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5283700000065

第65章 靠对手(9)

转瞬一念,使罗纳先生得到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职位,这难道不是他那颗宽恕的心创造的奇迹吗?你可能不能神圣到去爱对手,但为了你自己的健康与快乐,最好能原谅他们并忘记他们,这样才是明智之举。

小高是个能在肉丁里挑刺的人,他从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每个人都好像不如他,与他共事的人似乎都曾受过他的指责和打击。所以与他共住一室的小胡,在经历了他的几番“严责”后总有一种怨恨的感觉,心里也曾有一种要报复他的想法,说实在的,从他身上挑出缺点易如反掌,但是小胡并没有那样做。

小胡约他喝酒。几杯下肚后,小胡衷心地向他表示感谢:“你给我的指责,我曾经是十分愤怒的,因为你的指责总是夸大事实,我也曾为此想报复你,但冷静一分析,你之所以指责我,说明我肯定有着这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你使我看到了自身需要改进的一面。我自己也真正感受到,在我们相处的这一年里,我确实长进了不少,由此我觉得不应该恨你,而应该感谢与你的共处!”

小高当然有些不好意思了,而小胡由衷的话语也明确表达了小胡会逐渐原谅他的“过责”的心态。于是,他们重新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友谊。

美国竞选,对手之间相互攻讦,甚至败坏对手的名声,但一些人仍可在对手所组内阁中担任重要职务,对做人处世不能不说是一种启示。能够与你成为对手的人,必定有着能够与你分庭抗礼的能力和实力,你能原谅你的仇人,将你的仇人招至麾下,为你效力,不是会更利于实现你的目标吗?

由林肯委责而居于高位的人,很多都是曾批评或者羞辱过他的政治对手,由此林肯统一了美国南北。

可是,如果你用报复和仇视对待对手,你会招致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你将使你的敌手更坚定地站在你的对立面,去阻挠、破坏你的行动,破坏你创造的一切成果。而你,也会因为心中充斥报复的愤怒无暇他顾,你的理想和目标又如何能实现呢?

“如果有可能的话,不应该对任何人有怨恨的心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如是说。

为了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灵和体魄,为了实现你的成功和抱负,学会原谅你的仇人吧!

借助对手的内部矛盾成就自己

在与对手的斗争中,在充分了解对手的基础上,利用对手自身的弱点,激化对手的内部矛盾,促其相互削弱,使对手丧失还击的能力,从而取得胜利。

在与对手的斗争中,智高一筹的人往往善于制造矛盾,利用对手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常可达到“兵不钝而利可全”的效果。

读过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三国末期,魏国大将诸葛诞反对司马昭专权,被司马昭的大军围困在寿春。当时东吴的孙权是同情和支持诸葛诞的,曾先后派兵前往救援,除文钦和全怿进入寿春城外,朱异和司马琳均被司马昭击溃,这时司马昭为了彻底消灭诸葛诞及东吴军队,运用“借敌制敌”的策略,使敌军内部发生混乱,然后从外部进攻。

司马昭的第一招,先制造谣言,借助谣言说东吴救兵快到,自己粮食缺乏,不能持久,还故意抽出一部分老弱官兵到淮北一带去筹粮。这一措施使诸葛诞放松警惕,在城内大吃大喝。过了几日,东吴救兵并未到,但城内粮食已快吃完,发生危机。接着,诸葛诞亲信蒋班和焦彝因主张速战和文钦发生争执,诸葛诞想杀他们,蒋、焦二人害怕,出城向司马昭投降。

司马昭的第二招,借用城内东吴将官全怿的家庭问题,使用“反间计”。由于住在建业的全怿的侄儿全辉、全仪,因家庭发生纠纷,带着他母亲和一部分家兵家将跑到司马昭军中,司马昭便用钟会的计谋,秘密为全辉、全仪写信送给城内全怿家里,说东吴孙权因为没有取得寿春而大怒,要杀尽他们在建业的家属。全怿得到这个消息,遂率领几千人出城向司马昭投降。

司马昭的第三招,借用城内诸葛诞和文钦因为火并而发生矛盾,文钦被杀,他的儿子文鸯、文虎出城投降。此时司马昭用数百名骑兵保护着他们在城外巡视,大声告诫城内人们:“文钦的儿子我们都不杀,其他人员何必害怕。”守城将士纷纷前来投降,诸葛诞遂空前孤立,成为瓮中之鳖。

