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5283700000004

第4章 总论 既要靠自己,也要靠别人(3)

他让人把一艘沉入海底的柴油机动船打捞出来。这艘船已经搁置很久,他用了4个月的时间将它维修好,并将船承包给别人,自己从中获利50美元。这使他很高兴,也很高兴父亲能借钱给他,他明白了借贷对于一贫如洗的人的创业是多么重要。可是,在创业初期,他总是被债务所扰,屡屡有破产的危机。他始终也没有跳出平常的思维,达到一种有希望的新境界。就在洛维格即将进入而立之年时,突然来了灵感。他想买条一般规格水准的旧货轮,然后动手把它安装改造成赚钱较多的油轮,但他手里资金不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找了几家纽约银行,希望他们能贷款给他,但是却一一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他没有可资担保的东西。面对一次次的失望,洛维格并不气馁,而是有了一个不合常规的想法。洛维格有一只老油轮,这只油轮仅仅只能航行,他将这条油轮以低廉的价格包租给一家石油公司。然后他去找银行经理,告诉他们自己有一条被石油公司包租的油轮,租金可每月由石油公司直接拨入银行来抵付贷款的本息。经过多番努力,纽约大通银行终于答应贷款给他。

洛维格尽管没有担保物,但是石油公司潜力很大,而且效益也很好,除非天灾人祸,否则石油公司的租金一定会按时入账。此外,洛维格的计算十分周密,石油公司的租金刚好可以抵偿他银行贷款的本息。这种奇异而超常的思维使洛维格敲开财富的大门。

拿到银行的贷款后,洛维格就买下了他想要的货轮,然后动手将货轮加以改装,使之成为一条航运能力较强的油轮。他利用了新油轮,采取同样的方式,把油轮包租出去,然后以包租金抵押,再到银行贷款,然后又去买船。就这样不断循环,像神话一样,他的船慢慢变多,而他每还清一笔贷款,便有一艘油轮归他所有。随着贷款的还清,那些包租船全部划在了他的名下。

可见,借助别人的力量成就自己的事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不光经商要借力,在政治领域也是一样。

198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决战是在共和党候选人里根与民主党候选人卡特之间进行的,由于二人当时的实力旗鼓相当,因此他们二人的竞争也是美国竞选史上最为激烈的争夺战。

当时的卡特是已经当政4年的在职总统,但政绩并不突出,而且内政方面不能令人满意,国内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猛增。人们对这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十分不满,怨声载道。而这些正好成了里根手中的王牌,他集中火力攻击卡特经济政策失误,并信誓旦旦地宣称他要消除“卡特大萧条”。

而这时的卡特也抓住广大民众关心的战争与和平问题,指责里根增加防务开支的主张是好战之举。

里根与卡特就这样唇枪舌剑,拳来脚往,双方一时难分高下。

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影响已经极为广泛。一个人的形象,在美国民众的心中往往占有重要位置,有时甚至直接决定了选民的投票。所以,总统选举,与其说是选民在选择候选人的政策纲领,不如说是在品味候选人的性格、智慧、精力、风度。在这方面,里根可以说是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里根当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之后,他以前在好莱坞演过的电影,一下子成了热门,全国各影剧院、电视台争相放映。这股里根影视热风,无疑替里根做了一次绝好的宣传。人们从影视中看到,当年的里根英俊潇洒、精明强干,而现在仍然生机勃勃、干劲十足,风度不减当年。这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

在里根影视风兴起的同时,里根还借电视媒体极力展示自己的风采。在与卡特的电视辩论中,里根表现得能言善辩、妙语连珠,而卡特则相形见绌、呆板迟钝、结结巴巴。因此在投票之前关键性的一场电视辩论后,民意测验的结果,支持里根的人上升到67%,支持卡特的人则下降为30%。1980年11月4日大选结果,里根以绝对优势大获全胜。

卡特本身就因失业人数猛增等原因引起后院起火,又赶上与里根争夺总统,好莱坞电影之火终于把他烧得遍体鳞伤、无颜见人,从而退出了政治舞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一名现代社会中的人,在拓展自己的人脉时,要能做到取长补短广交友。不应过分计较对方身上的缺点,不应计较对方的身份、辈数、阅历等,而是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和专长,在需要时,把别人的优点和专长拿来为己所用,既弥补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又为自己事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关系广,机会多

