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一生必须依靠的10种人
5283700000072

第72章 靠同仁(6)

2.叫出别人的名字

给人亲近感的最好方法就是以名相称,特别对那些和你没有工作上来往的人。在邮局里,一声面带微笑的“你好,老刘”,会缩短你们之间的距离。

在办公室里,当坐好后会有人说:“小莉回家后告诉她丈夫:‘信不信由你,我们工程部副主席居然认识我。他叫了我的名字。我只是250人的技术中心里的小人物啊!’”

这种场面启示我们直呼别人的名字产生的神奇效果。

3.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在组织当中,下属作为弱势的一方,自尊心更容易受到伤害。领导对待下属,即使对方出现了错误,也要注意避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批评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环境和场合,不要让他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

4.尽量使用可以鼓舞对方的字眼

下属需要赞扬,会当领导的人要尽可能地在公开场合表扬下属。鼓励他们争取更大的成绩,使他们意识到只要做出成绩,领导就会看见,并会给以嘉奖,这样,你的下属就会更努力地工作。

5.进一步理解他们的需要

真正想使下属为你尽力尽忠,你就必须及时了解下属的生活情况,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特别是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的关心和帮助会使他们产生为你效忠的想法。

6.把有较强自我意识的人作为你运行的目标

有较强自我意识的人是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作为领导,要想在下属面前树立自己的形象,首先就要对这些人做好工作,使这些人相信你,你就大事告成,因为一旦这些人和你站在一起,其他人就会看榜样跟你走。

7.多参与集体活动

作为领导,不要以为自己高高在上,把自己与下属分开,在团队活动中,如果你不会玩,不会和大家一起说笑,那么你就不会受下属的爱戴。经常和下属一起举办一些集体活动,既能增进友谊,又能使自己身心获得快乐,还能与下属的距离缩短,与大伙融为一体。

8.积极替下属承担责任

做下属的最担心的就是做错事,尤其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却依然闯了大祸的事,因为随之而来的便是惩罚问题,责任问题。而生活原本就是一连串的过失与错误,再仔细、再聪明的人也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可翻了自己的小船便也罢了,而一旦不小心捅漏了多人共同谋生的大船,也就真有可能弄个“吃不了兜着走”的下场。因此,没有哪个人不害怕担责任的。

所以,懂得如何收揽人心的上级,在下属闯祸之后,首先会冷静地检讨一番自己,然后将他叫来,心平气和地分析整个事件,告诉他错在何处,最后重申他的宗旨——每一个下属做事都该全力以赴,漫不经心、应付差事是要遭受惩罚的。当然,还要让他明白,无论如何,自己永远是他们的后卫。

那种不分青红皂白,无论下属的过错是否与自己有关都大发雷霆,不时强调“我早就告诉你要如何如何”或“我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之类言语的上级们,不仅使下属更不敢于正视问题,不再感到丝毫内疚,而且避免不了日后同这种上级大闹情绪,甚至永远不可能再拥戴他。

还有,一味埋怨下属,推卸责任的上级,也只会令更高级别的上级反感。所以说,一方面与下属一起承认错误,体现出应有的风度;另一方面,即使有其他诸多是非,也应站在下属一边,替他挡驾的上级,也是最会收揽人心,也最有人缘的上级。

9.只采用一种技巧,而且不要太过分

领导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的事情上要采取不同的技巧。为了使事情不复杂化,在处理一件事时,不宜使用过多的技巧,否则就把事情搞得复杂难以解决。

10.作风民主

领导是面对全体职员的,应该以全体职员的意见为准,讲究民主就是要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不把个别人的意见凌驾于全体之上。领导代表着全体职工的利益,而不是代表个别人的利益。所以,多听大家的意见,才能领导好大家的事业。

