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5280900000027

第27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14)

不满情绪是怎么来的

很多时候,我们面临各种选择,但会出现一种状况,即使选择再好,得到的再多,自己也不会满足,总会觉得自己没有的得到的是更好地,心理念念不忘,终日不开心。当用尽各种手段和方法得到手的时候,才发现也不过如此。为何会有这种总不满足的现象产生?下面 列举几种日常生活中,致使我们不满因素:

知觉防御

生活中,很多个体对不利于自己的信息视而不见或加以歪曲,以达到自我防御的目的,便产生了知觉防御,人们会按习惯的方式简单地行事,以避免不愉快的刺激。因此,很多对工作和薪金都感到满意的员工会忽略某些消极的工作经验,相反那些认为自己的工作很差的人很难发现工作的好处和优势。

定型化

当我们第一次认识一个人或听人介绍某个陌生人时,可能根据被知觉者所属的群体特征来判断个体,通过他人评价和介绍对陌生人进行评定。

对某个群体看法是消极的,那么也可能会对该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产生消极的知觉与判断,反之亦然。将一类人的特征强加于该类人群中的某个个体的倾向就称之为定型化。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就是指一个人的某个特征像一个光环一样,遮住了知觉者的眼睛,只能看到这个光环而看不到其他特征。例如某学生总喜欢上课吃东西,经过批评教育已经改过,但只要该学生上课嘴一动,老师自然的以为该学生又在吃东西……晕轮效应很容易导致对人事评价的不公正性。

投射

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在向你抱怨他周围的人多么吝啬和小气,那么你自然而然的可以判断这个人同样比较吝啬。在一定的情境下,人们会把自己的感觉、人格特征、态度或动机投射到他人身上,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某个人如何评价别人来对这个人的特征做出判断。

学习目标定向

具有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喜欢选择具有挑战性任务去完成,对绩效关注较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监控自我对任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面对困难愿意尝试不同策略。当从事问题解决或决策任务时,具有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绩效更高并能持续提高。

气质

气质是根据人的姿态、长相、穿着、性格、行为等元素结合起来的,给别人的一种感觉,就是气质,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等类型。

胆汁质的人属于战斗类型,他们精力旺盛,反应敏捷,乐观大方,但性急、暴躁、缺少耐性、热情忽高忽低。适合于从事刺激性大而富于挑战的工作,适合整天坐在办公室或不走动的工作。多血质的人重大局、不贪小利、不感情用事,具有较突出的外向性格,适合社交性强的工作,多血质的人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并不擅长,甚至是迟钝的。黏液质的人踏实、稳重、兴趣持久专注、善于忍耐,但有些惰性、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注意力。这种类型的人适合做管理人员、办公室文员、会计、出纳、播音员等。黏液质的人不适合做富于变化和挑战性大的工作。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你可否想过如果你也出生在这样富有的家庭里,你还会去工作吗?如果有一天真的突然中了500 万元的彩票大奖,还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吗?问问身边的同事、朋友,或许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一样的,无论他们正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都会思考后认真地回答:“我想我还是会继续工作。”

有人曾对教师、IT 从业人员、工程师和实验室技术员等不同职业的人群做了调查,结果发现超过3/4 的人表示即使他们突然得到了可靠的经济保障,不用再为了薪金而工作,他们也会继续工作。继续工作的动力是什么?是通过?作发展自己的能力,获得个人满足感、自信和成就感。这些感受是工作给予人们的回报。

如今,所缺乏的是大量优秀的管理人才,即缺乏能够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的实干家、企业家、经理阶层和公务员等。而这些人往往又是最忙碌的阶层,很难抽出时间来系统阅读大量的管理学术著作,他们需要的是体系简是明、内容精要的管理精髓。针对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常见的管理弊端,选择管理中的必要环节,从管理主体、管理过程及其机制、管理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分析了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工作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个人物质保障,更多给予个人情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人格、知识技能因素来决定选择工作。同时,工作又赋予我们一种身份和地位,使我们有存在感,工作为我们提供了不断学习的机会,并帮助我们获得有益的社会经验,还能为我们创造与不同背景的人建立关系的机会,满足我们被尊重和认可的需要,等等。当然,工作也可能对我们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单调乏味的工作任务可能损害你的心理健康,高危险性和高挑战性的工作任务可能会使你产生压力和焦躁情绪等。

