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5279800000031

第31章 思考与致富 拿破仑·希尔(美)(1)

拿破仑·希尔是一位在世界卷起成功狂潮的思想家、哲学家,被人们誉为“成功学之父”。他比历史上任何人都更多地影响了人们的成功,这一点已为世人所公认。他可以称得上是个人成功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而他的著作——《思考致富》,在过去的60多年里已经在全球范围售出了1500多万册。

在这本书里,作者拒绝把成功归结于运气、背景或是上天赐福,他希望提供一份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具体成功计划。当然,这些理念并非希尔凭空构想出来的,而是提炼自美国数百位最成功男士的成功秘诀而成。其中包括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亨利·福特、托马斯·爱迪生和F·W·伍尔沃思。在20年的时间里,希尔不断地归纳他们的经验和见解,精心酝酿之后,《财富与智慧》便来到了世人的眼前,而且掀起了巨大的狂潮!

让财富“生”出幸福

通常意义上的“财富”,就是指金钱。

很多人穷其一生追求财富,有的人追求到了,也得到了幸福,事实证明,合理地运用财富可以让我们获得幸福。

也许你会觉得财富在离你很遥远,你的任务只是学习,所以在这方面你不需要花任何心思,所以你对金钱毫无概念,即使在花钱的时候,你都不曾想到从你手中流出去的是什么,它对你又有何意义。但或许一提到金钱和财富你就两眼冒光,因为你知道金钱不但能带给你物质上的享受,还可以满足你精神的需求,不管是虚荣心还是其他。于是,你孜孜以求,甚至放弃学业,甚至不惜走上犯罪的道路,金钱的确给你带来了快乐,但也成了你幸福生活的“坟墓”。

这些都真实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是因为他们对金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管是不重视金钱的人还是过分追求金钱的人。

金钱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没有它我们甚至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对金钱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和控制能力,这样即使以后独立生活也不至于措手不及。另一方面,过分的追求金钱容易让人产生贪欲,于是卷入欲望的漩涡,无法自拔,最后即使获得了大量的金钱也未必快乐。而这些无疑都会给我们日后的生活带来不便和阴影,又何谈创造幸福?

幸福可以从金钱中获得,这对每个人都不是难事,但前提是你要懂得合理得运用。

有的人把大把大把的钱用来打游戏,用来上网聊天,甚至用来喝酒抽烟,他们不但消耗了时间,无形之中还消磨了自己的意志,金钱在你的你的生活中不但丝毫没有产生价值,反而给你带来了坏处,这时金钱无法给你带来幸福。

但当你合理地使用金钱,比如:你可以捐款帮助失学儿童,你可以为癌症患者奉献一份力量,你可以买来水果和鲜花慰问老人,你还可以为路边受伤的小猫去看病……别人得到了帮助,获得了快乐,这时,你也收获了幸福。

所以,财富可以“生”出幸福,从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的身上我们就可以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儿子小洛克菲勒。人们都猜测着小洛克菲勒将如何安排继承的遗产。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遗产。

此时,在老洛克菲勒晚年最信任的朋友牧师盖茨先生的勤奋工作和真心的建议下,他已先后把上亿巨款,分别捐给学校、医院、研究所等。并建立起庞大的慈善机构,对所建立的慈善机构,老洛克菲勒虽然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但在感情上对这种事业,他还是冷漠的。他更看重赚钱这门艺术,怎样从别人口袋里把钱赚到自己手中,是他毕生工作,也是他生活的唯一动力。

这给了小洛克菲勒一个绝好的机会,他也牢牢地抓住了。在老洛克菲勒“心情愉快”的时刻,譬如饭后或坐汽车出去散心时,小洛克菲勒往往就抓住这些有利时机进言,果然有效,他的一些慈善计划常常会得到父亲同意。

在12年的时间里,老洛克菲勒投资了4亿多元给他的4个大慈善机构:医学研究所、普通教育委员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劳拉·斯佩尔曼·洛克菲勒纪念基金会。在投资过程中,他把这些机构交给了小洛克菲勒。在这些机构的董事会里,小洛克菲勒起了积极的作用远不只是充当说客而已,他除了帮助进行摸底工作,他还物色了不少杰出人才来对这些机构进行管理指导。

最后,小洛克菲勒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资产总值近5亿美元,而他捐款的数字差不多同他父亲的相等。对于这笔庞大的家产,小洛克菲勒有自己的想法,他从来都把自己看做是这份财产的管家,而不是主人,他只对自己和自己的良心负责。

从走出大学以来的50年中,小洛克菲勒是父亲的助手,然后全凭自己对慈善事业的热情胸怀和眼力花去了82 200万美元以上,按照他的看法用以改善人类生活。他说:“给予是健康生活的奥秘……金钱可以用来做坏事,也可以是建设社会生活的一项工具。”

他所赞助的事业,无论是慈善性质还是经济性质,都范围广大而影响深远,而且在投资前都经过了从头至尾的仔细调查。

“我确信,有大量金钱必然带来幸福这一观念并未使人们因有钱而得到愉快,愉快来自能做一些使自己以外的某些人满意的事。”说这话的人是老洛克菲勒,但彻底使之变为现实的却是他的儿子小洛克菲勒。对小洛克菲勒来说,赠予似乎就是本职,就是天职,就是专职。