作为领导只有诚心诚意地替下属着想,关心下属,爱护下属,才会赢得下属的尊敬和爱戴,才能调动起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外,领导要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还必须正确对待下属的个人兴趣,这是领导用人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稍加留心,就会发现,领导的众多下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兴趣。领导者,应当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首先,应当发觉,这是一种必然的、正常的现象。客观事物的千差万别,决定了人的兴趣必然是千奇百怪的。每个人的生长环境、教育程度、心理素质各有不同,兴趣也就迥然各异。其次,应当认识到,这些兴趣的存在,是允许的、合理的。不仅不应扼杀人的个性和爱好,而且要鼓励一切有益的兴趣都得到发展。

那么,在日常领导工作中,应当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以便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推进事业的发展呢?

1.要用心发现下属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郭沫若也说过:“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有了感情和兴趣,就会全神贯注、如痴如醉地沉湎于其中,不仅吃苦受累在所不惜,而且常常因此寝食俱废,甚至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和石破天惊的奇迹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所以,从一个人的兴趣,往往可以窥见一个人的思想、气质和用心所在,可以发现一个人的潜力和才干,这无疑为领导者知人善任提供了极好的信息。所以,每一个领导者都要与下属融洽相处,细心观察和发现下属的兴趣,以作为考察和发现人才、培养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

2.充分利用下属的个人兴趣

一个人的兴趣所在,往往就是他的长处和优势。分配他所感兴趣的工作,将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激发出来,工作就会干得很好。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就会感到百无聊赖,索然无味,即使提供给他的条件再好,待遇再高,也难以做出成绩来,因为他失去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是“舍长取短”。所以领导者在给下属任职、定岗和安排任务时,应尽可能照顾到个人兴趣,使工作与兴趣、专长一致起来,为其提供一种适合其兴趣的工作环境,使每个人干的,也是他最感兴趣的。例如,让“求知型兴趣”的人去钻研科学,研究问题;让“事业型兴趣”的人去独当一面,开创新领域;让“艺术型”、“运动型”、“娱乐型”兴趣的人去从事和组织文体事业,等等。另外,兴趣与年龄、职业、性格也大有关系。例如,老年人愿做比较稳定的工作,年轻人则活泼好动;技术人员热爱自己的专业;性格外向的人喜欢交际,愿意从事社会活动,而性格内向的人则喜欢自己埋头苦干,如此等。领导者要善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兴趣,扬长避短,量才授职,使每个人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3.帮助下属调整个人的兴趣

世上一切事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个人的兴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客观需要和个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兴趣转移”。这种转移并非都是坏事,有些顺应历史潮流和需要的“兴趣转移”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如鲁迅弃医从文、孙中山弃医从政等,他们为国为民做出了更大的贡献。近些年来对经济、法律、管理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极大的好事,应当大力提倡。领导者就是要善于在客观需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根据下属的各方面条件,满腔热情地帮助下属把兴趣调整到更合适、更需要、更能发挥能力的方面去,并为其新的兴趣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4.积极培养下属的个人兴趣

领导者虽然有责任把每个人都安排在最适宜其施展才能的岗位上,但由于工作需要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并不能使每个人的兴趣都得到满足,有时甚至完全相悖。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生硬地强调“个人服从组织”,搞强迫命令,显然是下策。上策是对下属说明情况,晓之以理,使下属心情舒畅,自觉以大局为重,服从事业发展的需要,还应当想些办法,培养他对新岗位的感情,为使其胜任新的工作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事实证明,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人们学习某一学科,或者从事某一工作,开始并不一定都有兴趣。

但只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其坚持在这一行干下去,天长日久,兴趣自然就产生了,就会不知不觉地爱上这一行,并做出成绩来。这里还要注意两件事:

一是当发现此人确实难以适应此种工作,或属于埋没人才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变这种现象,不能用“要干一行爱一行”来卡人家、压人家。

二是当发现他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有其他兴趣爱好时,不要说人家“不务正业”、“身在曹营心在汉”,一个人可以有多种兴趣爱好,只要无碍工作,都应当允许,有的还要给予支持,促进其全面发展,使其做出更多的贡献。