机遇与关系是成正比的,因此,机遇的潜台词就是“关系”,人脉关系越广,机遇相对就越多。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胸怀大志,才华满腹,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然而,他们却始终郁郁不得志,甚至成为别人眼中的无用的垃圾。相比之下,烫金的文凭、丰富的经历反而成了累赘。是他们“命苦”吗?当然不是,只是缺乏机遇而已,千里马还需要伯乐呢。

看来还要多为自己创造机遇。那些走运的人不仅会掌握时机,同时还广交朋友,积极为自己创造机遇。如果你主动结交朋友,多和陌生人交谈,参加各种聚会,喜欢同人们打招呼,把自己变成一个“交流场”,你的结交网越大,你发现机遇的可能性就会越多。

美国老牌影星寇克·道格拉斯年轻时十分落魄潦倒,没有人谁认为他有一天会成为明星。但是,有一次寇克搭火车时,与旁边的一位女士攀谈起来,没想到这一聊,聊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没过几天,寇克被邀请到制片厂报到。原来,这位女士是位知名制片人。

这个故事说明了,即使寇克·道格拉斯的本质是一匹千里马,也需要遇到伯乐。

不光千里马需要伯乐,跛脚马也需要伯乐。也许你觉得人家张三论水平、论人品,各个方面都和自己不相上下,甚至有的地方还不如自己,为什么他可以有那样的机会而自己没有呢?为什么?因为有人赏识他!为什么赏识的偏偏是他呢?因为伯乐根本就不知道你是谁。这不就是答案吗?张三比你有人脉!

权威调查显示,在百万富豪们最看重的十大成功因素中,“机遇”排在第二位。还有另一调查显示,在成功企业家的眼中,“人际关系”是十大财富品质的首选。一位颇有名望的商人曾表示,“把握机遇”的潜台词就是“人际关系”,因为人脉关系越好,机遇相对就越多。

中国内地兴起的MBA热潮就是一个佐证,读书不仅为了“充电”,更为了搭建高品质的人脉关系,并从中寻找商机。即使是哈佛商学院的毕业生,在总结读书的收获时,也把“建立朋友网络”放在第一位。

人脉在MBA学习中已提到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哈佛商学院的一位教授总结说,哈佛为其毕业生提供了两大工具:首先是对全局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其次是哈佛强大的、遍布全球的、4万多人的校友网络,在各国、各行业都能提供宝贵的商业信息和优待。哈佛校友影响之大,实非言语能形容,全校有一种超越科学界限的特殊集体精神。哈佛商学院建院92年来,有超过6万名校友,这些校友多半已是各行业的精英,在团结精神凝聚下,织成了一张强固的人脉网络。对于后者,几位在中国创业的哈佛MBA体会最深。他们在没有其他背景的情况下,靠的就是哈佛MBA这块金色敲门砖,因为关系越广,路子越宽,事情就越好办。这已经被无数经验和教训所验证。一个优秀的人往往能够接受和影响他身边的人,使他们与自己的关系更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大事者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必备的条件。

李嘉诚的次子李泽楷家中实木装饰的餐厅里挂满了镜框,上面镶嵌着李泽楷与一些政界要人的合影,其中有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以及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等。结交上层人士广植人脉,是李泽楷能够在商界游刃有余的坚实基础。

1999年3月,李泽楷凭父亲李嘉诚与他自己的人脉资源,使香港特区政府确立了建设“数码港”的项目,并将其交由盈科集团投资独家兴建。李泽楷则再次利用丰富的人脉资源,收购了上市公司得信佳,并将自己的盈科集团改名为“盈科数码动力”。盈科的收购行动及数码港概念的刺激,使其股市市值由40亿元变成了600亿元,成为香港第十一大上市公司,李泽楷一天赚了500多亿。

2003年1月,李泽楷出席了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并与微软的比尔·盖茨、索尼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这些杰出的企业家在一起讨论。这使得李泽楷的个人形象在商界更具有影响力,同时也为李泽楷在商界赚得更多财富,培植了广博的人脉。

