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5280900000062

第62章 拯救伪快乐(1)

第二十节 幸福指数:为什么100万带来的愉悦感,400万才能让它翻倍

乞丐为何特别喜欢第一双鞋子

在很多种情况下,人们都认为自己得到的东西越多就会越高兴。因此,对于一些有用的物品,我们总期待“多多益善”,事实上,这种美好的期待并不能代表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自己那想象的那么贪心。

其实,我们对物品的价值的认识不是来源于物品本身,而是通过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满足来主观地体验的。消费或享用同样的东西给我们带来的满足感和效削后,效用越小。这就是经济学常说边际效应递减原理。

边际效应,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同样有效,在经济学中叫”边际效益递减率”,在社会学中叫”剥夺与满足命题”,是由霍曼斯提出来的,用标准的学术语言说就是:“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值就越小。”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一个一贫如洗的乞丐,穷得连双鞋子都没有。而且冬天就要来到了,得到一双鞋子,对他来说是十分要紧的一件事。突然有一天,他意外地得到一双鞋时,心理学家让乞丐对这双鞋子进行评分,乞丐才不管它是否赶得上潮流,是否合适,立刻给这双雪中送炭的鞋子打了高分。接下来惊喜不断,又有一些人陆续给他送来了鞋子,而此时,心理学家再让他给后来的鞋子评分时,却发现他给的分数越来越低了。

鞋子带给乞屿的满足感逐渐减低,其实这就是边际递减法则的一个表现,这个效应提示我们,向往某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也越为强烈,但是,第二次接触时,会淡一些,第三次,会更淡……以此发展,我们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我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一步步趋向乏味。

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就比较生动地能够理解了。比如说我们在饿了的时候,给你拿了一盘包子,你在吃的时候,第一个,乃至第五个非常香,最后吃饱了,剩下几个包子还想吃,觉得不太好,一点好的感觉都没有。就是这个边际效应,物质消费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人们就开始对这种状况的消费会产生一种厌倦的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明明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但是它的价值却远远不及一块彼人们称之为”钻石”的石头。相比而言,水作为生命的必需品,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不过水每天都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重复次数多了,对它的价值也就熟视无睹了。而钻石却不是随心所欲就能得到的,获得一枚小小的钻石所带给我们的惊喜要远远大于一杯水。因为,钻石要比水贵。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当人们身处沙漠中时,一杯水的边际效应会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

边际收益递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可以说是随处可见,举不胜举。在生活中,比如谈对象,当谈第一个对象的时候,印象往往是最深刻的,谈第二个对象印象就没有第一个那么深刻,第三个没有第二个深刻,以此类推。

在这里,感情的效应值随着你所谈朋友数量的增加而在减少,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对初恋那么难忘那么刻骨铭心的原因。尽管第一次谈的对象,不一定是最合适也不一定是最完美的,但却是最难忘的。因为第一次,感情难忘值是最高的。

我们常说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也是边际效应递减所导致。例如,你听说有一个西湖的风景很美,特别想去。如果你第一次去,就觉得很新鲜新奇,玩得很痛快,觉得收获也不小,但如果去的次数多了,就不觉得新奇好玩了。

由此我们还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对身边经常看到的一些事物常常会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呢?因为你看见它的次数多了,对它的注意力就减弱了,最后就目中无物,没有一点印象了。这其实也是你的注意力在随着在所见次数的增加而在衰减。

以上这些都是边际递减效应的威力。面对同样的物品,在没有得到的时候,对这个物品的好奇心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于是产生了强烈的需求感和占有欲。当第一次得到的时候能体会到极大的满足。而随着熟悉感的增强,好奇心逐渐下降,这是因为它能够带给人的心理刺激也就越来越小了,因此其边际价值就会降低。

生活中,人们应该灵活地应用边际递减效应,不能简单地认为它就等同于凡是第一次才是永远保持最高效用的唯一方法,这是错误的,边际递减效应是有条件的,必须保证别的条件不变,递减才能发生。

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效应,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喜欢往往有从众心理,锦上添花也许斑斓绚丽,可如果我们能另辟独径,投其所好,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也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为什么做笔记可以驱除杂念

众所周知,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地埋头学习十分钟比漫不经心、心存杂念地地学习一个小时更有效。可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因素干扰着我们注意力,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为自己创造一个相当安静的学习环境。

在大学校园里,为了减少外部环境对学生造成的刺激,学校提倡在图书馆学习,便利我们集中注意力。当许多人都聚集到这样一个肃静的场所时,相互间能够看到他人努力奋进的样子,使我们的竞争心受到刺激,就能自然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助长效应”。

学习环境的好坏尽管对我们的学习效率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我们自身的内部因素。

其中学习最怕的就是精力不集中,心存杂念,而“空想”或“杂念”就属于这一类情况。在脑海里产生的杂念,当我们越是想把这种杂念排除出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学习,这就越是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反弹效应”。有一位心理学家瓦格纳通过 经典的”白熊实验”,证明了这种效果。

瓦格纳把参试者分成两个小组,在实验中,我们把尽情回想白熊的时间命名为“表现期”,而把禁止想白熊的时间命名为“抑制期”。他首先命令A组在头脑里默想白熊五分钟,在同样的时间条件下则让B组不要想白熊。两个小组的参试者们每次想起白熊就按铃。过了五分钟以后,让两组进行调换,这次则要求A组不要想白熊,而要求B组尽情地默想白熊。。

试验结果显示,一开始尽情想过白熊的A组在抑制期间内比B组更容易抑制对白熊的想法,相反,开始就抑制对白熊的想法的B组,在后面的表现期间中,比A组表现期间想白熊的次数更多,按铃的次数也比A组多。