楚汉相争之际,楚王项羽率军将汉王刘邦围困在荥阳城中。

经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无法解围,刘邦十分担忧,便打算割让荥阳以西的大片土地给楚国,请求罢战,无奈项羽不答应。刘邦知道荥阳最终守不住,必须赶紧逃走,于是向陈平请教逃身的计策。

陈平首先对刘邦分析道:

“项王为人恭敬爱士,一般崇尚廉节、遵循礼制的人,都归附于他;但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项王又把爵邑财宝看得太重,吝于封赐,因此也有不少人不愿归附。大王则相反,轻慢少礼,以致廉节崇礼之士不愿到你这里来;然而大王不吝财货,封赏大方,因而那些贪图利益、不计较廉耻的人,都情愿归附于汉。要是能尽去两短,兼备两长,那么天下可指日而定啊。”

紧接着陈平献策道:

“如今大王所不能得到的廉节之士,又正在楚国阵营中的,只有被项王视为耿直忠贞之臣、尊称为‘亚父’的范增,以及钟离昧、龙且、周殷这些人值得顾虑而已。项王猜疑善妒,很容易相信谗言,大王若肯拿出数万黄金,用反间计离间他们君臣,使他们自相残杀,然后我方再趁机攻击,这样必能打败楚军。”

刘邦对陈平的建议深以为然,便拿出黄金四万,交给陈平,任由他使用,不去过问金子的下落。

陈平于是利用这些金子,去收买楚军将士,在其内部制造流言,称钟离昧等将领功劳很大,却得不到楚王的分封,想要联合汉军,一起消灭项氏,分割楚地,自己称王。

项羽听到谣言后,果然对钟离昧等人失去信任。项羽既起疑心,便派遣使者到汉营探查虚实。汉王故意准备了丰盛的饮食,但一看见使者后,立刻装出惊讶的样子,说道:

“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却是项王派来的。”

便命人把饮食收走,改用一些粗糙马虎的饭菜招待使者。

楚使回营后,将详细情形报告项羽,项羽便开始怀疑范增。

范增劝项羽赶快把荥阳攻下,以免夜长梦多。但项羽却不相信他,认为他别有居心,不听他的建议。

范增闻知项王见疑,遂愤而离去。

听说范增离开楚军后,陈平知道项王身边没有人才了,不用担心逃跑的计谋会被人识破,便安排两千多名妇人,令她们在夜晚从荥阳城的东门奔出,使楚军以为是汉王夜逃,发兵来追。陈平则与汉王从西门逃出,安然回到大后方关中去了。

在陈平眼中,项羽有两大弱点:一是,重财轻赏;二是,善疑多忌。

说实在话,一个主帅的弱点被人抓住,就等于失去了隐蔽,也失去了主动权,任人摆布罢了!陈平就是针对这两点,一方面用金钱挑动项羽阵营中对项羽吝于赏赐的不满,再制造让项羽疑忌的题目,结果一如陈平所设计,项羽阵营中人才纷纷离去。

没有了人才相佐,项羽就等于是孤军了!

陈平除去项羽阵营中的人才用的是“离间法”,让项羽不再信任他的手下。

离间法的使用必须先抓住对方阵营中的矛盾,再扩大这矛盾的症结点,由于离间法主打的是“心”,而“合”却又是无法光靠言语证明或解释的,因此离间法一出,除非其中一方有相当坚定的信念,否则矛盾就会扩大,最后两败俱伤。

隋文帝杨坚在统一各国的战争中,本想用“先南后北”的战略,希望南下灭陈之后,再一举制服突厥。不料就在杨坚南下伐陈的当口上,突厥兵一改过去只要资财不要地皮的观念,发誓要为北周宗亲报仇,推翻隋朝。面对强大的突厥骑兵,隋朝即使用尽国力也是无法阻挡突厥南下的。隋朝政权岌岌可危,于是杨坚果断改变“先南后北”的战略,临机变策,决定采取“先北后南”,确保国家根本的办法。

但是,新生的政权需要与民休养,强大的突厥也需要及时制服。“先北后南”的战略具体如何实施呢?杨坚苦思冥想,难定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