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每天学点怪诞行为学大全集
5280900000068

第68章 拯救伪快乐(7)

据说有一位富人,当被问到在他的一生中,什么行为让他感到最大的幸福时,他的回答是帮助一位贫苦妇人偿还了房屋的贷款。人们预期中的回答应该是这位富人在赚钱的过程中,比竞争对手生产或销售更多产品。但帮助穷妇人保住自己的房子所带来的幸福感要比在商界中任何经历都要强烈。

由此可见,钱财本身并不能让人感受到幸福与开心。金钱要想让人觉得幸福,必须使它服务于高尚的目标,激发对别人的善念,以此推动自己的幸福,而不是让自己的动物本能大行其道。财富若是落入无知与情趣低级的人手中,是不能产生任何真正幸福感的。人倘若没有高尚的理想,是很难真正幸福起来的。

许多富人感到最为失落的一点,就是他们无法用金钱来购买幸福。金钱无法购买幸福的这一特点,让世上很多人都是为之深深失望的。一心想着通过金钱来找寻幸福的人,就好比想在一块正在飘向大海的浮冰上寻求安全。金钱所能带给我们的只是物欲的满足。人类是不能单靠面包来生活的。

很多人没有积累很多财富,但却树立起了一座座巨大的人格丰碑;很多人没有成为百万富翁,但却拥有着一个坚不可摧的信念,拥有着无价的友谊,在善良之人的心中永远镌下自己的名字。他们虽然没有很多金钱,但在许多真正具有价值的、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事情上,却是一位”百万富翁”,他们无私地鼓励、帮助着别人,以高尚的情操感染着许许多多的人。

大城市里有很多富人,但他们的名字却与很多有价值的事物无缘--他们没有向穷人施与,从来不向有意义的事业贡献一份力;他们对政治不感兴趣,缺乏公益精神,不参加任何真正助人的社区活动。

这些富人完完全全将自己包裹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与其将金钱用于别人身上,不如用于自己或家庭。长此以往,他们变得越来越贪婪,内心也变得铁石心肠。当他离开人世时,世人很快遗忘了他。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无私的乞丐比一个贪婪的富翁更快乐。

尽管如此,芸芸众生们为什么还是对财富孜孜以求?富翁们为什么只有靠通过帮助才能得到内心的快乐呢?

1.金钱至上的思维影响

金钱至上的理念会成为一种习惯,最后发展成为一种疾病,与吗啡、冰毒一样让人上瘾。吸毒成瘾者会失去自身的道德责任感,丧失对真理与义务的认知,为了满足自己的毒瘾而不耻于满嘴谎言。金钱狂热病让人自私,只会失去对朋友之间的责任感,这些都是极其不健康的。

2.错误的人生态度

错误的人生态度让生活显得贫瘠,阻碍着自身的成长。对别人的觊觎、妒忌与错误的目标扼杀着乐趣,让幸福蒙上阴影。看到别人的成功,就好似失去了自身所拥有的一切,自己好像也就这样变得一文不值。

3.私欲的膨胀

多数人仍然怀揣着这样错误的想法,认为幸福在于欲望的满足。自私欲望的满足只能让我们灵魂真正所需求的东西变得日趋缺乏。坚守自己人生的原则才能带来持久的幸福之感。物质的上的东西难以长久,让人难以把握。物欲中不存在任何的长久与坚忍。

金钱本身的价值被许多人过分地渲染与夸大了。金钱根本不能与乐观的心态、高尚与平和的性格相提并论。金钱能带来很多东西,对人实在是充满了诱惑,尤其对那些心灵懦弱、肤浅和虚荣之人而言。

世上只有一种值得追寻的幸福——健康积极的幸福,这不带半点副作用。私欲的满足将产生致命的副作用,很容易让人们失去攀登人生高峰的能力。人们要想快乐,首先要认清自我。我们的内心都要有一杆秤,在秤偏移的时候,自己能发现问题,能懂得谴责自身的自私行径。

为什么人们习惯说“难道我生病了”

在当今这个生活节奏快的时代下,人们为了工作和生活,疲于奔命。自“亚健康”一词进入人们的视野,就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多少都有点毛病。一旦身体的某个部分暂时感觉不舒服,就怀疑自己患什么疑难杂症,甚至终日恐慌,无心工作。