管理者要有许多不同的目标,想干第一流的工作,想在工作中得到个人成就感的满足等具有复杂性,所以管理者不但要了解自己,还应当了解组织中那些会影响部门工作的其他人,并获得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策略能帮助管理心理学工作者能够帮助组织有效地选拔和激励员工,从而改善组织效率。对于管理者而言,组织员工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必然要求管理者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知识和策略,高频率的员工离职行为,可能使组织面临巨大的损失。组织投入大量资金招聘选拔和培训员工,而员工却迅速跳槽了,使得组织前期的投入付诸东流,并且需要再继续支付更多的资金来招聘新员工。

此外,雇员满意感也是管理者关注的问题,高满意度可能够提升工作士气和雇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并减少雇员流失、缺勤和事故等问题。

“没有时间”到底是在忙什么

没有空余时间,有的只是满满的日程安排;没有生活的乐趣,有的只是备忘录上的任务。你的生活到底还剩下什么,还有多少时间是你的?

“你究竟什么时候有空,能用收集的布料缝制点什么?”一家瑞典家具商场的住宅问题报告本来说的是“心爱的家”的话题,可是对上述问题的答案却引出了一种对于“放松”的别样理解。“不,为什么要做这个?我总不能把所有喜欢的事情都去做一遍吧,我只要开心就够了。”

对某事物感兴趣,没有任何压力,不需要因为别人等你拿出结果而去找什么借口,时间是很个人的东西,如何利用时间对我们有利,完全在于我们自己。

“对不起,没时间。”我们早已习惯于这种答复,甚至已经意识不到这样的话要说多少遍。虽然大家都知道,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特征。不过,且慢,时间可并没有变少!一样是24个小时。

如果有了足够的时间,而且每天还有新的补充,那么我们的时间还会不会不够用呢?问题出在观念上。时间就是金钱,现代白领阶级都以此作为座右铭,争取一分一秒创造价值。

我们假设一个熟人想让你对他的一个新的经营计划进行投资,不过你对这个人并没有太大的好感,而且对这个经营计划也并不看好,所以你拒绝了。很简单,你不愿意把钱白白地送出去。但是假如这个熟人想要请你吃饭,那又会怎样呢?同样如果你每天要花一个小时去干那些你不愿意干的事,那么折算下来等于每年32个工作日,相当于一年里的休假就这样浪费掉了,而你还在抱怨时间不够用?

我们不断地在消耗时间,把它用在许多任务和不必要的事情上。每一个小小的时间空当都要立即用在新的事情上,我们的全部生活都处在时间的压力下:报告必须后天完成;到了夏天必须减肥8公斤;新的展览还有一个星期就要关门了,必须去一趟……种种没完没了的活动让我们没有时间去考虑所做的事情有没有意义。由于我们的“时间预算”是不能超支的,时间是没有信贷额度的,所以常常感到时间紧。不要允许所谓的“时间不够”阻止你去做重要的事情,不要让自己的梦想和愿望葬送在工作的负担下,要把你的时间夺回来!

现代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把“没”字从你的生活信条里删除,一切都会变好,“放弃”才是获得更多时间的钥匙。学会自己决定时间,合理安排时间,把自己的愿望和兴趣作为重点来安排;少一点,但要好一点。从你平时的“待办事宜列表”里再分出一个“不办事宜列表”来。考虑一下,哪些事情从今天起你再也不做了;不要努力去节省时间。我们只能经历和耗费时间,却不能花钱买时间。因此还是放弃各种节省时间的努力吧,不妨去试试把时间收归自己,把时钟当做你的朋友。

你的抽屉里是不是还躺着一只功能齐全的机械闹钟?有一只每天早上要拧发条还时不时地要修正指针的时钟,会让我们对时间的意识更加清楚。机械式的时钟发出的声音,让人对时间有另一种感觉,要人去看和理解,它静静地告诉我们,时间在一分钟、一小时地流逝,同时又让我们知道,我们到底还有多少时间,它还不会计较我们在周末忘了拧紧发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