穿的衣服。她因为残了一臂而无法再去东河游泳,因此,她只得在河边做漫长的散步。

这对许多人来说,他们多半会退入一个甲壳——把自己局限于幽静而又沉寂的房中,诅咒命运,痛恨世人,厌恶自己。但翅儿没有这样做,她追求新的生活——在河边。

一个女孩在男孩和男人的天地中,往往会因为她的畸形臂膀而成为取笑的对象;但翅儿没有否定她作为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她没有自暴自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