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5283700000066

第66章 靠对手(10)

这时,长期奉命出使在突厥的大将长孙晟回到了长安。长孙晟一直注意突厥内部的高层情况以及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等,便向隋文帝献呈了“以夷制夷”的计谋。即利用对手的特点来削弱其能量,从而打败对方,取得胜利。隋文帝见其分析透彻、切情合理,欣然依计行事。

原来,自佗钵可汗去世之后,为争夺汗位,佗钵的弟弟、儿子及几个侄子之间曾展开过一番紧张的较量。先是佗钵之子庵逻承继汗位,侄子大逻便大不服气,扬言要有所动作。继而庵逻又被迫让位给另一个侄子摄图,心怀不甘。摄图却不由分说即自称沙钵略可汗,降庵逻为第二可汗。大逻不甘居后,硬讨了个阿波可汗当当。摄图干脆再施恩泽,连实力雄厚的佗钵之弟玷厥也给了一顶达头可汗的高帽子。于是诸可汗分镇四面,沙钵略居中抚驭,倒也颇得众心。长孙晟提出的“以夷制夷”的计谋,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打破突厥目前这种均衡、和平、团结的局面,使他们之间原有的分歧、裂缝重新显露出来,通过突厥内部的交锋、残杀来消耗自身实力,从而取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胜。

于是隋文帝遣太仆元晖带厚礼出使新疆,结交达头可汗。达头十分高兴,收了厚礼后便回遣使臣报谢。位于新疆的达头可汗是沙钵略的叔叔,力量最强。隋朝结交了达头,无疑是使突厥的总体实力削弱了一半。

隋文帝又授长孙晟为东骑将军,拜访统领奚、契丹各国的处罗侯突利设(设,意即元帅)。突利设是沙钵略之弟,因深受当地人爱戴,有窥视汗位之嫌而深遭沙钵略的忌惮。他与长孙晟原已有交情,此时再见面,在长孙晟诱导下,便也暗中归顺了隋朝。隋朝即刻免除了东北大患。

公元582年,沙钵略对隋朝的计划和行动尚不知晓,他号令所有可汗的部众,共40万骑兵南下侵扰。突厥骑兵一日千里,如入无人之境。沙钵略正想挥戈深入,偏偏达头可汗与隋朝有情,自带人马不辞而去。长孙晟乘机散布谣言:达头已与隋朝联络,将袭击沙钵略军帐。沙钵略见人马顿减过半,又恐后房失火,赶忙退兵,无功而返。自此,沙钵略也就更加忌惮达头及其他几个可汗,渐渐地变为干戈相见。

突厥实力在内耗中削弱。隋朝渐渐地有了反击突厥侵扰的实力。在公元583年年底的一次反击中,突厥方面只有沙钵略本部和力量弱小的阿波可汗应战。沙钵略大败,阿波也屡战屡败。长孙晟便派辩士追上阿波说:“沙钵略南下,每战必胜,为民众所推崇。你的地位、兵力与他相当,初来便是败归,突厥民众深以为耻,怎能久容败军之将?到时沙钵略必然乘机进灭,以实现其夺你可汗地位之夙愿。现达头可汗与隋联和,沙钵略却无可奈何。你何不也附隋并联合达头,这样岂非万全之策?”阿波信以为真,立即同意。

沙钵略本已怀恨在心,既知阿波称臣于隋,一怒之下便拔取阿波的军帐,将其父母妻女杀个精光。阿波无家可归便西奔达头,借取援兵十万,专找沙钵略拼命。哀兵必胜,沙钵略竟被打得东躲西藏。阿波故地复得,励精图治,不久就拓疆开土,建起了庞大的西突厥,力量远远超过沙钵略和达头。

在突厥内部的大规模混战之中,各方都遣使往长安求援请和,隋文帝却一概不许,听凭他们自相残杀,闹得天昏地暗。直至混战各方都精疲力竭,阿波异军突起,力量压倒沙钵略和达头之时,方应沙钵略的恳求,派兵给粮帮助沙钵略击败阿波可汗。这既维持了沙钵略、达头、阿波互相牵制的弱势平衡状态,又使沙钵略心甘情愿地屈膝称臣,永为藩属。