在他把金钱捐赠给需要它的人并给他人带来幸福的时候,金钱又何尝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呢?《思考和致言》这本书的里显示也无不向我们透露出这样的信息:财富可以生出幸福。

拥有财富思维

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财富梦想,即便是处于成长阶段的我们,如果想实现你的财富梦想,那么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要拥有财富思维,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财富思维,不妨从现在开始,训练你的财富思维,以便为日后提供有益的帮助。

实践证明,拥有这种财富思维,这会让人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如果选择使用这种力量,那将使一个人的财富状况发生变化。然而现实中很多人都没有正确地使用这种力量,从而导致他们成为自己最不愿面对的那种东西的奴隶。曾经有个青年人,他生活艰难得如同在苦海中挣扎。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工作,最后,他找到一份让人一点都不值得骄傲的工作。这个青年人已经结婚并有了一个孩子,但他只能昧着良心说:“我不想挣大钱。”每一天,他都尽量节省几个钱存起来,以便他的孩子长大后可以去读书。他放弃去繁华市中心而选择看街道放映的露天电影,因为这样他能节省两角五分钱;他从不去好一点的饭店吃饭,因为那里的。花费比较贵;他买东西时,只选择省钱的那种;他也不能带家人外出度假,因为他没有钱。但他还是昧着良心说:“我不想挣大钱。”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其实也成了数以万计的人深陷在贫困之中的最好解释。

他们选择让自己继续在贫困中生活,但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没有意识到选择的巨大力量。从来没有人会因为生活节俭而被别人指责。很多人只能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否则他们的生活就没法过下去。这些人完全可以选择这种巨大的力量,他们本可以用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大脑。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有人在抱怨:“我很想买那件东西,但我没有钱。”“我要省钱。”

这是事实,但不能这么说,假如你继续说“我没有钱”,那么,“没有钱”将会伴你一辈子。选择一种上进的思想,例如,“我得买下它,我要拥有它。”当要买下它、拥有它的思想出现在你的脑海时,你就逐步地建立了期待的想法,于是你的生活就出现了希望。千万不要毁灭自己的希望。假如你毁灭了它,你就会将自己带进一种无聊、困惑、失望的生活中去。杰姆是一位十分能干的年轻人,但他却不能挣到一点儿钱,尽管任何事他都做得很成功。人们都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杰姆很有上进心,长相也不错,很讨人喜欢,无奈他一年又一年的奋斗都是徒劳的。在金钱方面,他没有收获。后来,杰姆请求一位智者为他指出问题的所在。他对智者说:“我能做好任何事情,除了挣钱之外。”智者为他指点了迷津,当他明白出现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自己对关于赚钱的思维选择不对的时候,一切都改变了。他再也不说:“我能做好任何事情,除了挣钱。”他开始说:“我能做好任何事情,包括挣钱。”以后的几年里,年轻人的财务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开始赚到钱,他逐渐在财务上让人刮目相看。现在,人们都认为他已经是个富翁了。

这个年轻人本来很有可能终生面临一个困惑,即能做好任何事情却赚不到钱。但他一旦明白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选择了错误的想法后,便立即积极地改变了这种想法,于是,他的财务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始朝好的方向发展。选择的力量能够给人带来更好、更有效的赚钱方式。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拥有财富思维对一个的重大影响,所以,如果当你怀抱着财富梦想迫切地想实现时,那就尝试着从现在开始做起,有意识地培养一种有意义的、健康的思维吧!

财富从哪里来

“财富从哪里来?”

或许你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从前,有一户人家,儿子非常地好吃懒做,他的父亲在临终时对他说:“我在屋后那片地里埋藏了一坛银子。”

不久,父亲去世了,儿子便马上跑到屋后,挖起银子来。可是他挖了很久,也没挖到银子。儿子有些着急,他怀疑父亲是骗他的,父亲怎么可能把银子埋在地里呢?

于是,他告诉了母亲。母亲说:“既然地里没银子,那我们就种些麦子吧。”

儿子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于是就照着母亲的话去做,在地里撒下了麦种。

起初,儿子还能像模像样地“照顾”麦子,可是时间一长,他就觉得无趣,也就懒了下来。

母亲看到后,就对他说:“等麦子可以收成时,地里的银子就会随之长出来了。”

儿子一听,大喜过望,于是又开始起早贪黑地在地里忙碌着。每当想偷懒时,一想到母亲的花,儿子就立即尽头十足,为了早点能挖到地里的银子,他更加卖力。

终于等到了收获的季节,儿子高兴极了。他兴冲冲地去挖土找银子,可是让他奇怪的是,挖了许久,还是不见银子。

他连忙问母亲,母亲说:“也许是时间不够长吧。”

于是,按照母亲的吩咐,儿子继续种麦子。每天,母亲都能看到田间儿子那忙碌的身影。

很快地,三年过去了,麦子又得到了好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