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5283700000032

第32章 靠老乡(4)

那时不比现在,亲属辈分之间乱了套,也对此不大在意了。那时的亲属辈分非常严格。爷是爷叔是叔,就是你比一个人大了十几岁甚至更大,但人家辈分比你高,你就得叫人家爷。

宋某找来族谱,经过认真查找,他发现传宗接代下来,自己比这位老乡高了一辈,严格上来说,这位老乡应叫宋某“叔”,尽管宋某年龄只有31岁,而那位老乡年龄却有58岁了。

最后,在族谱的面前,这位老乡再也不敢如此嚣张了,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他只有遵循那几千年来的礼,而宋某这时说什么话都响多了,最后轻松借到了所需的经费。

可见,对故乡人,该求就求。但并不是所有的老乡都那么好说话,就像故事中的老乡那样,总会有一些难相处的,这就需要你掌握一定的技巧。

1.利用乡音达到办事目的

既然是老乡,就必然有共同的特点存在于双方之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乡音”。

清朝末代的大太监李莲英的发迹可以说是运用了此种技巧。

李莲英出身贫苦,个子瘦小,若以当时清朝宫廷太监的标准来衡量,他是根本不够资格的。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在宫廷中有一个太监是他老乡,且是同一村的。于是,李莲英大胆地去找了这个老乡。

李莲英很穷,没有钱买东西去送礼。他知道这位老乡很重乡情,但怎样做才能引起老乡的注意却一直困扰着他。

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他瞅准了正当这位老乡出来当值时才去报名,然后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与籍贯。李莲英的这位老乡听了这声音,身体不由得抖了一下,于是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老乡,心里暗暗记了下来。

后来,在这位老乡的帮助下,李莲英做了慈禧太后梳头屋里的太监,以梳得一头好发型深得慈禧宠爱,最后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

李莲英只说了几句话,就博取了对方的注意与好感,但要注意的是,这几句话是家乡话,是乡音,而对方也恰巧是同乡人,且又同处异乡,在这种情况下,李莲英轻而易举地争到了一个名额就不足为奇了。

用家乡话当见面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在这里,有一点相当重要,那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场合,最好是在异乡,因为在异乡才会有恋乡情绪,才会“爱乡及人”,这时再来个“他乡遇老乡”,哪有不欣喜之理。对方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份情就愈沉、愈深。因此,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运用“乡音”这种技巧,你就会得到老乡所给你的种种好处。

2.利用家乡特产达到办事目的

在与老乡打交道时,一般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既为同乡,理应帮忙,如还用送礼物给对方,这不太俗了吗?这种想法在某种特定意义上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广义来说,则是谬论。

老乡与其他关系不同之处就在于,老乡之间的关系是以地域为纽带的,有一份“圈子”内的情存在于心上。

战国时期,卫子期在一个蔡国当上大夫,身受国君器重。但蔡国在当时地小人少,经常受其他大国欺负,为此,卫子期深感不安,与国君商量要找个大国作为庇佑,最后,他们挑中了地处邻毗的楚国。

可是怎样才能将这种意思传达给楚王呢?又怎样才能成功呢?还有,应怎样做才能做得既顾及国家体面,又可达到目的呢?

这些问题困扰了卫子期很长一段时间,他日思夜想。终于,他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楚王身边的侍从公羊独,他是蔡国山齐郡人,与卫子期刚好是同乡。如果找他的话,一定可以达到目的。

于是,卫子期在通过其他人与公羊独接过头后,就化妆成一个商贾,前往楚国都城郢。

到了公羊独的府第,卫子期托仆人将一盒东西送进去给公羊独,不一会儿,只见公羊独亲自带领家人,前来迎接卫子期。

是何物竟使得公羊独如此看重呢?原来,卫子期当时在国内也为要送公羊独什么礼品深感头痛过,他知道公羊独家产庞大,富可敌国,如送黄白之物则定然不喜,于是他出奇制胜,特叫人准备蔡国山齐郡的特产咸鱼干20马车,一路浩浩荡荡开往楚国。

公羊独在楚国什么都有,什么也不缺,但他有一个癖好,就是爱吃自己家乡生产的咸鱼干,可一直苦于吃不到正宗的咸鱼干,这次,卫子期以如此大“礼”相赠,他焉能不喜,焉能不乐呢?

这个例子很明显地告诉了我们在老乡关系上,这“礼”该怎么送,送些什么,卫子期实在很高明!他抓住了公羊独这个老乡的癖好,投其所好,最后达到了目的。

警惕“老乡杀手”

俗话说:“千里难得是同乡。”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所谓的老乡关系,专干背后“开枪”的勾当,这类人号称“老乡杀手”。因此,出门在外,在靠老乡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

下面这几个案例都是具有典型具有代表性的,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案例一:套老乡关系,狠宰游客。

杏花市杏花风景区全国闻名:神姑峰、飞来峰、一线天及别有风味的鱼头宴,令全国各地的游客趋之若鹜,流连忘返。每年的“五一”、“十一”黄金周更是人满为患。景区的各大商家挣得盆满钵满,开玉器店的刁老板更是赚得让同行红了眼。大家也许要问:这刁老板是何方神圣?莫非有三头六臂?非也!

见过他的人都知道,他长得五短身材,天生的三角眼透出了过人的精明,脸上整天挂着职业性的微笑,嘴巴甜得让夜莺汗颜。别看这副长相很大众化,可他在生意场上却有必杀技:把全国各地的游客认成了自己的老乡,让老乡在不设防中慷慨买单。由此掘到商海的第一桶金,而后屡试不爽。

今天来了几个旅游团,刁老板都了如指掌。因为导游早就报了信,知道游客戴的帽子、背上的旅行包都印着某某旅行社字样。刁老板明知故问道:“你们从哪里来?”“我们从A地来。”“啊哈,真凑巧!我的老爸也是A地人,我们是老乡。”游客听后喜笑颜开:到老乡的店买东西,这下可放心了。为了与老板套近乎,改用家乡话聊天,反应迅速的刁老板马上道歉道:“对不起!我从小在外地生活,不会讲家乡话。”为了打消对方的疑虑,刁老板熟练地报出了A地有胜利路、建设路等街道,又报出了当地两个著名的风景区,这就更使游客对其老乡身份深信不疑。

而幸运闯关的刁老板更是满面春风,巧舌如簧道:“你们尽情选购,绝对优惠价,谁让咱们是老乡呢?”老板见小伍正拿着一只手镯看:“喏,这位兄弟,这翡翠手镯是正宗的缅甸进口货,进货1000元,要是别人少于1100元,打死我也不卖。看在老乡的面上,这样吧,我按成本价卖与您!”小伍还在犹豫,内心剧烈斗争着买与不买?这时一个漂亮的小姐过来了,甜甜地笑道:“先生是买给您太太的吧?她一定会喜欢的,这是最低价,其他地方绝对没有这么便宜的!”小伍为难道:“能不能再便宜点?900元我买下了。”刁老板可怜巴巴道:“兄弟呀,我已经亏本卖与您了,再便宜,您让我老婆、孩子喝西北风。罢了,兄弟,我看您是诚心要买,听您的,900。”“嗨,与老乡做生意,难呐!”老板边无奈地叹息,边招徕另一位女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