从此,突厥处于隋朝的控制之下,各部族年年向隋进贡,络绎不绝。

隋文帝巧妙利用对方的弱点,利用对手的内部矛盾帮助自己,几乎不用军事行动便在两三年之内使突厥彻底溃败了。可见,利用对手自身的特点来制服对方,不但省时省力,而且效果奇佳。在充分了解对手的基础上,巧妙激化对手的内部力量,激化其内部矛盾,促其相互削弱,使对手丧失还击的能力,从而取得胜利。

欣赏并善待你的对手

欣赏对手,不但能使对手变成朋友,而且还能取得对手的信任和帮助;善待对手,则可以为你在竞争中争取主动,获得成功。

排斥对手对事情没有一点帮助,弄得不好还会两败俱伤。相反,如果抱着欣赏对手的心态,则可能赢得人心。人与人之间肯用真心交流,就会增进了解,消除隔阂。使他人变成你的朋友,拿对手当成动力,不是更有利你的成功吗?

不肯欣赏对手的人,实在是很不幸的。在正常条件下,欣赏对手能发挥极大效果,它会给你带来幸福、友谊,乃至成功。

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有一个平日和卡内基在生意上就存在竞争的钢铁商人大肆抨击卡内基,说了他许多的坏话。

当卡内基站在人群中听他的高谈阔论的时候,那个人还未察觉,仍旧滔滔不绝地数落卡内基。害得宴会主人非常尴尬,他生怕卡内基会忍耐不住,当面加以指责,使这个欢乐的场面变成了舌战的阵地!

可是卡内基表情平静,等到那抨击他的人发现卡内基站在那里,反而感到非常难堪,满面通红地闭上了嘴,正想从人群中钻出去。卡内基却真诚地走上前去,亲热地跟昔日的对手握手,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他在说自己坏话似的。

他的竞争对手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进退不得。卡内基给他递上一杯酒,使他有机会掩饰一时的窘态。

第二天,那抨击卡内基的人亲自来到卡内基的家里,再三向卡内基致谢。从此他变成了卡内基的好朋友,生意上也互相支持。这个人还常常称赞卡内基,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使得卡内基的朋友都知道卡内基多么和蔼、多么慈祥,从而更加亲近他、尊敬他。

卡内基受到对手的侮辱也不在乎,相反示以友好,拿出诚意,从而双方进行了交流,赢得了友谊。

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被人欣赏,被人赞美。赞美就是发现价值或提高价值,我们每个人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发现和提高我们价值的人。

一家成功的保险公司经理在谈到成功的秘诀时说,很重要的一条是:我们赞美我们的代理人,也赞美我们的竞争对手。

赞美别人是一种美德,赞美对手却是一种高素质的表现。

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她领奖时,一再称赞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对手弗沦汀娜·克蒂斯,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费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没有喋喋不休地叙述自己的成就与辉煌,而是对自己的对手推崇备至,极力维护了对手落选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感激褒曼,会认定她是倾心的朋友。

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善待竞争对手,如此与伙伴贴心,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

可见,欣赏对手,你就会得到意外的收获,不但使对手变成朋友,而且还能取得对手的信任和帮助。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另外,在竞争中,善待对手,还可以为你争取主动,获得成功。

拳击赛场上,两位选手势均力敌。前面的阿森笑容满面,礼貌性地向全场观众挥手致意;而后面的阿翰却一上场就虎视眈眈地瞪着阿森,对全场热情的观众不理不睬,甚至连比赛的礼仪——双方握手拥抱也粗暴地拒绝,就那样瞪着血红的眼睛看着阿森,单等裁判的哨声。

对于阿翰的无礼,阿森显得比较宽容,耸耸肩,一笑了之。

比赛一开始,阿翰就以夺命招企图先声夺人,制对手于死地。不但阿森心里明白,连全场观众也知道阿翰这是在报仇,是在发泄,而不是在进行高质量高水平的比赛。于是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阿森身上,所有人都在为阿森加油。

终于,比赛以阿森胜利而告终,这正是众望所归的结果。如果我们说这场比赛的胜负取决于两人的态度,似乎有些武断,甚至牵强,但不可否认,在这场势均力敌的比赛中,阿森对敌人友善的态度,是帮助他取胜的重要因素。

以和善的态度对待对手,会使你站在主动的地位,使对方处于“接招”、“应战”的被动态势;而局外人也会不知不觉地站在你的立场上,从而给你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你战胜自己的对手。

善待你的对手,处处留有余地,降低了对方警惕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人气,树立了良好的形象,通往成功的路途中也就顺畅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