事实上,这些人的身体只是工作疲劳的正常反应,他们把这种感觉放大了。心理学认为这类人多有自我怜悯的心理。自我怜悯,自我安慰的习惯无疑最能扼杀人们的创造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自信会被摧毁,能量与勇气会被消磨。

当我们自怜时,就会认为自己这也做不了,那也做不了,心智的水准马上就会下降一个等级,创造力也将大打折扣。

张华本来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人,但却总是不断地自我怀疑,对身心状态抱着错误的观念,以至陷入一种病态之中。自信心大受打击,最终处于一种无助与绝望的状况。

他总是时刻关注着有关专利药品的广告及医学方面的书籍,思忖着如何为可能染上的疾病找到良方。每次遇见他的时候,他的身体总是会出现某些新的疾病症状。

他总是想要一些品牌的东西。当出门在外,总是要自带咖啡与茶,一些早餐食品。在酒店就餐时,总要点一些特制食品。当别人感到闷热难耐之时,他却总想着要关紧门窗,防止自己着凉。

他总是时刻想着所吃的食物,想着哪些该吃,哪些不能吃,哪些适合自己,每吃一顿饭,总生怕会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这样只能让消化系统不堪重负,结果真的导致消化不良。

他一味地掂挂着自己身体上的病痛,自怜着,想象着各种可怕的事情会随时降临在自己头上。他认为自己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必定会带来某些坏的结果。这种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就是,他的天赋也消磨殆尽,成为了一个侏儒,而不是原本的思想巨人。

医生说,他本人的身体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出在心理。他总是想着自己,过分爱惜自己的身体,幻想着各种身体疾病所带来的限制,而且还耗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疾病的症状。他让自己失去了活力,成为一名无可救药的疑病症患者。正是心中所幻想的,摧毁了他,并不是实际上所谓的疾病。他是自己想象力的受害者。

现在人们身体素质差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总是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度抱着一个很低的期望值。我们从小就深受这种身体羸弱思想的侵袭。对于伤痛、疾病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认为身体的某些疾病是不可避免的。

刘女士自从各媒体了解到,久坐办公室工作的人,多数都患颈椎病,她就整日担心自己得了这种病。以至于后来,见到熟人和朋友都唠叨,弄得大家都以为她已经得了颈椎病。

在刘女士的思维就认健康的身体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也不会期望自己会受到眷顾。而她也似乎必须要接受这一不幸的事实,就是这某种程度上宿命式的想法让我们无法摆脱。

若是人们在心里总是一味的自我限制,制造一些人为的障碍,怎会有一番大成就呢?因为,人们所取得成就是难以超越自己想象之域的。当一个人总是想着自己体弱多病,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能做,那他也就真的什么也做不了。

任何能够让人的身体变得强壮的事物,对神经与想象功能上的疾病而言,都是有莫大帮助的。但最有效的疗法还是心理上的自我疗法。

一位著名的医生长期专注于神经疾病领域的研究,他发现,病人总是难以从处方药或是其他药物中获得满意的疗效。最后,他试着让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微笑,不论他们愿意与否,也要保持微笑。“让你的嘴角上扬一下。”这句话就是他开给那些深受抑郁症患者的良方。

无论病人们感到多么的悲伤或是忧郁,都要保持微笑,微笑。这的确是一剂良药。微笑,微笑,不要停止微笑。不管自己的心情如何,只需让嘴角上扬,日子久了,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微笑里面真的是有神奇的力量的。

总之,积极的思想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即使是我们真的正在遭受疾病的折磨,乐观的态度也许能挣脱出加诸于自身的枷锁,走出阴暗的心理,从这种疾病和狭隘的思维中走出来,活出真正的自我。

第二十二节 好运临门:为什么幸运的人总幸运倒霉的人老倒霉

真有天生的幸运儿吗

当下的社会,“富二代”的话题一直都非常热门。人们在谴责那些名门“二世祖”的同时却也免不了要艳羡他们的“衔着金汤匙出生”,埋怨世道的不公平:为什么有些人生来就是幸运儿呢?

