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优秀员工一定要读的15本书
5282700000030

第30章 一分钟经理人(4)

上司最大的力量并不是手中的权力,而是富有仁爱之心。有了仁爱之心,员工会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有了仁爱之心,他将赢得很多优秀人才……

当然,你在对上司的仁爱之心时时赞美的同时,也一定不要忽视对你的同事的关心和赞美,否则只会落下个习惯于拍上司马屁的不好意印象,那将不利于你在公司中的生存和发展。相比之下,赞美同事要比赞美老板单纯得多,有时一句由衷的赞美或一句得体的建议,同事会感觉到你对他的重视,无形中增加对你的好感。常常赞美自己的同事,工作做得好呢,衣服很好呀等等一句句的发自内心的赞美之语,可以拉近与同事之间的距离。

周一上班时,琼剪了一个新发型,她把一头蓄了几年的披肩长发剪成了齐耳短发,同事们都齐声称赞她的短发清爽和简洁,琼在这一片赞美声之中,对理发师的怨气一古脑儿全消了。“当时我剪完头发,觉得一点都不像我理想中的模样,气得我当时就想跟他吵一场,找他理论,怎么给我做成了这样的发型?这不愉快的心情带到了今天上班,甚至有一个客户来找我,我当时还有些气在心里,平时对客户很有礼貌的,今天不知道怎么就看那个客户不顺眼!差点跟他发火,今天听了这些话,怎么不知不觉气就消了,心里也觉得顺畅了,看客户也觉得顺眼了,真希望你们天天说让我开心的话!”

有人说,天底下只有一种方法可以促使人去做任何事。你可以用枪威逼他人,要他乖乖交出手表;可以用炒鱿鱼来威胁员工听你的话——直到你不在跟前;也可用体罚或恐吓的办法使小孩服从于你。但是,这些粗陋的办法只能造成一种极为不良的反应。

而真正要他人做事的唯一方法就是,给他想要的东西。那么,一个人到底想要什么呢?那就是真诚的赞赏,如果你想使工作变得快乐和幸福,想赢得老板的欢心和喜爱,想博得同事间真诚的友谊和帮助,那就请你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用你的真心和真诚去赞美你身边的人吧,相信,你定能从中收获丰美的“赞美”之果。

一分钟称赞:小结

年轻人听完利维先生的讲述,就在纸上记下了有关于“一分钟称赞”的秘诀,告诉人们要进行一分钟称赞,只要:

1.预先告诉人们你会让他们知道你对其工作业绩的评价。

2.及时对他们进行称赞。

3.告诉他们对在哪里——要说得非常具体。

4.告诉他们这件事情做对之后,让你感到多么高兴,对组织和其他同事有多么大的帮助。

5.停下一分钟,让他扪静静地“体会”、你的开心。

6.鼓励他们以后继续这样做。

7.跟他们握手,或用其他的举动向,他们表明你会支持他们在组织或获得成功。

批评你的错误

年轻人已经知道了“一分钟管理”的两个秘诀。那就是“一分钟目标”和“一分钟称赞”,现在,他满心期待着知晓第三个秘诀,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了布朗女士的办公室,见到了一位60多岁,衣着大方性情开朗的女士。

布朗女士开口也说,她平时也几乎见不到一分钟经理。其实,这已在年轻人的意料之中。但接下来布朗女士的话语却引起了年轻人浓厚的兴趣。

“他一般很少和我联系,除非我做错了什么事。”布朗女士平静地说。

年轻人吃了一惊,问:“你的意思是,你只有在做错事的时候才会见到一分钟经理人?”

“是的。不过,也不全是,”布朗女士说,“但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这样。”

“可是,我以为这儿最关键的原则是发现人们做对了事情呢。”

“你说的没错,”布朗女士肯定地说,“但你要了解一些我的经历。”

“我在这里工作很多年了。整个公司的里里外外我都非常了解。所以,一分钟经理人就没有必要花时间跟我一起设定一分钟目标。实际上,我通常都是自己写出目标描述,然后提交给他。”

“每个目标都写在单独的一张纸上吗?”年轻人问。

“是的。整个描述不超过250字,而且可以让我和一分钟经理人都在一分钟内读完。

“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可以自己进行—分钟称赞。实际上,我认为,如果你自己都不称赞自己,那还能期望别人这样做吗?我永远都会自己的座右铭:‘如果放着自己的喇叭不吹,那别人就会把它当痰盂。’”

年轻人笑了起来,他由衷地欣赏布朗女士的幽默、乐观和自信,他用心记下了布朗女士的哲学,接着两人又聊了起来。

“你说在你做错了事的时候,他会花时间跟你碰面。你具体指什么?”年轻人问。

“如果我犯了一个明显的错误,就必然会受到一次一分钟批评。”布朗女士说。

“这就是成为一分钟经理人的第三个决窍吗?那具体是怎么回事呢?”年轻人问道。

“是的,这很简单的。”布朗女士解释道:“如果你做一种工作时间很长了,而且知道如何把它做好,但又犯了错误,那么一分钟经理人很快就会有所行动。”