通过这项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如果想要抑制想法,反而会让人执著于抑制的想法,从而产生与自己的意图相反的效果。

因此,与其无条件地抑制空想或杂念,不如适当地表现出来,就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效果。能有效管理空想或杂念的方法就是,在脑海里想起这些杂念的时候,把这些杂念直接记在纸上。

在课堂上,老师总是要求学生边听课边记笔记,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记笔记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且可以从某种杂念或想要摆脱杂念的想法中走出来,进而把注意力重新转移到课程内容上。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想真正把杂念从心中排除,仅靠记笔记并不能保证全神贯注进入学习的状态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学会控制行为

杂念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杂念等等。杂念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比方我们可以去上学,也可以逃学,可以选择做作业,也可以选择看小说。

要想把“杂念”搬出去,明智之举就是控制我们自己行为,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做事情来干扰杂念,让自己充实和忙碌起来,杂念也就无处可逃了。总之,不管杂念几多,坚持学习。

2.学会抓住重点

可以说,在学生心中,实际上存在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提高学习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一个是消除杂念;提高成绩与消除杂念的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抓住目的中心,抛弃问题中心,带着痛苦的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一直到渐入佳境,尝到学习的甜头,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获得成功的喜悦。

3.学会着眼现在

我们常说时间有三个维度,过去、现在和未来。可有些人总是将目光注视着过去,在当初那些心无无杂念的日子如何如何,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也就有了成长的烦恼,这就表现为杂念,产生反对杂念的焦虑。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当下,做该做的事,努力把现在的事做好,而不管心情如何,杂念几多。只有做好现在,才能把握将来。

当然,“杂念”并非天外来客,它的创造者正是我们自己,既然有让自己患上“杂念”的头脑,我们就有蜕变“杂念”的智慧。“迷者自迷、不迷何悟”。我们所能做得:正视现实,悦纳自我。

财富与幸福是什么关系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做的幸福调查中,一位调查者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幸福与财富之间的关联性非常低,唯一的例外是在一些极穷困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此外,还有报告指出,人的富有程度越来越高,但幸福指数却没有什么变化。

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过去几年里,将注意力转到了有关幸福的研究。在他的研究中,几乎没有找到幸福和财富的必然联系。

大部分的人会认为高收入等于快乐,但事实上这个说法是极度虚幻的。高收入的人对生活会比较满足,但不会因此而比其他人更幸福,他们甚至更容易紧张,也比较不会去享受生活。收入对于生活的影响是短暂的。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会过度地去宣扬收入就是幸福的标准,是因为他们只是用传统的视角衡量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许多人在富有之后居然比在努力致富的过程中还要沮丧。“忙碌奔波型”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可以为将来带来好处,这样想可以减少他们的负面情绪,然而一旦达到目标,发现所得到的无法使自己快乐时,他们就无法自拔了。这时,他们会充满了绝望,因为没有目标他们就失去了幸福的指望。

太多成功的人有着压力和烦恼的问题,他们甚至因此而酗酒或是吸毒。矛盾的是,成功反而使他们不开心。在成功之前他们可能也曾有不开心的日子,但他们一直相信,只要成功了,他们就会得到幸福。而当他们达到目的时才发现,原来所期望的根本就不存在。而在此时,他们感到他们的幻想(也是很多普通人的幻想)——物质和地位可以带来永久的幸福破灭了,而陷入“现在怎么办”的深谷。在发现他们所有的努力和牺牲并不能带来幸福后,他们一个个都掉进了“习得性无助”的深渊。他们接着成为“虚无主义”的典型,相信世上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带来快乐,于是就去找寻另外一些毁灭性的解除痛苦的方法。

既然财富无法使人幸福,为何还是令我们如此痴迷呢?为什么获得财富可以超过寻找生命的意义呢?为什么我们以物质为标准作决定时,可以这么自然,而以内心为标准的时候却这么困难呢?

从进化的角度看,有可能是远古历史影响了我们现在的行为。当人类还在原始时代时,更多的物质资源决定我们是否可以度过下一个严冬或是自然灾害,因此,储存成为一种习惯。至今,很多未来已经相当有保障的人,仍然在拼命储蓄。储蓄不再是为了生存,而仅仅是为了“储蓄”。我们不再为生活而储蓄,而是为储蓄而生活。

在决定和判断的过程中,人们通常也会将物质放在精神之前去考虑,主要原因是物质容易计算。我们习惯性地对物质作出评价,比如财富和声望,而不是难以衡量的情绪或意义。我们所羡慕的是物质上的东西。有钱人因为他们的财富被尊敬,就好像物质变成了用来衡量的唯一标准。学术界的人,以出版量作为升职的标准。我们在每一个时期结束时,会以物质上的东西来衡量我们的成果,例如我们“赚了”多少,人似乎只在乎那些可以“数”得出来的东西。房子的价值可以用钱的数量衡量出来,而我们对家庭的爱却不行。

成功能带给你幸福吗

有些人怀疑,舍弃地位和财富而注重追求幸福和意义,会不会导致以牺牲成功为代价?如果好成绩和好学校不再是动力,学生们会不会丧失对学业的兴趣呢?或者,如果升级和加薪已经不再吸引员工的话,他们会不会因此而不再那么努力了?在努力向“幸福型”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经常考虑它是否会影响自己的成功。

正确理解成功与幸福的关系

只有幸福是不足以达到幸福境界,同样,只有目标感也不够。首先,无论目标再怎么伟大,长期坚持做一件事都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在过程中没有幸福,我们便难以持久地坚持目标。对光明未来的预见通常只能在短时间内维持我们的动机。其次,有些人也许可以忍受没有及时满足的痛苦,就像“忙碌奔波型”的人一样,但他们一定不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