一个好的领导者最大的成就就是有一群好的下属,因为领导者的能力恰恰就体现为他如何驾驭好下属,用好下属,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力。“人无完人”,领导者不可能是“多面手”,做不到面面俱到,因此办很多事都不可能亲力亲为,都需要下属去办理,只要用好下属,充分发挥下属的能力,就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因而如何用好下属就成为领导者办事的关键。

除了正确对待下属的兴趣,适度而有效的奖励,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和保持下属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会激励下属,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是领导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

当然,激励并非一定是物质奖励或者提拔他们到基层的领导岗位。在生活和工作中,领导者采用一些其他手段照样可以达到激励的目的。

例如:

1.在平日的工作中,真心地欢迎你的下属们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工作上的建议,并对他们给予表扬或奖励。

2.在开会或是其他场合,给予工作上表现出色的下属书面或口头上的赞扬。当然,这种赞扬是那种衷心地称赞,而不是冠冕堂皇地随便应付几句。

3.经常抽空和你的下属吃午餐或者晚餐。

4.经常抽出些时间,和你的下属们聊聊天,以便了解他们,和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5.了解下属在工作之外的业绩和其他方面的表现。

6.在单位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你要让那些为单位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下属们和你一起享受这些成就和荣耀。

7.真心实意地给你的下属提升的机会,以满足他们的期望。

8.如果有机会,将你的下属介绍给单位的最高层人员并给予下属向他人学习的机会。

9.要求自己和下属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和气、诚实、公正、公开。

10.给你的下属创造选择任用、旅行、参与新工作目标及任务的机会。

11.鼓励你的下属对单位的发展提出自己个人的意见及构想,甚至鼓励他们提出和你意见完全相反的意见。

12.鼓励下属向某一工作组织、社团或报纸吸取工作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以实现他们的个人理想。

13.当你的下属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应该给予他们以物质和精神奖励,哪怕他们从此以后不再为你的单位工作。

14.积极鼓励及奖赏那些尽力帮助单位摆脱困境,并向你提出建议和批评的下属。

15.给予下属以竭尽所能、力争上游的机会。

16.经常和下属们谈谈他们的人生理想、生活目标,并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17.决定影响单位前途和命运的会议,要邀请你的下属参加,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这样,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公司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激励都胜于责难,责难有可能使一个人从此消沉下去,沉沦下去,但激励却绝不会有这样的副作用。无论什么时候,都别忘了激励你的下属,只有工作做到位,才能让他们热火朝天地为单位工作,创造出色的业绩,从而为你升职加薪增加筹码。

得老板者得舞台

与老板关系处理得如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板能否理解并支持你的事业。和他们相处得好,有利于你的财富的积累和前途。相反,和他们相处不好,就会给你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你的前途也就一片渺茫。

“老板”的概念意味着什么呢?有老板就有打工的,老板好像阎王爷,生杀予夺的权力就被他掌控着,任由他差遣。事实上,老板也是这样的。

下属能不能处理好自己和老板的关系,一般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属如果与老板关系很投缘,老板就可以为下属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机会,下属的工作有一点起色老板就会很快对此做出反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机会一到,老板金口一开,你的前途也就一片光明了。

例如,在一个单位之中,特别是私营企业之中,下属的升迁和薪水几乎都是掌握在老板的手里。如果你很有能力,你已经做了很多事情,取得了不少成绩,可是老板还是没有对你表示鼓励。

究其原因,就是老板对你只是平平淡淡。很显然,你的成绩不容易被老板发现,得不到老板的欣赏,那么你就没有办法得晋升和加薪的机会。

因此,与老板关系处理得如何,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老板能否理解并支持你的事业。和他们相处得好,有利于你的财富的积累和前途。相反,和他们相处不好,就会给你的发展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你的前途也就一片渺茫。

那么,怎样才能够与上司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呢?