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5283700000052

第52章 靠朋友(4)

当然,朋友失去了还可以再交,但新的朋友未必比老朋友好,失去友情更是人生的一种损失。为了避免失去朋友、让多年的友情随风而散,有一个交友原则值得你考虑,那就是好朋友也要保持距离。这话似乎有些矛盾,既然是好朋友,那为何还要保持距离?这样不就彼此疏远、缺乏诚意吗?而现实中很多人友情疏远,问题就恰恰出在这种形影不离之中。

人为什么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就是因为被彼此的气质所吸引,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为好朋友,这个现象无论是在同性还是异性之间都一样。但两个人不管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有多大,他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彼此所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没有差异,那就是两个同一体了,就不存在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了。密友之间相处的艺术与夫妻之间相处的艺术有些共同之处,所以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是夫妻相处的艺术之一。所以,如果你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与其因为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适度保持距离,以防碰撞,而且还能增进双方的感情。

有一个铜壶在水面上漂流着,它觉得很孤单,想找一个同伴做自己的朋友,这样在漂流的时候就可以聊天了,日子就会过得很惬意。

一天,铜壶终于在水面上发现了一个陶壶,它兴奋地游了过去:“喂,伙计,我是铜壶,我想和你交个朋友。”说完,铜壶就要去拥抱陶壶。

“我很乐意和你做朋友,但请你离我远一点儿,不要太靠近我,因为我是陶制的,只要你轻轻地碰我一下,我就会成为碎片。”陶壶说完,便独自游走了。

可见“保持距离”就是不要太过亲密。也可以说,心灵是贴近的,但肉体是保持距离的。能“保持距离”就会产生“礼”,尊重对方,这礼便是防止对方碰撞而产生伤害的“海绵”。

交往过密不留距离,还表现在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占用朋友的时间过长,把朋友捆得紧紧的,使朋友心里不能轻松、愉快。

方怡把李清看成比一日三餐还重要的朋友,两人同在一家合资公司做公关小姐,公司的工作纪律非常严格,交谈机会很少。但她们总能找到空闲时间聊上几句。

下班回到家,方怡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给李清打电话,一聊起来能达到饭不吃、觉不睡的地步,两家的父母都表示反对。

星期天,方怡总有理由把李清叫出来,陪她去买菜、购物、逛公园。李清每次也能勉强同意。方怡每次都兴高采烈,不玩一整天是不回家的。

李清是个有心计的姑娘,她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就偷偷地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脑。星期天,李清刚背起书包要出门,方怡打来电话要她陪自己去裁缝那里做衣服,李清解释了大半天,方怡才同意李清去上电脑班。可是李清赶到培训班,已迟到了15分钟,心里好大的不痛快。

第二个星期天,方怡说有人给她介绍了个男朋友,非让李清一起去相看相看,李清说:“不行,我得去学习。”方怡怕李清偷偷溜走,一大早就赶到李清家死缠硬磨,李清没有上成电脑班。最终李清郑重声明,以后星期天要学习,不再参加方怡的各种活动。

方怡一如既往,满不在乎,她认为好朋友就应该天天在一起。有时星期天照样来找李清,李清为此躲到亲戚家去住。这下方怡可不高兴了,她认为李清是有意疏远她。方怡说:“我很伤心,她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可她一点也觉察不到。”

方怡的错误在于,首先是她没有觉察到朋友的感觉和想法,过密而没有距离的交往几乎剥夺了李清的自由,使李清的心情烦躁,不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之后,方怡开始与李清聚会少了,可是她惊奇地发现,她们的友谊反而更加深厚了。所以维持你们亲密关系的最好办法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往来有节,互不干涉。

距离产生美,交朋友也是如此。每天形影不离的人不一定是最亲密的朋友,甚至可能会在朝夕相处中磨灭彼此的新奇感,最终变得麻木不仁。如果能够在交往中保持适当的距离,就更容易贴近彼此的心灵,产生友情的共鸣。

