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5279800000032

第32章 思考与致富 拿破仑·希尔(美)(2)

收割后,母亲把麦子卖了,又把得到的银子装进了坛子里,然后,她递给了儿子,并告诉他,这一坛就是老人当年埋下的银子,如今长出来了。

儿子笑了,他对母亲说:“我终于知道,财富是不会从土里冒出来的。”

故事很简单,但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财富不会从天而降,财富的积累要依靠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

也许你感受不到,但仔细想一想,父母是否在下班后经常一副疲惫的模样?农民为何总是有着黝黑的面孔,粗糙的手掌?警察为了维护治安,即使是刮风下雨还要站立在岗位上,还有老师、工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劳动,又如何积累财富?就算是比尔·盖茨,巴菲特、松下幸之助这样的巨富,他们的成功也无不得益于脚踏实地的努力。

也许,我们现在还不需要像大人们那样需要付出怎样艰辛的努力才能去获得金钱,但起码我们要有这样的一个意识,那就是,财富依靠劳动获得,这样也能坚定我们更加认真努力学习的决心,为日后成就一个美好的未来打下基础。

在很多西方国家,青少年都有这样的意识:只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不但如此,他们还积极地行动。也许受家庭的影响,从勤劳的父母身上,尼克松从小就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功。父母经常拿《圣经》中的“你必须汗流满面,才得糊口”这句话来教育他。于是,他不但很早就帮忙操持家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还尝试着出去赚钱:童年时,他每天早晨4点钟就起床,5点赶到洛杉矶第七街菜市场。他自己挑选水果和蔬菜,把价钱还到最低,选购好的货物用马车送回家,等这些货物洗净、分级,放到店铺后,接着在8点钟去上学。尽管很辛苦,但每次劳动后,尼克松都感到一种轻松和快乐。童年的经历使他一生都保持勤劳,尼克松终生都谨记父母教给他的那句话,靠自己的付出来实现人生的目标。

也许你会想,那只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才这样,如果这样想,那你就错了,比尔·盖茨、巴菲特从小家境就十分优越,但他们在童年无不有过类似的经历,因为他们明白:要靠劳动,要努力才能有所收获。

财富从哪里来,你知道了吗?

花钱也是一门学问

生活中,不管是电视报道,还是身边的事例,有些情况并不陌生:有的人过分节省、一分一分抠着花,有的人过于奢侈,身上有多少钱花多少钱,还有的人为了消费,于是办了很多信用卡,当把信用卡里银行的钱统统花了,又像奴隶一样想着怎样去还钱。贷款上学、贷款买车、贷款买房,但到最后不去还贷。

这些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的身上有时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也许你有着为数可观的积蓄,但却一直存着,分文不动。也许你的零花钱和压岁钱数目不小,但往往眨眼之间就不再属于你。也许你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自己通过各种方式去挣钱,但等到钱拿到了手上,你却一筹莫展,因为面对自己的辛苦钱,你不知道如何合理的利用…… 在我国,潍坊市一所中学曾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假如我有1000万”的调查,这些中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不少学生在一两天之内就把1000万“花”完了。

如果他们真的有1000万,也许这一笔财富将眨眼间就化为乌有。

这其实正是在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的现实:我们严重地缺乏理财意识。

也许有人觉得这是小题大做,根本就不要什么理财,下面的这个故事将告诉你理财的重要。当杰克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们家的生活是艰难的,但即使经济不宽裕,他的母亲总是尽一切力量,在可能的时候带给孩子们一些惊喜。无论何时她有了额外的钱,都一定会为孩子们买点什么——或者为杰克买一个新游戏机,或者带他们去看露天电影。杰克认为,他们总是一有了额外的钱就把它花掉,因此他们从来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存下来。

当杰克开始赚到很多钱的时候,他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现象,即使他的收入高了许多,但是每到月底仍然是一分不剩。

几年前,杰克第一次想投资置产。他知道他至少需要3万美元的现款,但他自己从来没有存过那么多钱。所以他订出一个时间表,想在6个月以内存够钱,一个月要存5000美元,这个数目似乎很遥远,但是杰克凭着信心开始了。

你家里有没有一个专门放账单的篮子或是抽屉?杰克有。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被称作“头期款”的新账单放进抽屉里。每个月5 000美元的账单看起来似乎很难付清,事实上,在最初一两个月,杰克试着想不理它,不过他还是照计划执行,并且试试看有什么其他方式,能确保这笔额外的账单可以和其他账单一块儿付清。

一件有趣的事随之发生了。因为杰克专心生财并且要保住他赚到的5 000美元,他愈来愈注意到自己曾经把钱轻率地花掉了。他也开始留意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机会:他开始冒比较大的风险,要客户为他的服务支付更多的金钱;他为他的产品开发新市场,并寻找利用时间、金钱和人力的方法,以便在较少时间内做完更多的事情。因为“头期款”的账单,他加强、放大了一向拥有的能力。很快的,杰克的财富一步步地累积了起来……