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说:“人生最大的财富便是人脉关系,因为它能为你开启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门,让你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贡献社会。”

许多情况就是这样,当你无法与关键人物建立密切的朋友关系时,事情往往很难取得进展。可一旦你与他建立朋友关系,无论多么难办的事情都立刻变得容易多了。

人际交往为人们提供了这样的可能:既让你结识他人,也让他人认识你,当彼此间的品行、才干、信息得以了解的时候,活动就可能结出两个甜美的果实:密切彼此的友谊和获得发展的机遇。交际活动是机遇的催产术。着意开发人脉资源、捕捉机遇,成功的彼岸离我们就更近了!

京城“火花”收藏家吕春穆就是很好的例子。

吕春穆原是北京一所小学的美术教师。一天他在杂志上看到一位教师利用收集到的火柴商标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的报道,他决定收集火花。于是,他展开了广泛的交际活动。他油印了200多封言辞中肯、情真意切的短信发到各地火柴厂家,不久就收到六七十个火柴厂的回信,并有了几百枚各式各样的精美的火花。

此后,他主动走出去以“花”为媒,以“花”会友。1980年,他结识了在新华社工作的一位“花友”。这位热心的花友一次就送给他20多套火花,还给他提供信息,建议他向江苏常州一位“花友”索购一本“花友”们自编的《火花爱好者通讯录》,由此他欣喜地结识了国内100多位未曾谋面的花友。他与各地“花友”交换藏品,互通有无;他利用寒暑假,遍访各地藏花已久的“花友”,还通过各种途径与海外的集花爱好者建立起联系。就这样,在广泛交往中他得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和享受,为他的成功创造了机会。

他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有关火花知识的文章,还成为《北京晚报》“谐趣园”栏目的撰稿人。他的火花藏品得到了国际火花收藏界的承认,并跻身于国际性的火花收藏组织的行列。1991年,他的几百枚火花精品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中华百绝博览会”……他以14年的收藏历史和20万枚的火花藏品,被誉为“火花大王”而名甲京城,独领风骚。

很显然,吕春穆的成功得益于交际。他以“花”为媒,结识朋友,再通过他们认识更多的朋友,一直把关系建立到全球,从而,一次次机会降临,使他走向了成功。

事实一再证明,人们的机遇的多少与其交际能力和交际活动范围的大小几乎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应把开展人脉活动与捕捉机遇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不断扩大自己的人脉网,发现和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进而拥抱成功!

一个好汉三个帮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他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就必须善于利用别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干。

俗语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人,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他要完成自己的事业,就必须善于利用别人的智力、能力和才干。然而,用人并不仅仅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人际技巧。一个人在开拓自己的事业时,总会遇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困难,这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则会助你一臂之力,为你扫清障碍。

米歇尔是一位青年演员,刚刚在电视上崭露头角。他英俊潇洒,很有天赋,演技也很好,开始时扮演小配角,现在已成为主要角色演员。从职业上看,他需要有人为他包装和宣传以扩大名声。因此,他需要一个公共关系公司为他在各种报纸杂志上刊登他的照片和有关他的文章,增加他的知名度。不过,要建立这样的公司,米歇尔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聘用高级雇员以及支付其他开销等。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遇上莉莎。莉莎在纽约一家公关公司,但到目前为止,一些比较出名的演员、歌手、夜总会的表演者都不愿意同她合作,她主要是做一些小买卖和与零售商店做生意。两人一拍即合,联合干了起来。米歇尔成了她的代理人,而她则为他提供出头露面所需要的经费。他们的合作达到了最佳境界,米歇尔是一名英俊的演员,并常在电视剧中出现,莉莎便让一些较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把眼睛盯在他身上。这样一来,她自己也变得有名了,并很快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社交娱乐服务,他们付给她很高的报酬。而米歇尔,不仅不必为自己的知名度花大笔的钱,而且随着名声的增长,也使自己的业务活动更加频繁了。

有朋友帮助是事业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有人际关系丰富的人和善用丰富人际关系的人才能取得丰富的财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