在与朋友的相处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

1.分享隐私

和朋友可以分享隐私,但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要注意给自己保留一定的隐秘空间。谁也不能保证友情能永远维持,一旦某天你们分道扬镳,甚至成为敌人,这种毫无保留的隐私分享所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2.利益均衡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半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只有互惠互利,才能使关系维持长久。朋友如是,遇到牵涉利益问题的情况时,更要谨慎处理。如果利益不均,友情则很容易瓦解。

3.控制时间

朋友之间的日常相处最好不要“一刻也不能分开”,夫妻之间尚且“小别胜新婚”,朋友之间更要注意相处的尺度,在时间上注意保持彼此的距离。

深交靠得住的朋友

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而真正的朋友是那种当你遇到危难的时候,能够全力相助的人。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会让人记忆一生。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患难与共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在自己的人脉网中需要有几个真心结,不管你穷困潦倒也好,还是飞黄腾达也好,只要这几个真心结存在,就能织起整张网。

现代社会里,各种聚会越来越多,我们拥有了无数的熟人,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认识”的人。可能,你还保留着你们在当时见面时交换的名片,记住了对方的电话号码,并“真诚”地说“以后要多联系”。

可能,在你做这一切的时候,你是真诚的。可是,等到人群散了,大家各自回到自己原来的生活中去,或者又进入一种新的生活,你能和他们多联系吗?他正儿八经地递上的名片,你还保留着吗?

再说了,当你在生活中遇到失意的事情,不顺心的事情,想找一个可以跟他倾诉一下衷肠的人,你会找到他吗?而他又会听你倾诉吗?

所以,你在交际场所遇到的这些人,只是你的熟人,而不是你的朋友。

但是,令现代人困惑的是:我们的熟人一天比一天多了,而我们的朋友却一天比一天少了!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人生》中谈到友情时说道:“如果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所以友谊对于人生,真像炼金术士所要寻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

“得一知己,把你整个的生命交托给他,他也把整个的生命交托给你。终于可以休息了:你睡着的时候,他替你守卫;他睡着的时候,你替他守卫。能保护你所疼爱的人,像小孩子一般信赖你的人,岂不快乐!而更快乐的是倾心相许,剖腹相示,整个儿交给朋友支配。等你老了、累了,多年的人生重负使你感到厌倦的时候,你能够在朋友身上再生,恢复你的青春与朝气,用他的眼睛去体会万象更新的世界,用他的感官去抓住瞬息即逝的美景,用他的眼睛去领略人生的壮美……便是受苦也是和他一块受苦!只要能生死相共,便是痛苦也成了快乐!”

纪伯伦也曾说过:“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

真正的朋友是那种当你遇到危难的时候,能够全力相助的人。

晋代有一个叫苟巨伯的人,有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这时恰好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朋友劝苟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苟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着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苟巨伯却端药倒水安慰说:“你就安心养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

这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苟巨伯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敌军一听愣了,听着苟巨伯的慷慨言语,看看苟巨伯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说完,敌军撤走了。

患难时体现出的正义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威力,说来不能不令人惊叹。这种朋友就是能够显示自己本色的人,他没有虚假的面具,能够与你真心交往,与你同甘共苦。这种人肯定不是浅薄之徒。他们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能帮助你不断地进取,成为你终生的骄傲。

靠得住的朋友要深交,但还需切记不可交的几种人:

1.悖人情者不敢交

亲情、爱情都是人之常情,如果一个人在待人处事中的态度十分恶劣,那么这种人是不能交往的。因为这种人往往极端自私,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并惯于过河拆桥、落井下石,因此,这种人不可交往。

2.势利小人不能交

如果一个人是非常势利、见利忘义的那种小人,那么这种人不适合作为朋友出现在生活中。势利小人的一个通病是:在你得势时,他锦上添花;当你失势时,他落井下石。他不懂得什么是真诚;他只知道什么是权势。因此,这种人不能交往。