也许你对理财心中毫无概念,其实,当你面对自己的积蓄时,是拿出一些钱来投入大学习领域,还是和朋友们享受一个欢乐的暑假,这些都属于理财。

理财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且成功的理财还能为你创造更多的财富,困难的是你自己无法下定决心理财!如果你不学习理财,终将面临坐吃山空的窘境。

所以,我们要培养正确的理财意识,认真地“思考”着如何理财。对于我们而言,理财可以从“压岁钱”开始。你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花费要有一定的计划,不能随便乱花,要把钱用到实处,抗拒“现在要享受”的诱惑。

2.将压岁钱用于娱乐应当适可而止。过春节娱乐是必不可少的,但有的同学却无度地吃喝玩乐,不仅伤财,而且伤神。所以,应当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将零用钱用于一些有意义的事。例如,购买学习用品和日常生活所需之物,把过年储存的压岁钱拿来交学费,或者向灾区或贫困地区捐款,等等。这些都不失为合理开支的好方法。

为自己的将来投资

有些人只是混混沌沌地过日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未来;有些人只是在自己的头脑里粗略地勾画自己的未来,并没有实际行动;有的人不仅认真地描画了自己的未来,还积极地行动起来。

你是其中的哪一种呢?

巴菲特曾说:诺亚并不是在下大雨的时候,才开始建造方舟的。

所以,聪明的你,应该想到要怎样做。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精力最充沛的时期,也是人生财富的重要积累期。当然,压力也接踵而来。上大学、考研、出国留学、结婚、买车买房……因此,一个懂得为自己的将来投资的人,他将为以后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几位年轻人从农村来到城市,进入一家印刷厂工作。其中一位年轻人第一天就到一家银行开了一个户头,养成了每月存款400元的习惯。5年后,他工作的印刷厂资金周转出现严重困难,面临倒闭的危险。这个年轻人此时户头上有两万元的存款,他立刻取出钱来拯救这家印刷厂,也因此获得了印刷厂2/3的股份。

年轻人入股后,同时也对印刷厂的管理进行了大胆改革。他采取了严密的节约制度,协助这家工厂付清了所有债务,从而走出破产的风险。在他的努力下,这家印刷厂起死回生,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最后发展为一家大型的印刷公司。现在,这位年轻人凭借他在公司的股份,一周分到的红利,就比以前自己投入的股金还多。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这位年轻人的成功,竟是由每月存400元钱而获得的。实际上,有了一定的储蓄,就多了一定的机会,当机会来临时,就有一定的资金来做铺路石引导你成功。

不妨做这样一种假设:假定你是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从现在开始,每年从薪水中定期存下14000元,并且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可获得平均每年20%的投资回报率,那么40年后,你能累积多少财富呢?答案会令人大吃一惊,以财务学和投资学的公式计算出来的正确答案是:1亿零281万!这显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当然它的实现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即要保证平均每年20%的投资回报率。但它至少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投资才可能致富。

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投资的最低资本的均等机会。要改善自己未来的财务状况,首要之务就是立即展开投资的行动。

通常贫穷的人对于富人之所以能够致富,负面的想法是认为他们运气好或从事不正当的行业,较正面的想法会认为他们更努力或克勤克俭。但这些人万万没有想到,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财习惯不同,理财方式造成了贫富差距。小欢刚进单位的时候每月只有1000元的实习补贴,可那时还多少有点结余,现在收入高了三倍,反而成了月光一族。

细细琢磨之后,小欢找出了原因:并非收入少所致,根源是个人的理财、消费观念有偏差,以及没有掌握一些必备的理财技巧。可以肯定,她的花销缺乏条理性和计划性,花钱虽然不是大手大脚,但也算不上精打细算。例如,她和朋友经常等到晚上8点吃打折的洋快餐,看上去似乎很“节俭”,但洋快餐即使打到一折,也没有自己做的饭便宜呀!买衣服可能没买名牌,但买衣服的次数多。这样还不如按“少而精”的原则适当购买经典款式、能体现个人风格的较高档服装,从而延长淘汰周期,达到省钱目的。类似的花钱误区还可以找出很多。

小欢找到了自己的理财误区,就为自己定了一个规矩:每月必须存1500元。小欢准备考研究生,因此准备攒够自己的学费。

不久,小欢的储蓄计划就初见成效。

聚沙成塔,想要为自己的未来累积一分可观的财富,不妨按照下列方法做:

1.学习理财。可以多听听别人的建议或是上网、看电视来学习理财的知识,逐渐掌握理财技巧,形成自己的理财观。

2.建立目标。可以为自己设定目标,在花钱时才会有所顾虑。

3.开始储蓄。将现有的压岁钱、零花钱中的一部分固定存入银行,之后绝不用那笔资产,若干年后即可有可观的财富。

4.备用应急款。这样可避免意外产生时不会手忙脚乱或动用定存而损失利息。

5.坚持节俭。积少成多,这样财富才能达到积沙成塔的效果。

6.精明消费。不要盲目地追随时尚潮流,要选择适合自己的。

7.额外收入。可以打工或做一份兼职,磨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增加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