你经常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吗?还是常因运气不佳而扼腕叹息?为什么有些人总能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而另一些人却总是跟幸运之神擦肩而过?有人天生就是幸运儿吗?人能不能改变自己的时运?有心理学家从时间心理学上做了这项研究。

2004年,瑞典于默奥大学医学院的捷安堤·乔泰教授发了一封古怪的电子邮件给心理学家。捷安堤的大部分研究工作都是在探讨人们的出生日期跟其心理和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其中的一项研究中,他要求大约2000人完成一份调查问卷,借此来衡量他们自认为喜欢追求刺激的程度,然后查看问卷的得分是否跟人们的出生日期相关。追求新奇和刺激是我们人性的一个基本方面。喜欢寻求刺激的人无法容忍他们此前已经看过的电影,喜欢与他们捉摸不透的人相处,容易被登山和蹦极等具有较高风险的运动吸引。与此相反,不爱寻求刺激的人喜欢一遍又一遍地看同一部电影,感觉跟自己非常熟悉的老朋友相处非常舒服,而且不喜欢去他们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

捷安堤的研究结果显示,喜欢寻求刺激的人通常是在夏天出生的,而那些喜欢熟悉事物的人则更可能出生在冬季。捷安堤在邮件中说,他很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天生就是幸运儿。

捷安堤此前的研究表明,出生日期跟人的性格之间的确有一定的关系,但相关性并不是很大。为了找出这种微妙的联系,必须对数以千计的人进行研究才行,而且他们还要来自各行各业。苏格兰的爱丁堡国际科学节恰好帮上了忙。这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科学盛会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科学节。到了科学节接近尾声的时候,收到了四万多人提交的数据。

实验的结果相当明显。捷安堤已经发现夏天出生的人更乐于冒险。爱丁堡的实验结果也显示,与那些冬季(9月到2月)出生的人相比,夏季(3月到8月)出生的人也会觉得自己更幸运一些。在十二个月份出生的人中,幸运度的自我评价曲线呈波状分布,其中5月最高,10月最低(如下图所示)。只有6月与整体的分布形态不符,我们将其归因于统计偏差。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很多种可能的解释,其中大多跟冬天的环境温度比夏天低这个观点有关。可能是因为冬天出生的婴儿要面对更为严酷和恶劣的环境,所以会比夏天出生的婴儿与看护人的关系更为亲近,所以在生活中比较不喜欢冒险,运气相对来说也要差一些。也有可能是因为在严冬生产的女性摄取的食物不同于在夏季生产的女性,所以孩子的个性也会有所不同。无论是什么原因,这种效应从理论上来说还是很有趣的,它暗示着出生时的温度对于个性的发展有着深远而长久的影响。不过,在接受任何与温度相关的解释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排除其他可能的影响机制。或许这种效应跟温度并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跟另外一种会随着月份不同发生变化的因素相关。天生幸运儿之类的研究显示,出生月份的确会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产生细微的影响。

另一项之前的实验则证明结论是人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这项调查由布莱斯特大学儿童健康研究中心于1990年开展实施。科学家历时12年完成了一项对14000名儿童的大型跟踪调查,科学家们在这段时期不断探访孩子们,对他们灌输一系列尊重自我、人生目的和运气等相关知识。之后,这项课题的核心成员斯蒂夫教授提出,运气来自于被抚养的过程,也就是说人性的形成取决于人生经历。斯蒂夫教授认为,面临棘手难题时会出现两种人:内向型与外向型。前者会分析情况再采取行动,并积累每次的经验。后者比较被动,认为只好坐等事件自然发展,于是怨天尤人。他还称,家境富裕的孩子往往容易长成外向型人;而逆境成长的人由于从小被灌输了只能成功,不许失败的理论,较易成长为内向型人。

由此其实可以看出,出生的时间可能真的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否幸运还得看成长过程中的个人努力。

占卜,隐含着什么

如何来检测占星术是否真的灵验?

在美国,每天大约有一亿人都在看自己的星座运程,大约有600万人会付钱请专业的占星师为自己做性格分析。由此可见,对星座的信仰业已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能够预测未来的占星师具有某种非凡的魅力,就连世界上的某些政客对这种魅力也难以抵挡,事实上,他们政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受到了占星学的影响,其中包括举办国际高峰会议的时间、总统发表宣言的时间以及空军一号的飞行时刻表。

英国科学促进会每年都会举办为期一周的科学庆典,2001年举办了一场实验,需要三名参与者:一名金融占星师、一名资深的分析师以及一个年龄尚小的孩子。在实验开始的时候,我们会为每名参与者提供价值5000英镑的虚拟货币,然后让他们用这些钱去购买自己最为看好的公司的股票。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我们会就他们将如何选择进行追踪。那么,到底谁的投资是最明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