“他会做什么?”年轻人问。

“他一旦得知我做错了事,就会来见我。首先,他会跟我确认这一事实。然后,他可能会拍拍我的肩膀,或是走到办公桌的这—边来。”

“这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吗?”年轻人问。

“当然,因为你知道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尤其他面带微笑,而且注视着你的眼睛时,”她继续说道,“明确地表明我这件事我错在哪里。然后,他会告诉我这件事带给他的感受——让他生气、心烦、难过,或是别的什么。”

“接着呢?”年轻人一边问,一边急切地把身子往前面靠了靠。

“他会停下一小会儿,让对方充分领悟自己的话——哦,这办法真的非常有效!”

“然后呢?”年轻人问。

“接着,他会直视我的眼睛,让我知道他一向都认为我工作能力很强。他明确地告诉我,他之所以生气,只有一个动机,那就是出于对我的尊重。他说他知道我在这件事上的表现根本不是我的一贯作风。他还告诉我,他是多么希望再次跟我碰面——只要不是因为我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时,年轻人插了一句:“这肯定会让你好好反省的。”

“的确如此。首先,”布朗女士肯定地说,“他总是在我刚做错事的时候批评我。第二,既然他能明确地指出我错在哪里,我就知道他并不是在毫无根据地找我的麻烦,而我也不可能马马虎虎地应付过去。第三,由于他并没有指责我本人——而只是针对我的行为——这样我就比较容易接受批评,而不是想方设法地为自己找理由,或是把责任推卸到其他人身上。我知道他做事非常公平。第四,他很可靠。”

但此时,年轻人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我很想知道,”他又大声说,“一分钟经理人有没有做错的时候。他看上去几乎有点儿近乎完美了。”

布朗女士笑了起来。“他很少犯错,”她说,“但他确实很有幽默感。所以,当他真的犯错时,比如忘了进行一分钟批评的后半部分,即称赞,我们就会跟他提出来,用这件事跟他开玩笑。”

“那他会怎么呢?”年轻人问。

“他通常会笑着道歉,说他忘了提醒我,其实我这个人还是挺优秀的。”

“不论是称赞,还是批评,你们都能笑得出来?”年轻人问。

“当然,”布朗女士说,“你知道,一分钟经理人教我们懂得了,做错事之后自嘲一下非常有好处。这能使我们有好心情继续工作下去。”

这给年轻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开始意识到有这样一位经理人进行的管理,对组织将有多么大的好处。

他回想着刚才的谈话,一切听起来都那么简单。他思考着在发现有经验的人做错事后应该怎么办。

其实,一分钟批评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其中深藏着一种“恩威并施”的管理理念。

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必须兼具软硬两手,实施起来坚决果断。奖赏人是件好事,惩罚虽然会使人痛苦一时,但绝对必要。只是你一定要合理运用批评语言。

公司内有的员工难免会把东西乱放,这时,作为一名主管,如果你用不满的语调对员工说:“请你别把东西乱放,好吗?”这样,对方听你的话后的反应往往会是:“我想怎样就怎样放,别以为你是主管就了不起,这是我的自由。”这就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

如果换一种说法,相信会产牛不一样的效果。“唉,请别乱放东西,好吗?”于是,那位员工听了以后会马上收拾好东西。就这样那位主管把批评变成了请教,既达到了目的,又维护了对方的自尊,使被批评者心服口服地接受了批评。

作为下级人员,工作中出现了差错而被上级领导批评,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多数人是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批评的。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表明,任何教训、指责,都会使对方感到伤了自尊而处于自我防卫状态,并且往往会激起他极大的反感,促使他竭力为自己辨解。可以说,闻过则喜者少。喜表扬、恶批评,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由于人们都有可能做错事情,免不了挨领导的批评,那么能否正确地对待批评就是对一个人的心理修养、思想境界、品德情操等方面的一种考验,也是对其是否善于处理好与上级工作关系的一种检验。

那么,一个明智的下属,应当怎样对待上级领导的批评呢?

首先,强化组织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在组织系统中,领导对下属有着法定的监督、指导、制约等权力。

作为下属应当具有这些起码的组织观被批评时决不可有领导故意找自己的碴、跟自己过不去的想。

其次,进行换位思考。当上级批评自己时,如果感到难以接受,换个位置,设身处地从领导的角度考虑一下:如果我是领导,会怎样对待犯这种错误的下属?这样一来,往往就会心平气和了,就会正视白己的缺点错误了。

第三,不要过于计较领导的批评方式,只要上级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工作,为了大局,为了避免不良影响或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了帮助你、挽救你,哪怕是态度生硬一些,言辞过激一些,方式欠妥一些,作为下级也应当给与理解和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