3.酒肉朋友不必交

酒肉朋友是最靠不住的。现在还真有那么一些人喜欢交酒肉朋友。乍看有些人有很多朋友,其实都是一些酒肉朋友,整天在一起骗吃骗喝,一旦真的需要帮忙了,却个个都躲得无影无踪了。

有一个人自称善交朋友,也的确交了不少朋友。他有一个“方便”的条件,就是讲义气,对于钱财从不在乎,非常慷慨大方,动不动就请别人吃喝一顿。酒桌上谈兴浓厚,朋友恭敬。因此,他家时常有人光顾,别人都羡慕他人缘好。可就是这位人缘好的人在非常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的酒肉朋友都躲了起来。他因文化不高,单位效益不好而下岗,后因老婆得重病需要一大笔费用,而陷入困境,他向朋友借钱,请朋友帮助,但朋友都推托没钱,而且吓得再也不去他家了。他的这些所谓的朋友还不如素不相识而献爱心的人。

酒肉朋友并不是说本质上有多么坏,不像那些不近人情的人那样有阴险的目的,但他们是贪利之人,处处贪小便宜。他们是以钱财论亲疏,如果说得严重一点,是“有奶便是娘”的卑贱小人。他们交朋友图的是“有用”,有用好使则亲,没有用不好使则疏远。

酒肉朋友都不会长久,有酒肉朋友还不如没有朋友。交100个酒肉朋友还不如交一位志趣相投的知己。

4.两面三刀者不可交

俗话说:“人心隔肚皮。”有些人人心叵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这样的人应慎而又慎,更谈不上结交为朋友了。

至于一个人是不是两面派,如果没有先见之明,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分辨的。这样的人往往在你面前说得优美动听,夸得人飘飘然。当面说的都是一些忠贞不贰的话,表现出的是忠诚老实相,但背后说不定有更险恶的用心。

说得轻一点,具有两面派性质的人善于搬弄是非。在你面前说他的坏话,在他面前说你的坏话,不闹出矛盾,绝不罢休。

两面派最惯用的伎俩是伪装,这种伪装就是能把活人说成死人、能把死人说成活人的语言。纵观中国历史,有许多权盛一时的大奸臣却得到皇上的宠信,究其原因除了皇上昏庸无能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大奸臣会谄媚,会巴结皇上,能把忠良之臣置于死地。而真正可靠的还是那些敢于谏言的忠臣。唐朝魏征经常向皇上谏言,可能这些谏言不太好听,但绝对有好处。

两面派不可交,不然你就会吃大亏。要辨别某人是不是两面派,那需要具有明察的智慧。多结交一些带“圈”的朋友多认识一些带“圈”的朋友,多认识一些朋友多的人。每个人的人脉网是不一样的,朋友的朋友也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这就如同数学的乘方,以这样的方式来建立人脉,速度是惊人的!

在生活中多认识一些带“圈”的朋友,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多认识一些朋友多的人;二是尽量扩大交际圈。拓展人脉的关键就是认识更多的人。人们大多都是生活在一个既定的生活圈子内。如果你接触的是同一群人,你的成长是有限的;如果将自己限在很小的社团内,只会让你觉得枯燥无味,沉闷寂寞。所以,多结交新朋友,参加新的社区活动,扩大你的社交圈,就可以让你结交各个阶层的朋友,不但让你生活多姿多彩,而且能扩大你的视野与见识。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精神食粮。

如果你能够不断扩大你的生活圈子,你的交友层次也就会不断提升;如果你能够勇于尝试新的事物,你就能突破内心种种的困难和障碍。

你必须跨出自己的生活圈子,必须接触不同类型的人,因为不同类型的人会带给你不同的刺激,不同的刺激会带给你不同的创益和灵感,让你在你的领域里能够占有更大的优势。

结交朋友的前提是培养自己,提升自己的气质,改善自己的交际。如果你希望获得一个超人气的人脉圈子,那么照着以下建议去做,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